我們落入了什麼樣的思考陷阱?

更新於 2023/07/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前的我在人際關係或群體裏,有時會有這些疑惑,百思不得其解,然後就落入自怨自艾的情境中,心情也跟著低落。

「為什麼我會被他這樣說/那樣對待呢?」

「為什麼我沒被別人認同呢?」

「為什麼我就是不討那個人喜歡呢?」

看似一直在「想」,其實是無效的思考,陷入負面偏誤的漩渦,總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其實不僅「眼見不為憑」,甚至根本沒發生,很多是自己的臆測。而且很常過度檢討自己,不斷情緒反芻,陷入 負面漩渦,進入 慣性思考認知偏誤


我們被怎樣的偏誤綁住了?

《思考101》是最近出版的有趣又有深度的書。談思考?!原本以為是一本不容易讀懂的書,翻開卻讓人一讀再讀,欲罷不能!很多生動、生活化的例子,讓腦洞大開!

跟著書,可以跟自己的思考進行一場場的辯證,平日因為生活節奏快速的關係,我們已經常常被迫要「快思」,卻忘記要有邏輯、合乎常理的「慢想」。


為什麼不要一直問「為什麼」?

這會挑戰我們的預設認知,所受的教育不是告訴我們,要常常發現問題,問「為什麼」,然後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嗎?

作者提到,我們要怎麼判斷一個「為什麼」問題是可回答還是不可回答?嚴格來說,沒有哪個「為什麼」問題是可以回答的,我們絕對找不出任何結果的所有真正原因。當我們一直執著於那些或許無法回答的問題,試著找出答案,我們的感覺可能會愈來愈糟。

自己的生活經驗中也多次驗證,或是從自我檢視中發現,有時候問「為什麼」其實是一種自我免責,只是要表示有在思考,或是以為可以找到「正確答案」,其實只是找到可接受的答案,希望下次碰到類似情況,必須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或許真正值得試著回答的「為什麼」,是那些有可能帶給我們洞見、引領未來行動的問題。如果我們永遠不會碰到類似情況,驗證答案不但不可能,也無意義。一旦你不再執著於某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特別是你恨不得沒發生的事,你就可以採取遠觀的視角,或許有助於擺脫懊惱、後悔之類的負面情緒,並且在下一次碰到棘手情況時,能夠用更有建設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raw-image


只想要歸因或指責會讓事情陷入負面漩渦?

「反芻思考」會讓我們不斷思考同樣的想法,以及問更多的「為什麼」,更極端是不當地指責自己或錯怪他人,或是全數歸功自己,這都是落入錯誤思考。

有學者提出我們在檢視他人的失敗時傾向於使用 內在歸因,也就是覺得別人犯錯是因為他個人特質;但當犯錯的人是自己時,則比較會用 外在歸因,就是將錯誤歸咎在環境因素或他人身上,而非負起個人責任。

成功的時候也可能會有 錯誤歸因,在自己成功時,比較有可能使用內在歸因,但面對他人成功時,卻傾向使用外在歸因,認為是他人「運氣」較好所致,錯誤的因果歸因,一味地「想當然耳」,就偏離了事實的本質。

有一部分人失敗是因為壞運氣或者外在環境影響,這樣對我們來說既方便又具有防禦作用,但也有一部份人會 過度自責 或將不舒服的感覺不斷地 反芻,也就是所謂的「鑽牛角尖」及 過度思考

反芻其實會妨礙我們有效解決問題。這可能是確認偏誤使然。當我們覺得情緒低落,我們就會反覆回想確認那種感覺的記憶,一旦失去自信,我們便很難有建設性地解決問題。反芻不會幫我們找出解決方案或原因,反倒會導致對未來更深的不確定、焦慮和無助。

這種思考方式,會大量地消耗自己的心力,跟失眠、情緒困擾的關係密切,也使得 好好生活 的能量被干擾。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充滿謬誤的慣性思考中,卻認為自己並沒有「想錯」,因為落入 #慣性思考 中,沉迷於偏誤認知而不自知。因此,我們必須從這個狀態中醒過來,直視人的本質,承認自己的慣性思考是偏頗的,而且想得快,卻不一定想得正確。

作者 安宇敬 在 耶魯大學開設了最受歡迎的思辨課,她對於思考的目的想得也很中肯:「為更好的生活學習如何思考。」是的,我們面對大大小小的事,不就是在生活中嗎?

我練習這麼做

作者這段文字深入我心:「一旦你不再執著於某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特別是你恨不得沒發生的事,你就可以採取遠觀的視角,或許有助於擺脫懊惱、後悔之類的負面情緒,並且在下一次碰到棘手情況時,能夠用更有建設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我學會建設性地處理極度困難或幾乎無解的問題,第一個方法是先讓自己抽離那個情境,讓自己可以專注在其他可掌控的小事上。然後退後一步,改採用別人的觀點,遠離自己的經驗,遠遠地觀看事情發展。再試著想想是哪些因素左右了我的情緒。

提醒自己:「好好想清楚啊!不要為難自己啊!!」,先停下來想想,這是真的嗎?還是大腦在騙我?


avatar-img
48會員
116內容數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劇《深夜食堂》相信擄獲許多人的目光,每一集看似簡單的劇情,卻訴說一個個意味深長的故事,老闆為客人特別製作菜單上沒有的私房料理,用心的餐點不僅滿足了胃,也療癒了心。 東野圭吾的暢銷小說《解憂雜貨店》也有異曲同工之效,真開心最近台灣有了類似的作品《時光洗衣舖:開張大吉!諮商心理師洗滌人生的洗衣舖》
一般人所說的 #七年之癢,通常是指感情或婚姻,有趣的是在我入職場的第二個七年,竟然想要離開現任,因為感覺心力耗竭、失去熱情。 當時沒有 #安靜離職 這個名詞,但我確實只做最低限度工作,心理上與工作脫節,甚至想離職躺平!
青春年華的時候,非常害怕沒人愛我,後來又煩惱找不到靈魂伴侶,甚至嫁不出去。 母胎單身真能遇上愛?
看 # Netflix 影集《模仿犯》,每一集的進展都是揪心,不知為何,生命傷口的淌血,會讓我想起這一本 #陳曉唯 述說的20個黑洞,《只說給你聽》。 其中一個「輪迴」的故事最契合,作者提問:「民眾的想法是公允無私的嗎?媒體的報導是公正客觀的嗎?如果是,那為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看見得知事情的全貌?...
相信我們的「相信」,#信念 支持我們好好生活。 我的信念是:人都有價值,所以我的使命是:發揮自己和重要他人的價值。
他說:「有一種大叫做無限大!」他也很好奇如果同時有一群人說出自己的夢想時,那個力量會有多大? 有個朋友,對地方充滿了熱情,他在九年前就許了一個大夢:試試看從自己的地方交換全世界的夢想! 怎麼讓別人懂?
日劇《深夜食堂》相信擄獲許多人的目光,每一集看似簡單的劇情,卻訴說一個個意味深長的故事,老闆為客人特別製作菜單上沒有的私房料理,用心的餐點不僅滿足了胃,也療癒了心。 東野圭吾的暢銷小說《解憂雜貨店》也有異曲同工之效,真開心最近台灣有了類似的作品《時光洗衣舖:開張大吉!諮商心理師洗滌人生的洗衣舖》
一般人所說的 #七年之癢,通常是指感情或婚姻,有趣的是在我入職場的第二個七年,竟然想要離開現任,因為感覺心力耗竭、失去熱情。 當時沒有 #安靜離職 這個名詞,但我確實只做最低限度工作,心理上與工作脫節,甚至想離職躺平!
青春年華的時候,非常害怕沒人愛我,後來又煩惱找不到靈魂伴侶,甚至嫁不出去。 母胎單身真能遇上愛?
看 # Netflix 影集《模仿犯》,每一集的進展都是揪心,不知為何,生命傷口的淌血,會讓我想起這一本 #陳曉唯 述說的20個黑洞,《只說給你聽》。 其中一個「輪迴」的故事最契合,作者提問:「民眾的想法是公允無私的嗎?媒體的報導是公正客觀的嗎?如果是,那為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看見得知事情的全貌?...
相信我們的「相信」,#信念 支持我們好好生活。 我的信念是:人都有價值,所以我的使命是:發揮自己和重要他人的價值。
他說:「有一種大叫做無限大!」他也很好奇如果同時有一群人說出自己的夢想時,那個力量會有多大? 有個朋友,對地方充滿了熱情,他在九年前就許了一個大夢:試試看從自己的地方交換全世界的夢想! 怎麼讓別人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記得以前寫媒體專欄,碰到某幾篇爆紅的時侯,窗口小編會跟我談一件事:「哥,我加錢給你,去回網友留言,引戰。」 哥吉拉事件,就有事主在引戰的感覺,如果都要鬧到離婚了,坦白說,回覆網友留言絕對不是「第一優先選項」,而是儘快讓另一半消氣。
從開始使用matters,我就大量的感受到還是很多人對於「文字」的渴望,也許是閱讀、也許是書寫(或者你說是創作也是可以的!)但每次要去回想那個「沒有社群網站」或者「沒有影音創作」的年代,還是有點太過分的「想當年」! 那麼,我們就不想當年怎麼用文字與人交流了吧!我們說現在。
Thumbnail
記得,五月的某天下午和好友固定相聚,朋友聊到現在三歲多的小兒子,對於上幼兒園的恐懼與情緒上的不安。 最近,我也從另一個家長朋友的分享,感受到她對於孩子「特殊」中的憂愁。 上週,與同事老師們聊到在教室中,偶爾有一些難以掌控的孩子,常常使得老師焦慮、憤怒、失望。 其實,這些心情我也都經歷過,在教育現場
Thumbnail
上一篇討論的年輕人競爭力的趨勢走向,是以〝創業力〞為主。我也很清楚地表明了不支持一股腦的支持大家去創業來養成這種創業能力的特質,所以只能靠分析與類比去找出相似易成功人格特質來養成。
Thumbnail
我叫艾兒莎,在粉絲團上,以真實的性格與樂天自信為人格形象,這不是假的,不是因為我善良。而因為我沒時間去再沒有確認商業行為的地方上造假。
Thumbnail
人類的思維通常是以一種線性邏輯的推理在進行,簡單講,也就是「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就會如此」的理性預估。但是生態系生物演替衰變的真實情況,卻是以「有限環境裡的非線性關係」來呈現,存在著臨界點。當前天是如此、昨天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的樂觀線性成長,一旦到了某一個臨界點時,再來的明天就是崩潰或滅絕。
Thumbnail
<p>他指出,政府效率低,是因為它受到很多必要的制約;作為政府,不能像一般的地產商那樣無所不用其極,這勢必導致政府效率比私人企業低的現象。但是,難道我們就要用資本家來取代政府嗎?難道我們不需要政府,乾脆把政治改造成商業,把國家當作企業來運作嗎?當然不行。為什麼?威爾遜告訴我們說:「加強制約,會降低一個機構實現其主要目標的效率,但會增加該機構以非專橫的態度辦事的機會。一個效率非常高的機構可能會非常嚴厲,隨時取消我們的自由。」</p>
Thumbnail
<p>有些人熱衷政治,有些人厭惡政治,更多的人對政治冷漠。「政治」這個詞往往被人與「政客」、「權謀」、「黑暗」、「殘酷」等等負面的描述連在一起。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說得出來什麼是政治?那些反感政治、對政治冷漠的人有沒有想過,那些他們反感和冷漠的東西,真的是政治嗎?</p>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記得以前寫媒體專欄,碰到某幾篇爆紅的時侯,窗口小編會跟我談一件事:「哥,我加錢給你,去回網友留言,引戰。」 哥吉拉事件,就有事主在引戰的感覺,如果都要鬧到離婚了,坦白說,回覆網友留言絕對不是「第一優先選項」,而是儘快讓另一半消氣。
從開始使用matters,我就大量的感受到還是很多人對於「文字」的渴望,也許是閱讀、也許是書寫(或者你說是創作也是可以的!)但每次要去回想那個「沒有社群網站」或者「沒有影音創作」的年代,還是有點太過分的「想當年」! 那麼,我們就不想當年怎麼用文字與人交流了吧!我們說現在。
Thumbnail
記得,五月的某天下午和好友固定相聚,朋友聊到現在三歲多的小兒子,對於上幼兒園的恐懼與情緒上的不安。 最近,我也從另一個家長朋友的分享,感受到她對於孩子「特殊」中的憂愁。 上週,與同事老師們聊到在教室中,偶爾有一些難以掌控的孩子,常常使得老師焦慮、憤怒、失望。 其實,這些心情我也都經歷過,在教育現場
Thumbnail
上一篇討論的年輕人競爭力的趨勢走向,是以〝創業力〞為主。我也很清楚地表明了不支持一股腦的支持大家去創業來養成這種創業能力的特質,所以只能靠分析與類比去找出相似易成功人格特質來養成。
Thumbnail
我叫艾兒莎,在粉絲團上,以真實的性格與樂天自信為人格形象,這不是假的,不是因為我善良。而因為我沒時間去再沒有確認商業行為的地方上造假。
Thumbnail
人類的思維通常是以一種線性邏輯的推理在進行,簡單講,也就是「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就會如此」的理性預估。但是生態系生物演替衰變的真實情況,卻是以「有限環境裡的非線性關係」來呈現,存在著臨界點。當前天是如此、昨天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的樂觀線性成長,一旦到了某一個臨界點時,再來的明天就是崩潰或滅絕。
Thumbnail
<p>他指出,政府效率低,是因為它受到很多必要的制約;作為政府,不能像一般的地產商那樣無所不用其極,這勢必導致政府效率比私人企業低的現象。但是,難道我們就要用資本家來取代政府嗎?難道我們不需要政府,乾脆把政治改造成商業,把國家當作企業來運作嗎?當然不行。為什麼?威爾遜告訴我們說:「加強制約,會降低一個機構實現其主要目標的效率,但會增加該機構以非專橫的態度辦事的機會。一個效率非常高的機構可能會非常嚴厲,隨時取消我們的自由。」</p>
Thumbnail
<p>有些人熱衷政治,有些人厭惡政治,更多的人對政治冷漠。「政治」這個詞往往被人與「政客」、「權謀」、「黑暗」、「殘酷」等等負面的描述連在一起。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說得出來什麼是政治?那些反感政治、對政治冷漠的人有沒有想過,那些他們反感和冷漠的東西,真的是政治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