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逃避的人,很多事情你本來就該面對,怎麼做 ?

2023/12/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時候,心情很差不是因為心煩的事,而是明明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但又過得不滿意。

raw-image


有人說,當你對自己的現狀感到不滿意或失望的時候,很簡單,想像一個比你的現狀更糟糕的一種狀態,然後,你就會覺得自己還是幸運的。


我是有點同意的。不是說要找個更慘的人來安慰自己,而是在你失意的時候,還能找件事情讓腦子繼續思考,這才是更重要的。


失意的時候想什麼 ? 「我遇上了什麼問題。」


內在提問》這本書的作者佐佐木常夫,是一間管理研究機構的董事長。他在面臨工作、照護生病的妻子與自閉症的長子等重大人生困境時,不斷地問自己問題,並從中獲到答案與正向前進的力量。


你可能會問,我常常一個人在心裡自問自答,這樣算不算是「內在提問」? 算,但是沒有什麼用,主要有三個原因 :


1 . 我們只習慣在腦中想,不去行動。

2 . 想要找出正確答案,但問題永遠比答案多。

3 . 害怕越做越錯,避免麻煩乾脆不要做。


其實,不見得每一件事都有「正確答案」。


有些事情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理解,有些事情理解了又為時已晚,而且你根本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麽。


真正有效的自我提問,是要靠自己的頭腦判斷,自己找到「適合」的答案,不是從別人那裡得到的。


書中這些自我提問的例子,我馬上拿來就用 :


1 . 若有機會,你想選擇什麼樣的工作 ?

2 . 你有沒有多看看別人好的一面 ?

3 . 你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 ?

4 . 若機會到來,你做好準備了嗎 ?


如果你對現在不滿意,又沒有答案的話,不必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你應該要學習在問題裡生活,然後不斷在生活中發現更多問題、思考問題,漸漸會有那麼一天,你的生活會到了能解答這些問題的境地。

--

請你給我點一下愛心,按「+」追蹤哈利哥喔。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