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常想破頭沒靈感,卻總在休息時才想到?善用兩種思維模式,讓你更加高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在想一個新的企劃時,坐在電腦前想破頭都想不出來,結果在洗澡的時候。突然就蹦出了相關的靈感,問題在工作外的時間解決了。

這跟我們大腦的思考方式很有關係:我們的大腦有分「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兩種模式。

集中思維就是我們在工作時會運用的模式,這種模式下我們會提高專注力,讓我們能夠迅速高效地完成目前的工作,就像你在打彈珠台時,有一個固定的路線,讓你的彈珠永遠沿著這一條路徑發射、落下、發射、落下。

這種線性的思考模式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很專注。

不過缺點就是我們的思路被局限住了,永遠都是那幾條,這也會導致如果在這種模式下要進行一些創意性的思考,會比較困難一些。

切換到發散思維

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切換到另一種模式 —— 發散思維。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相反,雖然他可能沒辦法達到集中思維那樣的效率,比如說它可能會讓你的想法到處跳躍,有點類似神遊的感覺。

但也因為想法沒有固定的路徑,思緒比較容易漂到不一樣的區塊,在不同領域的事物間建立連結,而創意往往都是跨領域的事物彼此碰撞而產生的。

發散思維的狀態,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你的腦袋中沒有正在進行的事物,讓你原先就在運作的潛意識得以浮上來,才會有一種靈光乍現的感覺。

所以假如你要利用發散思維來產生創意的話,你必須在事前就有大量的思考,這樣那些東西才會在你的潛意識中背景運行:而不是說什麼都沒有準備,只想靠著發散思維來產生創意,這樣就是不切實際的。

適時運用不同思維模式

兩種思維沒有誰好誰壞,這兩種思維都是我們必須要學會運用的,並且要在適當的時機,使用適當的模式,才不會出現想開頭提到的:坐在電腦前想破頭,結果想不到好的創意,最後浪費了一大堆的時間。

那我們要如何自由的切換這兩種模式呢?以下分享我的經驗給你:

首先是集中思維,它有點類似心流的感覺,所以你可以想一下過去你是如何進入心流的,用相同的方法來進入集中思維。比如說將桌面整理乾淨、去除雜物、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等等,最重要的就是在你的視野中不要有會讓你分心的事物。

要進入發散思維的話,我們必須在一個腦袋空空、沒有什麼壓力的狀態,比如說散步、洗澡的時候。

因為這種時候,我們不用去思考,潛意識也有出現的空間,所以說有人說過,靈感往往是在散步的時候產生的,我也很常在散步的時候想到一些很不錯的點子。

主動進入發散思維的方法

因為我是偏向創意的工作者,所以我需要常常進入發散思維,才能夠有比較多的好點子。接下來就來分享我自身覺得比較容易進入發散思維的一些方法:

首先是「充足的睡眠」。

我在沒睡好的時候,進入發散思維的機會少之又少。像有時候,我可能前晚沒睡好,但因為到了工作時間,我就硬撐著身體,開始想文章的靈感,不過我發現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沒什麼好的想法,最後可能半睡半醒想了幾個小時,也沒有什麼產出。

於是現在我換了一個做法:假如我今天是要想靈感的日子,那麼我就會確保我的精神是良好的,才會開始工作;那如果沒睡好的話,我會繼續補眠,直到我呈現神清氣爽的狀態才會開始創作,因為比起多睡一點,工作了一天卻沒有產出才是更浪費。

再來是「找一個舒服的環境」。

像我在床上的時候常常靈感湧現,不過因為在床上的時候,通常在休息,如果沒有紀錄的話,這些靈感很容易就會被浪費掉,甚至我有好幾次都是在床上有超多好點子,結果一坐到椅子上瞬間忘光。

現在我會在這些靈感出現的時候,先用手機記錄下來,比如說文章的主題以及大綱。等到坐在電腦前工作時的集中思維模式,我再將想好的大綱做延伸,撰寫出一篇文章。

最後是要「把腦袋清空」。

剛剛有提到,發散思維是因為潛意識中處理完的結果浮上檯面,讓我們得到了所需的創意,但如果你沒在做事的時候,腦袋還是想一堆東西,那麼潛意識也沒有出現的空間了。

要清空大腦,我們可以把腦中想到的所有事情都先寫下來,比如說工作時的待辦事項,我們就可以先記錄在備忘錄中,騰出大腦的空間,等到集中思維的時候,我們再看看備忘錄上有哪些是要做,一次執行。

總結

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的切換不應是僵硬的,而是彼此輔助、彈性運用的過程。當我們在適當的時機運用適當的模式,我們能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也能為創意的迸發鋪平道路。

如果這些方法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幫我分享出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2O-avatar-img
2024/05/09
看到你的文章很有共鳴!我很喜歡寫小說,所以每當我有想法也會先記錄在手機裡或是旁邊有紙筆就寫下來,甚至有時候做夢起來要馬上用手機紀錄不錯的素材!哈哈哈當我很需要專注的時候,我會先打掃環境,一方面是清掉會讓我分心的東西,一方面也是在清掃過程中沉澱自己。身為平面設計師,很常需要在發散跟集中思考高速切換,所以當我真的沒靈感我會用心智圖寫下來~~也可以同時訓練我的聯想力!
avatar-img
潘奕兆的沙龍
4會員
9內容數
潘奕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3
現在是個自媒體的時代 過去只有電視、雜誌等傳統媒體。直到網路興起後,Youtube 的出現到近幾年的 Instagram、Tiktok 都可以是自媒體的一種。商家需要透過廣告「曝光」產品來賺錢。而媒體最基本的賺錢方式,就是通過提供商家流量換取金錢。隨著資訊越來越爆炸、注意力越來越稀缺,流量變得
Thumbnail
2023/08/13
現在是個自媒體的時代 過去只有電視、雜誌等傳統媒體。直到網路興起後,Youtube 的出現到近幾年的 Instagram、Tiktok 都可以是自媒體的一種。商家需要透過廣告「曝光」產品來賺錢。而媒體最基本的賺錢方式,就是通過提供商家流量換取金錢。隨著資訊越來越爆炸、注意力越來越稀缺,流量變得
Thumbnail
2023/08/04
在追劇、玩遊戲時,因多巴胺分泌,使得我們感到快樂;而與之相對的,我們在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情時,很容易產生「痛苦」的情緒,而能不能承受這種痛苦,則決定了人生能到達的地方。 無論是我們在健身、跑步,或者是忍住不吃垃圾食物,這時候都會產生不舒服的感受,雖然沒有真的受到傷害,不過因為我們「沒有產生快樂」,所
Thumbnail
2023/08/04
在追劇、玩遊戲時,因多巴胺分泌,使得我們感到快樂;而與之相對的,我們在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情時,很容易產生「痛苦」的情緒,而能不能承受這種痛苦,則決定了人生能到達的地方。 無論是我們在健身、跑步,或者是忍住不吃垃圾食物,這時候都會產生不舒服的感受,雖然沒有真的受到傷害,不過因為我們「沒有產生快樂」,所
Thumbnail
2023/08/03
你的待辦清單是不是總是記下來一大堆事情,卻始終都沒有開始執行,到後來事情累積到完全不想再多看一眼的地步呢? 試試用時間塊來解決你的拖延症吧! 什麼是時間塊 時間塊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就是宇面的意思,將時間分成多個塊;每個塊都分配給一個或多個特定的任務,並旦只做這些特定的任務。 也就是說,你不
Thumbnail
2023/08/03
你的待辦清單是不是總是記下來一大堆事情,卻始終都沒有開始執行,到後來事情累積到完全不想再多看一眼的地步呢? 試試用時間塊來解決你的拖延症吧! 什麼是時間塊 時間塊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就是宇面的意思,將時間分成多個塊;每個塊都分配給一個或多個特定的任務,並旦只做這些特定的任務。 也就是說,你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在想一個新的企劃時,坐在電腦前想破頭都想不出來,結果在洗澡的時候。突然就蹦出了相關的靈感,問題在工作外的時間解決了。 這跟我們大腦的思考方式很有關係:我們的大腦有分「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兩種模式。 集中思維就是我們在工作時會運用的模式,這種模式下我們會提高專注力,讓我們能
Thumbnail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在想一個新的企劃時,坐在電腦前想破頭都想不出來,結果在洗澡的時候。突然就蹦出了相關的靈感,問題在工作外的時間解決了。 這跟我們大腦的思考方式很有關係:我們的大腦有分「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兩種模式。 集中思維就是我們在工作時會運用的模式,這種模式下我們會提高專注力,讓我們能
Thumbnail
最近寫不太出思索類之外的文章。因為細小的體驗增多,多餘的念頭逐漸一點一點減少,更多時候,意識維持在一個觀察者的狀態。
Thumbnail
最近寫不太出思索類之外的文章。因為細小的體驗增多,多餘的念頭逐漸一點一點減少,更多時候,意識維持在一個觀察者的狀態。
Thumbnail
創意和靈感經常很自然被放在一塊談論。創意雖然很多時候來自於靈感,但創意並不一定從靈感而來,縱然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創意不只適用於創作藝術文學作品,在職場甚至日常生活,創意也是不可或缺。 解決工作上遇到的難題和挑戰,創意其實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個情況下來一個腦力激盪
Thumbnail
創意和靈感經常很自然被放在一塊談論。創意雖然很多時候來自於靈感,但創意並不一定從靈感而來,縱然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創意不只適用於創作藝術文學作品,在職場甚至日常生活,創意也是不可或缺。 解決工作上遇到的難題和挑戰,創意其實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個情況下來一個腦力激盪
Thumbnail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想要努力讀書與學習,但是成效總不好…不是中途容易分心、就是學完之後記不住。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沒搞懂「大腦到底想要怎麼學,比較舒服」。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大腦喜歡這樣學》,關鍵是理解我們的大腦怎樣學可以記得更多、用的也更多。想要學習好,當然要先好好理解我們的大腦。
Thumbnail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想要努力讀書與學習,但是成效總不好…不是中途容易分心、就是學完之後記不住。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沒搞懂「大腦到底想要怎麼學,比較舒服」。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大腦喜歡這樣學》,關鍵是理解我們的大腦怎樣學可以記得更多、用的也更多。想要學習好,當然要先好好理解我們的大腦。
Thumbnail
不要問靈感從哪裡來?要問自己用心生活了沒有,尤其是好好休息了沒有!如果你腦子沒有空間,成天想著靈感哪裡來,塞滿了這種焦慮感,怎麼會有靈感?
Thumbnail
不要問靈感從哪裡來?要問自己用心生活了沒有,尤其是好好休息了沒有!如果你腦子沒有空間,成天想著靈感哪裡來,塞滿了這種焦慮感,怎麼會有靈感?
Thumbnail
當我好幾次察覺到不舒服感時,才會發覺自己的生活模式似乎產生問題
Thumbnail
當我好幾次察覺到不舒服感時,才會發覺自己的生活模式似乎產生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