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將來的夢想、想做的工作、想唸的科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多數)高中生藏在心裡不敢說出來的心聲?

學校沒教的事,就問大師

本文重點  ❦文引岸見一郎與母校學弟妹的哲學對談,加上引言人小昕補充的小故事,盼能分享解決這個高中生心中的大哉問。



Q:我不知道將來的夢想?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工作?想唸的科系?怎麼做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呢?

岸見一郎
現在這個時代和以前不同,與大學、職業相關的資訊非常豐富,誰都可以取得。
我念高中時,這類資訊取得不易,不過現在哪所大學的哪位老師開了什麼課?全都可以查到,有些連課程大綱都完全公開。
你可以蒐集這些資訊,然後問問身邊大人如父母、師長的意見。
如果有高中學長的學長姐就讀你想去的大學,也可以聽聽他們怎麼說。


[高中生通常會問: 會不會很難畢業?課會不會很硬?有沒有21?學費如何?宿舍好不好抽?學餐好吃嗎?有哪些社團?]


[但過來人會建議問: 能學到東西嗎?能好好訓練思考力嗎?教授上課認真嗎?教授的專業是哪些領域?學校有哪些活動或計畫?學校夠照顧學生嗎?學校的軟硬體設備如何?學生(同學)對學習的態度如何?有就業輔導嗎?圖書館的狀況如何?]

你現在高一,在這個階段卻不知道將來想做什麼,讓人有點遺憾。
我覺得在這個年紀必須有相當具體的目標,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才行。之所以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恐怕是因為你一直以來只把心力放在唸書上吧。
將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今後你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幸好現在資訊多到氾濫,請上網看大學網頁、參考大學教授的著作,自己搜尋資料。不能只是憑感覺說想上 A 大學或 B 大學。
我家兒子以前跟我說想上某某大學的法律系。我問他,大部分大學都有法律系,為什麼不唸家裡附近的大學就好?
兒子很明確告訴我選擇某某大學的理由。原本我還想,如果他只是依偏差值高低選校的話,我或許會要他再考慮考慮。
不被偏差值或社會評價左右,清楚知道自己想專攻某一門學問、想師事某一位教授,如此一來唸書的動力也會大不相同。
因景仰某位教授而選擇上某所大學,結果教授正好退休,這種事雖然很常有,不過,自己找資料的過程還是有意義的。

[許多高中生在摸索試探後,發覺自己有想去的校系,但常會遇到家人以『不放心你自己一個人去那麼遠的縣市讀書』、『那個科系沒前(錢)途』、『你若堅持要去那就自己付學費』等理由阻撓,因此若能像岸見一郎說的"能有自己的定見來堅持己見",那突破重圍的機會也比較大!]

[『不放心你自己一個人去那麼遠的縣市讀書』→ 台灣其實真的不大,可以天天視訊聯繫報平安讓家人放心!

『那個科系沒前(錢)途』 → ①沒有人能算到未來,②未來有許多新的工作都還沒出生,遑論前(錢)途?

『你若堅持要去那就自己付學費』 → 長大了遲早要經濟自立,政府也有助學貸款協助,從大一就開始訓練自己自立也是一種選擇。]

有一點要提醒各位:現在唸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準備大學入學考試。只為了大學考試而唸書,會認為與考試無關的科目沒用而不專心上課。上大學後你就會明白這有多可惜。
更進一步來說就是:現在不是為未來預做準備,不是正式演出前的彩排。
此刻的人生就是正式演出,這一點千萬不能忘記。


圖片引自《哲學人生問答》一書扉頁

圖片引自《哲學人生問答》一書扉頁



~幕後花絮~

岸見一郎跟高中學弟妹說,自立的第一要件,就是

可以自己決定必須自己決定的事

For高中生們:

「要不要唸書」?這是高中生自己要想辦法面對的課題,試想,如果父母對此下指導棋,會讓人覺得被干涉而不愉快、不高興吧?

一個人從小就被父母要求要「用功唸書」才唸書,如果哪天父母突然不再要求,就真的就不唸書了!

「要不要唸書」,是你自己的課題,無法逃避,自己一定要好好想清楚這個課題的答案。


For父母們:

孩子如果不唸書,有時做父母的會很傷腦筋,不過該傷腦筋的應該是孩子本人,不是父母。

孩子即使現在(決定)不唸書,但日後如果孩子又突然覺得不開始唸書不行了,或許會重拾書本,或許不會。

不管怎樣,那都是孩子自己要決定的事,不是父母。

其實父母擔心的不是孩子不唸書,(捫心自問吧)而是孩子沒有如父母所願上大學。

唸書上大學完全是兩回事,不上大學一樣可以唸書,上了大學卻不唸書的人亦所在多有。



第九十五本《哲學人生問答》

第九十三本 《暫停抄寫》

avatar-img
204會員
717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小昕❦祕密學院 的其他內容
A生:「老師你很難找耶。」 B生:「對啊,
期末,繼續完成108課綱 新增給 師&生 的工作…… 輸入, 例行一段時間就被要求要更換密碼 而且不能使用之前密碼 的 密碼, 登入系統。 開啟A生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確認內容,認證成功。 接著再開啟與A生報告同組的B生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發覺內容與A生的檔案有"只差三個字的極高相似度"?!
某天上課進班時,聽到學生聊天聊到一半的對話…… A生:「……啊他就和我尬聊很久,還想問我叫什麼名字。」 B生:「幹麻還要問名字?那你有跟他講嗎?」 A生:「我就跟他說,我的"姓",是你應該會很喜歡吃的一種東西。」 「然後他就問我,『你是姓唐(糖)嗎?」 「不是」
有些學生的名字真的很像, 有些學生的長相,也真的很像。 本文重點  說說在學校裡有關名字與長相的小故事 【故事一】 師:「點個名吧,最後那個空位是誰?張家維 嗎?他今天為什麼沒來呢?」 A生突然大力拍桌,高喊:「說清楚,你到底是要叫張哲維?還是張家明?還是王家維?」 師:「ㄜ…抱歉叫錯
先從一個小故事說起,某日,期末報告,各組學生依序上台輪流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 某組的研究主題(假設是)蘋果,組員們按照私下的約定,每人負責講解其中某頁,原本都還蠻順暢的,直到第X頁的時候,內容突然變成在說番茄?! 本文重點  身為常常要製作許多電子報告的高中生,該如何善用ChatGPT呢? ❦
班代在BBS上的班群留言, 質問剛才王老師請同學幫忙搬東西的時候, 為什麼大家不肯幫忙? 我當時不在現場,我也不曉得若我在現場,我會不會幫老師搬東西? 本文重點  老師請學生幫忙但學生不想幫忙時 ❦給學生的建議 ❦給老師的建議 很多年、很多年之後, 師:(對著全班講) 請同學們幫忙擦一
A生:「老師你很難找耶。」 B生:「對啊,
期末,繼續完成108課綱 新增給 師&生 的工作…… 輸入, 例行一段時間就被要求要更換密碼 而且不能使用之前密碼 的 密碼, 登入系統。 開啟A生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確認內容,認證成功。 接著再開啟與A生報告同組的B生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發覺內容與A生的檔案有"只差三個字的極高相似度"?!
某天上課進班時,聽到學生聊天聊到一半的對話…… A生:「……啊他就和我尬聊很久,還想問我叫什麼名字。」 B生:「幹麻還要問名字?那你有跟他講嗎?」 A生:「我就跟他說,我的"姓",是你應該會很喜歡吃的一種東西。」 「然後他就問我,『你是姓唐(糖)嗎?」 「不是」
有些學生的名字真的很像, 有些學生的長相,也真的很像。 本文重點  說說在學校裡有關名字與長相的小故事 【故事一】 師:「點個名吧,最後那個空位是誰?張家維 嗎?他今天為什麼沒來呢?」 A生突然大力拍桌,高喊:「說清楚,你到底是要叫張哲維?還是張家明?還是王家維?」 師:「ㄜ…抱歉叫錯
先從一個小故事說起,某日,期末報告,各組學生依序上台輪流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 某組的研究主題(假設是)蘋果,組員們按照私下的約定,每人負責講解其中某頁,原本都還蠻順暢的,直到第X頁的時候,內容突然變成在說番茄?! 本文重點  身為常常要製作許多電子報告的高中生,該如何善用ChatGPT呢? ❦
班代在BBS上的班群留言, 質問剛才王老師請同學幫忙搬東西的時候, 為什麼大家不肯幫忙? 我當時不在現場,我也不曉得若我在現場,我會不會幫老師搬東西? 本文重點  老師請學生幫忙但學生不想幫忙時 ❦給學生的建議 ❦給老師的建議 很多年、很多年之後, 師:(對著全班講) 請同學們幫忙擦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要說以後有什麼事會改變我的夢想,那大概就是父母對我的期望了吧。媽媽認為我現在年紀還小,應該以學業為重,唸普通高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到大學再做選擇也不遲,畢業後有了可以謀生的技能,再去學習其人他興趣,出社會也能有斜槓人生,擁有多種職業身份,這也是一種選擇啊!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要說以後有什麼事會改變我的夢想,那大概就是父母對我的期望了吧。媽媽認為我現在年紀還小,應該以學業為重,唸普通高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到大學再做選擇也不遲,畢業後有了可以謀生的技能,再去學習其人他興趣,出社會也能有斜槓人生,擁有多種職業身份,這也是一種選擇啊!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