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未來茫然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以後想做什麼?」老師這樣問著。他遲疑了一陣子回答:「我不知道。」

這個他,是大半數學子的心情。在將近十八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領悟到的是怎麼妥善運用時間以應付考試。於是,在師長的親切詢問中,我們感到挫折:為什麼我連自己以後要做什麼都一問三不知?但是——你願意花時間想嗎?或許一個晚上、或許一天、或許一個寒假,你願意花時間思索自己的未來嗎?可是明天的考試怎麼辦?明年的學測怎麼辦?你有好多事情要做,你還有時間想嗎?


情況一:
家長叫我去讀醫學系,我不知道我想不想讀呢。

醫師,自從日治時代就被掛上了就業保證的標章,在「四師」(醫師、律師、建築師、會計師)的光環逐漸式微的今日,醫師似乎就成為職業和薪水的保障,家長求好心切,而會出現下面兩種常見狀況。

其一,你問一些人為什麼會來讀醫學系,回答可能是「成績剛好可以上啊」。其二,家長想說服你去讀醫學系,有些人不想要,但你問他要讀什麼的時候卻答不出來,或是問他不想讀的原因卻只用「就是不想」隻字片語帶過。

曾幾何時,原本以為考好有很多選擇等著你,沒想到最後考太高卻只有一種選擇。


情況二:
我決定好志向了,不過太晚了。

有些人到最後一關頭才在想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也的確想好了,但因為缺乏通盤的認識和規劃的目標,時常到某一個困難關頭就退縮放棄了。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們無法面對困難。筆者認為是一直以來的教育讓我們看到的是事物的表面,從來沒有真的好好去認識,有些人大三才說「這個系不適合我」,這也就凸顯出從國中至高中的生涯輔導課程效性的問題。

輔導課是帶我們接觸由各個行業運作形成的社會,還是教一些我們本來就知道的片面職業介紹,與其開了一門輔導課,筆者更傾向學生定期與輔導老師訪談,但最重要的是台灣要去除教育是一個篩選出菁英的工具的想法,而是確保「學以致用」,讓各個學生都能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現在的社會因恐懼未來所造成的改變,家長總希望一類組讀法律,二類組讀電機,三類組讀醫,不是如此勢必要問街坊鄰居以後的出路,以質疑的問句來與你討論,筆者相信許多的親子紛爭便是這樣造成的。如果台灣的教育不改變,如果家長的觀念不更開放,如果學生不願意思考自己的未來,整個社會依舊茫然。

筆者鼓勵各位訂定自己的志向,把眼光放遠,規劃人生目標,在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向前,我想沈芯菱有句話說得很好:「我會被你們所知並不是因為我做的事情有多偉大,是因為我很早就開始為我的夢想而實踐。」從來就沒有什麼「高分低就」的問題,只有你願不願意成為所屬領域中最厲害的那個人。

你以後想做什麼?」老師這樣問著。


這次,你的答案會是什麼?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黃琬婷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19/03/23
前陣子,看到最新版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的新聞,此舉引來大眾譁然,就算有升學優待,出去壯遊時若沒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僅僅圖利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真的能達到教育部所謂「培育國際化人才列為優先教育目標,為增進我國青年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移動力」如此冠冕堂皇的功效嗎?
Thumbnail
2019/03/23
前陣子,看到最新版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的新聞,此舉引來大眾譁然,就算有升學優待,出去壯遊時若沒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僅僅圖利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真的能達到教育部所謂「培育國際化人才列為優先教育目標,為增進我國青年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移動力」如此冠冕堂皇的功效嗎?
Thumbnail
2019/03/16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Thumbnail
2019/03/16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Thumbnail
2019/03/01
在台灣仍是奉成績至上為圭臬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要能習慣改變原先的學習方式會是困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教育不再是背誦、強塞之事呢?讓我們帶你進入翻轉教育的世界。
Thumbnail
2019/03/01
在台灣仍是奉成績至上為圭臬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要能習慣改變原先的學習方式會是困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教育不再是背誦、強塞之事呢?讓我們帶你進入翻轉教育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多數)高中生藏在心裡不敢說出來的心聲? 學校沒教的事,就問大師! 本文重點  ❦文引岸見一郎與母校學弟妹的哲學對談,加上引言人小昕補充的小故事,盼能分享解決這個高中生心中的大哉問。 Q:我不知道將來的夢想?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工作?想唸的科系?怎麼做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呢? 岸見
Thumbnail
(多數)高中生藏在心裡不敢說出來的心聲? 學校沒教的事,就問大師! 本文重點  ❦文引岸見一郎與母校學弟妹的哲學對談,加上引言人小昕補充的小故事,盼能分享解決這個高中生心中的大哉問。 Q:我不知道將來的夢想?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工作?想唸的科系?怎麼做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呢? 岸見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成為自己人生的規劃師。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成為自己人生的規劃師。
Thumbnail
圖片 重點是你到底想做甚麼?所有的工作都是瑣碎的雜事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懷抱理想很好,但別忘了考慮現實! 學生是一個被允許犯錯的身分,那時很多事都有評分依據,畢業後,工作是生存的基本準則,職業選擇是人生的第一道習題。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
Thumbnail
圖片 重點是你到底想做甚麼?所有的工作都是瑣碎的雜事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懷抱理想很好,但別忘了考慮現實! 學生是一個被允許犯錯的身分,那時很多事都有評分依據,畢業後,工作是生存的基本準則,職業選擇是人生的第一道習題。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
Thumbnail
今年過年時,輾轉知道親戚A剛上大學,並選了資訊相關的科系來就讀,聽到的當下讓我非常的震驚,為什麼我會很驚訝呢?這故事要從去年說起。 當初A在填選自願時,也許是因為近期台灣的大學皆面臨少子化的難題,該大學的系主任親自上門拜訪⋯⋯
Thumbnail
今年過年時,輾轉知道親戚A剛上大學,並選了資訊相關的科系來就讀,聽到的當下讓我非常的震驚,為什麼我會很驚訝呢?這故事要從去年說起。 當初A在填選自願時,也許是因為近期台灣的大學皆面臨少子化的難題,該大學的系主任親自上門拜訪⋯⋯
Thumbnail
對未來的迷惘,是我們都曾有過的經歷。也許,也 不只曾經,而是各個世代現在正面臨的挑戰。 ( ̄(工) ̄)
Thumbnail
對未來的迷惘,是我們都曾有過的經歷。也許,也 不只曾經,而是各個世代現在正面臨的挑戰。 ( ̄(工) ̄)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國小的作文題目。 「我想要當醫生,可以救人!」 「我想要當警察,打擊壞人!」 「我想要當老師,教導學生!」 「我想要當總統,改變世界!」 此起彼落的聲音在教室中迴盪著。 想起來也真奇怪,國小教育有教「如何追求夢想」嗎? 那上面的夢想(職業?)是怎麼出現在大家的腦海裡呢? 這
Thumbnail
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國小的作文題目。 「我想要當醫生,可以救人!」 「我想要當警察,打擊壞人!」 「我想要當老師,教導學生!」 「我想要當總統,改變世界!」 此起彼落的聲音在教室中迴盪著。 想起來也真奇怪,國小教育有教「如何追求夢想」嗎? 那上面的夢想(職業?)是怎麼出現在大家的腦海裡呢? 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