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後想做什麼?」老師這樣問著。他遲疑了一陣子回答:「我不知道。」
這個他,是大半數學子的心情。在將近十八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領悟到的是怎麼妥善運用時間以應付考試。於是,在師長的親切詢問中,我們感到挫折:為什麼我連自己以後要做什麼都一問三不知?但是——你願意花時間想嗎?或許一個晚上、或許一天、或許一個寒假,你願意花時間思索自己的未來嗎?可是明天的考試怎麼辦?明年的學測怎麼辦?你有好多事情要做,你還有時間想嗎?
情況一:
家長叫我去讀醫學系,我不知道我想不想讀呢。
醫師,自從日治時代就被掛上了就業保證的標章,在「四師」(醫師、律師、建築師、會計師)的光環逐漸式微的今日,醫師似乎就成為職業和薪水的保障,家長求好心切,而會出現下面兩種常見狀況。
其一,你問一些人為什麼會來讀醫學系,回答可能是「成績剛好可以上啊」。其二,家長想說服你去讀醫學系,有些人不想要,但你問他要讀什麼的時候卻答不出來,或是問他不想讀的原因卻只用「就是不想」隻字片語帶過。
曾幾何時,原本以為考好有很多選擇等著你,沒想到最後考太高卻只有一種選擇。
情況二:
我決定好志向了,不過太晚了。
有些人到最後一關頭才在想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也的確想好了,但因為缺乏通盤的認識和規劃的目標,時常到某一個困難關頭就退縮放棄了。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們無法面對困難。筆者認為是一直以來的教育讓我們看到的是事物的表面,從來沒有真的好好去認識,有些人大三才說「這個系不適合我」,這也就凸顯出從國中至高中的生涯輔導課程效性的問題。
輔導課是帶我們接觸由各個行業運作形成的社會,還是教一些我們本來就知道的片面職業介紹,與其開了一門輔導課,筆者更傾向學生定期與輔導老師訪談,但最重要的是台灣要去除教育是一個篩選出菁英的工具的想法,而是確保「學以致用」,讓各個學生都能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現在的社會因恐懼未來所造成的改變,家長總希望一類組讀法律,二類組讀電機,三類組讀醫,不是如此勢必要問街坊鄰居以後的出路,以質疑的問句來與你討論,筆者相信許多的親子紛爭便是這樣造成的。如果台灣的教育不改變,如果家長的觀念不更開放,如果學生不願意思考自己的未來,整個社會依舊茫然。
筆者鼓勵各位訂定自己的志向,把眼光放遠,規劃人生目標,在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向前,我想沈芯菱有句話說得很好:「我會被你們所知並不是因為我做的事情有多偉大,是因為我很早就開始為我的夢想而實踐。」從來就沒有什麼「高分低就」的問題,只有你願不願意成為所屬領域中最厲害的那個人。
這次,你的答案會是什麼?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黃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