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趕不上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只要一制定完計劃就開始產生隱性焦慮,外在處之泰然,內心波濤洶湧,導致最後生活中的一切都美其名地被稱為“計畫趕不上變化”。

閱讀和寫作是我一直嚮往的規律日常作息,可是在列完書單和書寫主題之後,每天盯著計劃表卻苦無行動,看過很多作家分享,發現每個人都有逼迫自己去執行的方法,囚禁自己於書房,抑或是利誘自己購買喜歡的玩具,等養成習慣之後就能運用肌肉記憶,好好享受完成計畫的時光。不!“我”的惰性與焦躁不容許!反覆操作了很多年,真的很多年…,真正發現與了解自我是很重要的關鍵,工作所需讓我行動力超強,或許是賺錢的動力,或許是工作的成就感,我不懂徐自摩吃牛油烤餅看閒書的心情,可能是我把看書和寫字想像得太神聖:於是,我想…找塊新地重新開墾,亂種些喜歡的,不管是蘿蔔青菜,鬱金香還是向日葵,能吃不能吃,好看不好看,我得讓自己開心,不為任何人,只為自己。

昨晚寫完前段落,便落下不理,原想著是否能規定自己日更五百字,看來是逼不得。誰知今天去給CEO上寫作家教課時,他第一時間向我解釋上週應該發佈的三篇運動課的心得筆記,漏了一篇,他覺得非常抱歉,原因是那堂課後本來設定要寫的主題,可能會讓人有對號入座的傷害,我馬上分享了“計畫趕不上變化”的信仰,是上天安排的一個契機,我認為CEO剛好可以藉由運動課的突發事件,加強感受課堂上傳遞的中心思想,之後再思考如何將其記錄下來,也會有更深一層的領悟。

 “計畫趕不上變化”現在多數被人拿來安慰或感嘆事與願違,或許,有時也會是超越想像的驚喜獲得,不是嗎?!

2023/08/11於午後大雷雨的國父紀念館捷運站一角,感覺有點詩意

2023/08/11於午後大雷雨的國父紀念館捷運站一角,感覺有點詩意

2023/8/11 Nuannuan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書寫生命,品嚐美食,周遊戲劇,愛說話又愛獨處的日常哲學藝術,真實演出的每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m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始寫作吧!是為了抒發,是為了追求平靜! 練習、練習,再練習;學習、學習,再學習。 喜歡寫字,喜歡抄心經,喜歡和人分享書寫的平靜與祝福。
開始寫作吧!是為了抒發,是為了追求平靜! 練習、練習,再練習;學習、學習,再學習。 喜歡寫字,喜歡抄心經,喜歡和人分享書寫的平靜與祝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喜歡計畫嗎?念書時有讀書計畫;工作時有固定的SOP,然而很多時候這些會讓你陷入困局。 我曾經是計畫魔人,筆記本、便利貼總是密密麻麻,每階段都按表操課。 錯的不是計畫,是插滿各種目的性flag的人生,你正被時間控制。 真正的原因是- 當你以為可以計劃人生,錯了,事實是其實你只能過好這一秒。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被計畫綁住的感覺 但我最近發現訂計畫的目的 不是為了讓做事更有效率 是為了可以撐過大量無聊的例行公事 成功的路途都有很嚴重的不對稱性 像升學考試 健身等等的長期抗戰 一天的努力過後 完全看不到成效 但只要一天不努力 就會比別人差很多 看看做計畫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過客是個喜歡按照計畫、平順過生活的人,無奈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人生處處總是事與願違,所以過客常常心情會處於低潮😂,腦袋總要鑽好久心情才會雨過天晴° 過客每年都長了年紀,但心智卻都沒跟著增長,我也不知為什麼😂?今天早上突然而來的小確幸,讓過客挺開心的° 過客在心裡想了一下,凡事真的不用
改变,不为别人,而是自己。 改变,可以是身心上,可以是态度,也可以是命运。 九月九,我开始书写这些草稿,尽管一直是在被干扰的情况下书写的,但某种意义上这应该也算是种改变吧.... 六月份,我规定每天会固定去公园跑上十圈,为我的第二次逃学做准备,如果可以,我还是尽量不打算死在马路边。坚持是最
Thumbnail
陽光正好,2024的第一個月也過了一半了。去年你有什麼計畫,是放在今年準備執行的嗎 「It’s not all about me」是我想在今年慢慢練習的一個功課。以前我是很喜歡掌控事情的人,比較難接受突然發生的臨時狀況,所以通常我會將事情安排好,希望一切都可以順著我的想法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喜歡計畫嗎?念書時有讀書計畫;工作時有固定的SOP,然而很多時候這些會讓你陷入困局。 我曾經是計畫魔人,筆記本、便利貼總是密密麻麻,每階段都按表操課。 錯的不是計畫,是插滿各種目的性flag的人生,你正被時間控制。 真正的原因是- 當你以為可以計劃人生,錯了,事實是其實你只能過好這一秒。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被計畫綁住的感覺 但我最近發現訂計畫的目的 不是為了讓做事更有效率 是為了可以撐過大量無聊的例行公事 成功的路途都有很嚴重的不對稱性 像升學考試 健身等等的長期抗戰 一天的努力過後 完全看不到成效 但只要一天不努力 就會比別人差很多 看看做計畫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過客是個喜歡按照計畫、平順過生活的人,無奈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人生處處總是事與願違,所以過客常常心情會處於低潮😂,腦袋總要鑽好久心情才會雨過天晴° 過客每年都長了年紀,但心智卻都沒跟著增長,我也不知為什麼😂?今天早上突然而來的小確幸,讓過客挺開心的° 過客在心裡想了一下,凡事真的不用
改变,不为别人,而是自己。 改变,可以是身心上,可以是态度,也可以是命运。 九月九,我开始书写这些草稿,尽管一直是在被干扰的情况下书写的,但某种意义上这应该也算是种改变吧.... 六月份,我规定每天会固定去公园跑上十圈,为我的第二次逃学做准备,如果可以,我还是尽量不打算死在马路边。坚持是最
Thumbnail
陽光正好,2024的第一個月也過了一半了。去年你有什麼計畫,是放在今年準備執行的嗎 「It’s not all about me」是我想在今年慢慢練習的一個功課。以前我是很喜歡掌控事情的人,比較難接受突然發生的臨時狀況,所以通常我會將事情安排好,希望一切都可以順著我的想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