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重新看我 《攻擊者優勢》的心得,發現跟最近剛讀完,要認真寫心得的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很多共鳴之處;如:分析歷史、現在局勢,甚至是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對數字報有彈性」這段,簡直是如同投機者告白作者-切老的經典譬喻: 實體經濟與股價的關係 ,如同主人與牽繩的狗,狗雖然會在主人附近到處亂晃,但怎麼晃還是會回歸主人身邊。
投資有趣的地方,除了金錢、資產的增長;驗證自己的想法、找到市場故事的相關性,也真的是非常藝術的一件事。
我們常以不同世代、年齡層來看待人,雖然說生在同個時期的人,有許多類似的體驗,自然理所當然的會認為價值觀比較近。
但現在想想,重點是在於環境,而時代只是環境的其中一個因素,更多時候,出生在不同階層、資源水平的人,觀念的差別更巨大。
只能說
書單:
這兩本書其實我看得比較隨便,因為類似的內容常常在經理人、cheers雜誌看過了很多。
所以心得也會減短一點,畢竟這類有些商管的內容,還是要有實際的職場經驗,比較能夠體會。
這本書的內容比較像是在講破壞性創新(之前修課有略懂),內容大抵都在講創業的案例、如何發現機會&方法、以及創新者會實行的管理策略。
其中比較有印象的內容:
這本雖然是在談世代價值觀差異,但是我覺得更像是在談 保守派 VS.自由派
首先,作者先談刻板印象的起因: 我們對不太熟識的人,總會先以簡化、降載認知後的印象來評判人,這個初步印象絕對不代表這個人的全部。
之後談的,都是普遍認為的千禧世代的特色,靈活、勇於創新、抵抗威權、透明化、多元、追求人生意義.......
接著再說明這些特色有些被貼上負面標籤,再談這些標籤另一方面的優勢。
雖然我覺得用這種貼標籤的方式不太優,不過想想,許多好的論述也總是必須丟出一個分類給讀者,使人有認同感,更容易共鳴。看的人就自己從書中的內容,來看看自己有多少比例,具有這個 ”千禧世代” 的特質。
剛好分享最近對我衝擊蠻大的一個TED演講
他用比較委婉的用詞,來說明,所謂新世代常遇到的問題,容易迷惘、覺得自己年輕,還有漫長時間探索、對人生沒有規劃。
”人生不是30才開始,在20歲就該為30歲的日子做準備”
這對我來說算是蠻當頭棒喝的,我當然很難完全接受她的說法,不過她講的內容很”現實”
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