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回溯 EP.14 | 千禧世代 & 攻擊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攻擊者與金融投資

現在重新看我 《攻擊者優勢》的心得,發現跟最近剛讀完,要認真寫心得的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很多共鳴之處;如:分析歷史、現在局勢,甚至是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對數字報有彈性」這段,簡直是如同投機者告白作者-切老的經典譬喻: 實體經濟與股價的關係 ,如同主人與牽繩的狗,狗雖然會在主人附近到處亂晃,但怎麼晃還是會回歸主人身邊。

投資有趣的地方,除了金錢、資產的增長;驗證自己的想法、找到市場故事的相關性,也真的是非常藝術的一件事。

千禧世代

我們常以不同世代、年齡層來看待人,雖然說生在同個時期的人,有許多類似的體驗,自然理所當然的會認為價值觀比較近。

但現在想想,重點是在於環境,而時代只是環境的其中一個因素,更多時候,出生在不同階層、資源水平的人,觀念的差別更巨大。

只能說

標籤永遠不嫌多



2019

書單:

  • 攻擊者優勢 : 如何洞察產業不確定性,創造突圍新契機 /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 turning uncertainty into breakthrough opportunities
  • 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 : 千禧世代、寬鬆世代又怎樣,5個年輕人常被誤解的真相 / The Millennial Myth : transforming misunderstanding into workplace breakthroughs

這兩本書其實我看得比較隨便,因為類似的內容常常在經理人、cheers雜誌看過了很多。

所以心得也會減短一點,畢竟這類有些商管的內容,還是要有實際的職場經驗,比較能夠體會。

攻擊者優勢

raw-image

這本書的內容比較像是在講破壞性創新(之前修課有略懂),內容大抵都在講創業的案例、如何發現機會&方法、以及創新者會實行的管理策略。

其中比較有印象的內容:

  • 從分析歷史來判斷產業的結構性變遷,思考:有什麼新鮮事、什麼是新鮮事?
  • 定義好路線 來 駕馭不確定性
  • 敏捷應變的企業文化: 聯合作業會議
  • 透明、分級評估
  •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 以及 對數字抱有彈性

千禧世代: 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

raw-image

這本雖然是在談世代價值觀差異,但是我覺得更像是在談 保守派 VS.自由派

首先,作者先談刻板印象的起因: 我們對不太熟識的人,總會先以簡化降載認知後的印象來評判人,這個初步印象絕對不代表這個人的全部。

之後談的,都是普遍認為的千禧世代的特色,靈活、勇於創新、抵抗威權、透明化、多元、追求人生意義.......

接著再說明這些特色有些被貼上負面標籤,再談這些標籤另一方面的優勢

雖然我覺得用這種貼標籤的方式不太優,不過想想,許多好的論述也總是必須丟出一個分類給讀者,使人有認同感,更容易共鳴。看的人就自己從書中的內容,來看看自己有多少比例,具有這個 ”千禧世代” 的特質。

剛好分享最近對我衝擊蠻大的一個TED演講


他用比較委婉的用詞,來說明,所謂新世代常遇到的問題,容易迷惘、覺得自己年輕,還有漫長時間探索、對人生沒有規劃。

”人生不是30才開始,在20歲就該為30歲的日子做準備”

這對我來說算是蠻當頭棒喝的,我當然很難完全接受她的說法,不過她講的內容很”現實”

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現實。

接受不同觀點 ,才稍微看得見真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切の人生雜學
116會員
120內容數
一些生活的體悟,融合閱讀心得、或是各類影視作品、遊戲等。世界的一切都是有關連的,希望能用文字把所有連結寫出來。
🦙切の人生雜學的其他內容
2024/04/05
我是個 Email 訂閱不少電子報的人,很多的作者都超級優秀的,過去的我認為分享別人的電子報文章,有點怪? 有點類似寫閱讀"別人閱讀心得"的心得 的概念,別人的文章很讚,那就直接去看那個人的文就好啦。不過現在我有克服這個念頭了,好東西就是要分享出來~~~
Thumbnail
2024/04/05
我是個 Email 訂閱不少電子報的人,很多的作者都超級優秀的,過去的我認為分享別人的電子報文章,有點怪? 有點類似寫閱讀"別人閱讀心得"的心得 的概念,別人的文章很讚,那就直接去看那個人的文就好啦。不過現在我有克服這個念頭了,好東西就是要分享出來~~~
Thumbnail
2024/02/10
這篇文去年存到現在,周大哥 翻譯矽谷知名加速器 YC 的創辦人 Paul Graham 的文章。 很適合用文章內容,來對自己做些階段性的檢討 偉大的成就( Great Work),對大多人可能太沉重了 我覺得可以理解為 追求卓越
Thumbnail
2024/02/10
這篇文去年存到現在,周大哥 翻譯矽谷知名加速器 YC 的創辦人 Paul Graham 的文章。 很適合用文章內容,來對自己做些階段性的檢討 偉大的成就( Great Work),對大多人可能太沉重了 我覺得可以理解為 追求卓越
Thumbnail
2024/01/28
我已經超過 30天沒發文了,方格子寄了一封信,恭喜我成為魔法師 還補了好幾封信,提醒我荒廢了很久的兩個專題XD
Thumbnail
2024/01/28
我已經超過 30天沒發文了,方格子寄了一封信,恭喜我成為魔法師 還補了好幾封信,提醒我荒廢了很久的兩個專題X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錢人也會判斷錯誤或猜錯群眾心理 這時候他們就需要"恐慌製造者跟預言家還有媒體的幫忙" 製造波動就可以掌控人性買賣的市場 資本市場裡追逐消息面跟數學題的人就跟在現實生活中迷信神鬼玄學的人差不多 因為都是多數人很容易看答案,很容易說故事,很容易學會的資訊 就算你想救他們也救不了,唯一等到他們
Thumbnail
有錢人也會判斷錯誤或猜錯群眾心理 這時候他們就需要"恐慌製造者跟預言家還有媒體的幫忙" 製造波動就可以掌控人性買賣的市場 資本市場裡追逐消息面跟數學題的人就跟在現實生活中迷信神鬼玄學的人差不多 因為都是多數人很容易看答案,很容易說故事,很容易學會的資訊 就算你想救他們也救不了,唯一等到他們
Thumbnail
1.換個角度 懷疑 童心未泯,順從本能。問蠢問題! 異想天開,競爭者少。不一樣才是寶物。 重新懷疑自己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 轉彎 先做最喜歡,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與其想解決麻煩,不如直接避開麻煩。 不要過度努力,付出全力,對方沒滿意,一切都沒意義。 改變 要改變環境
Thumbnail
1.換個角度 懷疑 童心未泯,順從本能。問蠢問題! 異想天開,競爭者少。不一樣才是寶物。 重新懷疑自己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 轉彎 先做最喜歡,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與其想解決麻煩,不如直接避開麻煩。 不要過度努力,付出全力,對方沒滿意,一切都沒意義。 改變 要改變環境
Thumbnail
攻擊者與金融投資 現在重新看我 《攻擊者優勢》的心得,發現跟最近剛讀完,要認真寫心得的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很多共鳴之處;如:分析歷史、現在局勢,甚至是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對數字報有彈性」這段,簡直是如同投機者告白作者-切老的經典譬喻: 實體經濟與股價的關係 ,如同主人與牽繩的狗。
Thumbnail
攻擊者與金融投資 現在重新看我 《攻擊者優勢》的心得,發現跟最近剛讀完,要認真寫心得的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很多共鳴之處;如:分析歷史、現在局勢,甚至是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對數字報有彈性」這段,簡直是如同投機者告白作者-切老的經典譬喻: 實體經濟與股價的關係 ,如同主人與牽繩的狗。
Thumbnail
畢大所撰寫這本"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應該是筆者近期看過最有共鳴,也最值得推薦的理財思維書籍,共鳴的原因在於這本書不譁眾取寵,血淋淋地寫出屬於台灣的資本主義運行規則,在書裏面你看不到絢麗的理財詞藻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股市快速滾到一桶金...等等,畢大會很誠懇的告訴你翻身向上的真相
Thumbnail
畢大所撰寫這本"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應該是筆者近期看過最有共鳴,也最值得推薦的理財思維書籍,共鳴的原因在於這本書不譁眾取寵,血淋淋地寫出屬於台灣的資本主義運行規則,在書裏面你看不到絢麗的理財詞藻如:提早退休、財富自由、股市快速滾到一桶金...等等,畢大會很誠懇的告訴你翻身向上的真相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談內功心法,流暢的文字、趣味的例子以外,我覺得第20篇與後記也很讚,告訴大家消費文化的發展與經濟演變,還有強調每個人抱持的風險觀點影響各自的作法 學生 傳統投資領域受挫 工程師、擁抱新科技者 寶博朋友說這集來賓有個邏輯點蠻喜歡的: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談內功心法,流暢的文字、趣味的例子以外,我覺得第20篇與後記也很讚,告訴大家消費文化的發展與經濟演變,還有強調每個人抱持的風險觀點影響各自的作法 學生 傳統投資領域受挫 工程師、擁抱新科技者 寶博朋友說這集來賓有個邏輯點蠻喜歡的:
Thumbnail
因為世代不同、由收入與價值觀不同的父母撫養、身處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出生在不同的經濟體、因為誘因與好運程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就業市場經驗,每個人學到的教訓也截然不同。所以,所做的決定也不是相同。人們可能會被誤導,可能掌握的資訊不完整,每個人做成的每一道財務決定在當下都是有意義的。
Thumbnail
因為世代不同、由收入與價值觀不同的父母撫養、身處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出生在不同的經濟體、因為誘因與好運程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就業市場經驗,每個人學到的教訓也截然不同。所以,所做的決定也不是相同。人們可能會被誤導,可能掌握的資訊不完整,每個人做成的每一道財務決定在當下都是有意義的。
Thumbnail
一般人學習投資的時候,都會有提到投機及投資的分別。好多時大家會認為是兩者的關鍵分別在於時間,即是長線的即是投資,短線的即是投機。但我個人認為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兩者對於時間、風險、市場及價值的看法。
Thumbnail
一般人學習投資的時候,都會有提到投機及投資的分別。好多時大家會認為是兩者的關鍵分別在於時間,即是長線的即是投資,短線的即是投機。但我個人認為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兩者對於時間、風險、市場及價值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