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係就沒"問題"(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到要撐出空間,對多數人來說還是滿抽象的概念。精確一點來說,就是讓自己在面對緊急、危機事件或突發狀況時,能夠嘗試平撫情緒或身體的壓力反應,而讓自己能稍微維持在還可以整理思緒、梳理情境再擬定回應策略的狀態。

  短短70多個字,即使是對我們受過專業訓練且持續在梳理自己的心理師而言,也並非容易的事,因此就讓我們暫時放下要完美做到這件事的期待吧。持續地練習是相當有助益的,可以讓我們在遇到這些棘手、讓人浸潤在壓力下的情境時,有較高機率撐出一些能夠思考的空間。其實也只要能多出一點點空間,做出一點點改變,累積起來的進展也是非常讓人驚豔的。

  我認為撐出空間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部份。

  1. 因為壓力反應是很身體性的經驗,但造成我們身體各種不適或症狀的因素又很多,我們很容易會忽略掉這些身體症狀與壓力間的關聯。所以我們需要先知道自己的壓力反應會以怎麼樣的方式顯現,能夠評估嚴重程度的話會更好。
  2. 接著,我們的身心就像是個水庫,水位的高度代表著我們的壓力或情緒的累積程度,而水庫中剩餘的部分即是我們可以思考與籌劃的空間。所以要讓我們的認知思考空間能夠更有餘裕的話,我們需要瞭解自己水庫閘門的控制閥要如何操作,然後盡量發展出多一些可以幫助洩洪的策略。

  唯有當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正處在壓力反應狀態時,我們才有機會主動減緩這些反應帶來的影響,也才有挪出空間思考其它對策的可能性。雖然每個人的壓力反應都會有個體獨特的展現模式,也多是各種身體症狀或行為的組合,每一次展現出來的順序與強度仍可能會有些微的不同。而每一種身體反應都有相對的策略可以因應,呼吸短促可以藉著有意識地拉長吐氣時間減緩,肌肉緊繃則可以藉著抖動身體來放鬆。

  要能辨識自己的壓力反應模式,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與情緒感受間的連結,絕對是不可避免的日常功課。身心壓力反應是生物體為了生存而發展出來的生理機制,而現今的社會互動情境中,真的可能會置我們於死地的並沒有那麼多。因此很多時候的危機感是源自於,我們所在乎的事物面臨受到被攻擊、破壞的可能性,也就是我們與這些事物的"關係"面臨到了生死威脅。

  既然是關係,那就代表是從過往的經驗所堆疊、建立起來的,也就有跡可循。情緒反應是其中一個很有助益的線索。每一種情緒都會引動身體的反應與能量,讓我們很有"感覺"而能被關注到。就像《腦筋急轉彎》裡所呈現的,每一種情緒反應都會帶著一些東西想讓我們知道,只是不一定是用文字的方式呈現。可以試著在當你感到生氣、煩躁、難過、失落或焦慮的時候,暫時停下手邊的工作,把手放在感覺最強烈的身體部位上,問問它想說些什麼,然後靜待身體的反應。

  剛開始很可能會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身體也需要時間跟你重新建立連結。有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個聲音或一段話,有時候會是一個畫面,也有可能會是身體想要做些動作或發出點聲音,可以的話就允許自己跟隨著它,你會慢慢瞭解它想要說的是什麼。通常多會是已經被我們遺忘許久,但在過往的某一刻其實很重要的關係經驗。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時所產生的情緒,並不真的都是對著孩子的,甚至很多也都是對著過往年幼的自己或是當時的照顧者。當我們重新與身體建立起穩定的連結後,我們會慢慢地開始能釐清這些情緒的來龍去脈,逐漸地明瞭自己真正在意的事物,並區分出自己與孩子各自該承擔的責任。這樣我們與孩子建立較高互動品質關係的機會與餘裕就更多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常常在想著,真的有必要這麼用力地去"消滅問題"嗎?
純粹抒發自己最近工作上的情緒,順便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
重要的事物要用心去感受,願每個人都能夠被心感受到。
  上一篇裡,我們簡單地介紹了敵聯合這個組織。接著,我想要以其中一位成員的生命故事,來描繪我對於"偏差"的理解。尤其是最新幾話的進度,真的太有既視感了。   所以我選擇了敵聯合,那裡是我能"隨心所欲"地活著的地方——渡我被身子,394話
何謂偏差行為呢? 偏差是怎麼定義的,又是由誰定義的呢? 當我們制訂出規範後,彷彿一切都有序可循,生活變得安定了。 但那些規範之外的人呢?
  最近常常在想著,真的有必要這麼用力地去"消滅問題"嗎?
純粹抒發自己最近工作上的情緒,順便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
重要的事物要用心去感受,願每個人都能夠被心感受到。
  上一篇裡,我們簡單地介紹了敵聯合這個組織。接著,我想要以其中一位成員的生命故事,來描繪我對於"偏差"的理解。尤其是最新幾話的進度,真的太有既視感了。   所以我選擇了敵聯合,那裡是我能"隨心所欲"地活著的地方——渡我被身子,394話
何謂偏差行為呢? 偏差是怎麼定義的,又是由誰定義的呢? 當我們制訂出規範後,彷彿一切都有序可循,生活變得安定了。 但那些規範之外的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蛤!原來這就是微壓力 你也深受微壓力困擾而內耗自己嗎?微壓力為什麼如此令人難以應對?就是因為它不會進入人們的意識裡,不會引發人類在面臨危機時產生的戰或逃的本能反應,發生得極快且突然,使人難以逃避且可能常常伴隨著漣漪效應,持續幾小時甚至是好幾天。 微壓力是微小的瞬間壓力,由我們個人生活和職業生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限制的產生,來自於一些情緒信念或感覺。透過觀察、認識和願意釋放某些東西,能夠使限制流動;學會愛自己的情緒,觀察限制產生的原因。內在的信任對於接受情緒及接納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蛤!原來這就是微壓力 你也深受微壓力困擾而內耗自己嗎?微壓力為什麼如此令人難以應對?就是因為它不會進入人們的意識裡,不會引發人類在面臨危機時產生的戰或逃的本能反應,發生得極快且突然,使人難以逃避且可能常常伴隨著漣漪效應,持續幾小時甚至是好幾天。 微壓力是微小的瞬間壓力,由我們個人生活和職業生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限制的產生,來自於一些情緒信念或感覺。透過觀察、認識和願意釋放某些東西,能夠使限制流動;學會愛自己的情緒,觀察限制產生的原因。內在的信任對於接受情緒及接納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