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健診100里程碑

2023/09/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就算到現在的角色,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親自面試;與求職者互動過程中看到許多人對於未來的迷茫、不安;因此投入104Giver至今已累積100位履歷健診、2場實體履歷健診活動以及回答近30條關於職場相關問題。

100是個里程碑,因此想要來說說在這互動過程中看到的現象。

因為 疫情 讓企業重新檢視工作型態、跨國界工作、數位轉型。

因為 少子 但勞動需求仍存在,因此出現跨世代工作融合及管理議題。

這就是現階段職場正在面臨的現象。

綜觀以上,不難發現

企業 正在面臨文化重塑、數位轉型、世代管理、人才招募及留才等議題。

求職者 正在面臨求職選擇及重新檢視適合自己職場型態的議題。

這些問題交錯複雜,思考構面越來越多,相對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組合。正因如此,現在最難的似乎已經不是怎麼寫履歷,取得面試機會;我們需要將順序再往前推一點。

『是否能從認識自己過程中,找到個人亮點並以此為基礎媒合適合的企業』

履歷健診過程,我不把它定義成檢視一份履歷,而是職涯探索。因此,相對來說,時間會拉比較長,但我認為如此才能帶給求職者真正的協助。

一開始我最常問的是『能不能多跟我說說,為什麼想要找這個職務? 想要在這次求職中獲得甚麼?』 當這兩題拋出就是啟動認識自我的開始;依著求職者的回覆往下探索,就會發現職缺百百種,就算職務名稱一樣,也會因企業不同工作內容也有所差異;因此,求職者未必對職務有充分的認知而產生誤判,以為我可以,過程中很常發生釐清後其實更適合的是其他的職務。

有時候連求職者自己也混囤不明,自然無法明確說出求職目標。這時候,我就會請求職者找幾個想要投遞的職務一起來討論適配性,透過提問與實際職務內容釐清適配性雙管齊下,逐步引導求職者找出現階段相對適合自己的產業、職務與工作內容。

收斂求職目標,設定相應職務後,來到履歷撰寫。

不意外的,這段最常遇到的大魔王就是『自傳』。到底怎樣才算一份好的自傳,必須說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文字描述方式不同,雖然很常會聽到要條例式說明,那主要是能幫助段落分明方便閱讀,不代表這樣的呈現方法就一定清晰;現在許多自傳編輯器也多了字體加粗、底線或色塊描述,這些都是可以應用的做法;那麼,到底重點是甚麼呢? 請回到『如果設定一分鐘讓企業看完你的履歷,你希望讓企業記住的是甚麼?』這個答案就是需要去強化的。千萬不要貪心甚麼都要放,那只會讓履歷發散無法聚焦。但是,還有很多資訊沒有寫上去啊,怎麼辦;不用擔心,先取得面試門票,見面再說又何妨?

履歷撰寫完畢,來到投遞了。還再用制式罐頭語投遞履歷嗎? 這是我最不建議的方法了。

企業一天要看的履歷非常多,也會遇到很多我們稱之為閉著眼睛投遞的求職者,這些普遍來說用的都是罐頭語。既然前面花那麼多心思去撰寫一份履歷,何不在主動投遞訊息處多說說為什麼想要投遞,讓公版變成客製,更能拉近與企業的第一層關係,提升履歷被開啟率。

履歷健診服務,最令人開心的是透過這樣的管道協助更多求職者媒合到適配工作,尤其是求職者來訊息告訴我被錄取了,那是最大的獎勵。於此,只要能帶給任何一位助益,我願意持續於此平台提供服務。

履歷健診者回饋

履歷健診者回饋




4會員
17內容數
小故事大啟發!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能在無形中帶來不同的啟發與學習。 透過平台做為自己的手札日誌,記錄下日常與感受,也獻給閱讀文章中獲得共鳴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