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工作乘載:找到對的破罐破摔的9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9月是工作上情緒起伏特別大的月份,要乘載的工作範圍更多、要扛的責任更多、突發性事件也不少。

有非常有成就感,覺得自己很棒的瞬間;有被突發事件打擾,覺得惱人的瞬間;有不小心掃到颱風尾;覺得很倒楣的瞬間;有發現自己工作上的疏失,很自責的瞬間。

也因為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新的課題就是找到可以被暫時放棄的議題,然後擺著,破灌就破摔到底,把時間花在值得我專注的事情上,同時也要磨練自己的工作技能,不能被太多庶務綁著。

在壓力大時,也想起來了很久之前看過的書,說,光是認知到「壓力會使人進步」這件事情,在面對壓力時就會成長。那想必9月的我一定多了些我現在還沒有感受到的成長吧。

工作

正職

  1. 沒有注意到月報告的紕漏,被提醒後,發現這件事情超出我的能力範圍,趕快跟主管求救,也獲得協助。最後順利趕在期中會議前完成月報和簡報的更新,讓前後邏輯通順。事後檢討,發現這個紕漏主要來自和上一次的工作順序不同,因此被我忽略了。
  2. 順利度過期中報告,雖然在會議前,發生「簡報主講人是誰」的支線任務和衝突,最後還是有在會議前解決。前一天抽到很順的牌(坤之謙)時,還有點不敢相信,沒有想到這真的是從我到職以來,我參加過的最順的一場。
  3. 開始承擔更多的工作,更具主導性的規劃專案方向與進程,雖然職稱和職位沒有變化,但進入「做事的小主管」的階段,帶了2個同仁。
  4. 開始接觸專案中原先沒有碰觸的領域,確實有一些遺留下來的坑,以及一些團隊溝通的問題,導致一度壓力非常大。後來跟同事聊過之後,有做心態上的轉換,戰略性的選擇哪些事情破罐摔到底,哪些事情是不能放棄的。也很感謝同事讓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帶著專案往前走。
  5. 因為突發事件的關係,認識了客戶其他協力廠商,發現其中有1個人是特別值得信任、也很願意幫忙的,已經好好抄下他的分機電話,希望他可以好好做下去。

講師

  1. 參與組內讀書會,以「AI協作簡報」的主題擔任分享人,主管的評價很不錯,甚至也鼓勵組內同仁可以參考我分享的內容進行實作。
  2. 在主管的推薦下,以同樣的主題到公司讀書會分享,得到老闆的回饋,說他會記住我。主管在分享會後也跟我說表現的很亮眼。

命理

  1. 服務1場,是跟工作有關的姓名學人際關係分析。

寫作

  1. 寫了6篇文章,分別是出乎意料的生產力:又玩又工作開開心心的8月有效還是正確,3個職場厚黑故事教你有效面對衝突5年省8萬!盤點我在3年7萬上過的20期課程(106-111)新手講師實戰心得:點燃學員的熱情是講師的工作只要27元/小時的課程,你敢上嗎?勞動力發展署 3 年 7 萬計畫如何養成高效率的思維與習慣?讀《為什麼別人比我早下班?高階經理私藏的75個效率翻倍工作術》
  2. 除了chatGPT外,嘗試用bard進行協作,但感覺跟chatGPT適合的文章是不同的方向,也要用不同的prompt下指令。

自我成長

閱讀

  1. 閱讀完《為什麼別人比我早下班?高階經理私藏的75個效率翻倍工作術》並完成文章「如何養成高效率的思維與習慣?讀《為什麼別人比我早下班?高階經理私藏的75個效率翻倍工作術》」。是很不錯的輕量通勤讀物,裡面很多觀念也很有啟發,光是學到鍵盤上home和end怎麼應用就真的有加速工作效率。
  2. 正在讀《真希望,我25歲就懂這些事:學歷不頂尖,缺乏好口才,也能脫穎而出的職場變身計畫》,也是輕量的通勤讀物,因為閱讀APP的關係,讀得有點不順,希望可以在10月繼續讀完。

上課

  1. 開始上「職場英文實務會話班」,要求自己坐在第一排,希望可以多多開口,並用句子表達。雖然我工做到現在完全不需要用到英文,但上次去完LA覺得可以用外語跟別人交流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希望可以繼續保持這個感覺。
  2. 開始上「人相學初階班」,目前上起來覺得有點抽象,但課程內容很有趣,希望之後也可以運用在職場人際互動上。

旅遊生活

  1. 一直想要買一個適合一日遊的包包,剛好在逛百貨公司時買到了超可愛的二手Michael Kors的後背包,雖然比我原本的預算還要高一點,但真的太可愛了,也幾乎沒有使用的痕跡。價格大概是官網原價的1/3,和另外一顆也是在百貨公司買的波士頓包價格差不多,這樣感覺買二手的初階精品更划算些。
  2. 跟朋友去基隆超高CP值的遊艇出海行程,30分鐘航程只要380元,還送一杯8oz的飲料。船上設備也很好,可以整個人躺在甲板上看天空,瘋狂拍了一堆照片。
去基隆搭遊艇、走金瓜石摸乳巷

去基隆搭遊艇、走金瓜石摸乳巷

接下來

  1. 準備第2次的組內讀書會,是主管指定的題目,目前還是停留在便利貼的狀況,需要花一點時間琢磨架構,希望可以在10月底、11月初進行分享。
  2. 希望雙十連假期間可以接幾場命理的服務。
  3. 11月初有一場考試,10月要開始來準備了,目前看起來最大的難關是C語言,希望至少題庫的題目看得懂。
  4. 下一期的Python課程在10月中開課,要在開課前把上期還沒補完的課上完。
  5. EVERNOTE有一些舊的讀書筆記和摘要,希望可以把這些資料發展成完成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淺JY的沙龍
11會員
47內容數
所有人都有生而為人的致命缺陷,每一個人都可以被分類,而我歌頌每一個人,因為我選擇善良。讓我偷偷跟你說,100種他們的故事。
光淺J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許多ChatGPT付費用戶誤以為已確保資料安全,卻忽略關閉「為所有人改善模型」設定,導致輸入資料仍可能被OpenAI用於訓練模型。本文提醒用戶務必檢查並關閉此設定,並建議去識別化敏感資料及避免上傳機密資訊,以確保資料安全。
Thumbnail
2025/04/21
許多ChatGPT付費用戶誤以為已確保資料安全,卻忽略關閉「為所有人改善模型」設定,導致輸入資料仍可能被OpenAI用於訓練模型。本文提醒用戶務必檢查並關閉此設定,並建議去識別化敏感資料及避免上傳機密資訊,以確保資料安全。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比較了三個AI繪圖工具:GPT-4o、Gemini和Copilot在生成食譜圖片方面的表現,發現GPT-4o最能理解指令,生成圖片最符合要求,但運行時間較長且使用次數受限;Gemini和Copilot雖然運行速度快,但生成的圖片經常出現錯誤或與指令不符的情況,例如將冬瓜與哈密瓜混淆。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比較了三個AI繪圖工具:GPT-4o、Gemini和Copilot在生成食譜圖片方面的表現,發現GPT-4o最能理解指令,生成圖片最符合要求,但運行時間較長且使用次數受限;Gemini和Copilot雖然運行速度快,但生成的圖片經常出現錯誤或與指令不符的情況,例如將冬瓜與哈密瓜混淆。
Thumbnail
2025/04/01
選擇適合的付費AI繪圖工具,關鍵不在於比較模型性能,而在於滿足實際需求、順手的UI介面以及有效的溝通。文章提供三步驟方法論:釐清特定需求(如私密生成、版權考量、文字排版、局部重繪、向量圖輸出),免費試用,找到順手的UI,最後選擇能理解你prompt的模型。
2025/04/01
選擇適合的付費AI繪圖工具,關鍵不在於比較模型性能,而在於滿足實際需求、順手的UI介面以及有效的溝通。文章提供三步驟方法論:釐清特定需求(如私密生成、版權考量、文字排版、局部重繪、向量圖輸出),免費試用,找到順手的UI,最後選擇能理解你prompt的模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人再有理性,在壓力面前都會被情緒拉扯。 尤其是生活是一人負擔,又面對不穩定的環境。怎樣都會想找個支柱…不過經過這麼憂慮的時段後,我可以說自己一直被守護著。至少我這個星期三天就見了近10份工。而在找工時候,都有“信息”表達8號之前就能有好消息,把兔仔帶回,否則上班就難了。也確實之後兔仔沒得獎需要帶回
Thumbnail
人再有理性,在壓力面前都會被情緒拉扯。 尤其是生活是一人負擔,又面對不穩定的環境。怎樣都會想找個支柱…不過經過這麼憂慮的時段後,我可以說自己一直被守護著。至少我這個星期三天就見了近10份工。而在找工時候,都有“信息”表達8號之前就能有好消息,把兔仔帶回,否則上班就難了。也確實之後兔仔沒得獎需要帶回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工作低潮的時刻。 有的人選擇找方式抒發,也有人選擇逃避,持續加強工作力度。 然而究竟在遇到工作低潮時,要用什麼方式來安然度過? 希望能夠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可能的解決方案,協助更多人順利地挺過這不容易的時期。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工作低潮的時刻。 有的人選擇找方式抒發,也有人選擇逃避,持續加強工作力度。 然而究竟在遇到工作低潮時,要用什麼方式來安然度過? 希望能夠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可能的解決方案,協助更多人順利地挺過這不容易的時期。
Thumbnail
分享工作中的瑣事如何影響團隊工作與溝通,以及如何處理上層主管介入後的困難,並提供忠告:面對瑣事時,不如拿來做更多事情,當事情逐一完整時,心情自然就會好上一分。
Thumbnail
分享工作中的瑣事如何影響團隊工作與溝通,以及如何處理上層主管介入後的困難,並提供忠告:面對瑣事時,不如拿來做更多事情,當事情逐一完整時,心情自然就會好上一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Thumbnail
工作壓力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壓力可能來自於各種因素,包括工作量、時間壓力、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工作目標的達成壓力等等。 面對工作壓力,有一些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並保持身心健康: 時間管理:有效地管理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
Thumbnail
工作壓力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壓力可能來自於各種因素,包括工作量、時間壓力、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工作目標的達成壓力等等。 面對工作壓力,有一些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並保持身心健康: 時間管理:有效地管理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