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還是正確,3個職場厚黑故事教你有效面對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自主管的提醒,追求正確有錯誤嗎?

你的個性就是太要求正確、太是非分明了,不但要正確,還要重複講兩次才滿足。

這是一向對我讚譽有加的主管在 1 on 1 時給我的建議,當時我只粗淺的以為,是表達的問題,只要站穩我的立場,說得更加婉轉就好。沒有想到這其實是更深層的衝突管理議題。我們要追求的,究竟是正確,還是有效呢?

衝突是職場難以避免的一部分,面對衝突時,我們往往陷入一個死循環: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因此我務必要據理力爭,誓死不休!結果卻是兩敗俱傷,不但沒人跟自己站在一起,最後也沒有達成自己的目標,反倒淪為跳樑小丑。

真正的成因就來自於,我們錯誤的追求「正確」,卻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目標:「有效」。

本文將透過三個職場厚黑故事,探討為什麼追求有效比追求正確更有意義,幫助我們更聰明地處理職場衝突,建立更良好的工作關係。

3個職場厚黑小故事帶來的啟發

陳經理的挑戰:稽核現場的緊張氛圍

外部稽核的現場,陳經理面臨著一位外部稽核委員的質疑並要求提供更多文件以核實公司的資訊安全議題。衝突隱隱欲現,陳經理認為這些稽核文件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可能損害公司的聲譽。因此,他需要找到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既能達到稽核的要求,又能讓自己與公司全身而退。

在這個關鍵時刻,陳經理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他不直接拒絕提供文件,而是說明該文件位於分公司。他客氣的詢問是否移駕至分公司繼續稽核。最終,稽核委員對於前往分公司檢查文件感到不便與耗時,繼而放棄了對文件的審核。不但成功維護了公司的聲譽,同時也減輕了陳經理的壓力。

工程師的反擊:永不拒絕但也永不執行

一位資深工程師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情境中,他的團隊主管要求他承擔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任務,他不會、他不想、更沒有意願執行。然而,他的反應卻很有趣。他永遠不直接拒絕,而是不斷反問問題,表示他無法理解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對團隊來說真的有必要嗎。當他無法反問時,他只是回應說自己需要時間再研究。但,他從未主動展開行動,也沒有提出更多的問題或討論。

然而,事情的結果卻有點出人意料。由於團隊一直處於繁忙狀態,主管也沒有時間追蹤這個事情。因此,這個任務就一直擱置著,沒有完成。雖然對團隊而言,這是負面的發展,對於該工程師而言,卻成功避免了新的任務與挑展。

專案經理的難題:保護利潤還是人際關係?

對於一個接案公司的專案經理來說,到底是要捍衛成本,還是維持人際關係,顯然是一個困難的議題。而方PM目前就在這個議題之中,他的業主要求完成合約範圍之外工作,卻不願多支付任何一筆費用。

這不但增加工作的複雜程度,更影響了利潤,最重要的是--他的考績獎金。然而,他也明白維護良好的關係對下一年是否能持續拿到合約至關重要。為了展現自己的專業與配合度,他向業主解釋既有工項的複雜程度與重要性,以及所要耗費的工時,並明確表示今年度合約內容是一定首要目標,同時也重申,如果有機會提早完成,願意配合擴展工作範圍。

業主得到了令他們開心地回覆,然而,事情的結果卻有些出人意料。專案經理故意放慢今年的工作進度,以避免被迫承擔不在契約範圍內的工作。而業主看到方PM在這一年的兢兢業業與良好態度,也不好意思追究本就不在合約範圍內的工作事項。

達成目標的多重途徑

在這3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共通點:在職場衝突中,最重要的並非追求正確與否,而是明確自己的目標,並針對這些目標採取行動。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對了可能發生衝突的場景,並透過更圓融的方式實現他們各自的目標。

然而,回顧我自己過去的衝突情境,我意識到我經常陷入了「我是正確的」的死循環中,而忽略了問自己「我想要實現什麼目標」這個重要問題。即使我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是正確的,但這種堅持正確的態度並不一定能夠實現我的真正目標。

這三個小故事都是我在職場生涯中真實經歷的情節。儘管我不完全認同某些消極的處世方式,我甚至是某些情境下的受害者,但我也承認,這是我在當下最需要學習的一課。當衝突即將出現時,我現在會停下來,首先問自己,我希望實現什麼目標。這種轉變讓我更加專注於我的目的,而不是糾纏於是否正確的爭辯中。

avatar-img
11會員
29內容數
所有人都有生而為人的致命缺陷,每一個人都可以被分類,而我歌頌每一個人,因為我選擇善良。讓我偷偷跟你說,100種他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光淺J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8月是工作和玩樂雙豐收的一個月份,感覺自己每天的過得非常開心、也很充實。希望可以透過月報的形式,累積小小的成功,繼而達成大大的成功,讓自己8月份的開開心心可以繼續下去。
到底放棄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以為堅持就是唯一的選擇,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卻也經常陷入疲憊、挫折、內疚、無力,而無法進行到最後,又帶來滿滿的自我厭惡。我開始質疑,為什麼我要如此執著於堅持呢? 而《放棄吧!那些讓你疼痛不已的堅持》書名大喊的口號與主流社會價值觀的矛盾引發我的好奇心。
從企業跳去當公務員的事情常常發生,但你有聽過從公務員轉職成私人企業員工後,還可以保持高度職場競爭力,加薪幅度達到18%嗎?我曾在公家機關服務5年,跨領域轉職到私人企業已經超過1年了,我發現那些原以為只適用於政府工作的技能,不僅讓我在新的工作中輕鬆駕馭,還讓我贏得了主管與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
曾經因為工作上的衝突,體驗到被甲方的語言攻擊與情緒勒索的不適,引發我思索如何改變現況。朋友的建議點燃了我嘗試轉職的火苗:成為具有專業技能且不受他人左右的自己。由於在資訊服務產業從事PM工作,自然聯想到專注於程式碼的工程師,他們在工作上相對具有專業技能,更不受甲方干擾。
我在2年前開始對ESG議題感到興趣,但當時學習資源有限、市面上的課程又動輒數萬,後來因為換新工作與新領域的關係,遲遲沒有展開對於ESG議題的探索。直到這次公司鼓勵大家參與ISO14064-1:2018「組織溫室氣體盤查內部查證員」的教育訓練。
吃清冠一號的副作用會包含臉色蠟黃嗎?不會,但你會遇到江翠最暖的中醫師。 早在確診前,就有聽過各路朋友在COVID-19確診後服用清冠一號的心得,非常寒、全身發冷、殺死病毒、超爆難吃、沒吃會有後遺症等,所有各式各樣的服用心得都指向--確診了就一定要去吃清冠一號!
8月是工作和玩樂雙豐收的一個月份,感覺自己每天的過得非常開心、也很充實。希望可以透過月報的形式,累積小小的成功,繼而達成大大的成功,讓自己8月份的開開心心可以繼續下去。
到底放棄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以為堅持就是唯一的選擇,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卻也經常陷入疲憊、挫折、內疚、無力,而無法進行到最後,又帶來滿滿的自我厭惡。我開始質疑,為什麼我要如此執著於堅持呢? 而《放棄吧!那些讓你疼痛不已的堅持》書名大喊的口號與主流社會價值觀的矛盾引發我的好奇心。
從企業跳去當公務員的事情常常發生,但你有聽過從公務員轉職成私人企業員工後,還可以保持高度職場競爭力,加薪幅度達到18%嗎?我曾在公家機關服務5年,跨領域轉職到私人企業已經超過1年了,我發現那些原以為只適用於政府工作的技能,不僅讓我在新的工作中輕鬆駕馭,還讓我贏得了主管與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
曾經因為工作上的衝突,體驗到被甲方的語言攻擊與情緒勒索的不適,引發我思索如何改變現況。朋友的建議點燃了我嘗試轉職的火苗:成為具有專業技能且不受他人左右的自己。由於在資訊服務產業從事PM工作,自然聯想到專注於程式碼的工程師,他們在工作上相對具有專業技能,更不受甲方干擾。
我在2年前開始對ESG議題感到興趣,但當時學習資源有限、市面上的課程又動輒數萬,後來因為換新工作與新領域的關係,遲遲沒有展開對於ESG議題的探索。直到這次公司鼓勵大家參與ISO14064-1:2018「組織溫室氣體盤查內部查證員」的教育訓練。
吃清冠一號的副作用會包含臉色蠟黃嗎?不會,但你會遇到江翠最暖的中醫師。 早在確診前,就有聽過各路朋友在COVID-19確診後服用清冠一號的心得,非常寒、全身發冷、殺死病毒、超爆難吃、沒吃會有後遺症等,所有各式各樣的服用心得都指向--確診了就一定要去吃清冠一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推卸責任的主管時,我們需要保持冷靜,蒐集證據,合理表達,尋求支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才能在困境中保護自己,並爭取到公正的對待。本文提供了在不同情況下更好地應對推卸責任的主管的五大建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喜怒無常?威嚴建立?主管決策準則不夠透明度與前後不一致對團隊績效的傷害。 透過本文分享的3點方法,可建立團隊信任、降低不確定性、並促進有效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表達清楚不代表你想和他人正向連結 有個朋友我們進行了一場對話,他說「到底要怎麼跟固執的人進行溝通?」 前一陣子, 他和老闆溝通工作上被否決的企劃案,在陳述這些過程前他說,他心裡早有預設,他的老闆很固執很難溝通,所以不容易「說服」,但他抱著還是讓自己「練習」溝通的想法願意嘗試,接著他輕輕一笑的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推卸責任的主管時,我們需要保持冷靜,蒐集證據,合理表達,尋求支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才能在困境中保護自己,並爭取到公正的對待。本文提供了在不同情況下更好地應對推卸責任的主管的五大建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喜怒無常?威嚴建立?主管決策準則不夠透明度與前後不一致對團隊績效的傷害。 透過本文分享的3點方法,可建立團隊信任、降低不確定性、並促進有效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表達清楚不代表你想和他人正向連結 有個朋友我們進行了一場對話,他說「到底要怎麼跟固執的人進行溝通?」 前一陣子, 他和老闆溝通工作上被否決的企劃案,在陳述這些過程前他說,他心裡早有預設,他的老闆很固執很難溝通,所以不容易「說服」,但他抱著還是讓自己「練習」溝通的想法願意嘗試,接著他輕輕一笑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