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朋友說,他會在回家的路上看著月亮。」督生這麼說,神情像是人也跟著在看月亮,閃閃發光。「這有什麼意思嗎?」他問我時,收攝眼神回到會談室,看著我。
督生的機構派了個案給他,四年級的孩子,據說是因為人際關係不佳、衝突不斷,所以被轉介。
挺好的,我認為。督生沒有就孩子的人際衝突一路追問下去。
對多數諮商新手而言,獲得資訊的最佳管道莫過於透過提問,而這些提問往往是連珠炮似的令人難以招架。督生面對社會化尚淺、言語掌握程度相對較低的孩子,沒有採取追問手法,而是和他一路聊開,談著日常生活裡吃飯睡覺上學放學的瑣事,聊到回家路上見到的月亮。
「什麼意思,我也不清楚;不過,說到月亮,你會想到什麼呢?」
原本期待我的答案的督生被我這麼反問,愣了一下,「覺得月亮很美吧。」
一般而言,督生這樣子問,並不是真的要一個答案,而是不確定自己的作法對不對、適不適用於當事人的狀況,想要藉由督導的回應取得安全感。如果我給出的答案符合督生的期待,那就太好了;如果我直接給了個答案而不符合督生的預期,要不就是督生降等對我的評價,要不就是依賴督導的指導,有可能會使督生有定型化的解法,反而不利於後續的接案。
問題是,我哪知道督生內心裡怎麼想的!
於是乎,為了督生的將來、降低自己的曝險程度,還是回問督生自己的想法吧。
「還有別的想法嗎?」我追問。
「呃…」
當時在馬祖服役時,某天晚餐後去洗碗,抬頭看見大大的皎潔霜月,頓時胸膛一股氣上不來,三秒之內溼了眼眶。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不止如此,耳朵還出現了「美國鼠譚」的歌聲,更加令我舉步維艱,簡直忘了自己身在哪裡。
一樣的月光,不一樣的心事。
如果問我對月亮的感覺,我會想到各個時期觀看月亮的經驗,其中以服役望月的經驗最深刻,卻也不見得輕易浮現。要不是督生對於孩子看著月亮的經驗感到好奇,我壓根兒不會浮現這段往事。
「那你小時候,放學的經驗如何呢?」
眼看我的抽象問題令督生無法做出更多回應,我改問一個難度較低、能具體回答的問題,帶出督生童年經驗,期望透過督生的回家經驗比對當事人的,進而建立督生對於當事人的理解。
當然,那又是一段故事了。
倒不是說,每位諮商師的養成過程都得回顧各式各樣的經歷,毋寧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諮商師也是。
‥
‥
‥
‥
*Somewhere Out The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74glKr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