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喜歡過粉紅色的平胸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晚上看飽妮討論粉紅色的影片有些感觸,但內容有點私人,所以丟在這裡。

youtu.be/pewYD…

1.

先講客觀的歷史部分,其實粉紅色一度是男性專屬,因為粉紅當中的紅色元素被視為血的象徵,然後古代歐洲人認為血可以代表男子氣概(又是有毒的男子氣概環節)。關於男生佩戴粉紅色會被嘲笑「娘娘腔」這件事,在疫情期間的台灣就曾引起討論過,現代男性顯然能大方穿上粉紅色,那女性呢?

2.

小時候的我也是討厭粉紅色的萬千女性一員,那時我確實不喜歡芭比和米妮(可是莫名喜歡珍珠美人魚),我老爸甚至助長我的氣焰,「粉紅色會吸能量」是他的邪說之一。但我有個國小朋友極度熱愛粉紅色,也從不遮掩自己的喜愛,我倒也沒想過指責她的愛好。

3.

我的幼稚園時代,被說「愛漂亮」是一種負面批評,不過我回家跟老爸提起這件事時,他回了我一句:「誰不愛漂亮」真是醍醐灌頂。至於飽妮在片中提到,女生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曾遭遇因為乳房發育被男性側目、所以討厭自己的身體和身為女性這些現象,但作為一個平胸女,我真的完全沒有這種經驗。

4.

延續上一點,身爲一個平胸女生我沒有因為乳房發育困擾過,也不曾因此而自卑,但就是莫名有不少女性——對,大多數都是女性——不斷跟我強調我是平胸這回事,反而男生大部分很識相不敢隨意評價我的身材。那這樣陷入一個有趣的矛盾:女生會因為胸部發育遭遇成長的尷尬期,但又指責不具乳房突出這種女性特徵的同胞?

5.

國中時代我讀體育班,在那個班級裡性別遠不如你的體育表現有意義,無論男女都努力展現自己的體育能力——你也可以視為一種陽剛魅力的展現,所以我不曾經歷過什麼認同危機。上高中女校後,確實想跟某些外型精緻溫柔或性感明艷的同學保持距離,這很顯然是受到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越美麗的女人越危險」。

6.

女校三年消弭了很多我對女性的偏見——也可稱之為心中某種厭女情結,柔美、性感、娃娃音、愛撒嬌不過都只是一個人身上的特質之ㄧ,不必迴避也不必多做詮釋,剛好有這些特質沒什麼好丟臉,沒有也不用刻意去培養,沒人講究何謂「女人味」,我們在乎的是有沒有「人味」。

avatar-img
12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宥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說一下,我在朋友的推薦下有讀了一些Dcard的《蒼鷺與少年》解析,對於蒼鷺和男主真人互為表裡、甚至蒼鷺就跟《魔女宅急便》的黑貓類似,很有可能就是真人心中的一部分這項論點非常認同;也有看到不少分析真人家庭關係分崩離析、父權控制的說法,基本上我沒什麼想反駁推翻的。但我注意的點,或許可能有點不一樣。
我在看完柏傑頓家族後,就能坦然接受非裔亞裔拉丁裔參演古裝劇、或是一些以前被視為白人才能主演的劇碼這個現象,如果這樣的措施能使未來各膚色各族裔的演員有更多參演機會,讓好萊塢和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選角是「唯才」而不被膚色什麼的限制,也是一樁善舉。
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我有時候會想,這些男生是不是因為要藉由踐踏別人才能建立自信,而我的某個男同好友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告訴我:「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有其他人比他們更不好,這些人是文組、是同性戀、是私校生、是女性、是原住民」。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你都已經在學業及其他專業上有不錯的表現了,幹嘛還要透過傷害別人建立自信,對
我向來認為,如果你要拿一個人開玩笑,當對方跟你說出:「我不喜歡你這個玩笑」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道歉然後不再拿這件事出來說嘴,而不是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先說一下,我在朋友的推薦下有讀了一些Dcard的《蒼鷺與少年》解析,對於蒼鷺和男主真人互為表裡、甚至蒼鷺就跟《魔女宅急便》的黑貓類似,很有可能就是真人心中的一部分這項論點非常認同;也有看到不少分析真人家庭關係分崩離析、父權控制的說法,基本上我沒什麼想反駁推翻的。但我注意的點,或許可能有點不一樣。
我在看完柏傑頓家族後,就能坦然接受非裔亞裔拉丁裔參演古裝劇、或是一些以前被視為白人才能主演的劇碼這個現象,如果這樣的措施能使未來各膚色各族裔的演員有更多參演機會,讓好萊塢和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選角是「唯才」而不被膚色什麼的限制,也是一樁善舉。
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我有時候會想,這些男生是不是因為要藉由踐踏別人才能建立自信,而我的某個男同好友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告訴我:「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有其他人比他們更不好,這些人是文組、是同性戀、是私校生、是女性、是原住民」。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你都已經在學業及其他專業上有不錯的表現了,幹嘛還要透過傷害別人建立自信,對
我向來認為,如果你要拿一個人開玩笑,當對方跟你說出:「我不喜歡你這個玩笑」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道歉然後不再拿這件事出來說嘴,而不是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點厭煩? 作為女性,外表被評價好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女孩子之間的話題,除了日常吃喝玩樂,體重等身材管理都是很安全的話題 但男性加入,會有種第二性的感覺,會想要去反抗 好像除非有意識地去抵抗來自男性的“建議”,就會被內化、影響 但現實又很難去直接反抗對方的評價 畢竟好看是一件主觀的事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打從國中起,我就渴望有異性朋友,暗戀補習班裡一個英氣逼人的同學,甚至還到訓導處要求班級改成男女合班,不過這個願望並沒有在當時實現。高中時讀女校,更不用指望甚麼男朋友了。 大學時代,我因為身心科疾病而鬱鬱寡歡,居然也有機會談雖然是荒腔走板的戀愛。我談過兩次網戀,但和男生通信一年後都是見光死。在教會,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是男性,尤其是生理期的時候,覺得身體是女性這點很討厭🥲 沒有生理期和可以光明正大喜歡女生多好😌 雖然我喜歡女生的樣貌,但可不太希望女生的樣貌,也就是性徵在自己身上出現,我也不喜歡穿裙子,裙子或女裝能免則免☹️ 也有格友希望自己不是現在這個生理性別嗎?😲 如果我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點厭煩? 作為女性,外表被評價好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女孩子之間的話題,除了日常吃喝玩樂,體重等身材管理都是很安全的話題 但男性加入,會有種第二性的感覺,會想要去反抗 好像除非有意識地去抵抗來自男性的“建議”,就會被內化、影響 但現實又很難去直接反抗對方的評價 畢竟好看是一件主觀的事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打從國中起,我就渴望有異性朋友,暗戀補習班裡一個英氣逼人的同學,甚至還到訓導處要求班級改成男女合班,不過這個願望並沒有在當時實現。高中時讀女校,更不用指望甚麼男朋友了。 大學時代,我因為身心科疾病而鬱鬱寡歡,居然也有機會談雖然是荒腔走板的戀愛。我談過兩次網戀,但和男生通信一年後都是見光死。在教會,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是男性,尤其是生理期的時候,覺得身體是女性這點很討厭🥲 沒有生理期和可以光明正大喜歡女生多好😌 雖然我喜歡女生的樣貌,但可不太希望女生的樣貌,也就是性徵在自己身上出現,我也不喜歡穿裙子,裙子或女裝能免則免☹️ 也有格友希望自己不是現在這個生理性別嗎?😲 如果我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