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的賞味期限,今年夏天的冬季氣味

2023/11/1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試想一個情境,週五晚上十點,你跟約會過幾次的對象在一台車上,單獨兩個人,昏暗且密閉的空間,車內音響播著音樂,偶爾拉手、偶爾頭靠在對方肩膀上聊天,處在曖昧的人,總是能輕易抓住那因若有似無而生的悸動,看到這邊,你可能在想,怎麼又是個俗套的愛情故事,但,我不是編劇,這裡不是電影不是小說,而是現實生活。


總之,你們牽著手,聊著聊著,他突然蹦出一句「我從國小之後沒有為女生難過過」、「被劈腿的時候很震驚但也沒有難過」於是,你好奇的問,那你有過很愛一個人的感覺嗎?「我知道喜歡的感覺,但我不知道什麼算是愛。如果愛的感覺是因為大腦神經元形成的突觸,那真的有愛嗎?」到了這裡,你還覺得這是浪漫愛情的起手式嗎?牽著的手該拉回來嗎?恐怕當下想的會變成這個問題。接著你們開始討論到底什麼是愛,畫風突然從愛情經典變成學術研討。


這是我前陣子的週五約會,對方就是這樣特別、坦誠又有趣的人。


188公分、瘦挺的身形、因為不愛出門而白淨的膚色,夏天也穿著長袖,人群裡很難不看到他,慢調的步伐、不疾不徐的說話方式、話不多但總能切入核心、對話間經常保留停頓,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起初,你可能會以為是提不起興致的距離,但其實是在急匆匆地現代社會少有的留白空間,是對自己及生活的甘願順流、目標明確但保持彈性、淡化對事物預期發展的執念而帶來的慵懶感,渾身散發著冬天氣質的男生。 


更具體一點,如果你心中有對陽光男孩的既定印象,反過來就是他了,不喝酒、不愛社交,比起出門玩更喜歡待在家看書,別人的出遠門是到外縣市,他的出遠門是離家一公里。很難想像是個26歲的男生。


如果你心中有對法官、談判專家聲音及說話方式的印象,他的聲音就是像那樣沉穩深層如探不見底的深海,但帶有更多的溫度,不快的語速、夾雜著氣音,是典型的照顧者,「他應該沒有自己以為的冷漠」,不過是對於時間及能量的分配有著堅守的原則及底線罷了,只是尾音的飄忽及語畢的嘴型內收,這種收斂與節制感,「大概是個心事很多,有防備心的人吧」,我這樣想。


坦白說,剛開始我想著這個人是不是會有些無趣,但後來發現,他其實也有像個小男孩充滿好奇心的一面,就像我們小時候看十萬個為什麼那樣,對各類領域的好奇,從科學到哲學,天馬行空。為問題找到答案,或從書本中得到的啟發,饒富興味,或許對他來說人的腦袋就是座宇宙,在自己的世界就能玩的很開心,這股好奇心帶來的動能,偶爾對話中的腦洞大開,就足夠成為個有趣的人了,更重要的是他能懂你說話。


說話慢、話不多、對話題不一定有反應,有些人可能會以為是冷淡沒有想法,恰恰相反,沈默間思考的千絲萬縷,在腦海中早已堆砌成堅實的地基,搭建起屬於自己獨到的見解。說與不說的猶疑,不一定是在衡量值不值得說出口,放慢速度,反倒看起來是小心的試探,對說出口的話字句斟酌,是對自己的負責。雖然也有可能是真的單純覺得很無聊、沒必要花時間。但冷靜理性的人從不代表無情或是沒有想法,至少他對朋友偶爾丟來的煩惱,雖然嘴上說著不理解及無聊,還是會給予回覆與意見,是種傲嬌的溫柔,儘管你從他口中得到的實話不一定動聽,但會是最直擊痛點的誠懇。


我們活在一個擁有外向迷思的社會,總期待能聽到滔滔不絕的點子,但在這喧嘩的時代,能精準的提問、回應、言之有物,在吵雜間中性的維持清晰的思路,不隨波逐流的保有自我觀點,是靜心獨處、閱讀積累的成果,也是被低估的特質,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是能量低,但我看來是只願將有限的能量及時間的付出效益最大化,不是權衡利弊,而是把自己的藍圖看得透徹,徹底貫徹為自己的人生與選擇負責的生活哲學。


假設能量及情緒可以量化,滿分是一百,他呈現出來的樣態大概一直穩定維持在五十到六十,跟他相處時,你很難從他的表情去猜測他的狀態。其實話說得的少,難從表情狀態判斷喜好,像一陣風的人,是我最不擅長相處的類型。尤其剛認識的時候,他鮮少主動提起自己的事,親切但保有微妙的距離感,能清楚看見中間有條無法忽視也不能跨過的線,雖然一度懷疑是不是因為我話太多,沒有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但大部分對話中看得見我及其他,卻看不見他,更讓我確信,這是沒有建立信任的防備。


雖然偶爾在言談間,能發現他試著透露些跟自己有關的事,輕描淡寫,沿著邊線晃啊晃的,但直覺告訴我,這是他目前能做到的最多,我不能再往下問。不輕易敞開自我,不確定是否有必要讓對方看見、是否會被接受。有些人需要從不相信裡找到相信的角度,產生興趣、接著質疑再到推翻,從這個過程裡感受到安全感。理性的人不是沒有感受,只是更多時候像杯濃茶,需要時間醞釀,將感受與經驗濃縮,需要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舉證,去支持自己的結論。不過跟這樣的人相處說難也不難,只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理解,當對話能自然地流淌時,我想我可能又多靠近他一點了吧。


看著他,就像是在冬夜走進一座森林,邂逅一片靜謐的湖泊,在樹梢間,月光打下,灑在湖面,閃著銀白色的光,光影下的是他深沈悠遠的思緒及生命故事,如果你覺得森林很冷冽,只是你沒有看見那片湖泊及月光。


他是這個夏天,我遇見的冬天氣質,剛好中和成溫柔的暖。_0731


-


而後,時序漸變,盛夏不再,空氣裡多了秋,在那之後的一個多月我們著實踏進了彼此的生活,卻不輕易鬆口改變關係,蜻蜓點水的表達互有好感,感受到彼此都在努力,試著交換自己部分的完整。


他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感性,你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理性,但終究感性與理性的平衡只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一個無法感受愛的人,愛不了自己,也愛不了別人,維持關係,單靠喜歡果然太單薄。


-


_0918

比起有效期限的過期即損,我更喜歡賞味期限,任何食物一旦過了賞味期限,風味可能不如預期,或不及製作者標準,美味不如當初,但不是壞掉,也不一定難吃,只是化學作用的變化,那關係也有賞味期限嗎?


「還是喜歡我嗎?」這個週末約會時,盯著他看,這個問題飄在腦中,但隨即發現,與他的想法無關,我其實是在問自己「我還是喜歡他嗎?」。


我不確定,但肯定的是前陣子那種戀愛感已經不在,如一杯熱咖啡,縱然中間有加溫,但放著放著,溫度還是漸漸消散。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或是已經太過熟悉,怦然熱情已經被平淡穩定取代,前陣子青春的戀愛感與現在的平靜無波呈現極大對比,比起老夫老妻的溫馨,對我而言好像多的是無所謂。


中午吃飯,看著他覺得,啊,好可惜啊,畢竟這份喜歡是奠基在適合之上,我很清楚要觸及我現在心中的適合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時間更需要運氣。


人人都說曖昧三個月是道關,是這樣嗎?

這種互有好感,也給彼此某些特權,卻仍想確認是否真的合適一起走入關係的狀態要四個月了,我開始思考屬於我的賞味期限。


感受著每次約會後他總會在我的髮絲、手心、肌膚上殘留的香水味,我想著,「我可能還是喜歡這個人,但也不在意他了。」


不確定是不是還有加溫的可能性,但也自私的盼著他能察覺這份變化,

加點溫吧,不然真的,好可惜,好可惜。


不過人生嘛,體驗一場,

就看這陣風會把我們吹到哪裡,或是我或是他。


喜歡的時候好好喜歡,不用阻止自己喜歡;

反之,不喜歡的時候也不用勉強自己喜歡。


慢慢來,會不會慢到沒有,我不知道,但如果沒有了,

肯定是有更美好的風景在前方等待靠近。


-


第一段是在七月寫下的,用了小說式的寫法,於是希望也能有個故事敘述的結尾,「希望現實能跟我的文字一樣。」我如此期待著,但腦袋飄出了他曾說想看側寫的聲音,片刻猶疑,按下刪除鍵,倉促收筆,只怕在文字裡透露期待,這是我對於喜歡展現的最大誠意。


過了兩個月,再回看這篇文章,我笑了笑,一種看大學生談戀愛的青春眼光,覺得當時的自己真可愛。就算沒有直接寫出來,但當時其實還是用了兩千字包裹對他的喜歡,那是喜歡一個人才有可能的觀察與不由自主的理解,明目張膽卻不敢張揚的暗戀,或是明戀。


但如今攥下的文字,卻與當時的期待大相徑庭,時間的魔力,

在於總能告訴你過去渴知的答案,但得到答案時,已然不在乎。


兩條交集線延伸啊延伸,接著,退著退著,就岔開了。是為什麼,想不通,也沒有想思考,答案從來不是重點。兩人努力的樣子,就像劇場演出,在自己身上放上對方的特質,但當燈光暗下,布幕闔上,對視都是多餘,有默契地雙雙退場。劇場角色是部分的自己,但從來不是自己。


成年人的曖昧,不需要有個儀式感的告別,從未說過一起的嘴,無須迎上分開的眼,這是你們喜歡彼此的原因,最後這份喜歡依然保有著默契,你們也很喜歡。


這是我們對這段關係最大的敬意,互不打擾就是最好的答案。


「太像卻又太不一樣,不夠喜歡交換後的完整,我還是適合最原本的樣子。」我想著。


看著這篇文章,比當初對收尾的期待好上太多,

這才是真實,比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美。


_101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