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心性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很多修行者認為要認識心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困難,心性它就是我們自身的真正樣貌,而且我們時刻刻都在使用它;或許正因為它大簡單了,讓我們太習以為常了,反而不容易認出它來,這就像我們呼吸空氣或是心臟跳動一樣,在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如果沒仔細去留意,我們很難察覺到自己在呼吸,或是自己的心臟在跳動。仔細留意其實就是禪修的目的之一,當我們只有把心的注意力放在心自身的時候,才能夠清楚地認出心真正的樣貌。但是一談到禪修,大家的壓力就會瞬間上升,把自己搞得很緊繃了,這樣反而不容易認出心性,所以底下我用一些方法與邏輯讓大家很輕鬆地去體會心性的樣貌。

在實際操作之前,我們必須對心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再去觀察,如此一來才不會錯認或是錯過。心性,按照大圓滿的說法分成三個面向,或者說三個特點:一是本體空,二是自性明,三是周遍無礙,這三點完整描述了我們心性的特點。

「本體空」,就是說我們的心,它的本質是不存在的。雖然我們在不觀察心的時候,總會感覺自己有一顆心,而且它能夠思維、能夠感受、能夠辨別。而正是因為心的這些能力,讓我們誤以為好像真的有那麼一顆心是存在的,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而已,因為當我們仔細去尋找這顆心是在哪裡的時候,就會發現心根本找不到,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可以稱做「心」的實體;在大圓滿的教法來說,這個找心的練習,稱之為覓心法,覓心法並不只存在藏傳佛教的教法之中,在禪宗也有,只是沒有被特別強調,給予一個特別的名稱。在禪宗的傳承之中,二祖、三祖、四祖都是在自己師父的引導下,去尋找心的來源而認識到心是不存在的事實。這並不是只有這些高僧大德才有辦法做到,才能認識到心的本質是空的。事實上任何一個願意這麼做的人,都能夠在當下體驗到心是空的,並非得要經過幾年或幾十年的修行才能夠做到。認出自己的心是空的,老實說跟修行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修行了很多年的人也未必能夠認識,真正的重點是要知道如何去看。

我們以禪宗二祖慧可大師的例子來說明操作的方式。慧可大師當初因為總感覺自己的心很不安穩,這種不安讓他很難受,即使學習了大量的經教也沒有辦法消除他這個痛苦,於是慕名前去向達摩祖師求教,經過一番辛苦之後,達摩祖師終於願意指導他。於是就有了以下的對話:

慧可大師問達摩祖師說:「佛陀所講真正成佛的道理,我能夠從師父您這裡得到嗎?」

達摩祖師說:「真正成佛的方法,是無法從我這裡得到的。」

慧可大師聽了之後,感到很茫然,便說:「我的內心感到很不安寧,乞求師父給我安定內心的方法。」

祖師回答道:「把你的心拿來,我來幫你安定。」

慧可大師沉吟了好久,回答道:「我找了好久,就是找不到我那顆不安定的心。」

祖師於是回答道:「我已經將你的心安定好了。」

這時候二祖他突然了解到既然心都找不到了,哪裡還會有心覺得不安呢?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找那顆感覺到痛苦或快樂的心,乃至於覺得很無聊的心。當我們的心感到快樂時,我們要去找一找「到底是誰在感到快樂?」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什麼也沒有;當我們在生氣時,如果記得,就去找一找「那一顆在感受怒氣的心到底在哪裡?」,當下會發現什麼也沒有。而且多練習幾次,你就會發現認出「心是空的」這個事實的清楚與明晰程度,會與情緒的強弱成正比,當你的情緒越是強大,你越能夠看得清楚、越能夠確認「心是空的」這個事實,然而這個前提是,如果你在情緒風暴中還記得要去看的話。這就是心是本體空的意思與實證方式。

「自性明」,這就是說心具有覺察與顯現的能力。覺察,又稱覺性,就是我們的心能夠感知、感受的能力;至於顯現的能力,現在比較難體會這一點,必須先熟悉了自己的覺性之後,才能慢慢理解「為什麼自己所感受的一切,都是心所顯現的」;在沒有認出心的覺性(大圓滿稱為本覺)之前,就想體會「相是心、心是相」,就像是修持大圓滿法沒有修持立斷就修頓超一樣,是很困難,也很危險的事情,因為沒有穩定的空性見很容易會被自己的顯現所迷惑住。

認識心的覺性的方法,除了依靠實際操作以外,還必須具備一些邏輯推理能力,這樣子就能夠很容易認出覺性。有很多種操作方式,最簡單的是利用眼睛看的能力來體會,比如說我們現在手裡拿著手機,眼睛先看手機一下,然後閉上眼睛,之後再打開眼睛。我們試著去回想一下;當我們看著手機的時候,我們很清楚「知道」自己看見手機了;而當我們閉上眼睛的時候,我們也很清楚「知道」自己沒有看見手機。這個「知道」就是覺性,覺性跟你眼睛張不張開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眼睛張開,你「知道」眼睛張開;眼睛閉著,你還是「知道」眼睛閉著,你可以反覆去試驗這件事情,最後你會發現這個「知道」是無時無刻都存在著,此外,它不會被干擾或是中斷,它也不會因為你做了什麼事情就改變了,所以這也就是《心經》中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或許會讓我們更清楚。一個瞎子,眼睛是看不見的,當我們遇到這個瞎子的時候,我們去問他:「你知不知道你看不見呢?」如果他不是脾氣很糟的瞎子,他一定會回答你:「知道啊!」,所以即使是一個眼睛壞掉的人都還是能夠「知道」他眼睛壞掉了。再如,有一個知名的導演說他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就是嗅覺會慢慢喪失,以前還好,現在越來越嚴重,幾乎嗅不到氣味,所以他吃東西都沒有什麼滋味。正如前面的瞎子一樣,雖然這位導演已經不能嗅到任何氣味,但是他依然清楚「知道」他的鼻子沒有作用了;換句話說,鼻子能不能嗅到氣味,跟他的這個「知道」是沒有關係的,他能夠「了知」的能力,並不會因為鼻子壞掉就受到任何損壞。

我們可以根據這種操作方式,將其餘四根都試驗一遍,我們就能夠越來越清楚知道,原來我們的心一直有一個「了知」的能力,跟眼、耳、鼻、舌、身、意,跟色、聲、香、味、觸、法,完全沒有關係,它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我們想去找它的來源,想去找它的本體,卻會發現什麼也找不到,它什麼也沒有。然而它卻依然能夠作用,而且它這個能力並不受時間與空間所影響,因此說它是「周遍無礙」的。

綜合來以上說,我們的心其實就只是「空的能知」而已,這也就是所謂「法身」的真實狀態,其中沒有什麼特別難以理解的東西,但是因為太簡單了,很多人都不相信,實在很可惜。當我們一旦能夠認識到「心是空的但是能夠覺知」這個事實,就是認識了心性,也就是開悟、獲得大圓滿見;然後隨著熟悉心性程度的加深,對心性的真實樣貌就會更有信心,對它的能力也會更加清楚,慢慢的也能體會:「

原來我體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顯現出來的;雖然這些顯現能夠被我體驗到,但它們就如同幻夢一般,都不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一切都是從我的心中生起,在我的心中消失,被我的心感受到,除此之外就再沒有什麼東西了。

這些生起的顯相雖然本質是不存在的,但是它顯現的方式是根據因果律則來的,是絲毫不會錯亂的,而且這些顯現能夠被感受到。所以當我以慈悲對待這些顯相時,我同時也能夠感受到顯相的慈悲,而不知道這一點的有情眾生實在非常可憐;如果他們能夠知道這一點,不僅不會遭受到痛苦,連痛苦的顯相也都不會出現了。

以上就是能夠簡單認識心性的方式。其實這些方法都是佛陀所教的,它們都記載在《楞嚴經》,分別來自佛陀問阿難尊者「心在何處」的對話與佛陀問波斯匿王「看恆河的心」的對話之中,有興趣者可以去翻閱。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煩惱即菩提」的實修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入虛空放鬆禪修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總複習︰直到圓滿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修行「卡住」的關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慢慢走,快快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認識與幫助身心障礙族群在人類社會中,總是會有人,在身體或心靈上帶著一些非常特殊的特質,跟著大家一起生活著。而這些特質如果造成他們融入社會上的困難,我們就會將他們統稱為身心障礙族群。身心障礙族群通常是社會中比較弱勢、比較需要幫助的存在。
Thumbnail
avatar
Youdu
2022-07-22
如何認識自己Go into your own and learn to know yourself there 一‘Go into your own and learn to know yourself there.’ A quote from Meister Eckhart, a mystic.
Thumbnail
avatar
Law AN
2021-09-04
如何認識大圳?嘉南大圳的未來與挑戰當人對土地的依賴變得更加多元複雜,水圳的定位也因此變得模糊。身為臺灣人,我們有義務去思考自己與大圳的關係。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0-03-31
如何認識歷史?以對毛的認識為例那要如何才能認清歷史呢?更具體的,如何認識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事實是什麼?這是前提,是最基本的。但僅弄清事實還不夠,還有問為什麼是這樣?此其二;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歷史評價,對還是錯?應不應該?此其三。簡單說來,就是事實如何?為何如此?應該如何?
Thumbnail
avatar
江上小堂
2019-03-13
如何認識自己(六)您在過的是自己的人生嗎?您的心態可以決定,您看待這世界的顏色和角度,希望這六篇如何認識自己的文章,能幫助您一步一步的開始了解自己,接著找到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目標,並學會調適自身的各種情緒,只要相信自己的抉擇,過程中的喜悅充實和幸福感,會讓成功自然到來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9-01-17
如何認識自己(五)走出痛苦和低潮(下)我自己的體悟是,沒有經歷過痛苦,是不會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快樂,體驗世間的七情六慾,進而去學習控制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將它釋放或轉化成正面的能量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12-20
如何認識自己(四)走出痛苦和低潮(上)每一種情緒都有能量,若是壓抑太多的負面情緒,等到再也無法控制時,很可能會轉變成傷害他人或自己的各種衝突情況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11-15
如何認識自己(三)得到真正快樂的秘訣不論您認為的快樂及會讓您快樂的情況是什麼,如果您開始學習了解自己,您會發現快樂其實是一種心理狀態,並不是金錢或任何外在頭銜可以去獲取的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10-25
如何認識自己(二)審視現階段的自己了解自己,也是一種能力,無法了解自己的人,很難找到夢想,沒有夢想的人生,會是一種缺憾,只有真的了解自己,才能找到令自己快樂的人生夢想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09-27
如何認識自己(一)由「心」向外壯大自己必須先了解自己、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價值,進而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您才能由內而外,從「心」開始,壯大起自己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