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狀態的訴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我們人向來都不想真實承認自己本真、原來的狀態或行為

也不習慣、不願意甚至可說是不屑於再度說出原始狀態或使用描述性白話的用語

甚至過度保留自己內心的思想過程並直接將結果或最精華的部分端出、呈表

選擇性的忽略得出結論的過程的思想迴路與途中付出努力的相關作為

因此避免過於淺白的用詞(因為這樣會顯得不專業、沒有「懂很多」的感覺、甚至所知淺薄)

每每嘗試闡釋表述一種概念或想法理論時

往往試圖用看似專業的艱澀學術性詞彙取而代之

同樣是一個易於理解、相對簡單的觀念或學習領域

卻有意無意的複雜化敘述的內容

認為此舉能讓自己的水平、品質被提升、抬高、哄拉至「符合現在年齡階段」的標準

因為已經習得、適應、習以為常、已然是不假思索的動作與思想模式

不應該也沒必要再透露、展現出來在外顯行為或思考模式的進程上

這樣會讓他人認為自己是初階的、低劣的甚至是幼稚的、不完熟的

究底原因也許是人們不想重複進行任何動作(不管是哪方面的動作,學習某知識、工作時操作某器材、談論時重複講某句話等)或「退步」去檢探、回顧到初始的步驟再次陳展

因為這樣很「白癡」、就是一種多餘的存在

但其實這並非是「回到低階」的操使、更不是「退步」

卻能讓人們透過覺察自己當下的行為與思緒

更有意識的體認某一思想進程或行為模式

進而從中再修正、審視、確保整個過程都是走在好的軌道上

即使基礎、讓人不屑一顧

然而基本的一旦沒有掌握完整、更進階或所謂更「專業」的內容就無法優良的吸收、表達

不願面對已經成為慣習、規律性的身體的一部分的動作或思考

是人的本性、本來就是正常的反應

因為人就是從不斷進化、累積自我中成長、變老

而不斷回顧過去將已經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動作與思想結構再提及

會讓人沒有意願重複早已熟稔、或甚至天生擁有的既有(由思想或行為組成的)語詞

繼而傾向於不表明自己擁有的所知、所會做中相對基本的、初級的內容

甚至不會承認自己有這些內容

其實內在是有的

只是因為太熟了、已經釀化成大雜燴的鮮美熬骨湯

具體的作法與思想形貌已然消失、因為已經滾成湯裡的精華全部融合、攪和在一起了

是屬於自己的味蕾質地

方能有潛力與條件繼續累積深厚進階思想與做事能力(技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tzeur(aka 邱胤瑋)的沙龍
9會員
840內容數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我沒有否認這些人不公不義的遭遇,是這些舉措反而是在向外展示自己理解問題的「無能」。
Thumbnail
我沒有否認這些人不公不義的遭遇,是這些舉措反而是在向外展示自己理解問題的「無能」。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依照人體的設計,體能只會越來越下降而已,唯有透過鍛鍊,才能維持,甚至有可能超越十年前那個不愛運動的自己,這是有可能達到的。而對於心靈的鍛鍊也是如此,如果不去好好覺察,很容易就被所謂的主流意識帶走,反正大家怎麼想,就跟著大家一起同調就好了,保證不會錯!但主流的想法,就一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依照人體的設計,體能只會越來越下降而已,唯有透過鍛鍊,才能維持,甚至有可能超越十年前那個不愛運動的自己,這是有可能達到的。而對於心靈的鍛鍊也是如此,如果不去好好覺察,很容易就被所謂的主流意識帶走,反正大家怎麼想,就跟著大家一起同調就好了,保證不會錯!但主流的想法,就一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好壞似乎無庸置疑,像是吃原形食物、充足的睡眠、保持活動。那些越像廢話的論述反而越有可能是真的,已經基礎到不再有人試圖挑戰它,那麼再複雜一點、再細節一些的呢?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以及各自深入的方式,身為一個還沒有主見的學習者該如何面對這些他人的經驗及所謂的知識呢?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好壞似乎無庸置疑,像是吃原形食物、充足的睡眠、保持活動。那些越像廢話的論述反而越有可能是真的,已經基礎到不再有人試圖挑戰它,那麼再複雜一點、再細節一些的呢?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以及各自深入的方式,身為一個還沒有主見的學習者該如何面對這些他人的經驗及所謂的知識呢?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 前言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當我感覺不好,我依然"完整"。 第一章 想更完美前我們先壇那些心中的魔獸 讓自己變得更好可說是人類的天性,但為什麼我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還是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接納並非一種固定、永恆不變的狀態,而是一趟旅程
Thumbnail
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 前言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當我感覺不好,我依然"完整"。 第一章 想更完美前我們先壇那些心中的魔獸 讓自己變得更好可說是人類的天性,但為什麼我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還是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接納並非一種固定、永恆不變的狀態,而是一趟旅程
Thumbnail
我們也可以試著不那麼誇張,把「不誇張」變成自然而然的思維模式。之一。
Thumbnail
我們也可以試著不那麼誇張,把「不誇張」變成自然而然的思維模式。之一。
Thumbnail
不注重社會禮儀、不顧慮行為後果、不對自己負責任,不等於在做真實的自己! 社會上,往往有些這樣的言論:不需要顧及別人的感受、不必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也不需要顧慮社會上的社交禮儀,這才是不偽裝、不矯情,說話直接誠實的人,這樣的人才真實。 然而,「真實」需要來自探究,探究要來自覺察。
Thumbnail
不注重社會禮儀、不顧慮行為後果、不對自己負責任,不等於在做真實的自己! 社會上,往往有些這樣的言論:不需要顧及別人的感受、不必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也不需要顧慮社會上的社交禮儀,這才是不偽裝、不矯情,說話直接誠實的人,這樣的人才真實。 然而,「真實」需要來自探究,探究要來自覺察。
Thumbnail
沒有必要成功人士說什麼就當成標竿、人生絕學。因為再怎麼學,我們都不會變成和他一樣的人。
Thumbnail
沒有必要成功人士說什麼就當成標竿、人生絕學。因為再怎麼學,我們都不會變成和他一樣的人。
Thumbnail
在關係中感受到受指責時,我們很容易立刻豎起防衛的城牆,以逃離內心不舒服的感覺。 會使用的防衛機制之一便是,「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你原先就知道,怎麼還可以拿來攻擊我?」 可曾想過,你在潛意識中為自己下了什麼樣的定義嗎? 而且深信不疑,絲毫沒懷疑過,自己只是穿上了某件戲服在生命中遊走。
Thumbnail
在關係中感受到受指責時,我們很容易立刻豎起防衛的城牆,以逃離內心不舒服的感覺。 會使用的防衛機制之一便是,「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你原先就知道,怎麼還可以拿來攻擊我?」 可曾想過,你在潛意識中為自己下了什麼樣的定義嗎? 而且深信不疑,絲毫沒懷疑過,自己只是穿上了某件戲服在生命中遊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