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的技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日本的公共電視NHK有個至今已播出九年的節目「用一百分鐘了解名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典名著,每周一集,一集25分鐘,四集介紹一本書,加起來剛好一百分鐘。

這個節目的製作人秋滿吉彥為了企劃節目,必須大量閱讀,除了選出的經典,還要透過相關的書來找導讀老師,因此,這九年來,為了做節目所看的書,就將近一千本,最近他將體會到的閱讀方法出版了「深讀的技巧」這本書,他的技巧很有參考價值。

他建議,如果是讀經典的哲學書或思想方面的書,最好先從導讀者書和入門書開始看。對經典書本身,讀正文前,先仔細看目錄,因為一般而言,這類書的目錄都會用主題來分類,先看目錄,掌握整本書大致的架構才不致於見樹不見林,而且不要從第一章開始讀,而是從自己最感興趣或者原本就比較熟悉的主題看起,否則若從第一章看,若是不熟悉又沒興趣的主題,可能看沒幾頁就放棄了。

至於小說,因為是講故事,不能從目錄中看出書的架構,當然就得從頭讀起。

作者主張要在書上直接劃線,劃圈、寫字做註記,這能幫助閱讀中進行思考,在以後重讀時,也能提升效率。

在作者測試改良下,發展出一套深讀的方法,也就是一邊讀,一邊把書中在意的內容圈起來,並且做上「A、B、Q」三種記號。

A是你認為無論誰都會覺得很重要,或者你認為值得學習的地方。

B是覺得不太懂,但是也不是完全看不懂,但是就是很在意的部分。

Q是看不懂,但好像很重要,先圈起來,以後重讀時再慢慢想的地方。

在這三種圈起來的段落,旁邊也做些簡單的註記,以便提醒自己,當下的感動、聯想,或者究竟自己覺得那裡有問題?什麼地方看不懂?

寫註記本身就有理清自己思路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增進重讀時的效率。我同意作者所說的,而且單單重讀圈出來的A重點部分,就能迅速掌握整本書的架構,而且這些重點部分還會彼此共鳴呼應,引發我們產生新的觀點,而且第一次讀完時完全看不懂的Q這些段落,經過反覆讀A、B之後,往往會茅塞頓開。

故事類跟哲學類的書不太一樣,「重點」並不容易察覺,這時候作者建議,只要順從直覺,不要管重不重要,只要覺得某個段落打動我們,就把那個部分圈起來先放著,註記等第二次閱讀時再作。

還有一些名著是用什麼方法都無法對付的,連要圈哪裡都不知道時,作者建議就「委身於書」。經典如大海,要在此浩瀚大海裡持續游泳, 必須打開所有知覺,抓住偶然出現在面前的浮木——也就是那些突然讓你感到好奇的地方,憑著這股動力,把自己身心交給大海。換個方式來講,面對這些難解的經典名著,請忘記「自我」與「書」之間的主客關係,想像自己與書化作一體。看不懂也有看不懂的樂趣,把不懂放在心裡,他將帶領著我們慢慢體會心中那些難以名狀的情緒和體驗,我也認同作者如此的觀點,就像我們看一齣現代舞或一件藝術創作一樣,不必用理性去分析,而是直接用感受去浸潤。

一本值得看的書,因為要劃要寫,所以一定要自己買,而且讀完之後,儘量把書留著,這些書紀錄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回顧書架上的書,就像回顧自己的人生一般。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本的公共電視NHK有個至今已播出九年的節目「用一百分鐘了解名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典名著,每周一集,一集25分鐘,四集介紹一本書,加起來剛好一百分鐘。 這個節目的製作人秋滿吉彥為了企劃節目,必須大量閱讀,除了選出的經典,還要透過相關的書來找導讀老師,因此,這九年來,為了做節目所看的書,就將
Thumbnail
日本的公共電視NHK有個至今已播出九年的節目「用一百分鐘了解名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典名著,每周一集,一集25分鐘,四集介紹一本書,加起來剛好一百分鐘。 這個節目的製作人秋滿吉彥為了企劃節目,必須大量閱讀,除了選出的經典,還要透過相關的書來找導讀老師,因此,這九年來,為了做節目所看的書,就將
Thumbnail
本書介紹四種閱讀方法:基礎、檢視、分析、主題的閱讀法。尤其詳細介紹分析閱讀,並且介紹面對各類書籍應該怎麼讀。
Thumbnail
本書介紹四種閱讀方法:基礎、檢視、分析、主題的閱讀法。尤其詳細介紹分析閱讀,並且介紹面對各類書籍應該怎麼讀。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深讀的步驟,搭配廣讀的辦法,為自己建構專屬的學習地圖。
Thumbnail
深讀的步驟,搭配廣讀的辦法,為自己建構專屬的學習地圖。
Thumbnail
你常常不知道讀書時重點在哪? 常常覺得沒有時間讀書嗎? 讀了又讀,卻不知道作者想表達甚麼嗎?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這本書,一定能幫你找到閱讀的技巧!
Thumbnail
你常常不知道讀書時重點在哪? 常常覺得沒有時間讀書嗎? 讀了又讀,卻不知道作者想表達甚麼嗎?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這本書,一定能幫你找到閱讀的技巧!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以下的閱讀體驗: 「看完就忘,懷疑自己到底在讀什麼?」 「安排閱讀計畫,卻不曾完成過」 「聽朋友講起閱讀分享,想插話卻又擔心自己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以下的閱讀體驗: 「看完就忘,懷疑自己到底在讀什麼?」 「安排閱讀計畫,卻不曾完成過」 「聽朋友講起閱讀分享,想插話卻又擔心自己
Thumbnail
終於又到了久違的特別計畫篇!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怎麼寫出我的閱讀筆記!
Thumbnail
終於又到了久違的特別計畫篇!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怎麼寫出我的閱讀筆記!
Thumbnail
這個標題下的有點太清楚直白了,但我相信對於剛跨入閱讀領域的朋友來說是相當重要。
Thumbnail
這個標題下的有點太清楚直白了,但我相信對於剛跨入閱讀領域的朋友來說是相當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