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公共電視NHK有個至今已播出九年的節目「用一百分鐘了解名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典名著,每周一集,一集25分鐘,四集介紹一本書,加起來剛好一百分鐘。
這個節目的製作人秋滿吉彥為了企劃節目,必須大量閱讀,除了選出的經典,還要透過相關的書來找導讀老師,因此,這九年來,為了做節目所看的書,就將近一千本,最近他將體會到的閱讀方法出版了「深讀的技巧」這本書,他的技巧很有參考價值。
他建議,如果是讀經典的哲學書或思想方面的書,最好先從導讀者書和入門書開始看。對經典書本身,讀正文前,先仔細看目錄,因為一般而言,這類書的目錄都會用主題來分類,先看目錄,掌握整本書大致的架構才不致於見樹不見林,而且不要從第一章開始讀,而是從自己最感興趣或者原本就比較熟悉的主題看起,否則若從第一章看,若是不熟悉又沒興趣的主題,可能看沒幾頁就放棄了。
至於小說,因為是講故事,不能從目錄中看出書的架構,當然就得從頭讀起。
作者主張要在書上直接劃線,劃圈、寫字做註記,這能幫助閱讀中進行思考,在以後重讀時,也能提升效率。
在作者測試改良下,發展出一套深讀的方法,也就是一邊讀,一邊把書中在意的內容圈起來,並且做上「A、B、Q」三種記號。
A是你認為無論誰都會覺得很重要,或者你認為值得學習的地方。
B是覺得不太懂,但是也不是完全看不懂,但是就是很在意的部分。
Q是看不懂,但好像很重要,先圈起來,以後重讀時再慢慢想的地方。
在這三種圈起來的段落,旁邊也做些簡單的註記,以便提醒自己,當下的感動、聯想,或者究竟自己覺得那裡有問題?什麼地方看不懂?
寫註記本身就有理清自己思路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增進重讀時的效率。我同意作者所說的,而且單單重讀圈出來的A重點部分,就能迅速掌握整本書的架構,而且這些重點部分還會彼此共鳴呼應,引發我們產生新的觀點,而且第一次讀完時完全看不懂的Q這些段落,經過反覆讀A、B之後,往往會茅塞頓開。
故事類跟哲學類的書不太一樣,「重點」並不容易察覺,這時候作者建議,只要順從直覺,不要管重不重要,只要覺得某個段落打動我們,就把那個部分圈起來先放著,註記等第二次閱讀時再作。
還有一些名著是用什麼方法都無法對付的,連要圈哪裡都不知道時,作者建議就「委身於書」。經典如大海,要在此浩瀚大海裡持續游泳, 必須打開所有知覺,抓住偶然出現在面前的浮木——也就是那些突然讓你感到好奇的地方,憑著這股動力,把自己身心交給大海。換個方式來講,面對這些難解的經典名著,請忘記「自我」與「書」之間的主客關係,想像自己與書化作一體。看不懂也有看不懂的樂趣,把不懂放在心裡,他將帶領著我們慢慢體會心中那些難以名狀的情緒和體驗,我也認同作者如此的觀點,就像我們看一齣現代舞或一件藝術創作一樣,不必用理性去分析,而是直接用感受去浸潤。
一本值得看的書,因為要劃要寫,所以一定要自己買,而且讀完之後,儘量把書留著,這些書紀錄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回顧書架上的書,就像回顧自己的人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