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傷療傷・心裡的傷在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好,我是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歡迎你閱讀這空間的第一篇文章。

我想在這「心理療癒的空間」裡,將自己於專業裡的思考與經驗,傳遞給想一起理解與貼近心裡傷痛的你;為我們曾經受傷的內在,作溫暖與重新的包紮。

期許你在閱讀的過程,能有那麼一瞬間、有個機會稍微連結到你的心裡,與你一起潛入你尚未看見的原始樣貌、聽見你還沒能說出的聲音殘響。

藉由這裡的文字、斷句與留白,抵達你一路來獨自默默經歷、難以消化的迴聲感受;一同偵測、拼湊你內在殘響的位置,使你找得到它,能與自己內在的傷對話,進而獲得你希望走向的整合與療傷。

反之,如果在閱讀的過程,這些訊息喚醒與勾起了你更多受傷與痛苦的迴音、殘響,讓你感覺到無法消化、更加痛苦時,希望你能有接納這些不確定的勇氣,或是願意找尋合適的管道與專業人員,以貼近你的方式,好好陪伴你一起重新長大。

・・・

以傷療傷」——

讓曾經的傷,有不一樣的樣貌;如同我們內心渴望著有更多自由與選擇的可能。若我們有一天能走到,那傷向我們說的話 便有了意義。


/A healing space💡

#以傷療傷 #為療傷而聊傷 #心裡的傷在說話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想與你說的話 #心理諮商 #諮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18會員
85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5/01
不是每一塊浮木都適合你,就像,不是每一個建議都能救你。
Thumbnail
2025/05/01
不是每一塊浮木都適合你,就像,不是每一個建議都能救你。
Thumbnail
2024/10/07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常常感到失去自我位置,背後可能是過去的關係創傷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情感狀態的根源,包括關係創傷、過度焦慮的反應模式,以及缺乏穩定性經驗。透過理解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你/妳在新的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感與界線,並為未來的親密關係鋪路。
Thumbnail
2024/10/07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常常感到失去自我位置,背後可能是過去的關係創傷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情感狀態的根源,包括關係創傷、過度焦慮的反應模式,以及缺乏穩定性經驗。透過理解這些因素,或許能幫助你/妳在新的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感與界線,並為未來的親密關係鋪路。
Thumbnail
2024/10/06
許多人進行自我提升和心靈成長時,會依賴心靈雞湯書籍,但這些書籍往往只提供短暫的安慰,無法有效解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本文探討為何這些讀物對真正改變的幫助有限,以及如何透過心理諮商來突破內心的束縛,達到持久的內在平靜與成長。我將分析五個影響因素,幫助你/妳理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尋求專業支持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4/10/06
許多人進行自我提升和心靈成長時,會依賴心靈雞湯書籍,但這些書籍往往只提供短暫的安慰,無法有效解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本文探討為何這些讀物對真正改變的幫助有限,以及如何透過心理諮商來突破內心的束縛,達到持久的內在平靜與成長。我將分析五個影響因素,幫助你/妳理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尋求專業支持的必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監事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以傷療傷」— 讓曾經的傷有不一樣的樣貌。 如同我們內心渴望著有更多自由與選擇的可能, 若我們有一天能走到,那傷向我們說的話便有了意義。
Thumbnail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監事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以傷療傷」— 讓曾經的傷有不一樣的樣貌。 如同我們內心渴望著有更多自由與選擇的可能, 若我們有一天能走到,那傷向我們說的話便有了意義。
Thumbnail
有沒有那個... 當你停下手邊事情、回到自己時,卻感到難以呼吸、胸悶的心慌? 你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在追求什麼,或為了什麼而存在於這世界上? 這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片刻, 似乎喚起你某個畫面片段,或某個不確定的心慌? 那可能是某個你不願想起、看見的一件事、某個人,或某個聲音、訊息,這反覆出現的過程
Thumbnail
有沒有那個... 當你停下手邊事情、回到自己時,卻感到難以呼吸、胸悶的心慌? 你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在追求什麼,或為了什麼而存在於這世界上? 這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片刻, 似乎喚起你某個畫面片段,或某個不確定的心慌? 那可能是某個你不願想起、看見的一件事、某個人,或某個聲音、訊息,這反覆出現的過程
Thumbnail
你好,我是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歡迎你閱讀這空間的第一篇文章。 我想在這「心理療癒的空間」裡,將自己於專業裡的思考與經驗,傳遞給想一起理解與貼近心裡傷痛的你;為我們曾經受傷的內在,作溫暖與重新的包紮。 期許你在閱讀的過程,能有那麼一瞬間、有個機會稍微連結到你的心裡,與你一起潛入你尚未看見的
Thumbnail
你好,我是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歡迎你閱讀這空間的第一篇文章。 我想在這「心理療癒的空間」裡,將自己於專業裡的思考與經驗,傳遞給想一起理解與貼近心裡傷痛的你;為我們曾經受傷的內在,作溫暖與重新的包紮。 期許你在閱讀的過程,能有那麼一瞬間、有個機會稍微連結到你的心裡,與你一起潛入你尚未看見的
Thumbnail
文字的療癒力量:分享療心·聊心的心靈之旅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
Thumbnail
文字的療癒力量:分享療心·聊心的心靈之旅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
Thumbnail
為什麼寫這篇 我想,人有許多需要被治癒的事,而如何治癒是一個大哉問 包括我也找了很多方式:占卜、心理諮商、職涯諮商等等,但其實沒什麼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是要向自己索求那些''了解''有點困難 難的是,你要怎麼匯出那些自己對自己的了解才是重點。 例如感情,你明明內心有所想法了,卻總是向外尋求別人的
Thumbnail
為什麼寫這篇 我想,人有許多需要被治癒的事,而如何治癒是一個大哉問 包括我也找了很多方式:占卜、心理諮商、職涯諮商等等,但其實沒什麼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是要向自己索求那些''了解''有點困難 難的是,你要怎麼匯出那些自己對自己的了解才是重點。 例如感情,你明明內心有所想法了,卻總是向外尋求別人的
Thumbnail
療癒是什麼? 療癒,對於「二〇一一年第一次接受療癒,然後十多年來不間斷地向內療癒自己與向外療癒他人」的我來說,至今仍是一件神奇、好玩且富有樂趣的事情,雖然過程中不免得要去再次體會壓抑與塵封已久的情緒。 我的第一次療癒⋯⋯ 當時,療癒師在傾聽了我的故事(八、九歲時,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之後,說
Thumbnail
療癒是什麼? 療癒,對於「二〇一一年第一次接受療癒,然後十多年來不間斷地向內療癒自己與向外療癒他人」的我來說,至今仍是一件神奇、好玩且富有樂趣的事情,雖然過程中不免得要去再次體會壓抑與塵封已久的情緒。 我的第一次療癒⋯⋯ 當時,療癒師在傾聽了我的故事(八、九歲時,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之後,說
Thumbnail
我一直在想,我為什麼會車禍然後殘疾的活著? 後來年底的最近參與個案研究,才發現現階段心理諮商很少對身心障礙者的領域做個別研究及諮商設計,多半是針對大眾因為工作、情感產生的心理疾病做治療。 我身處的身障族群,因為小眾被省略;也因為沒有經歷過失去的人,沒辦法感同身受我們後天被剝奪的痛,很難真的對陌生人
Thumbnail
我一直在想,我為什麼會車禍然後殘疾的活著? 後來年底的最近參與個案研究,才發現現階段心理諮商很少對身心障礙者的領域做個別研究及諮商設計,多半是針對大眾因為工作、情感產生的心理疾病做治療。 我身處的身障族群,因為小眾被省略;也因為沒有經歷過失去的人,沒辦法感同身受我們後天被剝奪的痛,很難真的對陌生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