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罵「幹你娘」嗎?》

更新於 2024/12/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還記得我的小時候

是在爺爺奶奶的身邊被帶大的

還有一群正值青春年華的姑姑們

那時我才3歲

正是會黏著大人的年紀


有一次

我的一位姑姑

要跟他的朋友出去玩

孩子氣的我

就任性的想跟著去那些大人局

我是孩子嘛⋯⋯

講道理總是講不通


於是

我的姑姑半哄半騙

(順便換上出門的服裝)

然後把我騙上了床

旁邊還放一張猩猩玩偶

唱搖籃曲把我哄睡

而我也看似進入夢鄉


姑姑眼見時機已到

左手安全帽

右手防風外套

有如輕功的俐落步伐

就這樣飛跳出去

跳上巷子口接應的朋友機車


此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就算姑姑有蜻蜓點水般的輕功

她還是低估了3歲小孩的感應能力

就算我的眼睛閉上

還是可以定位到姑姑的位子


所以當我發現事有蹊蹺

我也衝下樓、衝出門

我知道衝到門口不能再衝了

不然我會被車撞

當下的我智足多謀

指出我的食指大喊

「小姑姑!幹!你!娘!」

於是我小姑姑的娘(就是我奶奶)

就出來把我抱進門

後來發生什麼我也沒有印象了

也沒有因為罵髒話而被大人懲罰

《劇終》

這是每年過年都會被拿出來講的笑話

每講必笑

於是

當我成為大人後

身邊同輩的也結婚生子後

某天

我聽到了7.8歲的孩子說「幹你娘」

我就問他們

「你們知道幹你娘是什麼意思嗎?」

他們用天真的眼珠看著我說「不知道」

我再問「爸爸媽媽有說不能說嗎?」

他們一樣用著天真的態度說

「有、而且老師也有說不能講」

我問「那你們知道為什麼不能講嗎?」

孩子們異口同聲

帶著好玩好笑的語氣說「不!知!道!」

然後我說

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欺負媽媽」

「你們想要媽媽被欺負嗎?」

孩子們還是用天真的語氣說「不!想!」


對於孩子來說

任何事情都是中性的

別去教育他們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而是讓他們了解事情的本質

讓他們接觸現實世界

他們就會知道這個世界的樣子


所以

回到標題

孩子可以髒話嗎?


我想

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

而是孩子能不能知道到他們做這些事情的後果?


今天舉的例子有點極端

但是確確實實發生在你我的家庭


在不危害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安全之下

就讓他們去嘗試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許多家庭在經歷自殺事件後,選擇絕口不提。「大人已經夠累、夠煩、夠痛苦了,沒有必要將孩子牽扯進來」——這是不少家長在成為遺族後的心聲,或許是因為悲傷太過強烈,導致難以開口,又或許是深怕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打算「等他長大後再說」。   「可是孩子也有知道的權利。同樣的,他也有悲傷的權利。」
Thumbnail
臺灣展翅協會製播的【青春怎麼辦】Podcast邀請賴聖洋心理師分享如何理解孩子在網路社群下的需求、興趣和挑戰,並以玩練生法則引導家長改變家庭動力、氣氛,提供解決青少年關於遊戲世界和網路成癮等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雖然預設讀者為父母,談論了很多跟孩子的相處和聊天的話題,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讀的過程中也收穫良多。當老師其實跟當父母是類似的,對孩子的預設和想像都需要更為遼闊。
Thumbnail
重複練習,可以讓孩子有自我掌控的安全感。 每半年一次的消防地震災害複合式演練,都讓孩子有重複練習的機會。 雖然加入了新生,小小孩還是跟著指令,一起躲藏、避震、逃生,表現很棒喔~
Thumbnail
《故事角落裡的故事──裴利老師來函的三堂課》封面相較起來一點都不吸引人,滿版的黑白照片對焦在背景的牆壁裝飾和書櫃,前面有幾個孩子在教室走動,書名更貼著灰色地板使用深藍色字體,似乎不打算讓人在第一眼就看清楚。這麼不起眼、薄薄的一本書,卻讓我一口氣讀完。
Thumbnail
哄睡就是一場和孩子的鬥法! 繪本裡的小兔子,從一開始信心滿滿的躺在床上,聽著媽媽數數,接著開始編理由暫停數數,到後來慌亂瞎編一些理由暫停、延緩數數! 百般無賴的模樣像極了自己身邊的孩子!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許多家庭在經歷自殺事件後,選擇絕口不提。「大人已經夠累、夠煩、夠痛苦了,沒有必要將孩子牽扯進來」——這是不少家長在成為遺族後的心聲,或許是因為悲傷太過強烈,導致難以開口,又或許是深怕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打算「等他長大後再說」。   「可是孩子也有知道的權利。同樣的,他也有悲傷的權利。」
Thumbnail
臺灣展翅協會製播的【青春怎麼辦】Podcast邀請賴聖洋心理師分享如何理解孩子在網路社群下的需求、興趣和挑戰,並以玩練生法則引導家長改變家庭動力、氣氛,提供解決青少年關於遊戲世界和網路成癮等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雖然預設讀者為父母,談論了很多跟孩子的相處和聊天的話題,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讀的過程中也收穫良多。當老師其實跟當父母是類似的,對孩子的預設和想像都需要更為遼闊。
Thumbnail
重複練習,可以讓孩子有自我掌控的安全感。 每半年一次的消防地震災害複合式演練,都讓孩子有重複練習的機會。 雖然加入了新生,小小孩還是跟著指令,一起躲藏、避震、逃生,表現很棒喔~
Thumbnail
《故事角落裡的故事──裴利老師來函的三堂課》封面相較起來一點都不吸引人,滿版的黑白照片對焦在背景的牆壁裝飾和書櫃,前面有幾個孩子在教室走動,書名更貼著灰色地板使用深藍色字體,似乎不打算讓人在第一眼就看清楚。這麼不起眼、薄薄的一本書,卻讓我一口氣讀完。
Thumbnail
哄睡就是一場和孩子的鬥法! 繪本裡的小兔子,從一開始信心滿滿的躺在床上,聽著媽媽數數,接著開始編理由暫停數數,到後來慌亂瞎編一些理由暫停、延緩數數! 百般無賴的模樣像極了自己身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