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勢至圓通章解 ‧ 截流大師

2023/12/2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末世眾生 依念佛得度。一門深入 直了自性。


淨土警語 之 首楞嚴經勢至圓通章解


首楞嚴經勢至圓通章解

行策截流 辨解

首楞嚴一經說。在法華之後。實為佛法堂奧。昔智者判教時。此經未來支那。故唯以法華涅槃為後味。若令一見。必廣有疏釋。且判屬醍醐無疑矣。奈四依大士已滅。古今疏主各興異見。久如聚訟。後學不具擇法眼。靡所適從。至欲盡廢疏解唯看經文。亦過激之論也。及乎以己智尋經。又多不能達其旨趣。則終於昧昧而已。

試平心論之。眾解豈無長處。然不失之乖謬。即失之粗略。間有智識高超。出乎其類者。則又借此經。發揮匈中。剏論有真。能舍己從經。曲順佛意。則西湖鑑一疏之外。吾未見其能竝美者。孰謂今人必不能邁古耶。

或病其主張太過。譏其杜撰不無。縱未能無遺憾。要亦大有功於此經者矣。至於舍識用根歸重圓通之說。則諸佛誠言誰敢不信。此方教體誰敢不遵從。而議之者。皆違經抗佛者也。

現前諸善友既已標心淨土。復欲研究此經。甚不易得。然始末無論。只此圓通文中大有淆譌處。若非善讀善會者。則所謂醍醐毒藥亦不甚遠。豈不聞楞嚴會上選佛場開。觀音登科。勢至下第。修淨土人。於此若不揀辨。何以發此經之密意。而堅後學之行願耶。但勢至法門非此經要義故。鑑師疏中亦引而不發。

今則先辨法門。次彰密意。

辨法門者

當知此聖圓通屬七大。中根大以都攝六根故。依此六根而修念佛三昧。有三種不同。一者念自佛。二者念他佛。三者念自他佛

若念自佛。則與諸聖圓通。是同以根性為所念法門。以旋湛為能念方便。如央崛經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彼意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知等。亦如此經。十方諸佛同告阿難。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又如祖師云。在胎名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從上諸祖如斯指示甚多。此念自佛三昧具攝一切教義。一切禪宗直指法門。罄無不盡也。

若念他佛。則與諸聖圓通有異。以六根為能念。以果佛為所念。法身雖復一體。我無二種莊嚴。諸佛福智圓滿成兩足尊。念彼果德。不生疲厭。眼常瞻佛相。耳常聞佛教。鼻常觸佛香。舌常稱佛號。身常禮佛像。意常緣佛法。六根所注無非佛境。如是相繼無間無雜。此念他佛三昧。具攝一切彌陀藥師彌勒上生等經。及蓮社一切業行事想法門。罄無不盡也。

若念自他佛。則與諸聖圓通。同而復異。先須開圓頓解。了知生佛一如心土不二。託彼依正顯我心性。既不迷性外。有佛亦不執。彼土非心。此則開圓解處與諸聖同。託他境處與諸聖異。十六觀經所謂勝異方便。今文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以此方便最勝極異故。不更假餘方便也。

祇就圓頓教中三種念佛三昧。對四種淨土。略辨攝生大用。惟念自佛者。攝歸實報寂光二種淨土。然但能豎入不能橫超。又但被利根不能普攝。又則諸聖所同不顯此門獨異。似非勢至攝歸本旨。今謂正攝念他佛及念自他佛二種行人。歸于同居淨土。兼復橫超方便實報寂光。是故文中深明感應道交之益也。

次顯經密意者

選擇圓通法門。猶如國家用兵選將相似。或推作先鋒。或壓令殿後殿。後者為正選。餘則各隨常隊而已。其推與壓。要非無故而然。祇如十八界中必先根次塵後識。此常例也。今以六塵居先而根次之。六塵中必先色次聲。以及香味觸法。

今以聲最居先而色次之。於六根中僅列其五。抽出耳根置于二十四門之後。葢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以音塵開先。聞根殿後。而獨詳明之也。雖不顯言其故。人已覺之。既歸重耳門。一經要旨排列圓通法應如是。

然念佛法門亦逗此方機宜。末世眾生須依念佛得度。乃此經方令一門深入直了自性。若復雙選二門。則昧本經旨趣。若令念佛法門直爾混依常隊。又失他經廣讚之意。故今巧示推壓。如軍中密令未許泄漏。葢前於十八界中。明抽耳根為重將矣。

今乃於七大中。暗壓根大為重將。而此根大正屬念佛法門。既不違他經廣讚之宗。仍不乖此經用根之義。可謂至巧亦至密矣。

夫七大次第。曰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即是根本。應根先識後。今移識居第六。而以根大殿後。亦如十八界中之耳門也。

又於前五大中。推火大作先鋒。而以地水風空次之。此有兩意。

  • 一為 當機墮婬起教故。以多婬召火。警多聞人先除欲漏也。故文云。說多婬人成猛火聚。乃至化多婬心成智慧火。諸佛呼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願為力士。親伏魔怨等。明以警之也。一切經律中。皆以不殺為首戒。此經則以不婬為第一決定明誨。於三緣中。亦以欲貪先於殺盜。均此意耳。
  • 二為 末世對治重障。以煩惱雖多惟婬欲為生死根本。最能障往生法故。令行人觀凡夫身內婬火。即如來藏性空真火循業發現。深觀得悟成智慧光。非唯不障往生。且能將送行人託上上品。所以淨名讚婬怒癡以其體即藏性而染淨。功用在反掌間耳。故以火頭居先。亦如十八界中之陳那也。

今請歷觀諸聖。除此二先鋒。二重將外。餘皆一依常例。次第不紊可見。二十五聖起座之時。諸大弟子結集之際。一威一儀。一起一止。皆有深意。悉符教義。以粗心遇之。又安可得耶。

然則觀音雖獨登科。勢至豈全下第。但於觀音則明選。於勢至則暗選耳。良以圓根別入故明選。諸根總攝故暗選。此方教體故明選。此土有緣故暗選。通益當機時。會現未眾生故明選。別益惡世法末時。不見佛眾生故暗選。虎榜高題處。人所共知朱衣暗點時。人所不覺故。曰大有淆譌。須善讀善會也。

或曰既是密意。何得泄漏。曰楞嚴選佛場中。揭榜已二千餘年矣。此時若不明破密將焉用。或又曰。誠如子言則文殊說偈選擇時。豈亦不知密意。何不遵前例一概都揀耶。曰諸聖自陳各說第一故。寄推壓巧示密機。若承敕正選時。一依前軌。何得成密。然但聲塵火大準歸常次。以此二門別意助顯。非本所歸重。故不更推出。

至於勢至法門。仍順長行。置識大後。為二十四門之殿。未始不遵也。且既令專選一門。何得不揀勢至。觀其揀辭。仍與諸聖不同。但曰。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意謂彼雖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此相繼之念。既屬行薀遷流。亦生滅法。以此為因。欲往生見佛。誰曰不可。今欲現證不生滅圓通。則因果不符。何能克獲。此揀現獲圓通為難。非揀往生後益也。其餘諸聖單念自佛。唯屬現修現證。故揀則全揀。以不逗此土機宜。不合此方教體故也。有志修證者。亦可以深長思矣。

然此為信力未堅者說。若果深信淨土。縱令楞嚴獨貶勢至。亦自不疑。何以故。以他經廣讚故。曰不可思議功德。曰世間難信之法。曰一切佛護念。曰無上深妙禪。曰勝異方便。曰三昧中王。多處極讚。既不生信。一處乍貶。何輒生疑。而況曾不獨貶。而況復示暗選乎。

奈末世眾生讀此經者。既不能依教。從耳門深入現證圓通。偏於念佛法門好起疑惑。乃至破他淨信障他善行。薄福少智人。往往習氣如是。故茲約法依經。曲為辯析。不自知其辭之叢沓也。豈得已哉。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11會員
259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