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冬季憂鬱?季節性情緒失調? 季節性情感失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季節性憂鬱,佔據了一年40%的時間。(圖:Osman Rana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4/01/17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最近的身心科門診,看診的人不多,一方面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許多民眾不斷在感冒、B型流感、COVID-19感染間處理自身的不適,另一方面,寒冷的天氣也阻卻許多病患就診,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常常拖到停藥好幾週才回診。然而,在這樣的冬季日子裡,我們還是發現了年復一年,每年必定出現的──「季節性情緒失調」。




季節性情緒失調

人類,作為動物,活在地球上,受大自然調節與影響。不管是一個人的生理反應、情緒變化甚至思考,都可能受到季節或氣候的影響。人類受到季節變化引起的情緒失調,稱之為「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Mood Disorder, SMD)」,也可以翻譯作「季節性情緒障礙」。

 

冬季憂鬱

冬季憂鬱(Winter Blue, WB)」是SMD裡較輕微的形式。根據研究,美國成年人大約有14%帶有WB的體質。

WB本身不是疾病,帶有WB體質的人,在冬季日子中,可能會出現身體活動能量下降、進食量增加、思考力與生產力下降。普遍來說,WB體質者,冬天的睡眠時間比夏天多睡1.7小時(一般人大約多0.7小時)。

 

季節性情感失調

季節性情感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是SMD裡較嚴重的形式。SAD的盛行率取決於緯度,範圍落在1.5~9%,在美國成年人中,SAD的盛行率大約有5~6%。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SAD。年輕人比長者容易罹患SAD。

SAD的主要症狀是:疲勞,甚至睡再長也沒有睡飽的感覺。

每年隨著白天日照時間變短,約莫在秋季與冬季,罹患SAD的人,會出現一些變化,像是行動變得遲緩、早上很難爬起床、身體活動能量下降、進食量增加(特別是高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體重增加、注意力下降、不想接觸人群、睡眠時間增加(平均增加2.5小時)、情緒低落、感到悲傷、失去樂趣感,有時候會感覺自己活著毫無價值,甚至有死亡或自殺的念頭。這些症狀嚴重到影響原本正常的生活、工作與人際。而且,這些症狀可能持續4~5個月(實際上需要考慮日照時間),直到白天再度變長。

因為以上的挫折,SAD患者可能會變得更為沮喪與自責。

如果SAD患者合併有焦慮症狀,身體焦慮反應會增加,心悸、胸悶、頭痛甚至恐慌發作的頻率都可能會增加。有些患者初診的主訴會以恐慌發作為主要描述,但主要是季節性因素與憂鬱變化,診斷應該是SAD。

SAD和WB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診斷。一個人可能帶有WB體質,但只有在某些冬季裡,或是居住在溫帶或靠近兩極的環境裡,才會轉變為SAD。

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早期稱之為重度憂鬱症)」作為一個傘型診斷,裡面包含許多種不同亞型的診斷。SAD作為MDD的一種亞型,在DSM-5-TR裡的正式診斷名稱為:「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Seasonal Pattern (MDD-SP)」。

要診斷SAD,還須符合以下條件:

  1. 在過去2年,在排除一般重鬱發作後,與季節相關的重鬱發作要發生2次以上;
  2. 在冬季結束轉春季時鬱期完全緩解;
  3. 在過去人生中,與季節相關的重鬱發作次數比非季節性的發作多;
  4. 排除季節性社會性因素,例如農曆年焦慮、聖誕憂鬱、年度約聘到期等導致的憂鬱症。

 

其他需要考慮的鑑別診斷:雙極性情感疾患

研究顯示,大部分SAD患者屬於MDD,其餘有12~22%為雙極性情感疾患。

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 BD)」舊稱「躁鬱症」,是完全不同於憂鬱症的診斷。雙極性情感疾患的遺傳性與器質性因素非常強,患者常在過度精神活躍、體力良好、嗨咖或情緒高昂的狀態與憂鬱狀態間擺盪。第一型與第二型雙極性情感疾患,舊稱躁鬱症或輕躁症患者,也可能出現季節性情感變化,包含初春的躁期發作、夏末的混和發作與秋冬的重鬱發作。

在DSM-5-TR裡,雙極性情感疾患的季節性發作,其正式診斷名稱為:「Bipolar I/II Disorder, with seasonal pattern (BD-S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124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2024/09/19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生命重大的壓力。除了產後憂鬱症,也可能有產前憂鬱症。近年還有結合兩者的周產期憂鬱症。讓我們進一步來瞭解其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2024/09/19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生命重大的壓力。除了產後憂鬱症,也可能有產前憂鬱症。近年還有結合兩者的周產期憂鬱症。讓我們進一步來瞭解其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2024/09/15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年中秋節前,病患都會拿著網路上的警告文章來門診詢問,像是吃安眠藥的人能不能吃文旦(柚子)?或是平常能不能含葡萄柚果肉的手搖飲。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統整最近5年台灣各種身心科藥物,透過文獻回顧與兩個藥物交互作用資料庫比對。
Thumbnail
2024/09/15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年中秋節前,病患都會拿著網路上的警告文章來門診詢問,像是吃安眠藥的人能不能吃文旦(柚子)?或是平常能不能含葡萄柚果肉的手搖飲。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統整最近5年台灣各種身心科藥物,透過文獻回顧與兩個藥物交互作用資料庫比對。
Thumbnail
2024/09/08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憂鬱症就醫比率不高,許多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因為不敢就醫而錯失治療機會。產後憂鬱症越早治療,復原的機會就越大,治療不僅能減輕媽媽個人的痛苦,亦能減少對養育孩子與家庭生活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2024/09/08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憂鬱症就醫比率不高,許多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因為不敢就醫而錯失治療機會。產後憂鬱症越早治療,復原的機會就越大,治療不僅能減輕媽媽個人的痛苦,亦能減少對養育孩子與家庭生活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情感障礙】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情緒受到影響,出現季節性憂鬱症的狀況。 季節性憂鬱症源自於「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 SAD),指每年反覆發作,且隨季節轉換出現的憂鬱症。
Thumbnail
【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情感障礙】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情緒受到影響,出現季節性憂鬱症的狀況。 季節性憂鬱症源自於「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 SAD),指每年反覆發作,且隨季節轉換出現的憂鬱症。
Thumbnail
誰不會沮喪呢?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低落的情緒中,可能與個性特質或是生活狀態有關,可能是人際關係受挫帶來的孤寂感,也可能跟課業、工作或是經濟困境相關。當然大腦中任性的賀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波動,讓我們找不到快樂的感覺,身心失衡,陷入悲傷情緒中。
Thumbnail
誰不會沮喪呢?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低落的情緒中,可能與個性特質或是生活狀態有關,可能是人際關係受挫帶來的孤寂感,也可能跟課業、工作或是經濟困境相關。當然大腦中任性的賀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波動,讓我們找不到快樂的感覺,身心失衡,陷入悲傷情緒中。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在寒冷的冬日,許多人可能感受到心情低落,這不僅僅是季節性的情緒波動。在國內精神醫學界,有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議題,即季節性情緒疾患的現象。這種疾患與我們日常所經歷的情緒波動不同,它與特定季節緊密相關,常常在寒冷的秋冬時節發作,而在溫暖的春天逐漸緩解。然而,這並非單純的心情起伏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在寒冷的冬日,許多人可能感受到心情低落,這不僅僅是季節性的情緒波動。在國內精神醫學界,有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議題,即季節性情緒疾患的現象。這種疾患與我們日常所經歷的情緒波動不同,它與特定季節緊密相關,常常在寒冷的秋冬時節發作,而在溫暖的春天逐漸緩解。然而,這並非單純的心情起伏
Thumbnail
當天空低沉如頂蓋垂扣 在久憂重負呻吟的心頭, 地平線被整箍緊抱摟 瀉向我們慘夜的黑畫; 當大地化作陰濕的囚窟, 那裡,希冀如一只蝙蝠, 用戰競的翅膀拍打四壁 將頭在霉爛的窟頂撞突....
Thumbnail
當天空低沉如頂蓋垂扣 在久憂重負呻吟的心頭, 地平線被整箍緊抱摟 瀉向我們慘夜的黑畫; 當大地化作陰濕的囚窟, 那裡,希冀如一只蝙蝠, 用戰競的翅膀拍打四壁 將頭在霉爛的窟頂撞突....
Thumbnail
如何將低落的心情轉為能量再出發 憂鬱已悄悄上身 身心症狀表現為情緒低落、容易感到倦怠感、睡眠時間長易嗜睡、在食量上易暴食…等,好發時間為秋冬之際,一直延續至次年春天,正是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症狀」 1、運動 2、書寫、畫畫、塗鴉: 3、音樂、冥想 –
Thumbnail
如何將低落的心情轉為能量再出發 憂鬱已悄悄上身 身心症狀表現為情緒低落、容易感到倦怠感、睡眠時間長易嗜睡、在食量上易暴食…等,好發時間為秋冬之際,一直延續至次年春天,正是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症狀」 1、運動 2、書寫、畫畫、塗鴉: 3、音樂、冥想 –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的第1大原因是憂鬱症,屆時全世界有20%到25%的憂鬱症患者,同時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的第2名。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時情緒低落很正常,但情緒持續低落,就要小心憂鬱症悄悄上門。尤其是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本來愛出去走走,現在卻不想動」,或是「動不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的第1大原因是憂鬱症,屆時全世界有20%到25%的憂鬱症患者,同時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的第2名。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時情緒低落很正常,但情緒持續低落,就要小心憂鬱症悄悄上門。尤其是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本來愛出去走走,現在卻不想動」,或是「動不
Thumbnail
隨著季節變化,我們日照時間變少,憂鬱傾向也就增加。 就像臺灣一樣,最近一個禮拜持續陰天或一直下雨,尤其是大台北一直下雨🌧️⋯⋯近日仍然會持續下雨下去...隨著雨一直下,雨天的憂鬱,也一直會增加的,我們醫療上,稱這種固定雨季出現的憂鬱現象為: 季節性情緒失調(SAD,Seasonal Affect
Thumbnail
隨著季節變化,我們日照時間變少,憂鬱傾向也就增加。 就像臺灣一樣,最近一個禮拜持續陰天或一直下雨,尤其是大台北一直下雨🌧️⋯⋯近日仍然會持續下雨下去...隨著雨一直下,雨天的憂鬱,也一直會增加的,我們醫療上,稱這種固定雨季出現的憂鬱現象為: 季節性情緒失調(SAD,Seasonal Affect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秋天,是正念靜心最好的時刻。季節交替,對某些人來說,是憂鬱發作的因子。特別是秋天,不管是蕭瑟的氣息、灰暗的天空,更令某些人特別難受。面對現代生活繁多的壓力,許多人耗盡自己的腦力。這是一個腦力耗竭的時代。讓腦科學陪妳/你好好度過這個季節。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秋天,是正念靜心最好的時刻。季節交替,對某些人來說,是憂鬱發作的因子。特別是秋天,不管是蕭瑟的氣息、灰暗的天空,更令某些人特別難受。面對現代生活繁多的壓力,許多人耗盡自己的腦力。這是一個腦力耗竭的時代。讓腦科學陪妳/你好好度過這個季節。
Thumbnail
在精神醫學的領域中,有一種狀態稱作「季節性情感障礙症」,症狀是隨著日照時間的減少,患者出現憂鬱、疲倦、失眠、食慾改變等狀況。近期陰雨綿綿的天氣,是否也讓你感到低落呢?
Thumbnail
在精神醫學的領域中,有一種狀態稱作「季節性情感障礙症」,症狀是隨著日照時間的減少,患者出現憂鬱、疲倦、失眠、食慾改變等狀況。近期陰雨綿綿的天氣,是否也讓你感到低落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