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收集蛋白質任務的思考(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到蛋白質,當然就要從雞蛋來攝取,一顆蛋大約含有6公克的蛋白質,而營養師建議一天最多不超過5顆蛋都是合理的範圍。當然也不要想說一次吃進10顆蛋來補足一日所需,那也是很難做到的。況且,雞蛋裡除了蛋白質之外,也還有其他的成分,如果人體一次攝取十倍量,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說到蛋白質,當然就要從雞蛋來攝取,一顆蛋大約含有6公克的蛋白質,而營養師建議一天最多不超過5顆蛋都是合理的範圍。當然也不要想說一次吃進10顆蛋來補足一日所需,那也是很難做到的。況且,雞蛋裡除了蛋白質之外,也還有其他的成分,如果人體一次攝取十倍量,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每人每日所需的蛋白質大約是60公克左右,如果是要精確一點的話,就是以體重每公斤乘以0.8來計算,所以一個70公斤的成人,大約需要56公克的蛋白質。如果運動量大的人,則以每公斤乘以1.2至1.5的方式來計算所需的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從各種食物中取得,例如在便利商店或全聯可以買到的冷藏雞胸肉,每份大約60元左右,就可以獲得20公克左右的蛋白質,只要在一餐裡吃上三份,就足以滿足一日所需。而由於已經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其他兩餐就可以只吃水果或者沙拉,不用擔心攝取不足量的問題。

        當然,一次吃進三份雞胸肉,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即使是知道很營養很營養,但通常不會那麼做。就算是分成三餐,每次吃一份也很怕吃膩,因此,比較能夠持續的作法是,再從其他的食物來獲取蛋白質,採取混搭的風格,比較符合人性。說到蛋白質,當然就要從雞蛋來攝取,一顆蛋大約含有6公克的蛋白質,而營養師建議一天最多不超過5顆蛋都是合理的範圍。當然也不要想說一次吃進10顆蛋來補足一日所需,那也是很難做到的。況且,雞蛋裡除了蛋白質之外,也還有其他的成分,如果人體一次攝取十倍量,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健康。雖說李宜霖醫師建議,肉類的選擇以白肉為首選,即可以攝取雞肉或魚肉比較好。而豬肉或牛肉雖然也有蛋白質,但就是油脂比較多,吃多了會造成身體負擔。不過,依人性會想要紅肉和白肉輪流吃,才是比較有可能長久持續的。當月光吃進了如圖所示的100公克雞胸肉時,有特別感受了這個份量,比照便當的主食,裡面的肉類,可能不到100公克。

        換言之,吃進一個便當,除了吃進很多澱粉之外,肉類不足100公克,然後還有一點點的青菜,因為有的配菜會是加工品,營養素也比較少。與其如此,一份雞胸肉就可以替代一個便當。當然,便當還是有絕對的優勢,那就是方便且熱騰騰(相較於去啃從冰箱拿出來的雞胸肉而言),兩者各有好處。還有其他的食物,像是堅果還有優格以及毛豆等,每一份包裝都有5公克左右甚至更多的蛋白質,可以搭配使用。飲料方面,牛奶及豆奶都有蛋白質,每100公克大概也有5公克左右的含量。如果要光靠喝牛奶取得蛋白質的話,那至少要喝一公升以上,顯然也不容易做到。

       以前是在煩惱三餐要吃什麼不一樣的食物,昨天中餐吃飯,所以今天改吃麵;昨天早餐吃三明治,今天改吃蘿蔔糕。而現在發現這些可以都不吃,也就沒有選擇的煩惱。所以,問題已經轉換了,從怕吃不飽或是已經吃膩了,改為要去選擇吃進哪些營養素。當少吃不是問題時,可以選擇範圍就更大了。因為可以選擇那種少量卻又營養價值高的食物,這樣一來不用擔心吃不飽的問題,二來價格可能相對便宜。雖說食物體積的大小並非與價格成正相關,換言之,買進越重的食物,不一定要付更多的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1/30
黑芝麻和黑豆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也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可以參考看看。(聽說,黑芝麻還可以保養黑髮)😊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30
甲文人 感謝提供寶貴意見,目前想到的是沖泡飲品有黑芝麻,還有薏仁據說對身體也很好。
今天回醫院看報告,莫名其妙體重多了5斤…@@”萬惡的冬天啊!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31
林燃(創作小說家) 養成習慣也就能維持了,不過不要太勉強自己。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2/02
很喜歡月光這一陣子一連串有關飲食健康的文章!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3
黃璧怡 分享自己小小的心得,畢竟健康是一輩子的事,希望大家也都能健康快樂!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1.9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5/01
     說到道謝這件事,一般會定義為對方做了什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後,向對方表示感謝之意。不過,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受有利益才能説謝謝的。完全沒有理由的說謝,這也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可以看一個路人不順眼就唱衰對方;那一樣可以看對眼就祝福對方。更可以毫無理由就向對方說謝。即使這個世界有所謂的主流規則,要
Thumbnail
2025/05/01
     說到道謝這件事,一般會定義為對方做了什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後,向對方表示感謝之意。不過,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受有利益才能説謝謝的。完全沒有理由的說謝,這也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可以看一個路人不順眼就唱衰對方;那一樣可以看對眼就祝福對方。更可以毫無理由就向對方說謝。即使這個世界有所謂的主流規則,要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般人每天所需卡路里 卡路里攝取量取決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活動水平、整體健康狀況。根據美國營養學會建議,一般成年女性每天所需平均卡路里攝取量約1800至2400卡路里,而男性為2200至3000卡路里。 如果一個人從事大量運動、有其它特殊需求,他們可能需要更多卡路里。
Thumbnail
一般人每天所需卡路里 卡路里攝取量取決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活動水平、整體健康狀況。根據美國營養學會建議,一般成年女性每天所需平均卡路里攝取量約1800至2400卡路里,而男性為2200至3000卡路里。 如果一個人從事大量運動、有其它特殊需求,他們可能需要更多卡路里。
Thumbnail
早餐:火腿蛋餅+微糖冰豆漿 483大卡 午餐:排骨便當 754大卡下午茶:觀音珍珠拿鐵 半糖去冰 467大卡晚餐:水餃10顆+花枝丸紫菜湯 600大卡 外食族最尋常不過的三餐,一天攝取下來將近2304大卡! 而以目前成人基礎代謝力的平均來說,女性的每日基礎代謝率大約落在1100~140
Thumbnail
早餐:火腿蛋餅+微糖冰豆漿 483大卡 午餐:排骨便當 754大卡下午茶:觀音珍珠拿鐵 半糖去冰 467大卡晚餐:水餃10顆+花枝丸紫菜湯 600大卡 外食族最尋常不過的三餐,一天攝取下來將近2304大卡! 而以目前成人基礎代謝力的平均來說,女性的每日基礎代謝率大約落在1100~140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食物熱量表僅考慮燃燒食物產生多少熱量,但食物代謝當中需要消耗熱量,包括消化吸收、烹熱方式與溫度、飢餓程度和腸道微生物。食物熱量表可以提供參考,但也需瞭解個人吸收情形是個重要變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食物熱量表僅考慮燃燒食物產生多少熱量,但食物代謝當中需要消耗熱量,包括消化吸收、烹熱方式與溫度、飢餓程度和腸道微生物。食物熱量表可以提供參考,但也需瞭解個人吸收情形是個重要變量。
Thumbnail
在減重的第101天,面臨著社交聚餐的挑戰,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飲食心得和挑戰。
Thumbnail
在減重的第101天,面臨著社交聚餐的挑戰,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飲食心得和挑戰。
Thumbnail
對於需要飲食控制、在意健康的人,琳瑯滿目的食品該怎麼選擇?該如何知道熱量及三大營養素、食品成份多寡呢?本篇將介紹營養成份怎麼看、兩種食品標示格式和兩步驟計算營養素,以及其他相關資訊。
Thumbnail
對於需要飲食控制、在意健康的人,琳瑯滿目的食品該怎麼選擇?該如何知道熱量及三大營養素、食品成份多寡呢?本篇將介紹營養成份怎麼看、兩種食品標示格式和兩步驟計算營養素,以及其他相關資訊。
Thumbnail
先說結論:青壯年男性蛋白質攝取比建議稍多,大部分青年女性和中年男女族群蛋白質攝取剛好,老年人蛋白質攝取不足! 最近常接觸到國人平均攝取蛋白質過量這樣的標題資訊,和臨床的觀察不相符,因此好奇這樣的文獻到底從哪裡來? 稍微搜尋了一下,主要的來源是國健署2017-2020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當篇調查指
Thumbnail
先說結論:青壯年男性蛋白質攝取比建議稍多,大部分青年女性和中年男女族群蛋白質攝取剛好,老年人蛋白質攝取不足! 最近常接觸到國人平均攝取蛋白質過量這樣的標題資訊,和臨床的觀察不相符,因此好奇這樣的文獻到底從哪裡來? 稍微搜尋了一下,主要的來源是國健署2017-2020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當篇調查指
Thumbnail
每日飲食指南:以吃什麼與吃多少食物來表示營養攝取量。 規劃原則 三大營養素占總熱量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50-60%。 營養素攝取須達70% DRIs以上。 熱量階層 國人之熱量需求量範圍:1500、1800、2000、2200、2500、2700 kcal。
Thumbnail
每日飲食指南:以吃什麼與吃多少食物來表示營養攝取量。 規劃原則 三大營養素占總熱量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50-60%。 營養素攝取須達70% DRIs以上。 熱量階層 國人之熱量需求量範圍:1500、1800、2000、2200、2500、2700 kcal。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要能夠接受體重是會有區間變化的,就算今天吃進比較多食物,也不代表明天早上量的時候就會發現體重增加,但如果持續維持這樣的進食數量,那體重增加是指日可待的,逃都逃不了。所以策略是:如果有一天或兩天吃多了,那麼之後的幾天就要調整一下飲食內容。換言之,發現吃多了就要馬上處理,如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要能夠接受體重是會有區間變化的,就算今天吃進比較多食物,也不代表明天早上量的時候就會發現體重增加,但如果持續維持這樣的進食數量,那體重增加是指日可待的,逃都逃不了。所以策略是:如果有一天或兩天吃多了,那麼之後的幾天就要調整一下飲食內容。換言之,發現吃多了就要馬上處理,如
Thumbnail
每人每日所需的蛋白質大約是60公克左右,如果是要精確一點的話,就是以體重每公斤乘以0.8來計算,所以一個70公斤的成人,大約需要56公克的蛋白質。如果運動量大的人,則以每公斤乘以1.2至1.5的方式來計算所需的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從各種食物中取得,例如在便利商店或全聯可以買到的冷藏雞胸肉,
Thumbnail
每人每日所需的蛋白質大約是60公克左右,如果是要精確一點的話,就是以體重每公斤乘以0.8來計算,所以一個70公斤的成人,大約需要56公克的蛋白質。如果運動量大的人,則以每公斤乘以1.2至1.5的方式來計算所需的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從各種食物中取得,例如在便利商店或全聯可以買到的冷藏雞胸肉,
Thumbnail
加入吃白飯超享瘦的活動,已經來到第36天,原本的體重從67.7kg,目前2024.01.15是65.9kg;身體BMI由24.9降至目前24.2。 數字的起伏跟下降,是讓我們關心自己的身體,不暴飲暴食,維持定時定量。
Thumbnail
加入吃白飯超享瘦的活動,已經來到第36天,原本的體重從67.7kg,目前2024.01.15是65.9kg;身體BMI由24.9降至目前24.2。 數字的起伏跟下降,是讓我們關心自己的身體,不暴飲暴食,維持定時定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