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堂課『A有B、B在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培養孩子具備更豐富的敘事能力,因為他們不僅能夠觀察到生活中的細節,還能夠將這些細節有機結合,形成更具深度和完整性的敘事。這種全面性的思考和觀察訓練,將有助於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培養出具有完整敘事能力的個體。

某一天,有一位孩子與媽媽發生爭執,由於憤怒之下,孩子三次用力推擠玻璃,結果導致玻璃碎裂,並造成孩子手部受傷。

在冷靜下來後,媽媽與孩子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情境引起了對生氣付出的代價的思考,以及衍生的後果與成本,即"A有B、B在A"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媽媽並未責罵孩子,而是以一種引導性的方式提醒孩子,生氣是否真的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媽媽鼓勵孩子自己思考,使他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並找到更有效的處理方式。

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這也讓他認識到有時候必須仔細思考自己的舉動,並評估可能的後果。媽媽強調讓孩子自己思考的重要性,這是一種教導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最後,即在事件發生後,即使當下責罵孩子未必能夠解決問題,反而教導他們如何處理和解決事情可能更具建設性。這種教育方式強調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懲罰。

===================================================

這堂課的設計,透過剪貼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參與,有助於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學校、家裡、公園和飯店之間的差異。以下是一些進一步的建議:

  1. 場所的剪貼活動:
    • 準備一些雜誌、圖片、或是自行製作的剪貼材料,包含學校、家裡、公園和飯店的場所和物品。
    • 請孩子們根據不同場所的特色,將相應的圖片剪貼到相對應的場所卡片上。
  2. 設備的不同場所:
    • 強調設備可以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途,例如一張床可以在家裡用作睡覺,也可以在飯店使用。
    • 提供孩子們相同的設備圖片,讓他們思考這些設備在不同場所可能有不同的功能或用途。
  3. 垃圾桶的分類:
    • 強調不同地方對垃圾桶的不同要求,例如學校和家裡可能有分類的垃圾桶,而飯店也可能有特殊的處理方式。
    • 讓孩子剪貼相應的垃圾桶圖片到各個場所的位置,並討論為什麼不同場所有不同的垃圾處理方式。
  4. 思考場景的不同:
    • 引導孩子討論不同場景中相同設備的差異,例如爺爺家和自己家的區別,鼓勵他們注意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之處。
  5. 討論「A有B」「B在A」的概念:
    • 透過實際例子,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概念。例如,床在家裡的角色和床在飯店的角色可能不同,但都存在著相同的物品。
  6. 思辨與討論:
    • 強調因為條件、思考、目的的不同,相似的場景和事件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鼓勵孩子們進行思辨和討論,並提出各自的看法。

透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可以培養觀察力、聯想力,並建立對於不同場所和事件的完整敘事能力。同時,引導他們思考條件和情境的變化,有助於培養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親子邏輯思維共學之路的沙龍
10會員
42內容數
親子生活花絮,歷歷如在眼前,慢慢寫下寶貴親子相處花絮
2025/02/28
這次的主題是讓孩子規劃自己的早晚餐並且自己做,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的大的挑戰,在過程中要等待孩子,大人又不能插手,但又要教導,是非常耗時且考驗家長的耐性,還要接受孩子把環境搞得慘不忍睹,雖然讓孩子們自己整理,但最後還是必須自己清理(對於有再下廚的家長們應該可以很有畫面)。在過程中,我們
Thumbnail
2025/02/28
這次的主題是讓孩子規劃自己的早晚餐並且自己做,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的大的挑戰,在過程中要等待孩子,大人又不能插手,但又要教導,是非常耗時且考驗家長的耐性,還要接受孩子把環境搞得慘不忍睹,雖然讓孩子們自己整理,但最後還是必須自己清理(對於有再下廚的家長們應該可以很有畫面)。在過程中,我們
Thumbnail
2024/11/30
每個人的人生會遇到許多問題,從一開始出生嬰兒期所面對的基本生理需求和發展挑戰,到了不同年紀遇到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都需要更多新技能和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4/11/30
每個人的人生會遇到許多問題,從一開始出生嬰兒期所面對的基本生理需求和發展挑戰,到了不同年紀遇到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都需要更多新技能和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4/11/18
探討瞭如何透過社會案例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描述影片中的情境,主講者引導孩子思考不同處理方式的選擇,包括面對問題、抱怨或等待他人行動。文章強調了學會處理問題的重要性,以及積極面對問題能帶來的成長,並鼓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技能。
Thumbnail
2024/11/18
探討瞭如何透過社會案例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描述影片中的情境,主講者引導孩子思考不同處理方式的選擇,包括面對問題、抱怨或等待他人行動。文章強調了學會處理問題的重要性,以及積極面對問題能帶來的成長,並鼓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技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家中和外出時,如何透過與人、地點和物品的距離來引導孩子練習使用「這」和「那」的語句,並介紹了幼兒語言課程設計,以及透過交通地圖描述路徑和功能的課程,以培養孩子的地理空間意識和對城市各種地點功能的認識,最後介紹了DIY彈珠迷宮活動,以增進孩子對空間距離的理解和認知。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家中和外出時,如何透過與人、地點和物品的距離來引導孩子練習使用「這」和「那」的語句,並介紹了幼兒語言課程設計,以及透過交通地圖描述路徑和功能的課程,以培養孩子的地理空間意識和對城市各種地點功能的認識,最後介紹了DIY彈珠迷宮活動,以增進孩子對空間距離的理解和認知。
Thumbnail
在教導孩子理解'A好像B'的概念時,需要讓他們通過實際事例和觀察來加深認知。例如通過動物、物品、建築等的相似和不同來展示'A好像B'的概念。這樣的討論方式有助於培養孩子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Thumbnail
在教導孩子理解'A好像B'的概念時,需要讓他們通過實際事例和觀察來加深認知。例如通過動物、物品、建築等的相似和不同來展示'A好像B'的概念。這樣的討論方式有助於培養孩子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這堂課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洞察力,讓他們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推斷可能的原因和後果,並學習將事情的排列順序整理清楚。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Thumbnail
這堂課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洞察力,讓他們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推斷可能的原因和後果,並學習將事情的排列順序整理清楚。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Thumbnail
「A有B」「B在A」的概念 透過實際例子,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概念。例如,床在家裡的角色和床在飯店的角色可能不同,但都存在著相同的物品。
Thumbnail
「A有B」「B在A」的概念 透過實際例子,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概念。例如,床在家裡的角色和床在飯店的角色可能不同,但都存在著相同的物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