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會情緒勒索你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可以遠離會情緒勒索你的人 如果是家人,試著想辦法溝通,或是不要被情緒勒索影響你,不然就只好選擇暫時遠離,朋友的話 想清楚能遠離就遠離 長期跟會情緒勒索的人相處,感覺自己都變的好負面.....

曾經有一個群友,每次不高興就是用退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一開始我會好言安撫再邀回,畢竟也認識2年多,幾次後就不想理了,感覺跟對方相處下來很有壓力,聊天總是小心翼翼,深怕等一下踩到雷,他不喜歡人家聊手作因為不感興趣,聊到還會不爽。 之前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他選擇封鎖我不願意溝通,好 那我也算了,反正選擇封鎖就代表我們回不到之前那樣的感情了,因為有些群還是同群,然後他時不時一直拿出來講,真的很無言。 說真的自從再也不是朋友之後,我的心情愉悅,再也不用那麼有壓力的跟一個人相處 真的不要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他這個行為,因為我試過2年根本沒用,他覺得只要情緒勒索就能逼你就範或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他怎麼可能還會想改變,所以奉勸還是遠離這種人比較不會氣死自己

圖片來源 Meme 梗圖倉庫網

圖片來源 Meme 梗圖倉庫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via的沙龍
17會員
23內容數
Liv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滑手機的時候看到一個影片,上面寫社交聖母病,基於好奇點了進去,看完覺得這不是在說我咩,大部分的狀況都有耶 在社交中,我們會討厭某個人其實非常正常,“社交聖母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畢竟人都是多面的,這個跟小時候的經歷大概也有一點關係,小時候都覺得要照家人的意思去做才會得寵,然後在外面要隨時
Thumbnail
2024/01/31
滑手機的時候看到一個影片,上面寫社交聖母病,基於好奇點了進去,看完覺得這不是在說我咩,大部分的狀況都有耶 在社交中,我們會討厭某個人其實非常正常,“社交聖母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畢竟人都是多面的,這個跟小時候的經歷大概也有一點關係,小時候都覺得要照家人的意思去做才會得寵,然後在外面要隨時
Thumbnail
2024/01/31
去年10月下旬我終於有了我的工作桌了😄😄,那時候接了一筆裝飾酒精噴瓶的大訂單,必須要有一個固定不用一直移動的地方 家裡有在修改衣服,阿姨的客人有時候看到會問那桌子上面的東西是什麼,阿姨都會幫我介紹說我妹妹的女兒在做手作,編織手繩之類的,阿姨有的客人會問,那如果手繩想要重新串也可以弄?阿姨說可以
Thumbnail
2024/01/31
去年10月下旬我終於有了我的工作桌了😄😄,那時候接了一筆裝飾酒精噴瓶的大訂單,必須要有一個固定不用一直移動的地方 家裡有在修改衣服,阿姨的客人有時候看到會問那桌子上面的東西是什麼,阿姨都會幫我介紹說我妹妹的女兒在做手作,編織手繩之類的,阿姨有的客人會問,那如果手繩想要重新串也可以弄?阿姨說可以
Thumbnail
2023/11/12
第一條完工的掛繩,剛開始做邊看影片邊做,比較慢,現在慢慢熟悉快多了,這個線的顏色我很喜歡,是漸層的顏色很特別
Thumbnail
2023/11/12
第一條完工的掛繩,剛開始做邊看影片邊做,比較慢,現在慢慢熟悉快多了,這個線的顏色我很喜歡,是漸層的顏色很特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就算已經離開了,心裏還是不能自制地時常對他們感到憤怒、怨恨、憎惡等等,如何幫助自己脫離這些負面情緒?本文提出用「原諒」來終止這些傷害自己的情緒,並指出重點不是為對方,而是為我們自己,是把自己從恨意中釋放出來的方法,讓自己恢復平靜,開展新生活。
Thumbnail
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就算已經離開了,心裏還是不能自制地時常對他們感到憤怒、怨恨、憎惡等等,如何幫助自己脫離這些負面情緒?本文提出用「原諒」來終止這些傷害自己的情緒,並指出重點不是為對方,而是為我們自己,是把自己從恨意中釋放出來的方法,讓自己恢復平靜,開展新生活。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需要耐心、理解和同情,讓他們感覺到你在聽他們的話,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
Thumbnail
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需要耐心、理解和同情,讓他們感覺到你在聽他們的話,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