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症候群:放下心中的劇本,打破負面慣性,從此更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近來孩子班上同學家長們開始討論起國小安親班的選擇與安排,其中一位家長表示讓課業佔滿孩子的時間,才能以防日後叛逆的機會。當時我心想,孩子是否會叛逆,其實與讀書時間佔了生活多少比例無關,而是與自己是否真正被父母接納與充分得到關愛有關。


很多人對於未來總是有一套縝密的規劃與藍圖,他們沈浸於預期中的美好,卻容易在幻滅後感到憤怒與喪氣,而這種凡事皆須在我掌控之中的想法,其實可稱之為「導演症候群」。想著指揮所有人按照自己心中的劇本演出,只要有人的演出不符合心中的設定,馬上會喊卡予以指導糾正,直到整部片完全滿足自己內心的期望才能殺青。


馬大元醫師《導演症候群》這本書中表示導演症候群的劇本可能是自己能察覺的「意識」層次,亦可能是無法察覺的「潛意識」層次。比如父母因為過去的經驗而產生了想要主導孩子人生劇本的慾望,或是有些人因為過度執著而不允許任何的變化讓劇情走向有了新的開展,還有許多身心疾病所導致的認知扭曲也被歸類為「導演症候群」的範疇。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兩個人擁有相同的遭遇,但從他們兩個人口中所傳遞的人生經歷竟然有截然不同的詮釋。A深陷於自身的不幸而渲染誇大,塑造自己是受害者的形象而期待他人持續對他抱持著憐憫與同情,而B則是把不幸的遭遇當成是一次的意外,並且深信往後的日子肯定仍會有好事發生。由此可知,其實我們的人生劇本並不取決於我們過去經歷了什麼,而是我們心中相信什麼?


書中除了詳盡地介紹各種身心疾病的症狀與這些患者所編寫的人生劇本,也列舉了五種不同類型的父母,其中「恰如其分」的父母對於子女是高度關愛、中度管教與低度指導,意即讓孩子自由發揮,並且扮演適時提醒孩子的角色,最重要的是無條件地給予孩子關愛及回應。當父母有了為孩子「鋪路」的想法,無形中就代表著想當孩子人生劇本的導演,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後續不斷介入與強加自己的需求與價值觀到孩子身上,這對於親子關係都有著致命的傷害與影響。


我們可以試著思考自己人生的劇本還有值得改善之處嗎?或是別人總是不斷插手我們的人生劇本,甚至我們自己在無意識中想透過指導他人的劇本來完善自己的呢?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人生劇本若是暫時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但是在某個時刻與我們的期待出現落差之時,我們是否有劇烈的反應呢?若有這個情況的話,那就要意識到可能是自己對於許多事情缺乏「彈性思維」,盡可能讓自己對於未知的一切敞開胸懷並坦然接納,如此才能在人生的劇本中悠游自得,而不是被早已設下框架的劇本局限未來多姿多彩的可能。




avatar-img
207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每一段愛情發生之前,在我們手裡緊握的是一張白色畫布,當觸動內心的那個人出現時,我們勾勒出愛情的輪廓,接著揮灑各自獨特繽紛的色彩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然而,想要收藏這幅畫作又該用什麼材質裱框呢?配合著畫作的尺寸打造出最合適的畫框,從畫作中試圖探知畫家創作時的心境,如此絞盡腦汁投注情感想讓
有些人我們時常會說他們說出口的話語「一語中的」,用很精準的詞彙就能明確表達想法;有些人則是舌粲蓮花擁有絕佳的口才但細究內容卻空洞貧乏;有些人則是長篇大論仍然讓人摸不著真正想表達的內容。 到底,該怎麼說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立即理解,這並不是所謂的「說話技巧」,而是必須先保持頭腦清晰且善於思考過
「不要想太多。」 「不要追求完美。」 「不要那麼沒自信。」 「不要那麼玻璃心。」 「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我們或許時常聽到有人會這樣跟我們說,但是為什麼卻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安慰,反而心情更加低落了呢? 雖然聽起來是希望我們可以敞開心胸迎接一切,但為什麼卻還是難以做到,結果卻陷
每年的元旦,總會看到許多人在社群平台許下新年新希望,同時也興致勃勃地把今年度預計要完成的事項洋洋灑灑地寫下來,期許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進展與突破。 但我從來不這麼做,原因在於我認為以一年為週期的時間過於漫長,加上生活上的變數太多,所以我給予自己保有彈性調整的機會,其實也不想增加自己過多的壓力,
圖片來源:國語日報 這幾天看到一篇國語日報刊出的作文,內容是國小五年級的同學寫道自己照顧弟弟的辛苦,因為她不僅要當弟弟的鬧鐘負責叫弟弟起床,還要負責陪玩及說故事給弟弟聽,若是弟弟賴床還會被媽媽嘮叨,所以她直言最大的煩惱就是照顧弟弟,而且表明對弟弟又愛又恨。 這一篇作文在留言區立刻引起熱議
有些人可以像花蝴蝶般穿梭在人群而悠遊自得,而有些人卻是無法忍受嘈雜的聲音而選擇遠離人群,無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都勢必要適應兩者,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也同時需要獨處的時間蓄積能量。 《獨處很好,有朋友分享也不錯》繪本中的麋鹿先生非常享受獨居的生活,他沈浸於日常的靜謐氛圍,也懂得寵愛自己。
在每一段愛情發生之前,在我們手裡緊握的是一張白色畫布,當觸動內心的那個人出現時,我們勾勒出愛情的輪廓,接著揮灑各自獨特繽紛的色彩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然而,想要收藏這幅畫作又該用什麼材質裱框呢?配合著畫作的尺寸打造出最合適的畫框,從畫作中試圖探知畫家創作時的心境,如此絞盡腦汁投注情感想讓
有些人我們時常會說他們說出口的話語「一語中的」,用很精準的詞彙就能明確表達想法;有些人則是舌粲蓮花擁有絕佳的口才但細究內容卻空洞貧乏;有些人則是長篇大論仍然讓人摸不著真正想表達的內容。 到底,該怎麼說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立即理解,這並不是所謂的「說話技巧」,而是必須先保持頭腦清晰且善於思考過
「不要想太多。」 「不要追求完美。」 「不要那麼沒自信。」 「不要那麼玻璃心。」 「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我們或許時常聽到有人會這樣跟我們說,但是為什麼卻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安慰,反而心情更加低落了呢? 雖然聽起來是希望我們可以敞開心胸迎接一切,但為什麼卻還是難以做到,結果卻陷
每年的元旦,總會看到許多人在社群平台許下新年新希望,同時也興致勃勃地把今年度預計要完成的事項洋洋灑灑地寫下來,期許在新的一年有新的進展與突破。 但我從來不這麼做,原因在於我認為以一年為週期的時間過於漫長,加上生活上的變數太多,所以我給予自己保有彈性調整的機會,其實也不想增加自己過多的壓力,
圖片來源:國語日報 這幾天看到一篇國語日報刊出的作文,內容是國小五年級的同學寫道自己照顧弟弟的辛苦,因為她不僅要當弟弟的鬧鐘負責叫弟弟起床,還要負責陪玩及說故事給弟弟聽,若是弟弟賴床還會被媽媽嘮叨,所以她直言最大的煩惱就是照顧弟弟,而且表明對弟弟又愛又恨。 這一篇作文在留言區立刻引起熱議
有些人可以像花蝴蝶般穿梭在人群而悠遊自得,而有些人卻是無法忍受嘈雜的聲音而選擇遠離人群,無論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都勢必要適應兩者,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也同時需要獨處的時間蓄積能量。 《獨處很好,有朋友分享也不錯》繪本中的麋鹿先生非常享受獨居的生活,他沈浸於日常的靜謐氛圍,也懂得寵愛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原文:土井裕泰×野木亜紀子が“オリジナル”にこだわった理由とは? 『スロウトレイン』創作秘話 取材=石井達也、構成=nakamura omame 機翻修飾,純收藏用
Thumbnail
素人劇場導演面對新文本、集體創作、非典型文本的挑戰,以及探索對直覺的自信和文本的詮釋,對演出中的能量把握。
Thumbnail
Disney+ 於 2023 年推出的日本動畫作品《天國大魔境》,結合喜劇、驚悚,以及懸疑,相當引人入勝。原著漫畫作者石黑正數,動畫導演則是森大貴。 本文取自外媒網站與森大貴的訪談,從他加入動畫產業的契機、與前輩合作的經驗,聊到《天國大魔境》的製作幕後,如果你不熟識這位導演,不妨藉此來認識他吧。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Thumbnail
近來孩子班上同學家長們開始討論起國小安親班的選擇與安排,其中一位家長表示讓課業佔滿孩子的時間,才能以防日後叛逆的機會。當時我心想,孩子是否會叛逆,其實與讀書時間佔了生活多少比例無關,而是與自己是否真正被父母接納與充分得到關愛有關。 很多人對於未來總是有一套縝密的規劃與藍圖,他們沈浸於預期中
Thumbnail
★人生有90%以上的不快樂,來自於「導演症候群」! ●什麼是導演症候群(Director syndrome)? 大多數人的煩惱,來自於喜歡當導演。 導演心中,總有幾套既定的劇本。 有些是「美好的劇本」—如果現實生活與這些美好的劇本有落差,就會產生痛苦。 有些是「糟糕的劇本」—這些糟糕的劇本本身,就足
Thumbnail
會點開這齣來看其實沒什麼深刻的原因,衝著劉亞仁就看了(我就膚淺,我就讚)。一口氣追完Netflix上架的6集,有殺戮的血腥、民眾盲目獵巫的既視感、邪教隨心所欲詮釋教義的荒謬⋯⋯每一集都好像把觀眾再往絕望的深淵推近一點。最近討論度極高的《地獄公使》,看點為何?想傳達出什麼樣的世界觀?一起來看看這篇!
Thumbnail
不按牌理出牌的澳洲型男導演:巴茲魯曼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這位來自澳洲,不按牌理出牌的型男導演:巴茲魯曼,1992年銀幕處女作:《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改編自1980年代他在澳洲國立戲劇藝術學院讀書時期創作的舞台劇,該戲劇於1988年在雪梨Wharf劇院成功上演。
Thumbnail
從《大地英豪》到《頭號公敵》,不可否認曾有段時間,麥可‧曼恩發揮了一位成功的商業導演應有的票房號召力,但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年華,麥可‧曼恩也曾影響了這一代的我們。 謹以此為記!
Thumbnail
《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故事敘述了到日本東京拍廣告的中年男子,在住宿的飯店遇見了陪同丈夫一起來工作的新婚女子,在一群陌生的亞洲臉孔包圍下,兩個寂寞的都會男女逐漸親近,建立了曖昧的情誼,共譜一段蕩氣迴腸的柏拉圖之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原文:土井裕泰×野木亜紀子が“オリジナル”にこだわった理由とは? 『スロウトレイン』創作秘話 取材=石井達也、構成=nakamura omame 機翻修飾,純收藏用
Thumbnail
素人劇場導演面對新文本、集體創作、非典型文本的挑戰,以及探索對直覺的自信和文本的詮釋,對演出中的能量把握。
Thumbnail
Disney+ 於 2023 年推出的日本動畫作品《天國大魔境》,結合喜劇、驚悚,以及懸疑,相當引人入勝。原著漫畫作者石黑正數,動畫導演則是森大貴。 本文取自外媒網站與森大貴的訪談,從他加入動畫產業的契機、與前輩合作的經驗,聊到《天國大魔境》的製作幕後,如果你不熟識這位導演,不妨藉此來認識他吧。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Thumbnail
近來孩子班上同學家長們開始討論起國小安親班的選擇與安排,其中一位家長表示讓課業佔滿孩子的時間,才能以防日後叛逆的機會。當時我心想,孩子是否會叛逆,其實與讀書時間佔了生活多少比例無關,而是與自己是否真正被父母接納與充分得到關愛有關。 很多人對於未來總是有一套縝密的規劃與藍圖,他們沈浸於預期中
Thumbnail
★人生有90%以上的不快樂,來自於「導演症候群」! ●什麼是導演症候群(Director syndrome)? 大多數人的煩惱,來自於喜歡當導演。 導演心中,總有幾套既定的劇本。 有些是「美好的劇本」—如果現實生活與這些美好的劇本有落差,就會產生痛苦。 有些是「糟糕的劇本」—這些糟糕的劇本本身,就足
Thumbnail
會點開這齣來看其實沒什麼深刻的原因,衝著劉亞仁就看了(我就膚淺,我就讚)。一口氣追完Netflix上架的6集,有殺戮的血腥、民眾盲目獵巫的既視感、邪教隨心所欲詮釋教義的荒謬⋯⋯每一集都好像把觀眾再往絕望的深淵推近一點。最近討論度極高的《地獄公使》,看點為何?想傳達出什麼樣的世界觀?一起來看看這篇!
Thumbnail
不按牌理出牌的澳洲型男導演:巴茲魯曼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這位來自澳洲,不按牌理出牌的型男導演:巴茲魯曼,1992年銀幕處女作:《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改編自1980年代他在澳洲國立戲劇藝術學院讀書時期創作的舞台劇,該戲劇於1988年在雪梨Wharf劇院成功上演。
Thumbnail
從《大地英豪》到《頭號公敵》,不可否認曾有段時間,麥可‧曼恩發揮了一位成功的商業導演應有的票房號召力,但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年華,麥可‧曼恩也曾影響了這一代的我們。 謹以此為記!
Thumbnail
《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故事敘述了到日本東京拍廣告的中年男子,在住宿的飯店遇見了陪同丈夫一起來工作的新婚女子,在一群陌生的亞洲臉孔包圍下,兩個寂寞的都會男女逐漸親近,建立了曖昧的情誼,共譜一段蕩氣迴腸的柏拉圖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