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遇到的第一位「人生教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工作中有時會接觸到不同的孩子,有的是自閉症、發展遲緩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深怕孩子比別人家的慢,於是到處求助醫療資源,從對談之間,不難發現他們都很焦慮,孩子如果在感知情緒方面其實是敏感的,就會捕捉到父母的擔憂,然後情緒也變的不穩定、過動的症狀更加明顯。


其實很多時候,真的要有耐心,給孩子時間進步和成長,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 (temperament)都非常不一樣,氣質包含不同的面向:活動量、趨避性、適應性、規律性、反應強度等等。

雖然這個世界對於孩子長什麼樣子,會有一定的期待,但父母的角色不是把這些社會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而是一邊觀察孩子,並適時提供支援、協助,有點像是孩子的「人生教練」。


如果孩子天生就活潑好動,就帶他去公園、操場活動筋骨,放電一下。過動症的孩子在運動後,血清素的提升有助於孩子的專注力提升。當然,帶孩子去玩之後,父母的也要觀察孩子放電多久是合適的?活動太久,孩子體力透支,回家連飯都不吃就睡倒;活動不足,回家會蹦蹦跳跳,到了睡覺時間還精力旺盛。所以,活動多久,真的沒有正確答案,而是要去「觀察」。

如果孩子天生喜靜,就觀察他喜歡什麼,多鼓勵他發覺、探索自己喜愛的事物。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問問他喜歡和別人一起玩嗎?我相信大多數孩子,其實是喜歡交朋友的,引導他們觀察自己喜歡跟誰一起玩,為什麼喜歡跟這些人玩?

透過問孩子問題、提示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自己,也鼓勵他們多嘗試與自己喜歡的人交談,慢慢的,孩子會找到自己的動力,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找到人際交往的自信。


我時常問孩子,你喜歡來上課嗎?大部分孩子都是喜歡的,因為可以玩耍,在遊戲中他們感到快樂。

引導、鼓勵孩子成長的方式,其實關鍵是「玩耍」,即使長大成人,我們也是在樂趣、成就感中成長的最快,所以,在遊戲中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效益會增加。


希望不論是孩子或父母,都能給自己一點時間,脫離社會期待孩子或父母的既定框架,試著僅僅作為獨特的個體,彼此陪伴和成長。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第二週嘗試的七個新事物,包括嘗試新零食、學會反應問題、閱讀新書、觀賞訪談節目、學習新技能、購買聯名商品及讚美他人等。每一天的記錄不僅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多樣性,還學會瞭如何表達自我,幫助我在生活上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成長。
最近開始看一些溝通的書籍,覺得有一種心理能力蠻重要的,就是區分對話的目的以及什麼是我要負責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話和溝通裡就是要爭個輸贏,最終卻破壞了關係,又或是過度為對方的情緒負責,以至於沒辦法放心地傳達出自己的想法。 溝通的本質是傳遞感受與想法 既然如此,那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的感受
本文探討了心理營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自我療癒。每個人都需要從原生家庭獲得愛與支持,而當這些心理滋養不足時,將面臨限制性信念的挑戰。文中提出的策略,包括接納負面情緒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個體在療癒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自我價值。無論情緒的波動,瞭解情感的意義以及享受自我關懷都是療癒的重要環節。
本篇文章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的四種求生策略:戰鬥、逃跑、僵住與討好,以及它們在童年創傷中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成長得以正常運用這些策略,而受創的孩子則可能過度依賴某些策略。文章提供如何評估自我療癒進度的建議,強調彈性和關係的健康性是療癒的關鍵。瞭解並練習正向的4F策略能幫助個人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不知道點進來觀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容易為一點小事糾結不已,為之前犯過的錯誤耿耿於懷,即使身旁的人都說沒關係,在心中還是無法放過自己呢?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第二週嘗試的七個新事物,包括嘗試新零食、學會反應問題、閱讀新書、觀賞訪談節目、學習新技能、購買聯名商品及讚美他人等。每一天的記錄不僅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多樣性,還學會瞭如何表達自我,幫助我在生活上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成長。
最近開始看一些溝通的書籍,覺得有一種心理能力蠻重要的,就是區分對話的目的以及什麼是我要負責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話和溝通裡就是要爭個輸贏,最終卻破壞了關係,又或是過度為對方的情緒負責,以至於沒辦法放心地傳達出自己的想法。 溝通的本質是傳遞感受與想法 既然如此,那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的感受
本文探討了心理營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自我療癒。每個人都需要從原生家庭獲得愛與支持,而當這些心理滋養不足時,將面臨限制性信念的挑戰。文中提出的策略,包括接納負面情緒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個體在療癒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自我價值。無論情緒的波動,瞭解情感的意義以及享受自我關懷都是療癒的重要環節。
本篇文章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的四種求生策略:戰鬥、逃跑、僵住與討好,以及它們在童年創傷中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成長得以正常運用這些策略,而受創的孩子則可能過度依賴某些策略。文章提供如何評估自我療癒進度的建議,強調彈性和關係的健康性是療癒的關鍵。瞭解並練習正向的4F策略能幫助個人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不知道點進來觀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容易為一點小事糾結不已,為之前犯過的錯誤耿耿於懷,即使身旁的人都說沒關係,在心中還是無法放過自己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手肘髁發炎(Epicondylitis),俗稱網球肘 (Tennis Elbow) 評估、身體檢查、處理邏輯保母級指南,看完別還跟我說你不會。
又到了準備過年的熱門出國時段,必不可少的一定需要網路呀~ 來分享一下我曾經使用過的各家網卡及心得還有注意事項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手肘髁發炎(Epicondylitis),俗稱網球肘 (Tennis Elbow) 評估、身體檢查、處理邏輯保母級指南,看完別還跟我說你不會。
又到了準備過年的熱門出國時段,必不可少的一定需要網路呀~ 來分享一下我曾經使用過的各家網卡及心得還有注意事項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