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本《記憶》:真的太奧妙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我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

Veronica O’Keane (薇洛妮卡.歐金).遠足文化.2021/12.潘昱均譯

 

我看的這本的封面

我看的這本的封面

推薦給:

❦ 有一點生醫背景知識且欲強烈理解「記憶到底是什麼生理現象」的人


作者Veronica O’Keane是柏林三一學院精神病學教授,也是執業精神科醫生,在該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發表過許多研究論文,認為精神疾病是人類醫學豆莖一個需要科學啟蒙的主要領域。

這是2021的書,但書中仍有很多是Veronica O’Keane自己從病人行為的推論,還需要搭配心理學及腦生理學的實驗驗證,可見,「人類記憶」,真的是一門非常非常奧妙的腦科學。

如果有朝一日,真能對「記憶」有充足全面的理解,應該許多現在束手無策的疾病,例如失智病、思覺失調症等,都可以有因應之道了吧?

讓我們一起好好活下去!期待那天的到來!


☙ ❦ ❧


❦P16

我在產後精神病患身上經常看到一種狀況,這些婦女多半深信她們親近的人被調包了,特別是自己剛生下的孩子被換成另一個替身,一個冒牌貨。這種現象稱為「卡普葛拉症候群」(Capgras syndrome),病名來自首次描述這病的醫生。

她的精神病是因為生產時身體賀爾蒙快速變化影響到大腦而造成,這些變化讓大腦某些部分胡亂放電,產生很多主觀感受,都像是從外在環境中真實感受到的,但那卻是在大腦生成



❦P21

研究「異常現象」是理解正常現象的最好方法---亨利.詹姆斯,19世紀末小說家。



❦ P58

幻聽』的潛在感覺機制是什麼?我們並不完全清楚,但我們確實知道當精神病患者聽到不存在的聲音時,聽到正常說話的大腦區塊正在放電。

你們可以想像,如果某人的視覺皮質正在放電,他就看得到壁紙浮動;如果嗅覺皮質在放電,他就聞得到腐臭;如果味覺皮質在放電,某人的食物就有怪味,好像被下毒

證據顯示,思覺失調者的大腦中投射到皮質的整體感覺神經通路是不同的,這意味著大腦中任何感覺神經通路出了一些小麻煩都可能影響感覺體驗。

為什麼會在周邊神經沒有輸入感覺訊號時,不同的感覺皮質卻放電?原因可能有很多種:癲癇、腦瘤、迷幻藥引起的局部化學刺激,接線錯誤,神經遞質失調。

總而言之,幻覺是在沒有外部刺激,或更確切地說"沒有"相對應的外部刺激下的感覺體驗



❦ P90

詮釋「嗅覺」和「味覺」的工作都發生在皮質重疊區域,但氣味是情緒記憶更直接的觸發因素。氣味會引發富含情感的生動記憶,包裏只有你自己知道的神祕故事,這稱為「普魯斯特效應」(Proustian effect)。

我們都曾經歷屬於我們自己的普魯斯特時刻,文學上也捕捉到好多相關。



❦ P292

  • 神經科學家可能會說記憶是一個程序
  • 精神科醫生可能會說它是一個經驗庫
  • 神經科醫生可能會討論特定大腦區域的病理導致特定的記憶功能缺陷。

但是,記憶源自神經元的無限纏結和放電是當下經驗與記憶網絡互動產生的廣大且無盡蔓延的連接關係

微型突觸活動就像燈飾閃閃爍爍、是一種全腦效應,並以全腦效應表現為有意識的經驗。

用伊迪絲的話來說,「記憶是真實的」,這是無可辯駁的感受。理論來來去去,一代一代地在文化思潮的海洋中漂泊,但歸根結柢,人類的生活經驗比理論更重要,就像大腦,經驗是無法簡化的






【💪生理醫學

【🔮小昕藏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34會員
924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4/19
推薦給: ❦ 好奇「文學」與「哲學」中曾探討過哪些「生命哲學」的人 ❦ 想從哲學的角度一窺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人
Thumbnail
2025/04/19
推薦給: ❦ 好奇「文學」與「哲學」中曾探討過哪些「生命哲學」的人 ❦ 想從哲學的角度一窺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人
Thumbnail
2025/04/11
推薦給: ❦ 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會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的人 ❦ 想深刻理解「習慣化」與「去習慣化」,並應用於真實生活的人!
Thumbnail
2025/04/11
推薦給: ❦ 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會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的人 ❦ 想深刻理解「習慣化」與「去習慣化」,並應用於真實生活的人!
Thumbnail
2025/03/27
推薦給: ❦ 想看看布蘭妮親述回憶錄的人 ❦ 想了解明星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痛楚的人
Thumbnail
2025/03/27
推薦給: ❦ 想看看布蘭妮親述回憶錄的人 ❦ 想了解明星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痛楚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我能夠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所有的回憶了嗎?」 在看著樂樂坐在記憶球山上,我問著自己。
Thumbnail
「我能夠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所有的回憶了嗎?」 在看著樂樂坐在記憶球山上,我問著自己。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 高德伯.遠流出版.2004/03.洪蘭譯. 推薦給: ❦ 想跟著神經科學家,一起探索人類大腦奧妙的人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 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穫,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
Thumbnail
—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 高德伯.遠流出版.2004/03.洪蘭譯. 推薦給: ❦ 想跟著神經科學家,一起探索人類大腦奧妙的人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 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穫,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
Thumbnail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我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 Veronica O’Keane (薇洛妮卡.歐金).遠足文化.2021/12.潘昱均譯   推薦給: ❦ 有一點生醫背景知識且欲強烈理解「記憶到底是什麼生理現象」的人 作者Veronica O’Keane是柏林三一
Thumbnail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我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 Veronica O’Keane (薇洛妮卡.歐金).遠足文化.2021/12.潘昱均譯   推薦給: ❦ 有一點生醫背景知識且欲強烈理解「記憶到底是什麼生理現象」的人 作者Veronica O’Keane是柏林三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