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家庭教育(教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文化)三者脫勾時,被賦予教育「責任」的工作者——教師——就肩負著沉重的包袱。
昨天看到「高中生打老師」的影片,對於類似的師生衝突事件,我都會感到難過與不捨,無論是當事者的學生或老師,或是旁觀的同學,甚至是每位師生的家人⋯⋯大家都會受到傷害。
我無意檢討任何一方,只想提出若在某些時刻,若做出不同的反應,或許結果就會不同了。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從自卑到優越」。
所謂的自卑指的是「不舒服」,可能是身體感覺到不舒服、心理感受到不舒服、或是認知感受到不舒服,都會讓我們產生「自卑感」。
因此自卑是正常的,甚至在我們無法察覺的潛意識當中。
我們為了減緩自己的不舒服(自卑),就會透過「行動」(行為動向)朝向我們潛意識設定的「優越目標」前進,讓自己感到舒服。
正如我看到了那部影片,我感受到低落、難過、遺憾⋯⋯的負向情緒,這就是我的自卑感。
而我將我的感受和想法訴諸於文字,正是我「從自卑到優越」的行為動向,透過書寫,減緩我的自卑感,並朝向我的「優越目標」——讓更多人學會正言溝通——前進。
影片一開始學生說的前兩句話,清楚地表述出他正陷入情緒的不舒服(自卑),並且透過畫畫的行動,來讓自己感到舒服。
「我已經因為早上跟老師的一些磨擦,我已經不爽了⋯⋯」
「我本來學校有開會同意,我在不高興、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我可以做自己的事來緩和、來調整,只要不影響課堂、不發出噪音⋯⋯」
學生在此刻的自卑感是不爽的情緒,優越目標是緩和調整情緒,行為動向是畫畫。
若教師懂得阿德勒心理學,深知「教育,不能偏離鼓勵之道」的話,可以在此刻承接住學生的自卑感,並給予鼓勵的回應:
「謝謝你跟我分享你的心情,原來你是透過畫畫來讓自己緩和與調整情緒,而且你選擇的行為,不會影響到同學、也沒有發出噪音,是很貼心的決定呢!」
這一刻的教師,不再只是「教書」,而是「教人」。
即使是不熟悉學生的代課老師,也就能夠在當下走進學生的內心,和學生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我猜測,若是這樣的回應,也就不會有後續的事件了。
但教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從自卑到優越」。
我的猜測、也是多數教師所分享的,教師的優越目標通常是設定在「全體專心投入上課的學生、缺一不可」。
因為當坐在眼前的學生正在畫畫,就勾動了教師的自卑感,透過「熟悉」的口語糾正,試著將學生拉回自己的優越目標。
而學生也因為努力的行為動向遭到否定,自卑感再次被勾動(甚至加上早上的不爽),一樣透過「熟悉」的肢體、力量,朝向新的優越目標「爽」來前進。
接下來就是影片中所呈現的了。
無論是教師、或是父母,如果我們能夠覺察自己的自卑感和優越目標,並且將「人」納入,而不再只有關注課本、進度、行為,我相信可以大幅降低和學生、和孩子的衝突。
而家庭若可以啟動「正言溝通」的練習,父母和孩子一起學會釐清觀點、覺察感受、滿足需要、提出請求,也就可以大幅降低情緒或人際障礙的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