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游牧者的幾種簡單儀式

2024/03/15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儀式感

這篇文章簡單介紹身為創意游牧者,啟動不同模式會需要的儀式。

對創意者來說,「儀式」與其說是啟動或紀念,不如說是「創造」本身。

對古早的祭司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儀式。現代的人,套句安迪沃荷的話:

每個人終其一輩子都將有至少一次享受10分鐘大眾曝光的機會。

當然,安迪不知道的是,在社群媒體及直播如喝茶般的正現代,10分鐘只能說是開胃茶點。

藝術家、表演者、演說者、作家、廣告家等需要時常「放送自己」思想、作品、行為的人,都是某種程度的「專業儀式家」。

你想想,祭司、禮儀師、主持人、典禮主教、專業宣示者等在做的事,不就是在以劇場感、表演感、藝術性和語言包裝訊息或事件的特殊性嗎?儘管明明關係不需婚姻,婚姻明明只須登記;出生明明不須慶祝,生日明明只是生命一部分;領袖明明不須上台,登基明明只需蓋章。

為何要「戴戒指」?為何要「吹蠟燭」?為何要「上台演講」?


你這樣想好了,如果你以一杯咖啡當作開始一天的儀式,咖啡師不就成了「大祭司」了?

如果你每天晚上都以點著一個芳香蠟燭當作冥想前儀式,在電燈和煤油燈尚未發明的每個點燭民家不就都是「心靈大師」?


能夠讓「品咖啡」和「燃燭」這些原先只是生活小事的行為富滿「意義」的人,就是祭司。願意接受他們概念的人,就是享受儀式的人。

如果銀行行員每天以蓋在最後一張支票的印鑑當作結束一天的儀式,那麼這個簡單的美日蓋章行為,儘管他/她已經做了10年,可能執行了萬次,但那由那一樣的一個動作所代表的「完成一天的事情時的滿足感」就是自己給自己的施的簡單魔法。

現代化的生活在變少的公共儀式中,把個人行為或小型事件變成了新時代的儀式。

我想,我們還有許多婚禮和尾牙,但廟會、朝拜、上教堂、公演、春獵、祭典、朝會等已經跟真實社群較為發達的過去相差減少很多。


儀式私人化是現代化的必經。以往會精心選禮包的內容、材質和合封方法,現在則拿出手機幫朋友生日挑選貼圖包當禮物。


但我要說的不是什麼現代化。

我要說的是本質上就是「魔法師」會享受「魔法」的人,如我,如過去的祭司,儀式魔法在不同的行為運行和意義光譜上會有不同的波長和波段。


儀式魔法的類型

首先我可以以心流和思考維度大致將儀式分成幾種:

-高度創意型儀式

-運動型儀式

-高度生產型儀式

-生活儀式


創造型儀式

如果一首歌是你的儀式,那麼我會問你為什麼不自己唱那首歌?

高度創意型人如我,會這麼說。

當然,我自己知道答案,不過我的魔法構成是這樣的:

一首歌的開始,不只啟動我創作的行為,更是詩本身的流動。歌聲的停頓是詩的註腳、琴與打擊聲間的共鳴與詩句對丈對韻。曲子帶我去高原看星星,我就寫匈奴與公主;交響如果讓我看見西部,我就點一杯龍舌蘭研究我的腳色手中那把左輪的歷史;魯特琴如果帶我走一趟賽普勒斯,我的文字大概會是濕的,紙張受潮後有阿弗羅黛娣的珍珠色。

創作行為一旦「啟動」,我不會把我的魔法取消,也就是說,我不會在開始創作後把我的儀式關掉--儀式會成為創作的一部份,與創作「難分難捨」。套一句角色扮演的講法:

我的作品常常可以瞥見它的附魔(the buff going along with that artistic endeavor)。

我不只用音樂作為創作(儘管高度創意行為通常是創作)的「buff」。幾乎所有高動態環境因子都會是這個類別的「儀式」,愈創意的生產行為所要求的buff愈多。相對的,創作要求的「儀式相容度」愈高,儀式的能量就會愈強,但相對也對儀式「停止詠唱」、中斷的容忍度較低,且這些儀式的稀有度也會提高。

舉例來說,現在外頭下著春雨,某種程度這會是我創作的儀式,如若我剛好在寫一個關乎愛情的小令或歌譜,那麼如果我走進一間咖啡廳沒有靠窗可見、可聞、可賞雨的位子,我會掉頭就走。儘管環境已提供其他儀式,譬如咖啡、音樂、舒適和香氛。這是對必定「儀式」的堅持和挑剔。

舉另一個高創意度型儀式為例:攝影。我走在對的街區,拍攝突然出現的完好靈感。突然接我的耳機中的爵士樂被煩人的廣告覆蓋,如果我在「flow(高專注的心流狀態)」中,我會對儀式中斷極度不爽,通常,也會中斷攝影。

跟下個類別的高專注型行為類似的是,通常高創意型行為也需要高度專注。

故一些泛用儀式如咖啡也會時常出現。

其實更好理解的例子應該是其他型態的高創意行為如料理/做菜

認識我的人或參加過我舉辦的餐宴、派對的人都知道,我的料理儀式一定會有:

音樂、酒。

如果沒有這兩樣,我大概不會做菜。

做菜跟畫一幅畫或演奏音樂一樣。對我來說,做菜永遠是充滿藝術性、多元性、合成性、有機而動態的高創意行動,行動本身必須是藝術、烹飪本身必須是藝術、品嘗本身亦是藝術。

看過我做菜現場的人都一定會看到我隨音樂舞動,隨興地啜一口酒,倒一點正在喝的酒入菜,轉身一圈,與客人敲杯眨個眼,繼續翻鍋。與旋律翩翩到位時,隨機選些想實驗或覺得有趣的辛香料或調味品,潑灑如Pollock或張大千。我會欣賞北齋或Gordon的方法型做菜,但我絕對偏「樂興之時(一種古典即興樂品)」或即興樂式,這就是為什麼往往是爵士,如果是派對就是街頭藝術,如果是hosting大型晚餐那就是指揮--不,開演唱會參與者互動。

有趣的是,為何往往是爵士

因為爵士作為樂式,是最有即興和隨想性格的音樂種類,其自我表達和高度感受性都非常適合當作真正的「調味料」。如果我的客人在我的名菜「白酒松露雞心」、「川味羊肉燉菜」或「花園咖哩」嚐到爵士,我會覺得理所當然。這些都是我開懷做菜、享受創造的本我展現,理所當然會體現我的「風格」、「個性」甚至「為人」。

這也是為何音樂,作為泛用「儀式」,本身的多元個性和頻率與要「啟動」的行動有高度相關。這也是為何在認識自己、開始建立自己的流動模式後,過去的十年我幾乎不聽流行樂。

寫小說、詩或基本創作時以電影或遊戲配樂為大宗(同時提供大量想像版圖和心理冒險地圖)、散寫和烹調以爵士為主;搖滾、電子和現場演奏要看創作形式。

真的硬要歸屬音樂儀式的話:開車時會放搖滾(包括鄉村、放克和新迪斯可)節奏明確輕快的,但創作時有時會放後搖滾、另類搖滾、獨立流行一類,但這些我非常挑,通常已經是直接刷我的播放清單。

講到播放清單,它們就像金香店,有做法、祭祀也有慶典用的儀式道具,不,更像魔法道具店吧:從煉製魔藥到除魔儀式、鍊金術、讚頌儀式等什麼都有。

我心血來潮,回去看了一下各種古老的道具箱裡到底有些什麼儀式魔法

-10歲前:小舅舅的獨立實驗搖滾爆炸性的現場演奏;我媽的80-90年代中西民歌和搖滾;我爸的古典樂。這些埋藏並協助開發我的音樂儀式選擇力。

-10~13歲:因為無知和長期受相性低社群的影響,使用著與自己魔力相性極低的儀式如流行樂,惟日本動畫歌曲比較有啟動性。

-13~16歲:開始從西洋流行樂和動畫配樂開始實驗相性增加的儀式,漸漸因為「大魔導士菅野洋子」的啟蒙開始接觸我的高頻率儀式如爵士電子;另外從動畫配樂也開始漸漸踏入電玩、電影配樂(OST)的廣大魔力分支的不歸路。

-17~20歲:就讀台藝大和一人流浪台北、大量自我開發的複雜階段。開始透過街聲(台灣獨立音樂最大線上平台)接觸到後搖滾漸進搖滾(progressive rock)、另類搖滾和我那個世代的華語獨立音樂,不過花了更多時間沉浸在更貼近我頻率的儀式,譬如遊戲、電影、影視作品配樂,並將觸角延伸到Soundcloud(西方獨立音樂最大平台,現在已經被"汙染"了,就跟街聲一樣),愛上獨立製作音樂、配樂,同時藉由Youtube廣納不同儀式到我的道具箱裡。

歡迎逛逛我的【古老儀式道具收藏1號店:街聲】
以及比較不古老的【古老儀式道具收藏2號店:Soundcloud】

-20~25歲:流浪與學術能量集中時代的交界,花了很多時間在真正的創作上,也是此時我的Youtube以樂式分類的各種播放清單種類變得多到不行,但最多的仍然是一本又一本的全套OST(電影配樂)收藏。以下列舉一些我常用的儀式魔法

【3號店】品項太多,不方便讓你逛,不過我可以列舉一些我常用的儀式魔法系列,這些儀式我已經用到爛了,所以也開始積灰塵:

從【emo時代慢慢成長成有「品味」的精挑細選OST單曲選集】

紀錄20來歲品味成長歷史的OST專輯們

現在還是很喜歡但已經因為聽爛而不再當作儀式的OST有:《美麗境界》、《愛的萬物論》、Oblivion、《社群網站》、《模仿遊戲》、Dirt Rally、Watch Dogs、Grid 2、刺客教條4:黑旗(真的很iconic,我甚至看航海王漫畫時都用這個儀式,整個燃度爆表)、Project Cars、The Witcher 3、Skyrim、MGS: Peace Walker、Monster Hunter等。

Hans Zimmer的許多OST(他是繼菅野後第二個啟蒙我的大魔導士)

Ludovico Einaudi(共列第二位的啟蒙大魔導)

久石讓的許多作品(他也是大魔導士之一)

「Epic(史詩)」風格音樂(笑)

Groove Addicts的Full Tilt系列

《白日夢冒險王》OST

We Lost The Sea - Departure Songs後搖滾專輯

街頭表演Mix(搖滾、爵士居多,有段時間特別常使用Lucky Chops當儀式)

【Blue swing】、【Electro swing】曲風

【JazzHop】曲風

【Hybrid】科技劇場曲風

《十面埋伏》OST

《Suits》劇集曲子

【Dubstep / Melodic mix】、Trap、DNBs、Trance/psych電子曲風

【Chillstep】曲風

【Lounge】曲風

【Mood Collection】(笑)

演奏sessions如【NPR Music Tiny Desk Concert

搖滾、讀搖

古典】選

爵士】選

電子】選


講到【電子】就有些複雜了。

講到【電子】,就不得不順便提及一些高生產型儀式音樂,這些是我在寫我復仇論文On the Empowerment Perspectives with An Lacanian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以拉康之心理分析論人工智慧之內在動機與賦能理論),也是我學術集中力和創造力巔峰的代表作時,加之一天三杯咖啡能夠讓我出現「管狀視覺」等級集中力的「超高集中用儀式」,相當於你現在在Youtube上常會看到的那些標榜什麼「集中作業用」或「coding | focus ambiance」之類的音樂,但與他們不同的是我極度討厭lofi和chill什麼的樂式,更不可能用那些當作我的儀式

如果說那些lofi集中音樂是別人的精神嗎啡(腳踏車),那麼我可以說我的是高濃度精神催化劑(高轉化V8引擎)。

這些精神密藥也許只對特定的人有效,但仍然請謹慎使用:

我的elixir(萬靈藥)當屬 Cytus 2腳色選單remix

在我寫那篇40頁論文,並每天榨乾大腦和神經網路般瘋狂錄下跟自己的對話、產出、潤飾、修改格式、重複的那段時間裡,只要打開螢幕,我的標準儀式一定是loop(重複播放)Cytus 2腳色音樂一小時延長版,一天10~12小時,尤其是Neko的,才更重夠強夠濃。

另外幾個值得一提的儀式如下:

Grid 2

Driveclub OST

Cyberpunk 2077 radio remix


它們都是節奏快而重的電子音樂,含括trance、psyk、dnb、minimalist等電子樂風。

簡而言之就是我的儀式narco,卻又合法。

但像菅野的攻殼OST又太minimal(且聽太多次了)、Social Network OST也是,Daft Punk又太progressive或pop,儘管也是傑作。


不只是學術或分析型高密度生產,甚至在幾次需要高度集中的創造型工作時,也是不斷loop它們。像是那次畫大壁粉彩以及快速產出半創作型文章等等。


-25~30歲:儀式音樂轉型及無國界化期。

轉型是指逐漸開始遠離OST領域,但終究是從某些代表性OST或上個時期遇到的奇妙領域儀式延伸過來的時期。譬如:

Ocean's電影系列OST的現代爵士,以及

Burnt裏頭的實驗型和後現代爵士,

還有探訪Musicmap時所出現的全新口味narcos。

轉型前期,西方流行/獨立歌曲的單曲收藏在五年間還是不斷增加,但你可以看到明顯的pop->indie->??? & 語言多元的趨勢

在我出國前,無國界音樂漸漸在我裡萌芽。

最早的啟蒙魔法是Thievery Coporation,然後是不斷到處探索遊走--如我靈魂和真實性一般--的異國地宮尋寶,打下我現在常用儀式道具庫的基礎。

在我出國前夕,它發芽了。

別的不說,光是Barcelona Gipsy Klezmer OrchestraLight in Babylon,就足以生成如《旅歌--巴比倫與巴塞隆納》啟蒙我申請國際藝術駐村的冒險前序章多語言詩篇。

在我出國冒險後,我的音樂版圖當然也隨著人際版圖急速國際化,當然,社交及泛用儀式魔法少不掉【House(浩室)】和所謂派對音樂。前期超級喜歡用的泛用儀式瑞典團體Vicetone和現代實驗爵士團體Bonobo此時從可以偶爾無腦撥放,變成過於膩耳。

也因為忙著生活沒空創作,啟動用音樂清單也漸漸從集中型開始貼近功能和放鬆型,漸漸偶爾從V8換成單車

【國際獨立 / 鄉村 / 翻唱】等

Reggaeton


轉換成熟期可以從我的Spotify(從出國後開始用)大致抓到演化路線,不過,如我所說,這個轉化反映我的儀式漸漸往功能和聆聽靠去。我可以安心地在任何地方撥放,不用消耗心神特別去選,誰都可以享受,開車時可以聽、長時間在農場、室內、鍵盤上工作都可以聽,放出來也不會覺得詭異。

基於Spotify收藏清單不能分享,這邊稍微將【4號現代儀式道具庫】的成熟脈絡展示一下:

-約50首【法語流行、獨立音樂】(從墨爾本送餐時練習法文時開始蒐集)代表有M的Bal de Bamako

-約100首【前期道具箱精華儀式搬運】(其實就是耐聽又聽得比較不膩的)代表有KALEO、張惠妹、OST單曲、Vicetone、Ludovico,混一些新開發的獨立藝術家如SAULT、精挑細選的單曲。

-最後的100首用非常緩慢的時間漸漸增加,語言和樂式的混血比例極高。不過我自己覺得這100首有個主節奏:節奏仍然強烈,聲調偏低沉,精神獨立而實驗,而有點低吼而對抗而有風霜感。

這一百首標示了我的浪蕩期。也標誌了我Homeless Cosmopolitan(無界國際客)的代名

尤其是我最近開始穩定重新巨量創作,啟動用音樂似乎又重佔我的儀式清單。非常緩慢地從功能性又轉回儀式性了。【最新的道具庫】代表我現在的心態:自我、了然。

以往是Work hard, play hard. 現在是Work smarter, play always.

以往,我需要V8般的kick(踢入狀況般的猛勁),有點像戰前吶喊那種儀式。現在是跟以往做菜一樣,享受、跳舞、有所節奏而忘情、自然、自我表達、自由、多元素。

我想要在我的Spotify清單和收藏曲目裡環遊世界,就跟我真實的行為和想見一樣。

目前我用來啟動小說、寫作和創作的儀式其實是音樂的半探索,但我真正的儀式是回到信任自己的選擇。當然可能因為太久沒撥放收藏清單、也很少能從頭撥放(網頁版才能),能從最新的收藏開始撥放,也對以前的收藏比較不會膩了(太久沒有聽),不過我想真正的改變是在我自己身上:我變得更做自己、隨心了。

最近的儀式道具清單接近非洲和南美

Billy Cobham

Victor Wooten

比較聽不膩的radio是【Global Groove】和Chef的OST

忘情做自己,隨興而jinga。真正的自我啟動。創意者的儀式,最終是回歸自己。

比較不同於人對創作者的想像,酒精於我的高度創意模式並非必要儀式。

酒精比較像即興作品或行為的誘發,是社交和藝術的催化,但不會是創造的直接儀式。



運動型儀式

與其說是特別要講運動的儀式,不如說我對某項運動的情有獨鍾和熱情的灌注,使我產生了儀式感,或者更精確地說,這是我唯一喜歡的運動。

那就是snowboarding,雪板。

首先是上季開始的行前儀式,每天從山下出發上山前,我一定會拍我家那張釘在牆上的鐵板,上面寫著:

THE MOUNTAIN IS CALLING. AND I MUST GO.(山在呼喚我,而我一定要去。)


然後通常會標記今天可能會去滑的朋友或雪友,發在我的動態上。

然後我就整裝出發了。


再來,一樣,必備的儀式是音樂。

共滑時偶爾我不會放,但如果是對話少的一起cruising(到處滑)是一定會放音樂的,偶爾會放比較cruisy(愜意)的音樂。

但大多數時間,尤其是單練、練招、高動態、極限模式時--我多數時間都是高動態--我一定會放我的:

【風雪選】播放清單

尤其是Flume的Some Minds,那個beat drop(進入精彩音段時)真的是雞皮疙瘩掉一地。不過以別人的眼光來看,我的滑行風格也是會讓他們雞皮疙瘩掉一地。

這個儀式(buff)能讓我長期處在高強度狀態,富有極限、瘋狂、優雅、浪漫、動靜分明、忘我的高強度表現,音樂和人一體。

道理跟創作一樣。


生產型儀式

如先前所言,在特定時段和時期咖啡絕對是高度生產行為的儀式。

但與其說喝咖啡,不如說走進咖啡店點杯咖啡、找座位坐下來、放下咖啡、小啜那第一口才是工作開始的儀式。

儀式的延續當然更包括打開音樂撥放服務,尋找並撥放音樂。


音樂的話,再次地,得端看進行的生產性行為本質決定類型和節奏。

如果是重複性高、操作性高的事項,譬如在澳洲農場採果時,通常會回到電子音樂,可能偏向極簡或節奏快的音樂,詳見高度創意型儀式裡關於電子音樂的部分。


關於採果,為了讓精神、心態、身體都處於能長期高度專注和緊繃的狀態,我還應用了鬼滅之刃的全集中技巧(笑)

簡單來講就是長期維持腹式呼吸--只用嘴巴進行呼吸。

我甚至會有這樣的心裡話或默念,有點像維持長期儀式魔法的集中詠唱,如:

雷之呼吸,(嘴巴吸入一大口氣),雷鳴一閃!(然後開始超快速採果)

除了中二,我還有其他心法,像是:

I'm speed. (我是速度。)--閃電麥坤?
我誰都可以輸,但就是不能輸XXX(我想超越的採手)。
我是快手、我是快手、我是快手、......(重複)!

雖然我後來確實變成最快的,但也會偶爾被叫回去重採(QC)。這是每種技巧熟成之必經之路,所謂QVQ(quality vs quantity)。

我後來才知道,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啟動心法,當初整公司最快的採手,也是一個台灣人,就說自己也是放快歌。我問什麼歌,他說:

電音。(很台的那種)

我們都狂笑,但是顯然效果卓越。

也有人試過頭文字D的音樂,但顯然不是音樂快就有用,音樂要成為儀式魔法,得要與人產生共振


我還有一個採果儀式用了很久,效果十分卓越,就是叼草。叼一根小草或枝枒,讓自己的中二等級上升,速度會快很多。某種程度上也能輔助全呼吸。不過後來被supervisor禁止了,因為怕草枝掉進果桶。


回到電腦上。

有一陣子在學術、專案、寫作的三種模式中頻繁切換,而每種模式都有自己的一套啟動系統,我稱之「bench」。

所以我用簡單的指令碼將常用網頁編成三個workbenches。

分別是:

  • Transbench
  • Acabench
  • Writing bench

繼咖啡儀式後,就是依進行的事項模式打開這些工作台。工作臺內包括我進行這些模式時必定會用到的功能、網站和頁面等。

當然也有必定共用的幾個功能或網站,譬如Gmail、Spotify

Transbench指翻譯或語言專業作業模式工作台。

裏頭有:

Power Thesaurus:我喜歡的英文同義詞辭典。

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查詢中文字義和典用。

英文字源自典:查詢英文的字源。

Google Ngram Viewer:Google的語料資料庫檢視器,可用來比較和統計某些字句在大型語庫中的被使用次數,通常是研究或學術寫作用。

COCA:功能同上,但沒有檢視器,純粹是語料庫,美國資料為主。

BNC:同上,英國語料為主。

東東同義字辭典:我知道名字很滑稽,但是是相當強力的同義字辭典。創作或學術都可使用。

Acabench指學術研究或學術方面作業模式工作台。

裡頭包括上頭所有的英文字典和語庫,以及:

國家教育研究網的學術專用辭典:任何學術研究者的好朋友。

Google Books:用來查詢出版物和引用資訊。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美國心理學會心理學字典。原先是工作開發用常參考的心理用詞資料庫,後來成為經常光顧的地方。在寫論文時時常使用。

Writing bench指寫作和創作模式的工作檯。

有上面所述的中哲東東

以及:

Evernote:以前的寫作、紀錄和創作的平台。現在換成以Notion管理文字和紀錄,Google Docs進行基本稿創。

Episode:以前的部落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儀式,是計時

自從開始練習1%法則,基本上我開始做什麼都會計時五分鐘

尤其是生產性行為或專案事項。

原先,這是一種時間管理的技巧,後來變成自我精神和不完美主義的每刻鍛鍊。

現在,我就連創造性行為也會計時,我在按掉計時器後會馬上重新開始計五分鐘,儘管我創作的時間可能很長(大致上以心流決定時長),但總是有種被現實「提醒」要時常看一眼「創意自我中心性(creative selfness)」和不要太被連結性給帶離「完整性(wholeness)」。

我最高紀錄是寫《「內」戰》第一章時,連續寫了16個小時,也就是共約160次五分鐘計時

這個儀式與音樂儀式互相平衡,一個是「架構」,一個是「動態」,在我的現今儀式魔法中是相輔相成的最佳長期buffs。


最後一個常用的儀式是錄音。

這原本也是增加生產力的技巧/工具。有時我會在brainstorming(腦力激盪)、組織架構或純粹缺乏靈感時,拿起手機錄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目標是增加生產力,我通常會並用上一個儀式/技巧,也就是計時,可能五到十分鐘,強迫自己盡快生成MVM(最小可行性方法)。

後來,我發現不管我有沒有製造出MVM或滿意的成果,錄音都有很大的啟動功效。

畢竟我的人格和個性本就很適合動態型方法。

所以時常,我變成喜歡用錄音當作啟動計畫或事項的儀式



生活儀式

一天的開始,不乏許多儀式,有大有小,功能都不同。

但有讀我的5分鐘實驗室的人大概知道,我一天的啟動和沉澱基本上由兩個重要的apps把持:

Moodee - 一大早第一件事:紀錄和描述當下心情,並取得簡單但有效的建議。簡見:【五分鐘寫文章實驗 v7】:"How Am I Doing?"

Deepstash - 一大早第二件事:閱讀生產力或自我成長的簡短文章,取得快速有效的激勵或啟動力。簡見:

【五分鐘寫文章實驗 v10】:Mental Boost 腦力"激盪"


儘管我的整個早上行程,本質上都會是自由且彈性的,但還是由四個標準架構把持:

  • Emotional 情緒:Moodee就是其中一個情緒儀式。起床第三件事,看看IG上有關人性溫暖、自我成長、藝術或表演的posts,譬如A Dose of Society、Humanityspreader、We Love You、釋恆義、The Good Witch等。最好是能流流眼淚,有cathartic power(淨化力)的情緒儀式是最強的。或者我會寫一點日記。
  • Physical 生理:起床第四件事,到頂樓、充滿陽光的地方或大自然,最好是青草地,隨著音樂伸展身體、吸收陽光。如果親自與大自然接觸,譬如能用光腳踏上泥土是最好。
  • Mental 頭腦:剛剛提到的Deepstash包括在這。另外IG裡的一些posts也包括自我成長、自我管理、生產力建議的quoes(引言)、演講片段、課程等,都是mental儀式之一。或者,我會拿起其中一本相關主題的書,閱讀一點點;又或我會聽一點Simon的A Bit of Optimism播客。
  • Spiritual 靈性:除了媒體,我早上會在戶外或陽光充分的地方做一點冥思,練習「self centeredness」或「mindfulness」,也就是增加「當下性」。


整套行程會在每天結束前再進行一次。


這些儀式是讓我能繼續堅持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偏不倚地慢慢前行的星點。


再來是酒精。

在我還在國外生活時,每當接近周末,譬如週四夜,我們就會先開始「predrinking(預先喝酒)」或「preparty(預先慶祝/派對)」,然後周五夜~週日夜,尤其是晚上,如果沒有出去bar或club(酒吧)喝酒的話,就會覺得全身發癢不對勁。

周五夜周六夜狂歡、喝酒、看球賽(我沒有)、派對、跳舞、聚會、外出等之類的,是西方人血液中的儀式。虔誠度大概跟基督徒做禮拜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回到台灣後,每至周末我都會覺得全身發癢,卻又沒看到半個人走在路上是開懷、期待、盛裝打扮並酒醉的。頂多只有跑夜店的年輕人在路邊嘔吐或熱炒的阿伯發酒瘋,但那不是那種西方的儀式感。

我想周末下班唱卡拉或吃熱炒是台灣人的儀式吧,但氛圍是完全不一樣的。

台灣人認為去酒吧是奢侈、特殊場合/目的或假掰(附庸風雅),但對澳洲人來說,下班後去酒吧來個tap是放鬆、打撞球、射飛鏢、社交、活動和結束一天勞動的儀式

有點像現代人下班回家窩沙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Netflix或其他追劇平台一樣,那就是儀式。現代城市的回家窩儀式也許開始慢慢取代酒吧儀式,但周末一定會有夜生活的儀式。


在澳洲時,我還有一個儀式,這儀式也是許多西方人會有的:下班後打開冰箱、來一瓶冰啤酒:

啊嘶~爽!

回家後第一件事,累了不是打開電視和Netflix,餓了也不是先吃東西,而是打開冰箱就是開一瓶冰啤酒、灌一口......一天的疲勞和疲憊就這樣沖刷掉了,簡單、浪漫、儀式

奇怪的是,回到台灣後這樣的習慣就沒了。


其他值得一提的儀式魔法有:

以前一個人住、有自己的電視時,會在睡前撥放一些伴睡的影片,基本上有幾種:

  • 8K HD 在各種城市散步的街景影片,譬如涉谷威尼斯之類的,通常會有好幾小時,有時睡到早上他還在走。
  • Franceinfo或France 24 live news:兩個主要的法文新聞網,就這樣讓它一直放,製造某種沉浸式學習?
  • Ambiance:環境影像和音樂,譬如我常用的的睡前儀式是「生火」或是「造雨」。



不知不覺把整個儀式魔法道具庫給盤點了一次哈哈,希望這些對你也有一些幫助!

內容總結
我的生活儀式感,幸福感提升的魔法是......
0
/5
這是實驗室,歡迎各位Homeless Cosmopolitans,意指「無家可歸的國際客」。在文字裡無家可歸是很正常的,就如同我自己從不喜歡有家可歸。這是一種人生狀態、這是一種生活模式、這裡只在乎:【不做選擇跟做出選擇有著同等的高尚】。 這裡是我個人創作工作室Studio WKL--走吻學工作室--的一部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