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海苔醬有機會到他公司的製造現場來支援改善活動,第一次實際體驗到傳說中的「作業時間觀測」覺得很新鮮!以前看過現場管理者都會帶著碼表在生產線上走來走去,專注測定時間並紀錄,看起來相當專業!時間觀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活動呢?接下來簡單分享流程跟體驗心得!
通常每個工程都有作業指示票或作業指導書等資料,這些資料會詳細記錄這個A工程的組裝步驟、使用甚麼工具組裝、需要那個機構部位塗油、用什麼零件組裝在哪、使用零件有幾個等等。
要製作出一個完成品,過程中會經過相當多的製造工程,每個工程內也會拆解成許多作業步驟,時間觀測就是針對每一個工程內的每一個作業步驟,進行時間測定。例如電視的製造工程有20個,這20個不同工程內的作業內容也不同,A工程有10個作業步驟、B工程有5個作業步驟、C工程有8個作業步驟等等。
在做時間觀測紀錄時,會需要大量的專注力。一邊看作業者的每個組裝動作,一邊快速讀取碼表上秒數後記錄在時間觀測表單。因為是人工紀錄時間,每一次測定時間一定會有偏差,接下來就是要把所有測定時間進行計算並分析。
當時間觀測完成,也分析每個步驟的平均時間等等,就可以利用先前錄影的紀錄影像來反覆確認作業者動作,或是再次到生產現場確認,找出可以改善的問題點。
除了看作業者的手勢跟動作,也可以把注意力移動到外部環境,例如作業者的作業範圍、桌上擺放的物品、前工程到下工程的銜接狀態等等,也都可以從多方面角度來找出需要改善的問題點。
從上述提到的 Step4.觀察作業者動作和Step5.觀察作業者周圍環境,發現到許多可以改善的問題點項目後,就可以具體寫下發現問題的作業步驟,以及問題點內容描述。
例如:
接下來要寫出個別問題點的對策發想,需要腦力激盪或是參考好的改善案例。
例如:
列出問題點跟改善對策後,就可以根據每一項改善對策內容的難易度,去推測改善案可以在什麼期間內完成。容易改善的項目,改善完成的時間就會越短,以此類推將難易度進行分類。
難易度低到高:
接下來就可以參考動作改善内容的時間資料,內容有紀錄許多改善後預計會減少作業時間多少秒數,把先前寫的改善項目對照減少秒數後,把減少秒數合計起來就可以知道這個A工程如果改善完成後預計會低減多少時間了。
例如:
印象中的時間觀測,以為只要準備設備紀錄作業者的時間就可以了,沒想到實際體驗後卻是滿滿的學問跟知識!並非想像中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啊!以下是三個海苔醬覺得最有印象的部分:
經過這次體驗後,發現這需要高專注力跟敏銳度,才可以從作業者的習慣化的作業動作中找出問題點,進而改善工程、減低作業浪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