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怎麼解除痛苦跟求取快樂的?|《系统而全面的禅修入门课》03

2024/04/01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人类是怎么解除痛苦跟求取快乐的?

你怎么面对孤独的?怎么处理情绪烦恼、避免痛苦的?你又是怎么获得快乐的。请大家自己问一下自己。

这里列出三个三大类,关于人类是怎么解除痛苦跟求取快乐的。

第一种是比较低劣的求乐方式。它的特点是什么呢?他只是为了短暂的快乐或者是转移当下的痛苦,他甚至可能会做一些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

这些其实很正常哈,我们经常都这样做,而且是不由自主这样做,并且很多时候很有效,比如烦恼来了,游个泳;痛苦来了,烫个火锅、唱个歌、打个麻将、购个物之类的,这些其实都还算好哈,都很温和。

更麻烦的是,他可能会因此开始伤害自己跟他人了。打架啊、喝酒啊、抽烟啊、甚至吸毒啊之类的,然后把自己送进监狱去了。这样慢慢就变成了一种恶劣的方式了。也就是说,他本来想解除痛苦,但是恰恰获得了痛苦,把自己推到快乐的反面去。

所以《入行论》说,“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意思是什么呢,众生他想要解除痛苦,但是无奈、痛苦反而更多了,因为造了更多痛苦的恶因。愚痴的人想要追求快乐,但是自己却把快乐毁掉,像毁灭仇人一样。

第二种是一般世间人求乐的方法。比如旅游啊、看看心灵鸡汤、看看书、听个音乐、画个画、看个电影啊这些,这些一定程度上能对冲我们过于物化的那种痛苦。

raw-image

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家叫马斯洛,他提出人类有五种需求。最开始你都是追求生理的需求嘛,你饿了你肯定要去吃啊、渴了要喝水啊、尿憋急了你要拉啊、冷了要穿衣服这些。这些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为了生存嘛。

然后下一个需求叫做什么呢?叫做安全的需求,我们至少要保证我们是安全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也跟物质很有关系,是不是?比如,我们拼了命地存很多年的钱,就是源于不安全感的存在。来到泰国,我才发现很多泰国人,没钱也很有安全感,因为他们这里不愁养老、不愁教育、不愁住房、也不愁医疗,所以他们没钱也是很有安全感的。

你去看那些高楼大厦或者别墅,为什么要装摄像头?因为感到不安全嘛。他们担心会被人偷,被人抢,被伤害。还有,现在的小孩子上学,因为害怕小孩子不安全,所以都需要父母去接送。这些都是出于安全的需求。

第三个是社会的需求。有一个心理学家,叫做艾利克森,他说人的自我意志不可能单独成立,人一定要在社会中建立他的自我。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一出生,就有你的父母存在,你要跟父母互动,然后你会在跟父母互动的关系中定位你自己是谁。在互动中,你也会不断地塑造你的自我人格。的确会的,如果妈妈不给你奶吃,你就会哭,一哭发现有效了,你下次就会接着哭。这样的互动,其实也是在塑造孩子的人格,在塑造他的自我。所以艾利克森说,你真正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你的自我一定会在各种关系中被建立,被塑造。所以,你就需要有社会关系,有社会需求。你在社会中跟其他人打交道也是一样的,你看你需要不停地跟人互动吧。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改变自己以及被别人改变。社会需求还有很多种,比如爱情、亲情和友情,你都会有这些需求的。你想转角遇到“爱情”,但可能遇到的是“疫情”……

总之,你一个人呆不住,你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冷。为什么呢?如果从佛教来说,就是我执在突显,是我执的一种体现。网上有人打字说社会关系中还有一种叫做“密接者”。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算不算我们在相拥。不算,算“密接”……

正因为一个人你呆不住,所以你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有师兄讲过嘛,想要惩罚一个人,是很简单的,把他关起来就行。即便是不惩罚他,你只是不跟他说话,手机也没收,吃喝方面都让他吃好喝好。但是你会发现,这样关他两个星期,他也会疯的。这里指的是普通人,修行人例外。所以,人一定要找其他人互动,折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隔离,没人跟他互动。修行人是例外的啊,隔离正好当作闭关嘛,“归家稳坐”,岁月静好。点一柱香,“南台静坐一炉香”,反而更加安逸和自在,法喜充满,这是修行人。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做阿德勒,他是上个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他曾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大家可以去看看,你的烦恼是不是跟人有关?但是你又很难不去处理人际关系,你多多少少地都要跟周围的人有联系嘛。然而,只要一联系,凡夫人之间,你又难免产生爱恨情仇、相爱相杀。所以,人生好难呐,左右都难。

第四个需求叫做什么呢?叫做尊重的需求。每天叫醒你起床的是什么呢?有人会说,不是闹钟,是事业,是金钱,还有各种各样的理想。有首歌叫《卡路里》里面唱的:“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但是这些的背后,人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有可能是,他需要有人去尊重自己。

在心理学上,其实把尊重需求划分成两种,其一叫做自我尊重。如果一个人自我尊重感很高的话,他会很自信的,会觉得什么事情都干得成。若做错了,那就从错误里面学习,他不会被打垮的。这是因为他的自我价值感很高,这是一种自我尊重。另一种就是需要他人尊重自己。

所以,尊重的需求既包括社会中其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也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这两种。人不能孤独地存在,人一定要找到对境,找到对境才会让自己有存在感,有存在的价值,便要找到尊重。如果这个从佛教里来说,又是我执的体现和表达。

刚才提到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他有本书叫做《自卑与超越》,这是一部很出名的、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他在书中说到,人的一辈子都在想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人都会想超越一种感觉,叫做什么呢,叫做自卑。你从小到大,或者说一天到晚,都会时不时地感觉到自卑。例如老板比你有钱,小鲜肉比你帅。人刚生下来也会自卑,妈妈不喂奶,你就死掉了,所以人都会自卑的。

包括你去上课学习,别人的成绩比你好,而且他还不掉头发,你就会开始自卑(笑声)。哪怕等你长大了,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自卑。就算你不自卑,请你站在高速路上试试,为什么呢?当你看到汽车从你的身边呼啸而过,你的自卑感就来了,车那么坚强,你那么脆弱,它是铁憨憨,但你只是一坨肉,由此,你的自卑感就出来了。

还有你看,现在有很多人不是都有容貌焦虑吗?这个词我也是最近听脱口秀听来的,我为了准备这个课真的是拼了。有的人他感觉自己不美了,会很自卑。胖了不行,掉头发也不行,“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胖了,就瘦不下来。”(笑声)有很多人,他会为身材、相貌这些去焦虑嘛,其实这就是一种自卑感。因为有自卑感,我们所能想到的东西,就是试图去超越这些自卑嘛。所以,他这本书叫做《自卑与超越》。

你看,有些人是怎么超越自卑感的?小时候你欺负我,我长大以后要做领导,去欺负更多的人;小时候没钱,长大以后赚了钱,我去买东西,想买啥买啥。

但是,阿德勒他说,他找到的方式是怎么样呢?他说的其实是一种比较良善的实践方法。他说,这种叫做自卑感的感觉,其实来源于另外两种感觉,一个叫做价值感,一个叫做归属感。

价值感,就是指人想要发现他自己存在的价值。当然,佛法最终也会破掉这些执着。价值感的意思就是,“我的价值”需要被体现在哪里。如果一个人找不到自我价值的话,自我就会很痛苦的,所以人需要找价值感。

另外,一个人还需要找到什么呢?是要找归属感。我的美术老师,说画画和设计都要找“归属”才行。如果这种感觉落实到人的层面的话,归属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被爱、被认同、被接纳、被理解的感觉。你可能会在爱情里找到、在家庭里找到、在事业中找到、从画画里找到、从音乐里找到……的确,有些人在事业、人际关系、或精神生活里面也会找到它的。

人穷极一生都在寻找这两种感觉,你们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子的?你看那些演绎超级英雄的电影中,那些大坏人、大反派、大boss,他做了毁灭地球的事情,伤天害理的事情,纵然他伤害了全世界,最终他却可能会说,他是想让他的父亲看看自己是不是孬种;想要证明给那个女孩子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让小时候看不起他的人,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他想要找的就是这两种感觉,价值感和归属感。

所以,尊重层面也可以包括这两种感觉,从精神层面被认同和被接纳。价值感和归属感,都可以算作是尊重需求的体现。

raw-image

阿德勒说,世间人要找到这两种感觉,那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吗?如果你是世间人,并在世间生活的话,你想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你觉得最好的寻找方式是什么?

其实,阿德勒给出了一个很良善的解决方案,虽然这个解决方案并不究竟,但是的确挺良善的。他说,你的自我价值感应该体现在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你要把自我价值跟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叫做自利利他,你这样才不会分裂。其实挺良善的是吧?共赢的思想。这样你也会心安理得,同时你也会完美地实现你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为什么呢?你利益了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自己也会有自我认同的价值感。虽然这是心理学说的,不是很究竟,但其实是很良善的。

不究竟的原因,我们就要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来看。为什么呢?它从广度、深度其实都不是很究竟的。广度上来看,他找到的只是我们生命周期的一段,小小的人生这一段,它是心相续的一小段而已。他不知道轮回,所以它广度上不够,这是第一点。

另外一个是深度上不够,他没有找到真正的底层需要到底是什么?底层动力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它没有找到“我执”那里去,也没有找到我们“自心本性”“光明”那里去。所以它从深度上也不够。

如果我们是佛教徒的话,我们最终的归属感、价值感应该怎么找,这里应该有老师兄可以回答一下吗?归属感的话,你要找到禅宗说的自心本性那里去,叫做‘归家稳坐’。你要找到那个不坏的归属,这样的话,任何时候都有归属。为什么?什么都是它,你就没办法不归属了,彻底的归属了。没有了能归属跟所归属,彻底地到觉性那里去,这个是实现归属感的方式——归家稳坐、明心见性。

那价值感是怎么实现的呢?利益一切众生,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的话,才会彻底、圆满地实现我们所需求的价值感、归属感。所以佛教徒他追求的就是这些,其实也就是“智慧”和“慈悲”。这些层面,真的是和迷信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五个需求是什么呢?马斯洛讲的是比较高级了,叫做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动力。他如果有自我实现的需求的话,他就会不断的迈向他的完美人格。自我实现,肯定是一种精神的需求,要自己来认定我是什么样的人,就算我不了不起,我也很独特,“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我的理想、我的目标,这些我一定要达成,哪怕千难万险,它达成了才会快乐,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很奇怪的,千差万别,像有人就想去跨栏,对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而且跨栏我还怕扯到淡。

以前我的老师,说过移民美国四代人的需求,他们的需求真的是不断变化的。像第一代人就是生理需求、物质的需求,比如去淘金,出了很多淘金的电影、西部冒险之类的,这是第一代移民美国的人。

然后第二代,发财了,就不求钱了,求权利。所以很多人去参选、当官、做议员。

第三代又看不起这个了,他觉得父母辈们勾心斗角,太痛苦了,太累了。“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个是杜牧的那个《阿房宫赋》里说的。所以第三代人他就不想去搞权力斗争了,他要的是什么呢?更加优美的东西,开始搞艺术、唱歌剧或者是搞绘画。很多人就去唱歌剧或者去好莱坞演戏,感觉这些比当官好多了,而且很浪漫。

但是,浪漫浪漫着,你也是会痛苦的。为什么呢?搞艺术的人,搞得好的话,他会很敏感的,他会察觉到人性的很多弱点,很多曲折,甚至黑暗面。他了解人性是怎么样的,包括各个阶级、各个层次,各种各样的人是怎么样的。他慢慢深挖人性的话,一方面,也因此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来,而另一方面,他慢慢会厌离这些东西的——他会发现社会不是他想象要的那样,人也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美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现实。所以他会很痛苦的。

那这些人的出路在哪里呢?他可能会去追逐宗教,找一些灵性上的东西。去找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是谁?我要去哪里?这些需求是一层一层往上推的。每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甚至要上升到形而上学、哲学性的层面。你看李嘉诚也是这样说的,他有句名言大概是说,人生是什么呢?建立自我到追求忘我的过程。

这些是马斯洛总结的五种需求,其实大部分人的需求都会包括进去。

网上还编了段子,说人类除了这五种需求,还有一种更基本的需求是什么呢?网上的师兄大家肯定知道,比这五种需求更基本的需求是什么呢?wifi。现在人没有wifi活不了,有网络信号是最基本的需求。

raw-image

我们大部分的需求,都是往外拿,或者是从外面找自我需求的认同,从外面找快乐的方式。而我们内在的驱动力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基于人我的欲望。我之前看过那个心理学家,叫做弗洛伊德,他说了一句我都不好意思说的话。他说人是被什么驱动的呢?文艺一点的话,人是一台被“利比多”驱动的机器。其实他说的狭隘了,普遍一点的说法应该是,人是被欲望驱动的工具。

这个欲望的底层,如果从佛教来说,其实要观察到人我的无明和执著那里去。

还有一个哲学家说到欲望,他是怎么说的呢?他叫叔本华,他说什么呢?他说“人间不值得”。开玩笑哈,“人间不值得”是李诞说的。

叔本华说,人要么被欲望驱动,被欲望驱动的时候会很痛苦,你要去拼,你要去奋斗,你要忍受很多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是人生的一种状态,被欲望裹挟的时候的痛苦。

另一种状态是什么呢?就是欲望被满足了以后,他马上面临的是什么呢?爱别离、空虚、寂寞、冷、无聊……一个人很像买车,但买了车以后,实现了欲望,可他发现也不过如此,要买更好的。赚了几百万很快乐,但是很快就觉得也不过如此,还要赚五千万、五个亿。所以叔本华说欲望满足了以后,你就会陷入无聊,然后无聊又会引发新的欲望,欲望又促使他奋斗打拼,又陷入到各种痛苦中。所以,人生就像一个钟摆,从左摆到右,从右摆到左——人要么在欲望中痛苦,要么在欲望的满足中陷入无聊,周而复始。所以人生不值得、人间不值得。那还有没有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或者说是更符合底层实像的快乐机制呢?有的,有一种方式就是禅修。

其实禅修也是东、西方文化认知方式的分水岭,西方人看世界都是采用扩展五根的方式,通过借助各样的工具和科学仪器的方式,让五根更加发达。

然而,我们东方的方式,其实是停下六根,无论是看世界、看内心,还是快乐机制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通常的方式是向外求取、找刺激,而我们禅修的方式是让你自然安住下来,不求却又快乐,这个好高级。还有其他的快乐方式,像是利他啊、菩提心啊,我们之后的课会跟大家说。

还有一个很玄妙的就是,佛教居然说存在解脱的快乐,还是本质的快乐。这是什么鬼?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这是一种回归本质、不会被打败的快乐,听起来这么文艺,这个我们之后的课再跟大家详细讨论。

raw-image


如何安放身心

我们终其一生要做的事情都是些什么呢?其实都是如何安放我们的身心的问题,是不是?你任何时候都是想让你的身怎么样嘛,或者想让你的心怎么样嘛。我们有一个字叫做“忙”,忙是什么意思呢?拆文解字来看,竖心旁一个亡,心亡为忙,心死了,就叫做“忙”。你到底在忙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怎么样安放身心的问题。其实,世界上各种哲学也好,宗教也好,或者是各种学说也好,终究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即是怎么回到我们每一个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安放自己的身心。

东方很多哲学家都做过这样的思考,例如,儒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他说学问的终极之道,就是要放心,心是怎么安放的,这是学问的终极目标。

当年二祖慧可大师见达摩祖师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他所求的东西是什么呢?“我心不安,乞师与安”。他对达摩祖师说:“我的心不安,请老师帮我安心。”再者,《金刚经》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应住”就是说,我的心应该怎么安住,在世俗层面怎么安住,胜义层面又怎么安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说,妄心应该怎么降服?所以,金刚经也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它大部分倾向于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说的禅修,它其实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能帮我们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转变追寻快乐的方式,最终使我们发现宇宙人生的本质。这里提到了禅修的价值和意义。


禅修是什么

那禅修到底是什么?我们从专业一点的角度来定义禅修,应该叫做什么呢?我们应该将其称为禅定。正如刚才说的,天台宗说的止观,佛教中也有说三摩地等词汇。事实上,这些词汇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别,但是我们先不管那么多,我们先暂时统称为禅定吧。

真正的禅定,它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叫做“寂止”,另一个叫做“胜观”,“止观双运,方为禅定”。这一小段话我是抄慈诚罗珠堪布他老人家的。

“寂止”就是把自己粗大的杂念停下来,让内心安定,这种清清明明的状态就可以称作初步的寂止;另一方面叫做“胜观”,“胜观”就是你的“寂止”中是带有什么样的观点的。这会造成我们禅修的目的、方向和方法、以及结果都可能会不一样。关于我们的禅修中需要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在第三、第四堂课我们再来说。


总结禅修的作用

禅修的好处有什么呢?这边总结了三个很妙的观点。

第一个好处是,禅修能够改变快乐方式。前面我们讲案例分析的时候,已经说了很多内容了,只是没有用术语来进行汇总。简单来说,禅修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它会改变我们的快乐方式,从分别驰求找快乐,到内在平静而产生快乐的方式,这就是改变了产生快乐的机制。

禅修的第二个好处是,它能够改变认知方式。我们通常都是朝外分别,朝外认知的。现在我们停下六根,去看世界,看自心,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大不一样。

禅修的第三个好处是,它可以改变用心方式。大家最初步是要先学会怎么既专注又放松地用心。如果往深刻了讲的话,那就很玄妙了。

你看大圆满中说,区分心的层面要分为四种层面。最开始的叫做“分别念”,动用粗大的分别意识就是用心方式的第一种层面。第二种叫做“觉知”,觉知是可以包含分别念,但是念头却包含不了觉知;第三种叫“觉照”,那就更厉害了,“觉知”可能是具体的,但你的“觉照”却是全体的。这些用心方式都很不一样。最高级的用心方式叫做什么呢?叫做“觉性”,这个就是大圆满的用心方式,或者是禅宗中所说的“保任”。所以,禅修它是会改变我们的用心方式的。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本文由义工根据禅七现场录音听打整理)

学佛是学习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并且彻底实现它!它跟真理与真诚有关,与迷信无关。 | 禅修入门,正念冥想,心灵成长,佛法普及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