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I人的引導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跟男友吵架時曾經被說過「一直強辯」、「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當看到這本來自水島廣子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內容簡介時,覺得完全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的個性倔強,情緒一上來時要拚個輸贏,最後常忍不住陷入內心戲十足的被害者心態。作者是名專攻「人際關係療法」的精神科醫生,書中主要在介紹情緒化的存在、反應、影響等…。如果跟我一樣自認是敏感的人,這本書有些不錯的觀念可參考。

raw-image

都是想法惹的禍

我們遭遇到不公平、被誤會、被批評,被人輕視等計畫被打亂的事情,會有情緒是很正常的,這是關乎生存所做出保護機制。但「情緒化」不是情緒的問題,而是思考的方式被情緒綁架所導致,讓我們做出後悔行為的原因。

當下如轉換環境或是讓自己分心就可消氣還好,但當這樣做都無法順利消解情緒,卻還是拼命地說服自己「應該抑制怒氣」,有時就越可能加深情緒化的程度。

社會對成年人的期待是要能成熟應對衝突,但一味的忍耐真的是一個成熟的行為嗎?

有智慧地活用情緒,不等於正面思考

正面思考之中還帶著對負面情緒的否定,也就是負面情緒有害,所以要保持正向積極的觀點。否定正常、自然的情緒,是非常不健康的事。

壓抑自己,才是成熟的大人?

書中提到大家人生中有各自要背負的問題與原由,不管是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或是不加思索的評斷別人都是侵犯對方領域的行為。當遇到衝突該做的不是無止境的忍讓,在情緒不斷膨脹前,願意順應、面對自己的情緒,就是對自己的領域負責,同時尊重對方的領域,才是成熟的人際關係。

情緒化的報復舉動,只是本人的獨角戲

人只是血肉之軀,需要休息,能耐也有一定的限度,就算覺得「必須要更努力」,也不一定做得到。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大部分的狀況,最終只會得出「現在,這樣就好」的結論。—肯定原本的自己。

人類是時刻都在進步的存在,但每個人的步調及過程都不相同

「如果太過重視自己的情緒,不會因此無法接受他人的建議而難以成長嗎?」作者認為就是受制於這種想法,大部分的人才會對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領域侵害」變得反應遲鈍。—什麼是對自己好,只有自己才知道,先照顧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情緒化會使自己成為弱小的存在

導致情緒化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覺得自己被輕視、自己不受尊重等情緒化思考,其實這是一種讓別人來決定自己是否尊重的心態。
這樣確實會讓自己的立場變得非常弱小及卑微,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別人手中,自己的價值也必須仰賴對方的評價(包括心情)來決定。這樣活著,根本毫無安定和自由可言。

情緒化的背面,是對「正確」的執念

對每個人來說正確的標準不同,當衝突發生時,爭執正確性便是情緒化的表現。

一旦被困在與自我感受無關的「正確」之中,就會不斷尋求他人的評價,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憂喜無常或受傷。要是能專注於「真實」的心情,坦率地感受自己,就不會因別人的評價而游移、動搖。

對於「正確」最敏感的,是心靈受傷的人

書中提到曾經置身在造成嚴重心理創傷的環境,這樣的人往往會失去感知自我情緒的能力。根據研究結果,受過虐待的人很容易將他人的不同意見視為對自己的否定。

共情和同理是現代很重視的軟實力,我很喜歡作者的註釋。
「共情」的人得知對方的經歷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對方很辛苦」,而是「我也曾經很辛苦」,進而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同理」則是能無條件地接納對方的情緒,感受到身而為人的溫暖之愛。兩者間最好的判斷方式是要看對方是否以「評價」作為理解的基礎。

如果就是無法原諒,也不要責備自己

原諒v.s寬容

「原諒」是不去計較對方不適當的行為。所謂的「寬容」,是希望讓我們的認知與理解有機會達到這樣的層次—即使自己有了悲慘的遭遇,本質也不會因此受到損傷。

結語

這本書著重在「切割他人與我之間的課題」、「覺察自己」及「包容自己」上,對於在意他人眼光的I人來說可以收穫些觀念上的幫助。不過有些地方稍嫌可惜,內容提到不少例子,但對於解決方法有種「說半套」的感覺,例如婆媳間對於角色期待的不同,生活上會有摩擦,作者建議可以轉換對方的角度來說明自己的想法;另外有個例子不確定是翻譯的關係還是原文的意思,遇到情緒化的人在爆炸的當下,對對方說不好意思(作者的意思是對於對方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感到難過)。這兩個例子就不太認同作者的想法,之前聽過「情緒勞​動」的概念,在疲憊或是處於低落狀態下還要考量到對方先安撫對方是有困難性的,也需要更高的心性修養。書中內容對讀者來說算淺顯易懂,而心理學是門專業的學問,如有看到感興趣的內容再延伸閱讀其他書籍也行。假使對於關係間的互動實作有興趣的話推薦看《非暴力溝通》,會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狗園
47會員
78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大狗園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花了幾天把期待已久(在圖書館排隊快半年才借到)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看完。 看完覺得:一言難盡。 將虛擬與現實交錯的敘事方式,讓整部小說更有層次,也讓我不時跳出來反思:我們是否也常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裡迷失方向?
Thumbnail
2025/04/25
花了幾天把期待已久(在圖書館排隊快半年才借到)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看完。 看完覺得:一言難盡。 將虛擬與現實交錯的敘事方式,讓整部小說更有層次,也讓我不時跳出來反思:我們是否也常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裡迷失方向?
Thumbnail
2025/01/13
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聽,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就只停在「聽」。 讓我想到Youtuber孫女有多項符合書中提到的「好聽眾」的特質。如勇於跟陌生人攀談,傾聽對方人生故事時給予情緒價值,引導對方進一步透漏更多(如她本人說的「又解開支線」)。
Thumbnail
2025/01/13
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聽,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就只停在「聽」。 讓我想到Youtuber孫女有多項符合書中提到的「好聽眾」的特質。如勇於跟陌生人攀談,傾聽對方人生故事時給予情緒價值,引導對方進一步透漏更多(如她本人說的「又解開支線」)。
Thumbnail
2024/12/03
《家族的完成》以身邊都可能出現的人物的日常構成,蘊藏著無數日本今後核心家庭的問題。櫻木紫乃的敘述手法看似薄情,實則是參透人性的淡定。 我們都明白向死而生的道理,但在為生活奔波的路途上,逐漸忘了為何而活。不得不對現實生活妥協,卻不代表甘願妥協。
Thumbnail
2024/12/03
《家族的完成》以身邊都可能出現的人物的日常構成,蘊藏著無數日本今後核心家庭的問題。櫻木紫乃的敘述手法看似薄情,實則是參透人性的淡定。 我們都明白向死而生的道理,但在為生活奔波的路途上,逐漸忘了為何而活。不得不對現實生活妥協,卻不代表甘願妥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藉由掌握對方所屬性格類型引導對話, 如此一來,不再擔心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者溝通不順的問題。
Thumbnail
★藉由掌握對方所屬性格類型引導對話, 如此一來,不再擔心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者溝通不順的問題。
Thumbnail
跟男友吵架時曾經被說過「一直強辯」、「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當看到這本來自水島廣子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內容簡介時,覺得完全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的個性倔強,情緒一上來時要拚個輸贏,最後常忍不住陷入內心戲十足的被害者心態。
Thumbnail
跟男友吵架時曾經被說過「一直強辯」、「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當看到這本來自水島廣子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內容簡介時,覺得完全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的個性倔強,情緒一上來時要拚個輸贏,最後常忍不住陷入內心戲十足的被害者心態。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別忙著分析評判他人了!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是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用罪惡感控制別人...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別忙著分析評判他人了!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是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用罪惡感控制別人...
Thumbnail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內藤誼人,用男女心理學, 教你如何避開地雷、突破卡關、更能主動出擊的方法。
Thumbnail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內藤誼人,用男女心理學, 教你如何避開地雷、突破卡關、更能主動出擊的方法。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主動覺察情緒來源,不隨他人起伏,練習正向思維與自我反思。設定人際界線、勇於表達感受、保護自己並選擇適時求助,將高敏感轉為天賦,擁抱內在平衡。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主動覺察情緒來源,不隨他人起伏,練習正向思維與自我反思。設定人際界線、勇於表達感受、保護自己並選擇適時求助,將高敏感轉為天賦,擁抱內在平衡。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