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上“我想要的生活”,做到這一點最重要(不是有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幾天,我收到一條留言,留言的粉絲提到自己有不錯的教育背景,有前途的工作,跟男友感情穩定,還即將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她說:“周圍人羡慕我該有的都有了,可我好像無法從這些東西裡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這則留言雖然看起來有些凡爾賽,但生活中,過著別人看來很好的生活,卻體驗不到快樂和意義的現象並不少見。


我想,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們對這些“大家都認為很不錯”的事物的追求,並不是真正的“自主自願”,即看起來是我們自己選的,其實不發自自我


心理學家Carol Ryff(1995)曾經指出,一個人如果想要實現心理幸福,必須做到“自治”。這一點,使我們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和成長過程中,關於“自治”的教育和討論很不足。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自治(autonomy)”這件事。



不自治卻不自知,

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態


 

高學歷、好工作、美滿的家庭,都是我想要的,追求這些怎麼不自治?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以為這些是自己“想要的”,其實它們只是大眾標準上的“好的”、“正確的”,並沒有和自己深層的真實需求和意願聯結在一起(Wegner, 2002)。

 

什麼專業的高學歷?什麼種類的好工作?與什麼樣的人組建美滿的家庭?這都是值得你深思,和填充上屬於你自己獨特的回答的。

 

那如果總是選擇違背社會規則而行,追求一些不符合大眾標準的事物,這是不是就自治了呢?其實也不一定。

 

ta們或許的確選擇了不被社會推崇的生活,比如保持獨身、投身不被看好的小眾行業、追求那些看起來難以實現的夢想。

 

但偶爾停下來思考時,ta們會發現,自己好像一直處在很緊繃的狀態,聽不得別人質疑自己的生活;ta們的心底也總是隱隱有一層空虛和脆弱,擔心眼前的生活方式無法帶來好的結果。

 

這樣的ta們也不是自治的,因為他們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不夠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那麼,按照標準和不按標準都不是自治的狀態,什麼才是自治的狀態呢?



 

自治的人

具備的三個特質


 

是否自治不由選擇什麼方式生活而決定,而是看我們做出一些選擇或採取一些行動時,是否經由“真實的自我”來調節和管理(Ryan &Deci,2004)。


也就是說,處於自治狀態時,我們能覺察到:是自我真實的意願和價值觀在驅使自己,自己也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Weinstein, Przybylski, & Ryan, 2012)。


一個自治的人通常會有這三方面的特質:


1.與真實的自我保持一致


當一個人處在自治的狀態下時,ta的所作所為,與內心真實的需求和意願是維持一致的,而不是根據外部標準或他人的眼光開展生活(Ricoeur,1966)。


比如,伴侶提出想結婚,不夠自治的人即使自己暫時不想結婚,也可能因為“歲數到了應該結了”或“我不同意ta會不高興吧”,答應結婚。


自治的人則會真實地表達自己暫時不想或沒準備好的態度,與伴侶開展溝通——就算這個選擇和對方的意願相左。


2. 相信並且感受到生活可以由自己掌控


自治的人相信,只要自己行動起來,就能有效地推動目標的實現(Lancer,2012)。


而不自治的人則會更多地感到,自己似乎只能被動地接受生活的結果(Decharms, 1968)。


我想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ta會向我們抱怨自己過得不好,可當我們給出建議,ta又總能找出許多理由說明改變有多困難,然後拒絕做出行動。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被動接受生活給予的結果的表現。



3. 即便自己做決定後結果不好,也不會拒絕做決定


根據自己的意願做選擇,並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


而自治和不自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自治的人可以接納自己選擇所帶來的正面或負面的體驗,並保持反思。而不自治的人可能會因為不好的結果而放棄自己做決定(Ryan& Deci, 2006)。


比如,根據自己的意願選的工作,入職後發現適應不了。不自治的人會因此覺得,聽從內心並沒有讓自己的生活變好,那麼下次遇到重大決策時,ta們會傾向於聽別人的。


但自治的人則會在決策之初就做著結果不好的準備,並反思哪些因素導致自己選錯,以便在下一次做出更好的選擇。



關於自治的兩個常見誤解



不過,自治狀態並不像有些人想像得那麼自由或任性,以下是兩個對自治的常見誤解。


誤解一:自治就是想幹什麼幹什麼。


自治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出任何“夢幻”的選擇(Kierkegaard, 1954)。一個毫無資源天賦的人,某天突然決定要當演員,或者不顧自身能力認為自己應當在巨頭公司做高管等等——這些都並非是自治。


自治是平衡考慮了那些生活中必須做的事情,和自己有可能做的事情之後的選擇,它不是夢幻的仙女來滿足你的願望,而是你在這個世界上的奮鬥、努力實現自己的最大潛能(Kierkegaard,1954)。


誤解二:自治意味著完全不參考外界的意見。


自治不代表你要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裡。擇業時聽從前輩的建議,選擇定居城市時考慮伴侶的意見,不意味著你就是不自治的。


只要你在接受外界的影響時,進行了充分的反思,並選擇接受了其中你認為是對的、好的部分,你的自治就沒有被破壞(Dworkin, 1988)。真正破壞自治的,是對外界影響的盲從,或不假思索地拒絕。


所以,總的來說,自治是一個靈活、開放的狀態。它讓我們感到,自己擁有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和空間,並能根據當下的狀態,做出符合真實自我的選擇。



我們需要

通過自治來獲得心理幸福感



正如在文章的開頭提到的,自治對實現心理幸福感至關重要。原因之一是,感覺到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Leotti, Lyengar & Ochsner, 2010)。


另外,處在自治的狀態下生活,也能幫我們形成穩定的自我認知(Guardia,2009)。


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看到,身邊一些從小習慣自己做決定的人,長大後往往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種更成熟的態度。ta們更少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熱門行業,也更少因為自己沒有按社會時鐘生活而感到焦慮。


這正是因為,當我們一次次基於自我真實的需求、意願、興趣做出選擇時,我們會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做到什麼。


通過反思自己每一次選擇的後果,我們會不斷形成對自己更深入、更準確的認識,同時也對自己的能力、優勢等有客觀的自信。


基於此,我們才會逐漸清晰自己的生命道路,不會因為外部情況發生變化,就失去自己的方向。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自治讓我們確信,我不用依附于某段關係或某個人,而是能在這個世界上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著(Ryan& Deci, 2004)。


在自己做出選擇的過程中,我們會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不是被裹挾著,或因為他人成為了現在的樣子。


我們的每一步都源於對內心的覺察和獨立的思考,因而你對自己的人生會有一種篤定的“擁有感”和掌控感——它屬於我自己,它是我心之所向的模樣。


也正因此,自治能幫我們更平和地回應外界對我們的看法。


面對“催婚”、“催生”時,自治的人的反應會是:做到做不到都不影響我存在的價值,所以不妨聽聽那些催的人具體有哪些考慮,也許會有對我有意義的資訊。


這種既不迎合,也不抱有敵意的態度,會幫我們實現與世界的和諧相處。



我們該如何實現自治的狀態?



1. 首先,你需要瞭解真實的自己


自治的基礎是瞭解真實的自己。如果你習慣了根據外部標準或期待行事,想不清楚自己真實的意願,這裡有一些問答練習可以幫助你:


- 如果不考慮外部標準的話,我理想的工作/感情/生活狀態……是什麼?- 我現在的選擇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我的理想?- 是什麼讓我接受了那些不符合理想的部分?是我的某些價值觀、當下真實的需要、某些思維定勢,或是他人的期待?


2. 打破慣性思維,接納自己的變化


我們常常有類似這樣的想法:我過去成績好,工作後也必須優秀;我是個非常在乎親密關係的人,所以任何情況下,我都要顧及伴侶的感受……


這些慣性思維往往是我們自治的阻礙,因為它讓我們不是基於“此時此地真實的自己”、而是基於“我們以為的自己”來做出選擇(Tartakovsky,2018)。


所以,主動覺察、接納自身的變化,質疑那些“一定得如此”的慣性,能幫你走向自治。


3. 從小事開始嘗試


一開始就在學業、事業、親密關係等“重大事件”上做出自治的選擇,可能會帶來壓力。我們建議你先從小事開始嘗試自治,比如今天穿什麼、假期去哪兒玩,等等。


關鍵在於,你需要問自己“我想怎麼樣?”而不是“哪個選擇更恰當”(Tartakovsky,2018)。


你將從小事中積累經驗,逐漸懂得如何根據真實的自我做決定。當日常生活中的自治成為習慣,我們才可能在重大選擇前,也有自治的勇氣和能力。


自治並不必然帶來愉悅,它意味著你要為你的選擇承擔全部責任,不再有他人可以去作為藉口。


自治是複雜的。它不僅意味著我們能自主地選擇、行動,更意味著我們要直面所有可能的後果。自治其實會帶來很大壓力,實踐它需要勇氣。


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宣導自治。


長遠看來,自治能讓人達到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根據真實的自我選擇、行動,為自我的行為和選擇負責,能讓我們獲得存在的重要體驗——我是我存在的中心(at the center of our existence),我能為我這一生負責


而當你敢於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也許會發現,生活也在協助你走向你希望的樣子。


 

 

今日互動

你實現自治了嗎?

你覺得自治對你有哪些幫助?

來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avatar-img
46會員
125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死亡結束的是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兩個人的關係,但我們對逝者的愛,與ta曾經共度的時光,這份聯結的份量,都不會因為對方的離去而變得不重要。如果你想和曾經深愛而已經永遠離開的ta有一次交流的機會,這篇文章將一定會說到你的內心深處。
指責自我在精神分析裡也叫超我,目的是監督我們的行為。有些時候,「指責自我」真的很有幫助,讓人們有動力朝著目標前進。但當指責自我出現的頻率太高,指責的言辭也特別像人身攻擊時,指責自我的辱駡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內耗。想知道你的「指責自我」有沒有太過分,讓你對自我的認知都變得消極,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
你的室友經常做事有頭沒尾嗎?本文分析爛尾現象背後的原因,提供建議和方法,如何與爛尾人相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作者從行為生態學、認知靈活性等角度深入分析,並提出溝通、共情、設立紅線等有效工具,解決爛尾現象帶來的困擾。
缺乏信任的感情,就像是一輛沒有汽油的車。你可以舒適的呆在車裡,卻無法無法前行。 一段感情能否长久,信任发挥了特别关键的作用。你有什么培养信任的方法?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过往的相处、曾经热烈的爱早已深深刻在了我们的人格里,成为了一部分的我们。选择以一种珍视过去感情的方式,和对方好好说分手,其实同样可以给这段感情一个好的结尾和交代。 每段感情都值得一个体面的结束。你有过好好说分手的经历吗?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死亡結束的是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兩個人的關係,但我們對逝者的愛,與ta曾經共度的時光,這份聯結的份量,都不會因為對方的離去而變得不重要。如果你想和曾經深愛而已經永遠離開的ta有一次交流的機會,這篇文章將一定會說到你的內心深處。
指責自我在精神分析裡也叫超我,目的是監督我們的行為。有些時候,「指責自我」真的很有幫助,讓人們有動力朝著目標前進。但當指責自我出現的頻率太高,指責的言辭也特別像人身攻擊時,指責自我的辱駡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內耗。想知道你的「指責自我」有沒有太過分,讓你對自我的認知都變得消極,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
你的室友經常做事有頭沒尾嗎?本文分析爛尾現象背後的原因,提供建議和方法,如何與爛尾人相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作者從行為生態學、認知靈活性等角度深入分析,並提出溝通、共情、設立紅線等有效工具,解決爛尾現象帶來的困擾。
缺乏信任的感情,就像是一輛沒有汽油的車。你可以舒適的呆在車裡,卻無法無法前行。 一段感情能否长久,信任发挥了特别关键的作用。你有什么培养信任的方法?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过往的相处、曾经热烈的爱早已深深刻在了我们的人格里,成为了一部分的我们。选择以一种珍视过去感情的方式,和对方好好说分手,其实同样可以给这段感情一个好的结尾和交代。 每段感情都值得一个体面的结束。你有过好好说分手的经历吗?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人生最幸福的是:不是活的像別人 而是努力之後活得更像自己 在靜心處 會看見不ㄧ樣的世界 會有不ㄧ樣的心情 在歲月靜好中安享生活美好 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 會品味人生的意義 生活不論好壞 每天都是限量版 如果不如意 需要我們釋然看淡 學會包容 允許ㄧ切發生 隨遇而安 放大格局和心量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人的看法。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關於幸福 很多人認為現在一定要怎麼樣 以後才會幸福 我想 他們是誤會了人生 幸福沒有額度 想要體會幸福 前提是生命還在進行式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人生最幸福的是:不是活的像別人 而是努力之後活得更像自己 在靜心處 會看見不ㄧ樣的世界 會有不ㄧ樣的心情 在歲月靜好中安享生活美好 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 會品味人生的意義 生活不論好壞 每天都是限量版 如果不如意 需要我們釋然看淡 學會包容 允許ㄧ切發生 隨遇而安 放大格局和心量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人的看法。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關於幸福 很多人認為現在一定要怎麼樣 以後才會幸福 我想 他們是誤會了人生 幸福沒有額度 想要體會幸福 前提是生命還在進行式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