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怎麼微笑》:用微笑與呼吸修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上週五我是志工媽媽,陪兒子的班級一起逛書店。活動快結束的時候,中班的兒子拿了一本書說:「我要買這本。」

​​我一看,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最新一本《怎麼微笑》。​​

書本不大、不厚,封面還畫了一片的柳丁或是檸檬,畫風相當質樸。​​

我猜想孩子可能以為這是一本水果繪本,特地翻開給他看:「裡面都是字喔!」想要打消他購買的念頭。

​​結果,孩子很堅持地說:「我想買。」​​沒想到回家看完後,反而應該感謝孩子的堅持。這本的確是本好書,讓我想把系列的其他本都買回來閱讀。​​

繪畫中神祕的「拈花微笑」​​

念書的時候,人物畫裡有一個畫題便是「拈花微笑」。這個畫題出自禪宗公案,也是禪宗的起源:​​

佛陀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眾人不解其意,惟迦葉展顏微笑。

此後,「拈花微笑」用來象徵以心傳心,參悟佛法之意。​​

一行禪師為越南臨濟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他作為一名禪師,將微笑落實於生活中,成為「微笑禪」。

​​他將微笑視為一種「嘴部的瑜珈」,如同瑜珈鍛練身體一般,微笑不僅是臉上數百條肌肉交互作用的結果,也是我們神經系統的放鬆之道。​​

生活這麼苦,如何微笑?​​

你不需要感受喜悅才微笑;練習這種嘴部的瑜珈,馬上就能感到放鬆。有時,微笑是出自喜悅;有時是微笑帶來喜悅。」

生活中我們不會需要倒立、或是將雙腿劈開成一字馬,那麼為何瑜珈仍需要練習這些體式呢?

練習這些困難的、不日常的動作,是為了喚起我們對於身體的覺知,瞭解自己身體的極限,學習如何在動作中放空思緒,真正地專注於身體的活動上。

​​練習微笑也是同樣道理。

有時我們可以發自喜悅地露出微笑;有時,我們就像做瑜珈般先讓自己「做」出微笑,才能將自己的反應抽離。​​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先抽離自己的反應,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件事:每當我的孩子述說一件讓他憤怒、難過的事時,往往隨著他告訴別人的次數越多,故事裡的他就越來越可憐、旁人也越來越可惡。​​

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事物是第一支箭,帶來些許疼痛;第二支箭是我們的反應,會放大受苦的經驗。

​​我以前也是一個會越想越生氣的人,別人的無心之舉在我不斷又不斷的腦內重播過程中,逐漸變成有意為之,故意刁難。

這時候,如果沒有覺知地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了」,往往就是糟了一整天的情緒。

​​苦的,還是自己。

​​萬事萬物皆為「相即」​​

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互連結,相互依存。任何現象都不可能單獨存在,所有的一切必須與其他事相即,所有現象的本質都是相互依存的。

如同我們常說的「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宇宙宏觀的視角中,萬事萬物不只兩面,甚至是彼此關連,牽一髮而動全身。

​​「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淤泥,就沒有蓮花」,而人們的焦慮與困難,來自於只看到了難與苦的那一面,沒有看到(或是選擇性忽略)若是由另一個角度出發,同一件事可能就會衍生出不同的解讀與結果。

​​當自己只身陷在苦當中,又該如何看到苦與樂其實一體兩面?

微笑,便是讓我們得以抽離苦,由較高處觀看事件的方式之一。

​​為什麼佛陀不因這一切苦而感到不安?後來我明白,佛陀具備足夠的理解、平靜和力量,於是苦不會壓垮他。他知道如何處理苦、轉化苦,於是面對苦也能帶著微笑。​​

凡人如我,或許仍達不到佛陀的境界。但是,一個微笑卻是給自己的信念,告訴自己「我已感受到自己身陷情緒當中了」,並且相信我們有能力,以平靜的姿態走出情緒風暴。​​

播下善的種子,正念生活​​

這本書特點之一,在於將正念融入生活當中。對於一行禪師而言,「禪修就是保持覺知」,正念生活,隨處是禪。​​行走可以修禪,坐臥可以修禪。

禪修並不嚴肅,但需要刻意練習。

我們有多久沒有把注意力真正放在當下了呢?我們吃飯的時候,是真正地品味食物,還是滑手機追劇,絲毫不在意口中咀嚼了什麼,又吞嚥了什麼。​​

因此需要練習。

​​書籍最後的章節「微笑的練習」,更像是正念的練習,藉由有意識地呼吸,提醒自己專注於當下,不讓思緒紛飛,被瑣事牽走。

​​呼吸時,可以默念「平靜,微笑,當下此刻,美妙時刻」,讓自己的身體與頭腦放鬆下來,自在舒展 。​​有更多時間的時候,可以試試〈深度放鬆〉,也就是身體掃瞄。在一個自己放鬆舒適的地方,將注意力放由頭到腳,或由腳到頭一一「檢視」,若是有感受到緊繃,便利用呼吸的節奏釋放。​​

我們把苦藏在身體裡,身體輕鬆自在的時候,心也會達到平靜的狀態。

如果有那個部位感受到不舒服,除了在呼吸之間將不適隨氣息呼出,更可以對該部位表達感恩,謝謝它為我們承受了這些苦,並給予一個微笑。​​

小結​​

《怎麼微笑》的每個篇章不過寥寥百字,溫和卻堅定有力地將禪修所得的智慧融入其中。​​

書中沒有任何科學例證,證明自己所言為真,反而更突顯了作者的信念感。​​

而這個信念感,並不天真。​​

一行禪師經歷過越戰,曾出行美國和歐洲,呼籲和平,結束戰爭。然而,此舉讓他被越南政府拒絕返國,開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有家歸不得的苦,沒有打倒一行禪師,他仍舊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持續修行,教導正念。​​或許,正是如此堅韌的個人特質,讓一行禪師的文字篇幅雖短,卻能如同船錨般將信念深植人心。​​

如同前述的「相即」,如果沒有孩子的堅持,或許我不會遇見這本好書。因為我當下正視了孩子的堅定(重新詢問他也不知道為何當時如此堅持),才讓我感受到宇宙的愛與奇蹟,讓我在需要的時候獲得訊息。​​

微笑禪,從現在開始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e的沙龍
78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Al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3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2024/07/03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2024/05/30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2024/05/30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2024/05/23
《鈍感力》是一本我一直想讀的書,但實際讀了後,又有一種「咦?」的心情,甚至一度懷疑起是不是版本的問題(我閱讀的是簡體中文版),讓我對這本期待已久的書籍有著這麼複雜的感受。​​ 書中有些段落,讓我在看的時候產生「真是如此嗎?」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本書是一本類似散文集的書籍,而非勵志或是科普類書籍,
Thumbnail
2024/05/23
《鈍感力》是一本我一直想讀的書,但實際讀了後,又有一種「咦?」的心情,甚至一度懷疑起是不是版本的問題(我閱讀的是簡體中文版),讓我對這本期待已久的書籍有著這麼複雜的感受。​​ 書中有些段落,讓我在看的時候產生「真是如此嗎?」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本書是一本類似散文集的書籍,而非勵志或是科普類書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適合給大家閱讀,因為和別人好好相處,是這一生幸福的關鍵!這本書作者有川真由美給予了多種人際相處的建議,包括接受批評指教、停止胡思亂想、勇敢面對事實等,相信可以為我們帶幸福養份。
Thumbnail
適合給大家閱讀,因為和別人好好相處,是這一生幸福的關鍵!這本書作者有川真由美給予了多種人際相處的建議,包括接受批評指教、停止胡思亂想、勇敢面對事實等,相信可以為我們帶幸福養份。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怎麼微笑》是一本以禪宗智慧為基礎的書籍,作者一行禪師以溫和且堅定的筆觸,教導讀者如何將微笑融入生活,以正念面對苦難與挑戰。書中強調微笑的力量,以及如何通過微笑培養覺知和平靜的心態。透過微笑禪的實踐,讀者可以練習正念,提升生活品質,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怎麼微笑》是一本以禪宗智慧為基礎的書籍,作者一行禪師以溫和且堅定的筆觸,教導讀者如何將微笑融入生活,以正念面對苦難與挑戰。書中強調微笑的力量,以及如何通過微笑培養覺知和平靜的心態。透過微笑禪的實踐,讀者可以練習正念,提升生活品質,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時隔快半年,我終於把這本帶回家了。回想前陣子在書店瀏覽內容,發現竟然和之前翻閱的感受大不相同,好神奇,這也更讓我堅信一行禪師的這套書肯定在未來的生命中,會在不同時期與狀態下給予我不一樣的體悟。(要趕快收好收滿了) 
Thumbnail
時隔快半年,我終於把這本帶回家了。回想前陣子在書店瀏覽內容,發現竟然和之前翻閱的感受大不相同,好神奇,這也更讓我堅信一行禪師的這套書肯定在未來的生命中,會在不同時期與狀態下給予我不一樣的體悟。(要趕快收好收滿了) 
Thumbnail
刻意放鬆 -讀後心得
Thumbnail
刻意放鬆 -讀後心得
Thumbnail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Thumbnail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出了一本跟冥想,吸引力法則有關的書, 喜歡的話可以參考參考一下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98926
Thumbnail
出了一本跟冥想,吸引力法則有關的書, 喜歡的話可以參考參考一下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98926
Thumbnail
觀,以身心去感受。 觀世間一切有無,捨一切執著,即是放鬆的關鍵。 我所教授的,是「觀」的方法和運用。 透過「觀」,讓人學會於日常中放鬆,隨心所欲放鬆,即是最終的目標。
Thumbnail
觀,以身心去感受。 觀世間一切有無,捨一切執著,即是放鬆的關鍵。 我所教授的,是「觀」的方法和運用。 透過「觀」,讓人學會於日常中放鬆,隨心所欲放鬆,即是最終的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