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日常》認知投射下的人際關係-我眼中的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你是否曾體驗過,你跟朋友在談論同一個人時,而對方口中描述的人,跟你認知中的人卻全然不同?


這樣的覺察是來自於生活中尤感而發的小啟發,某次我拜訪了父親的一位朋友,在聊天過程中,他所描述的父親跟我所認知中的父親完全截然不同。

真的是天差地別的那種,詫異到我還差點跟對方確認,我們現在在討論的...是我父親對吧?


這讓我想起《在天堂遇見五個人》這部電影,男主角死後在天堂遇見的第二個人是年輕時在菲律賓打仗帶領自己的上尉,上尉在男主角的認知中,是個十足的老菸槍,菸不離身,想當然爾,在天堂中遇見上尉,他仍舊還是個老菸槍,整個交談的過程中如同上尉生前時不斷地在抽菸。

在最後主角跟上尉來到最後戰場的地方,上尉對主角說:「對了!我其實不抽菸,誰在天堂還要抽菸,抽菸只是你對我一廂情願的看法而已。」

在你眼裡我就是個老菸槍,那麼我就無法是老菸槍以外的呈現。

如此一來,或許每個人在我們心中的形象都只是我們意識的投射:這個人「應該」得是個怎麼樣的人。


聽完父親的友人口中所描述的父親,我意識到,那些我認為父親是個怎麼樣的人,可能還真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偏見而已耶!

或許是因為在潛意識當中,我根本就不願意改變父親在我心中的定義,所以每天我都用相似的定義來看待他,想當然爾,我也就只能一直體驗相似的父親形象。


以前曾經我無意間看到妹妹寫給母親的一封信,在信中妹妹對於母親給予她志向的支持,讓她非常感動並且感激我母親能夠支持她的志向。

讀完之後,我沉思了好久,我心想著,是我對母親的誤解嗎?還是我跟妹妹體驗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母親?

因為在我大學畢業之際,我告訴母親我想繼續升學唸碩士,當時印象深刻母親潑了我一大桶冷水,母親直白的告訴我,叫我不要想東想西,希望我能安分點趕快出社會工作拿錢回家。


後來踏入身心靈探索後,我也逐漸才意識到,似乎大多數的人們在面對不同人時,會呈現出不同的面相,有時候對方陪我們演出的戲,可能是來自於我們的意識投射或者是我們生命課題中所渴望體驗的課題鋪陳,讓對方必須得扮演這樣的角色。


拿我的母親為例,從小在我有印象以來,其中一個讓我感到深刻的感受是,我很少從她身上得到精神上的支持,我提出任何我想要做的似乎有印象以來都是先被否定再說。

所以漸漸養成了,我為母親下了一個"從這個人身上是得不到精神上的支持的",結果你猜怎麼著?我也就心想事成,我還真的就沒得到過支持。

或許母親的形象是我早期生命課題養成的鋪陳之一,但之後,我認為或許也是我從來就沒有質疑過這一切都只是我意識對於她的一廂情願看法。


另一個有趣的覺察是,某天我有位香港友人來家裡借宿,晚上回房後,友人跟我說,妳媽媽誇獎我中文說得真好耶!因為我媽媽剛開始以為友人是台灣人,直到告訴媽媽她是香港人,中文並非她最流利的語言。

有趣的是,因為母親在我認知裡,是鮮少讚美人的,通常都是以挑剔開始。我就想說,神奇了!朋友才跟我媽對話不到幾句,我媽竟然難得一見的讚美對方,這有點顛覆我對母親的認知。

不過也如同上述所說的,這不禁讓我反思,如果我總是為我母親貼了"從這個人身上是得不到讚美的"的認知標籤,那我沒得到,或許也只是另一樁心想事成而已。

這漸漸讓我開始意識到,似乎所有你生命中對戲的人,他們與你的互動行為表現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你意識的投射。


曾經我有位友人,每次跟他聊天都讓我感到不太舒服,那位友人在我的眼中有些好戰,時常會為了跟對方辯論而故意跟別人持相反的觀點。

直到某天我們因為一些看法上的分歧失聯了好幾個月,我漸漸地忘記這位友人的存在,繼續過著生活,莫約半年後,某天對方突然主動聯繫,而因為在不聯繫的這段時間,或許時間久了,我逐漸忘了原本我將他定義"他應該得是個怎麼樣的人"了。

說也奇怪,那次相處,我發現對方變了,跟以往我印象中的他很不一樣,我就像認識對方全新的一面一樣。


那天與對方聊完天後,我思考著,或許生命當中,每天我們醒來後,不斷的對身邊的人事物賦予定義,一睜眼,心智小我就會立刻為自己腦補上「前情概要」的旁白,為自己開始播放記憶資料庫的所有人事物的前情提要,

在嶄新的一天,第一個出現在自己實相的人,我們開始根據過去的記憶中賦予他們的某種角色定義,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標記。

腦海裡情不自禁的自動浮出:喔!他是怎麼樣怎麼樣的人等等...

而生活在一個所有的實相來自於你意識投射下,似乎對方是怎麼樣的形象,除非你改變對對方的定義,否則對方還真的無法不是這樣的人耶!

也許有一天,我們開始意識到「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決定對身邊的人除掉身上所有標籤後,允許對方純粹的表現他們原有的面貌,並且不帶有任何的批判,或許我們會意識到大多數我們身邊的人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個樣子,而那些角色的定義和設定正是我們自己所創造的。


巴夏Bashar的一個談論關係的影片中,他提及了一個觀點:

"每個人都會創造屬於自己那個版本的「他們」;相同的,「他們」也會創造不同版本的你。"


所有想像對方應該得是什麼樣的角色,全然都在我們腦內運轉,那麼嚴格說起來,外面還真的沒有別人,只有自己,而那些角色的設定與定義正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


而如果當我們能夠意識到每個人在我們眼中的形象其實是我們投射出去的,是我們對他們的期望、經驗和內在需求的結合。

這也提醒我們,我們的觀點和定義對於我們與他人的相處和互動有著密切的影響。或許,當我們能夠更加開放地看待他人,放下對他們的既定看法,我們就能夠看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也許在改變我們對他人的定義之後,我們會發現他們在我們眼中的形象也跟著變化,就像我曾經的那位朋友一樣。這也提醒著我們,當我們對於對方的形象定義保持開放,不僅能夠創造更多跟以往不同的互動,探索更多可能性。


最後,感謝你的耐心閱讀,希望文章能夠帶給你有所收穫 ❤

若以上的內容與觀點有疏漏或者與你的認知解讀有不同也請多多包涵,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44會員
115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Intern Huma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某一次老爸在跟我模擬待會電話中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我聽完覺得語意清楚,沒什麼問題。老爸拿起電話中開始敘述時:「誰誰誰說.....」,我在旁聽得一頭霧水,這些不都是老爸自己想說的嗎?為什麼要說誰誰誰說... 事後想想,「誰誰誰說...」不用負全責,感覺上只是聽命行事。我想起學生時代...
Thumbnail
某一次老爸在跟我模擬待會電話中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我聽完覺得語意清楚,沒什麼問題。老爸拿起電話中開始敘述時:「誰誰誰說.....」,我在旁聽得一頭霧水,這些不都是老爸自己想說的嗎?為什麼要說誰誰誰說... 事後想想,「誰誰誰說...」不用負全責,感覺上只是聽命行事。我想起學生時代...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我不是你們親生的......對吧?」我終究還是將這句話說出口了。 父親的身體明顯僵住了一瞬,他放下手中薪柴並轉頭望向我:「為什麼突然這麼問?」 「......」我微微低下頭,不敢直視他們的雙眼。 我害怕看見他們眼神中的難過,那會將我好不容易提起的勇氣一舉擊潰。 我一直感受得
Thumbnail
「我不是你們親生的......對吧?」我終究還是將這句話說出口了。 父親的身體明顯僵住了一瞬,他放下手中薪柴並轉頭望向我:「為什麼突然這麼問?」 「......」我微微低下頭,不敢直視他們的雙眼。 我害怕看見他們眼神中的難過,那會將我好不容易提起的勇氣一舉擊潰。 我一直感受得
Thumbnail
這是今天早上看到的分享,然後我就想起了一些事,還有自己曾經的思考畫面,剛好來給他做個紀錄吧! 自己經常看到有人說,我們吃的任何東西都是自己的父母。每次聽到相似的句子時,我會產生好奇心與疑惑心,於是就開始在腦袋迸出一些問題: 他們真的是嗎?我該怎麼知道誰曾經是我的父母呢?如果真的是的話那是不是不應
Thumbnail
這是今天早上看到的分享,然後我就想起了一些事,還有自己曾經的思考畫面,剛好來給他做個紀錄吧! 自己經常看到有人說,我們吃的任何東西都是自己的父母。每次聽到相似的句子時,我會產生好奇心與疑惑心,於是就開始在腦袋迸出一些問題: 他們真的是嗎?我該怎麼知道誰曾經是我的父母呢?如果真的是的話那是不是不應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曾體驗過,你跟朋友在談論同一個人時,而對方口中描述的人,跟你認知中的人卻全然不同?這樣的覺察是來自於生活中尤感而發的小啟發,某次我拜訪了父親的一位朋友,在聊天過程中,他所描述的父親跟我所認知中的父親完全截然不同。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曾體驗過,你跟朋友在談論同一個人時,而對方口中描述的人,跟你認知中的人卻全然不同?這樣的覺察是來自於生活中尤感而發的小啟發,某次我拜訪了父親的一位朋友,在聊天過程中,他所描述的父親跟我所認知中的父親完全截然不同。
Thumbnail
回到小時候的地方,父母不在了,現在是自己另外的家,雖然是個好地方,但人際關係還是拿捏的不好。首先就是稱呼,誰是誰,誰是某某伯叔嬸,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就得報上老爸媽的名字。這種情況,真的很難熱絡起來,還好有幾個好鄰居,明明年紀與我們相差不遠,卻是輩份差一大截,雖然知道是怎麽叫才有禮貌,才不會被
Thumbnail
回到小時候的地方,父母不在了,現在是自己另外的家,雖然是個好地方,但人際關係還是拿捏的不好。首先就是稱呼,誰是誰,誰是某某伯叔嬸,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就得報上老爸媽的名字。這種情況,真的很難熱絡起來,還好有幾個好鄰居,明明年紀與我們相差不遠,卻是輩份差一大截,雖然知道是怎麽叫才有禮貌,才不會被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想起以前第一次與神對話的經驗,是跟同年齡的同伴一起去臺北參加特會 其中一天臺上牧師邀請大家禱告,是自己與神交流的時間 當時我想起我與父親的關係,因著我小時候父母關係降入冰點,他們離婚像陌生人完全不見面 就我這麼一個女兒便夾在中間
Thumbnail
想起以前第一次與神對話的經驗,是跟同年齡的同伴一起去臺北參加特會 其中一天臺上牧師邀請大家禱告,是自己與神交流的時間 當時我想起我與父親的關係,因著我小時候父母關係降入冰點,他們離婚像陌生人完全不見面 就我這麼一個女兒便夾在中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