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涯諮詢:個案實習的收穫與發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結束了為期兩個月的個案實習,更準確地來說是兩位個案的六次晤談劃下句點。

想藉此來整理一下在這段時間的心得與收穫。

(由於職涯諮詢採個案保密原則,因此接下來不會談到個案的任何資訊)


形形色色的個案

由於修課期間,諮詢的練習只有接觸到組內的兩位同學,而實習期間則是兩個個案。於是在覺得需要更大量練習的情況下,當時另外找了四個同事來進行職涯晤談。

而在先前回家時,我媽曾問我職涯諮詢到底在做什麼,有哪麼多人有需要嗎?

說真的,綜合自己接觸過的個案經驗下來,需求真的是形形色色,從轉職、求職、職涯發展的目標設定到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每個人遭遇的情況、場景,以及實際的需求截然不同。再加上每個人的家庭、學業、工作經歷的差異,讓即使看起來類似的問題,在深入挖掘後,可能會浮現不同的核心議題,因而產生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


困難

然而,在整個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困難的莫過於:如何根據深入挖掘的議題核心,來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做到真正的改善與改變。

相比於過往,考試有正確答案、處理事務可能有 SOP,但來到面前的個案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除了有著不同的議題與需求之外,也因為特質、經驗、動能等等的差異,對於解決方案的信任與採納也會持有不一樣的想法與意願。

要怎麼樣才能夠在短短的幾次晤談(也就是 1-6 個小時內)與對方建立信任關係,清楚掌握對方的狀態與過往脈絡,然後在做到議題概念化的情況下,才有機會進展到解方的發想。而且關於解方的發想,在面對相對陌生的產業、職種時,自己也需要做足功課,才能夠真正地為個案提供有建設性、幫得上忙的建議,而不流於空談或是單純安撫。至今,對此,我仍然還在努力提升相關的能力。


收穫

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發現自己能做的遠超過原先期望。

一開始,我為自己設定的狀態是「在晤談期間,陪伴個案一起找到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沒想到,順著對於個案的深入理解與分析(有時候還牽涉一些直覺),竟然也協助了對方去認識自己的另一面,不論是原有的特質與行為模式,或是在過程中逐漸顯露的改變與進步,都是陪伴的過程中,隨之而來的禮物。

而個案在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之下,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動能,開始嘗試一些行動,甚至是主動提出未曾覺察過的需求。

在那個當下,我其實會冒出一股微小但鮮明的滿足感,並且更確信職涯諮詢能夠為自己帶來能量,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

與個案相處的這段日子,讓我重新反思了對於自己的認識,也更加審慎地拿捏要怎麼跟個案的互動,並且對於如何將職涯諮詢做得更好有了更多的想像與體認。


總結

從七月中開始,我將會轉換身份,告別人資生涯,正式進入職涯諮詢的獨立接案。

雖然即將面對極大的不確定性,但對於接下來要做的事、能夠發揮的價值仍然是感到期待的。除了更接近追求的生活,也重新定位工作和自己的關係,讓自己能夠更加體現當時所寫下的工作觀,去讓自己接下來走的路都能夠有他人的存在。

在此感謝每位曾經相伴的個案,讓我有前述的收穫與發現。

也感謝自己在各種曲折之下,依然沒有放棄想過的生活,以及想實踐的價值,並且好好地、鼓足勇氣地踏出去,然後持續地走下去(還有寫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3會員
117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
Thumbnail
暨上篇文章與大家簡單介紹資訊種子的培訓內容後,這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我自己在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的,以及在這一年中的所見所聞與心得。不管是對資訊種子有興趣,或是仍在猶豫要不要加入資訊種子的人,千萬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暨上篇文章與大家簡單介紹資訊種子的培訓內容後,這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我自己在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的,以及在這一年中的所見所聞與心得。不管是對資訊種子有興趣,或是仍在猶豫要不要加入資訊種子的人,千萬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近期我們部門有位實習的妹妹,被公司錄取為正職,待她完成學業之後,就會進入我們公司開始上班。 因為這件事,所以我想來談談實習這一件事情。
Thumbnail
近期我們部門有位實習的妹妹,被公司錄取為正職,待她完成學業之後,就會進入我們公司開始上班。 因為這件事,所以我想來談談實習這一件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今天結束了為期兩個月的個案實習,更準確地來說是兩位個案的六次晤談劃下句點。 想藉此來整理一下在這段時間的心得與收穫。 形形色色的個案 由於修課期間,諮詢的練習只有接觸到組內的兩位同學,而實習期間則是兩個個案。於是在覺得需要
Thumbnail
今天結束了為期兩個月的個案實習,更準確地來說是兩位個案的六次晤談劃下句點。 想藉此來整理一下在這段時間的心得與收穫。 形形色色的個案 由於修課期間,諮詢的練習只有接觸到組內的兩位同學,而實習期間則是兩個個案。於是在覺得需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