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宿醉和解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咦?我怎麼倒在路邊?」「斯~~頭好痛,還有點想吐的感覺。」「我昨天到底在尬麻?」「是喝到牤掉的嗎??」
潛完水,不可避免的就是晚上豪飲一番(好像是某種儀式感?)
一夜狂歡後,隔日摸著頭痛欲裂的腦袋,努力回想昨夜的荒唐

何謂宿醉?

酒精在身體的旅程?

酒,是一種神經運作減緩的物質,當酒進入身體,酒精(乙醇)會經由血液流淌過全身,由肝臟氧化變成乙醛(有毒物質),再分解成乙酸(無害物質),最後再透過肺和腎臟排出

為什麼會宿醉?(肝臟嚴重加班的後果)

  1. 酒精降低腎臟抓住水分的能力,通常喝一杯酒可以排出3~4倍的水,大量的水分流失會使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2. 酒精分解的物質「乙醛」對身體來說是有害物質,乙醛的積累也會造成潮紅、起疹子、心跳加快的症狀
  3. 酒精會刺激胃腸道
  4. 睡眠品質下降:酒精會嚴重干擾睡眠中的「快速動眼睡眠」,增加睡眠的「片段化」,簡單來說,喝酒後的大腦一整晚都會呈現麻木、不清醒的狀態,很難過的是,「不清醒」不等於「睡著」。

宿醉的症狀?

頭痛、注意力分散、肌肉痛---------大量流失水分、電解質不平衡

噁心、嘔吐、腸胃不適----------電解質不平衡、刺激胃腸道

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剝奪睡眠

宿醉持續時間?

宿醉通常會持續約 14 至 24小時,有些甚至會長達約 72 小時

如何降低宿醉?

  1. 多喝水
  2. 在自己神智還清醒時催吐(很痛苦但很有效)
  3. 避免空腹喝酒(減少酒精在胃部的吸收)

真的有所謂的解酒藥嗎?

醜話說在前頭,很不幸的是,沒有所謂的解酒藥(酒精代謝90%都落在肝臟身上,除非你多長一顆肝~~),就是要「等」身體自行排除,所以市面上的解酒都以增加代謝、減少吸收為目標

喝酒的傷害無法避免,這些補充品都是在亡羊補牢,讓你身體可以修復快一點

解酒藥常用成分?

聽起來很廢話,但是水是代謝酒精最最最重要的東西~~~

B群

B群參與身體很多的反應(像基層員工一樣),當身體在代謝酒精時,B群會被大量的消耗(其中又以B1.B2和葉酸的消耗最大),建議可以在喝酒前和喝酒後都補充B群,增加身體代謝酒精的速度

電解質、礦物質

酒精會利尿,促使身體排出過多的水分和電解質,適當的補充可以降低頭痛、嘔心和疲勞的宿醉感

薑黃、鳳梨酵素

薑黃萃取物可以加速酒精代謝,緩解宿醉的不適感,同時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保護肝臟,而鳳梨酵素主要是抗發炎的效果

水飛薊提取物

因為肝臟是解酒的一大苦力,有研究證明水飛薊萃取物具有抗氧化、保護肝臟、保護神經的作用

牛樟芝

牛樟芝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 β-葡聚多醣體,具有提升人體免疫力和抑制發炎的功效,「據說」能增加代謝酒精的酵素,進而加快酒精代謝(但缺乏實驗證明)

常見問題:

酒量可以練嗎?

代謝酒精依靠兩種途徑:

路徑一:乙醇脫氫酶 (肝臟中分解酒精的酵素)---有較大的個體差異(遺傳),後天無法法訓練,(因為酵素數量是固定的,頂多把活性提高一點)

路徑二:微粒體乙醇氧化系統---原本是用來分解「異物」,例如藥物,大量的喝酒會誘導此系統,後天訓練可以短期增加,但不持久

所以,理論來說,可以(增進路經二為主),但是持續時間不長,且還會使藥物的效果降低或增加

混酒比較容易醉??

ok,直接說了,沒這回事,如果混酒和單品酒精濃度一樣的話,一樣都會醉

會有混酒不容易醉的想法大多來自於「主觀」感受:

混酒喝起來比較不膩,且多會添加果汁、氣泡水,讓人覺得在喝飲料一樣,一不小心就喝太快和太多,短時間內攝取太多乙醇,人就倒了~~

(最重要)酒為什麼不能配藥吃??

原因一:藥物也經由肝臟代謝,酒精影響藥物的代謝速率,造成藥物濃度過高或過低

原因二:酒精是一種中樞抑制物質,會加強某些藥物的作用

酒+安眠藥or暈船藥:會增加中樞神經抑制,可能會造成嗜睡、暈眩(安眠藥可能會造成呼吸抑制)

酒+普拿疼:提升肝損傷的風險

因為藥物實在是太多了,我打算再額外做一篇好好談談酒和藥物的愛恨情仇

喝酒不吃藥、吃藥不喝酒

結論

懂的如何「駕馭」酒精是每個人都該學會的課題(包含了解自身極限、解酒、預防酒醉等等)對潛水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酒精或多或少都提升了潛水風險性

但,酒,是一個好東西

閒情逸致下的獨飲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和三五好友舉杯談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一切取自於自己

今天就先這樣啦~本人是希望大家喝酒完至少過個12~24小時再下水

潛安

8會員
18內容數
一位喜歡潛水的藥師,是周遭潛水朋友的「藥庫」 想要結合專業和興趣,寫一些小知識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潛水藥知道 的其他內容
斷食72小時感想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快樂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暈車藥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淺談指數化投資:以最低成本參與市場的發展文摘:本文探討了指數化投資的概念和意義。指數化投資是一種投資整體市場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參與市場的發展。與其挑選個別股票,投資於整體指數更容易獲得報酬。被動投資的優點在於分散風險、成本較低且透明,並且不需要持續研究調整投資組合,相對較輕鬆。主動投資則具有靈活性,可以選擇投資低估的價值股等。兩者都有優
Thumbnail
avatar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
2023-06-03
淺談艾諾的書寫是專屬於女性還是階級艾諾在書中一開始就表達了在父親過世後想著手寫關於父親的生平,以前不敢寫是怕別人覺得「我們不夠好」,我讀到這裡時被刺痛了一下,相同的陳述在《那不勒斯故事》中也有,她們花了幾十年的努力才離開原來的階級,如今又要把自己成長背景寫出來,但對於每個寫作者而言想逃避的不全是「階級」
Thumbnail
avatar
Chin
2023-04-25
淺談各種皮膚「照光治療」皮膚科應該是最常利用「光線」來當作治療皮膚問題的科別,而所有的相關治療就統稱為照光治療(Phototherapy)。臨床上分類會以實際的作用機轉細分成以下五大類: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0
【淺談 NFT】NFT 有哪些條件能夠抗泡沫化?本熊會開始著手研究 NFT 的原因,除了包含創作者的好奇心驅使、心中對未來的 Web 3.0 世界有一份期待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社群」。即使從牛市來到熊市,本熊依然毫不猶豫地認為 NFT 之所以會擁有價值,大部分原因都是社群所賦予的,情況就像法定貨幣、法律、傳統觀念等。
Thumbnail
avatar
熊太先森
2022-11-30
【淺談 NFT】5 年後的 Web3 世界,或許會是一場虛擬實境的奇幻旅程「五年」是一個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的時間,但對於發展迅速的 Web 3.0 世界來說,應該已經會進入下一個包含新技術的蜜月期,更何況世界已經開始從和平時代中脫離?雖然不想承認,但戰爭總是一個讓加速科技發展的關鍵,誰知道下一場戰爭降臨時,虛擬兵器會否造成現實損傷?
Thumbnail
avatar
熊太先森
2022-10-14
淺談「真皮內注射療法」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直接把成分注射到真皮內的方式,這種方式有些可以當作治療皮膚疾病使用,有些則可以當作美容醫學處理使用,但要提醒大家這些都是醫療行為,僅限於醫師操作。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2-04-20
淺談個股淨值與基本價值 經典案例說明1有讀者提問: 1.如何評估個股的基本價值? 2.為何說淨值不一定能保護市值? 這當然是要看個股狀況去判斷,很難有標準化的方式,個人能提供的僅是在各別股票的判斷思路。
Thumbnail
avatar
gnikis
2022-03-05
淺談皮膚科外用抗發炎藥膏(下)磷酸雙酯酶(PDE)是細胞中重要的酵素,在身體不同細胞中有不同類別,目前已發現有11種主型(PDE1~PDE11),這酵素主要的功能就是將細胞內的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環狀核苷酸(環磷酸腺苷酸-cAMP或環磷酸鳥苷酸-cGMP)的磷酸二酯鍵水解,從而中止其所傳導的生化作用。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2-01-11
淺談皮膚科外用抗發炎藥膏(上)類固醇的前身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醣類皮質激素)」,也就是我們身體會分泌的賀爾蒙之一,但由於生理性的類固醇抗發炎效果比較弱,於是經過很多科學家的研究嘗試,將原本類固醇的化學結構調整後,就產生了很多新的類固醇種類,不但強度可以有所差異且吸收快、作用時間也可以更長效。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2-01-10
淺談 其實當初很簡單,只是路過的時候 覺得很像香港,剛好與朋友也很喜歡線條明確的建築,不管是局部拍攝,或者long景,都很好看。 就這樣,我們輪流的過馬路。 相較於攝影的本科學識,我是遠不如我的朋友的,不過學問是死的,頭腦是活的。 這就是很有趣的地方,以往可能在拍與被拍之間,我是被拍比較多,但這也是
Thumbnail
avatar
Eddie Time
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