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 特殊兒媽媽新生訓練:那些重要的第一課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才剛開始學習當媽媽,上天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成為了特殊兒的媽媽。

 

沒有Orientation,沒有學長姐帶領,初入特殊兒的世界就像是把不懂英文的人丟到美國生活,大小事都能令人手足無措。

 

因為一般人對特殊兒的所知甚少,無法理解長得這麼像人類的他們,為何會屬於不同的物種,更不能理解他們為何需要用不同的方式照顧,因此常發生別人用一般兒的標準,很武斷地下了評論,或是過度熱情地分享育兒經驗,好像照單全收的話,特殊兒就會變成一般兒了。這些時刻總讓我期盼,如果有同溫層能夠理解我和我的孩子,那該有多好呀!

 

後來,隨著小孩出院回家照顧,我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

台北有什麼早療課程適合腦傷小孩?

要怎麼安排小孩的上課頻率?

在家可以做什麼復健?怎麼布置居家的復健環境?

要如何按摩改善四肢的高張力?

哪裡可以進行視覺復健?

需不需要購買擺位輔具(彈玻椅、番茄椅)?

…...


這些關於特殊兒照顧的問題,醫生和社工無法告訴我答案,google到的資訊也都是片面且破碎的,看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徬徨之際,正巧在podcast聽到一位媽媽分享了養育特殊兒的心路歷程,讓我開啟了特殊兒世界的那扇門。

 

那位媽媽從過去事業有成、光鮮亮麗的職業婦女,因為孩子突然早產,一夜之間變成多重障礙特殊兒的母親。當她敘說著生活上的轉變及照顧孩子的種種時,馬上讓我產生共鳴,因此我主動聯繫她,說明了我及孩子的狀況,並詢問她是否知道有關支持團體的資源,讓徬徨無措的我有所依靠。

 

很感謝那位媽媽的親切與友善,引薦我加入由腦傷孩子的家長組成的交流群組。這個由一百多位家長共同編織而成的安全網,溫柔地接住了我焦慮的心。群組裡每個家庭都經歷著不同的故事,有早產、有罕病/基因突變,也有情況與我類似,因保母照顧不當而有腦傷的孩子,雖然彼此素未謀面,但因為都深刻了解到照顧特殊兒的不易,所以無須多言,即可感受到被同理的溫暖。

 

大家平時透過Line加油打氣,偶爾在醫院或治療所巧遇,也會熱情關心,感覺就像多了很多戰友陪伴。群組裡的家長各個博學多聞,光是吸收大家分享關於特殊兒照顧、醫療、復健、補助等資訊,就讓我意識到,原來還有好多事情可以為孩子做;遇到問題可以隨時發問,並且從前輩的經驗裡找到依循的方向,心也更安定了;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其他家長不會因為小孩是特殊兒,就剝奪孩子出門體驗世界的機會,他們帶著孩子上山下海而不引以為苦,面對外界有時不友善的眼光,他們展現出的溫柔但堅毅也著實令我感動,我暗自勉勵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向前輩一樣平常心,讓特殊兒就像普通孩子一般地生活著。

 


度過當特殊兒媽媽的第一個母親節,代表我已經成為勇敢的媽媽一年了,真是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買了古迪的柚香茉莉慕斯蛋糕幫自己慶祝,也感謝奶奶和外婆這段期間辛苦的照顧。

度過當特殊兒媽媽的第一個母親節,代表我已經成為勇敢的媽媽一年了,真是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買了古迪的柚香茉莉慕斯蛋糕幫自己慶祝,也感謝奶奶和外婆這段期間辛苦的照顧。



那些重要的第一課



1.特殊兒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值得歡呼


特殊兒無法像一般小孩一樣,順理成章地就達到里程碑,所謂「七坐、八爬、一歲站」對他們而言難如登天,像我的孩子一歲多了,仍在努力練習翻身中。

 

因為特殊兒的進步太過微小,沒有用放大鏡觀察實在很難察覺,所以特殊兒很難得到一般人的讚美。身為父母,必須加倍用心去觀察那些細微的反應,不管他有沒有達到指令,只要觀察到他有一絲想要反應的意圖,都要不吝給予鼓勵。

 

舉例來說,當我在孩子耳邊呼喚他的名字時,雖然他乍看之下毫無動作,但眼神突然亮了一下,這樣就會推測他其實有聽到、也有想要回應,只是礙於力氣不夠,所以我會大聲地稱讚他「哇!小寶貝有聽到耶,好棒喔!」,讓他感覺能被理解,有正向的回饋,未來也才更願意跟別人互動。

 

此外,因為腦傷小孩常伴隨聽覺及視覺受損,神經傳導的速度也比較慢,所以需要大人慢慢說、重複說,用誇張的語氣說,也用高低起伏的語調說,讓這些話語一點一滴滲透進他的心裡。久而久之,不管是不是父母自作多情,會感覺到孩子其實都聽得懂呢!

 




2.理性面對身心障礙的標籤,欣賞孩子的可愛與獨特之處


我的小孩在六個月大時,因為仍有鼻胃管,因此以第五類障礙類別取得中度身心障礙證明。一歲時因為新增嬰兒腦性麻痺的診斷,增加第七類障礙類別,因而取得重度身心障礙證明。

 

起初拿到身心障礙證明,說不難過是騙人的,有種孩子就此被定型、前途渺茫的感覺,但前輩安慰說,其實身心障礙證明只是孩子某個階段的標籤,因為這個標籤,孩子跟家庭能得到更多政府資源的挹注,例如能預約到復康巴士及長照專車,解決外出交通問題,也能取得早療補助、牌照稅減免、綜合所得稅「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金錢上的優惠,讓家長將更多資源和心力投注在孩子早療上,何嘗不是件好事。況且孩子的人生才剛開始,發展潛力無窮,未來會變怎樣誰都說不準呢。

 

此外,身心障礙證明不過是一張紙,孩子的模樣取決於父母如何看待他,如果父母能多看到孩子的優點,欣賞他可愛的、作為生命閃亮之處,就會發現「重度」其實是代表「重度可愛」的意思。

 

改變想法,心情就豁然開朗。的確,在我眼中孩子依然可愛到把我的心融化,現在帶他外出有專車接送,我和先生開玩笑說,原來這就是有司機的感覺呀!謝謝孩子讓我們全家有這般尊爵的待遇。也許,特殊兒被上天派來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讓大人學習用不同角度看事情,也教會我們去擁抱不完美吧!

 




3.特殊兒或許不會用言語表達,但也有個性


有一位治療師曾經問我「孩子的個性外向還是內向?」,這個問題可把我考倒了,因為孩子生病後,藥物和腦傷恢復當中的關係,常常看起來累累的,對外界的刺激也沒什麼明顯的反應,所以我當下猜測「可能是內向吧」。

 

治療師教我如何觀察孩子的個性:外向的孩子喜歡人多熱鬧的地方,環境聲音越多、他越有精神,反之若是內向的孩子,在熱鬧的地方,他反而會想躲起來睡覺。這天孩子一進教室後精神就很好,不管環境多麼吵雜,他全程保持清醒,眼睛咕嚕咕嚕轉,所以治療師說孩子的個性應該是外向的。

 

聽聞這一番話讓我覺得很驚喜,彷彿又更了解我的孩子了! 回想起過去某些片段,像是他在我肚子裡時,當我和朋友聚餐暢聊八卦時,胎動總是特別厲害;出生後帶他參加將近二十人的家族聚會時,也是神采奕奕、完全不睡覺,這些跡象好像都顯示了他是個喜歡熱鬧的孩子,只是治療師沒說的話,我從沒有把它跟個性聯想在一起。

 




4.不辭辛勞,生活以醫院及治療所為重心


在群組內,大家很常在醫院或治療所相見歡。有從其他縣市遠道而來的家長表示,因為南部資源較缺乏,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不辭辛勞地逐醫師和治療師而居;也有前輩會分享申請「麥當勞之家」住宿的方法,以便提早排到非常熱門的醫師門診。對於這些家長的愛和行動力我由衷敬佩,同時也感恩自己住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台北,讓我們能減少許多舟車勞頓的時間。

 

的確,自從孩子生病後,我與先生的生活即變成以醫院為中心,除了每月一次的回診調藥和打預防針,若當月安排了腦波、核磁共振、聽力等檢查項目,一個月跑三四趟醫院都是有可能的。

 

此外,帶孩子上早療課程也變成我們家的固定行程。腦傷孩子的早療方式百百種,針灸、輔以達、顱薦椎、費登奎斯、精油按摩、水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不是每種方法都適合孩子,每位治療師的手法也不盡相同,因此要從中找到適合的選擇,讓照顧者和小孩都不會有負擔,需要花一些時間嘗試、調整。

 

由於我和先生平時都要上班,僅週末有空帶孩子復健,所以能幫孩子安排的課程不多,目前進行的模式是以週六上輔以達、週日上DMI(Dynamic Movement Intervention動態運動干預療法)為最佳解,我們也能藉機出門透透氣。雖然有時看到其他小孩每天安排了滿滿的復健課程,心裡還是會焦慮,怕自己做的不夠多會耽誤到孩子的黃金早療期,但我告訴自己,大人要先活下來、小孩才有希望,還是要以大人能夠舒服的頻率來安排課程,才能夠持久。

 

 



以上就是我第一年進入特殊兒世界的觀察筆記。希望我的分享,能讓大家看懂這群孩子的可愛與堅強,他們如同一般孩子一樣,值得被愛、被包容。


未來,隨著小孩長大,一定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值得我學習,就留待之後慢慢分享囉!​




第一次在日本開車,右駕讓我好緊張(還真的把方向燈打成雨刷),但也因此欣賞到一般旅客看不到的風景。

第一次在日本開車,右駕讓我好緊張(還真的把方向燈打成雨刷),但也因此欣賞到一般旅客看不到的風景。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過漫長的等待,檢方終於在三月初以過失致重傷害罪起訴保母,四月迎來法院第一次開庭,這是事發九個月來,我們將再看到保母本人,我激動到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我曾和諮商師探討過,為何身邊的人都能對保母有完全的痛恨,我卻好像旁觀者一樣,感受不到太濃的情緒?我不確定自己是真的無感,還是透過壓抑,來保護自
孩子以前是個重吃的寶寶,還記得剛開始餵母奶時,他會因為找不到乳頭而大哭(媽媽看了忍不住想笑,心想我的小胸部可能對他來說就像是萬重山一樣,容易迷失在其中吧!),泌乳師教我要先用手擠出一些乳汁讓他嚐到緩解他的情緒,他才能順利喝到母奶。 很難想像這麼愛吃、也會吃的孩子,一夕之間就忘了怎麼吸吮和吞嚥。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擁有至少兩個小孩是我和先生一致的夢想,就算經歷了小孩受傷的事情,一度打亂了我們的步調,但想到小孩即將滿一歲,我的身心也恢復地差不多,是可以開始準備懷下一胎。 才剛有這樣的念頭,還沒開始計算排卵期,也才剛買了一年份的衛生棉條,結果就意外地發現,我 懷 孕 了 !!
離小孩受傷已經超過半年,生活忙碌又充實,其實很少有機會去回想那一晚,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 總是身邊的人心疼我的遭遇,自己卻本能地想逃避那一晚的感受,因為害怕陷入情緒裡,會讓好不容易步上軌道的生活又感到失控。但同時忍不住擔心,一旦時間久了,這段過去將永遠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後再也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經過漫長的等待,檢方終於在三月初以過失致重傷害罪起訴保母,四月迎來法院第一次開庭,這是事發九個月來,我們將再看到保母本人,我激動到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我曾和諮商師探討過,為何身邊的人都能對保母有完全的痛恨,我卻好像旁觀者一樣,感受不到太濃的情緒?我不確定自己是真的無感,還是透過壓抑,來保護自
孩子以前是個重吃的寶寶,還記得剛開始餵母奶時,他會因為找不到乳頭而大哭(媽媽看了忍不住想笑,心想我的小胸部可能對他來說就像是萬重山一樣,容易迷失在其中吧!),泌乳師教我要先用手擠出一些乳汁讓他嚐到緩解他的情緒,他才能順利喝到母奶。 很難想像這麼愛吃、也會吃的孩子,一夕之間就忘了怎麼吸吮和吞嚥。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擁有至少兩個小孩是我和先生一致的夢想,就算經歷了小孩受傷的事情,一度打亂了我們的步調,但想到小孩即將滿一歲,我的身心也恢復地差不多,是可以開始準備懷下一胎。 才剛有這樣的念頭,還沒開始計算排卵期,也才剛買了一年份的衛生棉條,結果就意外地發現,我 懷 孕 了 !!
離小孩受傷已經超過半年,生活忙碌又充實,其實很少有機會去回想那一晚,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 總是身邊的人心疼我的遭遇,自己卻本能地想逃避那一晚的感受,因為害怕陷入情緒裡,會讓好不容易步上軌道的生活又感到失控。但同時忍不住擔心,一旦時間久了,這段過去將永遠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後再也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原本想分享救護的一些事物 殊不知⋯ 今年暫停了義消這身份 為什麼呢? 因為我面臨了新的身份 🎉我升格當媽媽了 去年12月初受訓完中級救護技術員後,12月底就迎來這小生命💙 (至於這小生命的到來,讓我用另一篇文章來敘述,因為是很奇妙的緣份啊) 懷孕後,身體上的變化,對我來說很陌生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七寶媽與兒子笑資源班的孩子: 1. 讀資源班的人並非都智能不足 2.以後妳的兒子會這樣笑別的孩子 3.真有障礙的人會怎麼想,他們的家人呢? 4.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是應該的,如同我這篇一樣 身障,不是你想的那樣 家庭教育從小做起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原本想分享救護的一些事物 殊不知⋯ 今年暫停了義消這身份 為什麼呢? 因為我面臨了新的身份 🎉我升格當媽媽了 去年12月初受訓完中級救護技術員後,12月底就迎來這小生命💙 (至於這小生命的到來,讓我用另一篇文章來敘述,因為是很奇妙的緣份啊) 懷孕後,身體上的變化,對我來說很陌生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發現面對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來學習和成長。 一開始當我發現寶寶不太會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時,我覺得非常焦慮又無助,很擔心是感覺統合失調。後來我很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了一些能有效培養感覺統合能力的方法,讓我和寶寶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七寶媽與兒子笑資源班的孩子: 1. 讀資源班的人並非都智能不足 2.以後妳的兒子會這樣笑別的孩子 3.真有障礙的人會怎麼想,他們的家人呢? 4.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是應該的,如同我這篇一樣 身障,不是你想的那樣 家庭教育從小做起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