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 特殊兒世界的新生訓練(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才剛開始學習當媽媽,上天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成為了特殊兒的媽媽。

 

沒有Orientation,沒有學長姐帶領,初入特殊兒的世界就像是把不懂英文的人丟到美國生活,大小事都能令人手足無措。

 

因為一般人對特殊兒的所知甚少,無法理解長得這麼像人類的他們,為何會屬於不同的物種,更不能理解他們為何需要用不同的方式照顧,因此常發生別人用一般兒的標準,很武斷地下了評論,或是過度熱情地分享育兒經驗,好像照單全收的話,特殊兒就會變成一般兒了。這些時刻總讓我期盼,如果有同溫層能夠理解我和我的孩子,那該有多好呀!

 

後來,隨著小孩出院回家照顧,我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

 台北有什麼早療課程適合腦傷小孩?

要怎麼安排小孩的上課頻率?

在家可以做什麼復健?怎麼布置居家的復健環境?

要如何按摩改善四肢的高張力?

哪裡可以進行視覺復健?

需不需要購買擺位輔具(彈玻椅、番茄椅)?

…...


這些關於特殊兒照顧的問題,醫生和社工無法告訴我答案,google到的資訊也都是片面且破碎的,看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徬徨之際,正巧在podcast聽到一位媽媽分享了養育特殊兒的心路歷程,讓我開啟了特殊兒世界的那扇門。

 

那位媽媽從過去事業有成、光鮮亮麗的職業婦女,因為孩子突然早產,一夜之間變成多重障礙特殊兒的母親。當她敘說著生活上的轉變及照顧孩子的種種時,馬上讓我產生共鳴,因此我主動聯繫她,說明了我及孩子的狀況,並詢問她是否知道有關支持團體的資源,讓徬徨無措的我有所依靠。

 

很感謝那位媽媽的親切與友善,引薦我加入由腦傷孩子的家長組成的交流群組。這個由一百多位家長共同編織而成的安全網,溫柔地接住了我焦慮的心。群組裡每個家庭都經歷著不同的故事,有早產、有罕病/基因突變,也有情況與我類似,因保母照顧不當而有腦傷的孩子,雖然彼此素未謀面,但因為都深刻了解到照顧特殊兒的不易,所以無須多言,即可感受到被同理的溫暖。

 

大家平時透過Line加油打氣,偶爾在醫院或治療所巧遇,也會熱情關心,感覺就像多了很多戰友陪伴。群組裡的家長各個博學多聞,光是吸收大家分享關於特殊兒照顧、醫療、復健、補助等資訊,就讓我意識到,原來還有好多事情可以為孩子做;遇到問題可以隨時發問,並且從前輩的經驗裡找到依循的方向,心也更安定了;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其他家長不會因為小孩是特殊兒,就剝奪孩子出門體驗世界的機會,他們帶著孩子上山下海而不引以為苦,面對外界有時不友善的眼光,他們展現出的溫柔但堅毅也著實令我感動,我暗自勉勵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向前輩一樣平常心,讓特殊兒就像普通孩子一般地生活著。

 

下一篇[育兒點滴] 特殊兒世界的新生訓練(下)我將整理出這段時間,我從前輩們身上學到的課題,希望能讓大家更認識這些特別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值得更多的同理與包容,也都值得被愛。


度過當特殊兒媽媽的第一個母親節,代表我已經成為勇敢的媽媽一年了,真是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買了古迪的柚香茉莉慕斯蛋糕幫自己慶祝,也感謝奶奶和外婆這段期間辛苦的照顧。

度過當特殊兒媽媽的第一個母親節,代表我已經成為勇敢的媽媽一年了,真是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買了古迪的柚香茉莉慕斯蛋糕幫自己慶祝,也感謝奶奶和外婆這段期間辛苦的照顧。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育兒點滴|用第三人稱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在教育現場中不難發現較默默、較沒有自信的孩子有些共通點是來自較多責備的家庭。例如做不對就遭到批評⋯久了孩子很容易自我連結為:我是很沒有用的、我是很沒有能力的。於是長大後在班上成了凡事不敢先出頭、有想法不敢說出口的人格特質。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11-12
育兒點滴|學習的起點今天回到家,女兒開心的分享著在學校參加的科學社團有多麼的好玩,還拿出道具示範給我們看,我突然在女兒的眼神中看到了光芒,這正是學習的光芒啊!而學習的起點就是「覺得好玩」!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10-07
育兒點滴|送孩子上學今年九月是值得特別記下的一年,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兒子也第一次踏入校園成為幼兒園小班新鮮人,整個暑期在幫孩子們準備開學的用品、房間的佈置,才漸漸發覺孩子已經長大了⋯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8-30
育兒點滴|如果少了3C,育兒可以是什麼樣子?該不該用3C育兒這個議題時常在網路上引發地方媽媽們的論戰,說真的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若爸媽們時常的興趣就是盯著手機,那麼孩子也很難避免的想要使用,再加上孩子的腦部發育尚未完善,太早接觸聲光及短片都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8-10
育兒點滴|孩子大哉問:我從哪裡來?我記得這本書是在六年前肚子裡懷著女兒時買的,當時就有聽過『胎內記憶』這個詞,但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意思,這本書的作者池川明是日本知名婦產科醫師,他深入訪談了三千多組的親子,發現有百分之33的孩子都回答『有胎內記憶』…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7-26
育兒點滴|愛要耐心等待「當他慢慢的長大,各種能力也隨著成長而漸漸成熟時,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入很多期待,而忘了為人父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家庭裡的素養課〉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7-11
育兒點滴|和女兒聊偶像女兒最近愛上韓國女團Blank Pink,在這之前媽媽我是不會主動聽K-pop的,但從女兒開始洗腦全家後,也會想要了解女兒喜歡的人事物,有了對話才有機會彼此了解啊!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7-03
育兒點滴|思考力的對話練習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6-30
育兒點滴|你要的是勝利還是要開心的一起玩?我們家的小孩很常有一個狀況就是玩到不願意去洗澡,有一晚,同樣的情境劇再次上演,我們家三歲的弟弟又不願意去洗澡了,這時候六歲的姊姊問:媽媽現在是幾點?我說:七點半了。姊姊說:喔!那弟弟我們趕快去洗澡,八點有妙妙犬布麗!弟弟竟然眼睛一亮的乖乖跟著姊姊去洗澡。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5-17
育兒點滴|從親子對話營造家庭氛圍Podcast是一個很神奇的媒介,閱讀僅只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透過文字的連結,但podcast是可以用聽的方式連結,彷彿就像是位朋友在與你聊天,創作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就拉得更近了,生動的聲音語言讓作者的輪廓更加立體,透過説與聽,能更加認識這位作者與他的理念和生活。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