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診斷重要嗎?把治療生活過好,診斷只是剛開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前言

最近看到一位心理師在社群公開表示「執著診斷」不重要,來回幾次留言回應讓我感到有些遺憾。自從和心理師阿黴開始諮商,我逐漸改變了看待困境的角度,這給了我很大的不同感受。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和大家分享我對「執著診斷」與「把生活過好」這兩個議題的看法。

診斷的重要性

理想中,當然希望日子能過得更好,這對我們當事人和陪伴者都是重要的目標。但是,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獲得一個診斷意味著終於有了答案、有了一個方向,醫事人員知道我們發生了什麼事,可以進行治療,以及得到基於醫學知識對於康復的期待。診斷帶來的確定感和期待感對於被症狀打亂生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隨著診斷而來的否認、焦慮和困惑也是另一個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專有名詞的使用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聚焦討論,這也是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基礎。因此,我認為,診斷名詞的意義和重要性不容忽視,這帶來的好處遠超過壞處。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原文缺乏事件脈絡,可能讓人誤以為這位心理師覺得執著診斷不重要。其實,執著本身已經超越了診斷的議題,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猜測,原文的意圖是希望我們將精力放在如何把生活過好。然而,對於正在困境中的我們來說,要理清這些脈絡並不容易。

心理師工作的特殊性

事後當事人留言告知我沒有誤會,他的確是要強烈表達他認為執著診斷不重要。我只能說我很遺憾這位心理師是這樣看待困在這個狀態的人,也某種程度看見了這位心理師的焦慮:「個案怎麽就是看不清生命困境比得到什麼診斷更重要呢?!!!」但我既不是心理師更不是督導,這是這位心理師自己要面對的議題,請左轉找督導,不客氣!XD

執業心理師工作過程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自身價值觀與他人生命議題有衝突的時刻,需要找專業督導討論與大量的自我反思。帶著這樣的批判視角和個案工作,是可能對雙方都造成傷害的。有些過程必須走過路過痛過哭過,就是不能跳過,理智上知道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不然我找心理師諮商幹嘛?不如拿去買比特幣早日財富自由!(欸

理解困境中的我們

在困境中的我們,常常希望找到一個簡單的原因,進而找到一個直覺的解決方法。雖然這種想法不現實,但對於生活被症狀搞得一團亂的我們來說,這常常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唯一能讓生活過好或擺脫治療的方法。

可以說,當下只會看見、也只能看見一種可能。那種可能常常是朝著執著診斷的牛角尖一路狂鑽。

諮商中的學習

經過與心理師阿黴合作一年多的諮商以來,我學會了釐清用詞的含義與影響的重要性(前任心理師仙女完全不是這個風格,太多故事改天再提)。前陣子因為要手術的關係,我與阿黴對我的憂鬱症和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進行了詳細討論。這段經歷讓我能夠更清楚地分辨「執著診斷」和「把生活過好」這兩個不同的議題。

阿黴曾經很坦白地說:「你看起來真的很不像憂鬱」。這讓我們意識到,外表並不能代表我們的真實心理狀態,在我身上非常鮮明。

接受自我的過程

接受自己需要全職休養的事實,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諮商中整理這份哀悼、失落,以及面對阿媽臥床多年才過世的折磨……等各種連結到生病與失能的事件與情緒。這整坨情緒的整理、打包、收納,事後來看就是反覆地詰問「我真的是憂鬱症嗎?」到接受「我的確是憂鬱症患者」的過程。

結論

感謝社群上幾位心理師、醫師和病友的回饋。在回應對方堅定態度的過程中,我也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哪裡沒考慮周全。但回顧錄音、寫稿和諮商過程後,我確定這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正如《芙莉蓮》動畫中的名言:「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
診斷之外,都是努力在與症狀共存的讚讚人類啊!
值得一份好吃的漢堡排還有夏至應景的一碗冰和手搖!


額外補充

公開的社群討論不需要有人出來喊「不要再吵了」,如果你覺得不重要,就不要回應,演算法自然會讓它沉下去。醫師、心理師、患者的多方發聲顯示這個議題有許多不同觀點,而不是原文所說的那麼簡單和武斷。

診斷並不是簡單地劃分為「得知診斷就解脫」和「解決問題、改善生活」。診斷涉及許多因素,包括給予診斷、下什麼診斷、患者對診斷的理解程度、以及對自身症狀與診斷的連結。得知診斷並不總是解脫,隨之而來的焦慮、失落、困惑和悲傷會影響復原與生活的各個層面。

原po認為診斷對患者不重要,這種看法與患者的現實脫節。患者覺得重要的事情,就是重要的。科普、溝通、同理和陪伴都是醫事人員專業工作的一部分,尤其是心理師,身為陪伴個案走過人生苦痛的專業工作者,公開武斷地評論他人的人生是不恰當的。

公衛領域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看不懂就不要隨意留言。醫事人員應該在公開討論中展現更多的同理心和專業、重視個案隱私與工作倫理,這樣才能真正幫助患者。




5會員
3內容數
一個現役憂鬱症患者的Podcast,寫創作幕後故事、治療歷程、心理諮商、閱讀筆記、觀劇心得與生活重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喂喂你還好不好 的其他內容
歡迎加入「喂喂好朋友」的行列!這是電子報的第零期,提供 Podcast 與公開文章不會發表的獨家內容,包含節目幕後故事、攻城獅雞蛋糕生活日常、推薦好物等內容。同時,成功扣款三個月或直接訂閱年方案的讀者,前十位會得到《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讀墨電子書兌換碼。希望你一切平安,好好呼吸,共勉之!
歡迎加入「喂喂好朋友」的行列!這是電子報的第零期,提供 Podcast 與公開文章不會發表的獨家內容,包含節目幕後故事、攻城獅雞蛋糕生活日常、推薦好物等內容。同時,成功扣款三個月或直接訂閱年方案的讀者,前十位會得到《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讀墨電子書兌換碼。希望你一切平安,好好呼吸,共勉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2016年起,藉由訪談陪伴家屬/照顧者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照顧處境,將訪談化為圖文書或繪本,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與理解,這不是他人的事,進而關切精神疾病與照顧者的議題。畢竟,我們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逆境裡,跌落,有患病的可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坐在對面的媽媽說,老師,我覺得自閉症這三個字對我家小孩太沉重了,他沒有這麼嚴重啊,還是他其實是亞斯伯格?其實啊,自閉症當中沒有明顯語言以及智能方面的障礙的人,以前我們叫做亞斯伯格症,但是因為自閉症常伴隨著很多種相關的障礙,實在太難區分,現在統一都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了。
Thumbnail
活泉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麗芬,提筆記錄三位精來電者的心聲——會員A、X小姐,以及N小姐的母親——這三位當事人,都是在獨自奮力應對現實狀況後,在精疲力竭時打這可能是最後的一通電話,希望這通電話為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光線,好讓他們對這個社會還保有一點點信心 ---- 還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處境,感到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韓國繪本已成為「K-文化」的元素之一,不只在韓國本土出版業蓬勃發展,更搭著K-pop、韓劇的風潮,吹向全世界。儘管現今題材多元,但一開始的韓國繪本,其實是源自濃厚的民族主義,甚至還因為官方的文化政策,經歷一次大滅絕(見上篇)。但就在同年,韓國繪本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也隨之誕生,不只寫下韓國繪本史的里
Thumbnail
2020年的熱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挾著人氣韓星金秀賢退伍後,首部主演的電視劇,加上女主角徐睿知充滿魅力的演出,在當年暑期可說是討論度最高的韓劇,而劇中的繪本更成為熱賣的周邊商品。韓國繪本過去曾是民族主義的產物,如今已是「K-文化」的重要元素,本文也將帶領讀者了解這段高潮迭起的歷史。
Thumbnail
在演講「有個憂鬱症怪獸,名叫小鬱」與專訪中,《小鬱亂入》作者林妤恒感慨地提到,由於家中長輩不理解乃至畏懼精神疾病,導致患有躁鬱症的母親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而這個發生在至親身上的遺憾,或許成為妤恒長期投入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和學習成為陪伴者的動力。
Thumbnail
這週的第九集與第十集會如此令人痛到骨子裡的原因就是,他完美的利用了前八集的鋪成,項圈的形成與拆解造就了文鋼太、文尚泰、高文英三人的關係,這不單單是愛情,也牽扯到了友情與親情。彼此間角力的拉扯,不斷來回不斷撕裂,過程中很痛很痛,每一個人都在受傷,癒合與受傷交錯穿插,結的疤越來越厚。
Thumbnail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簡稱DSM-V,是許多國家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準則。專業人員診斷了個案之後,提供相對應/合適的治療模式以幫助個案復原。然而,最新修訂完成後的DSM-V到底能否有效地幫助專業人員進行診斷、協助提供個案有益的治療模式、又能否符合外界對於DSM手冊修正成果的期待,仍是備受質疑。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2016年起,藉由訪談陪伴家屬/照顧者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照顧處境,將訪談化為圖文書或繪本,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與理解,這不是他人的事,進而關切精神疾病與照顧者的議題。畢竟,我們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逆境裡,跌落,有患病的可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坐在對面的媽媽說,老師,我覺得自閉症這三個字對我家小孩太沉重了,他沒有這麼嚴重啊,還是他其實是亞斯伯格?其實啊,自閉症當中沒有明顯語言以及智能方面的障礙的人,以前我們叫做亞斯伯格症,但是因為自閉症常伴隨著很多種相關的障礙,實在太難區分,現在統一都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了。
Thumbnail
活泉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麗芬,提筆記錄三位精來電者的心聲——會員A、X小姐,以及N小姐的母親——這三位當事人,都是在獨自奮力應對現實狀況後,在精疲力竭時打這可能是最後的一通電話,希望這通電話為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光線,好讓他們對這個社會還保有一點點信心 ---- 還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處境,感到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韓國繪本已成為「K-文化」的元素之一,不只在韓國本土出版業蓬勃發展,更搭著K-pop、韓劇的風潮,吹向全世界。儘管現今題材多元,但一開始的韓國繪本,其實是源自濃厚的民族主義,甚至還因為官方的文化政策,經歷一次大滅絕(見上篇)。但就在同年,韓國繪本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也隨之誕生,不只寫下韓國繪本史的里
Thumbnail
2020年的熱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挾著人氣韓星金秀賢退伍後,首部主演的電視劇,加上女主角徐睿知充滿魅力的演出,在當年暑期可說是討論度最高的韓劇,而劇中的繪本更成為熱賣的周邊商品。韓國繪本過去曾是民族主義的產物,如今已是「K-文化」的重要元素,本文也將帶領讀者了解這段高潮迭起的歷史。
Thumbnail
在演講「有個憂鬱症怪獸,名叫小鬱」與專訪中,《小鬱亂入》作者林妤恒感慨地提到,由於家中長輩不理解乃至畏懼精神疾病,導致患有躁鬱症的母親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而這個發生在至親身上的遺憾,或許成為妤恒長期投入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和學習成為陪伴者的動力。
Thumbnail
這週的第九集與第十集會如此令人痛到骨子裡的原因就是,他完美的利用了前八集的鋪成,項圈的形成與拆解造就了文鋼太、文尚泰、高文英三人的關係,這不單單是愛情,也牽扯到了友情與親情。彼此間角力的拉扯,不斷來回不斷撕裂,過程中很痛很痛,每一個人都在受傷,癒合與受傷交錯穿插,結的疤越來越厚。
Thumbnail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簡稱DSM-V,是許多國家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準則。專業人員診斷了個案之後,提供相對應/合適的治療模式以幫助個案復原。然而,最新修訂完成後的DSM-V到底能否有效地幫助專業人員進行診斷、協助提供個案有益的治療模式、又能否符合外界對於DSM手冊修正成果的期待,仍是備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