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童年(十九)我們全家都是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紐西蘭的生活,一開始就定位成遊玩的生活模式,但作息仍然是有個主軸來貫穿,那就是‘’上學‘’

首先,大兒子入讀了附近的公立小學。由於他很快就適應了,我們接著也想把小兒子送去學校。他還不到三歲,只能送去類似幼稚園的學校,當地叫做“Pre-school Centre”, 一般的上學日,他可以在學校待到下午三點鐘。

再來,就安排我太太進去當地的一所社區大學選讀一些課程,希望對融入當地生活有所幫助。果不其然,她在課堂裡很快認識了不少來自亞洲的媽媽,很自然的就打成一片了。

一系列的安排就緒之後,我的研究所課程也開始了。這麼一來,我們一家四口就全都是學生的身份了。最格式化的生活步調就是,一大早分別把他們一個一個送到學校,然後我才趕去大學做我的學生去。

為了方便下午時間的所有活動,我把課程全部集中到上午,或頂多午餐後加多一節,然後就得回家開始我對亞洲的‘’遠距工作‘’

我沒有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大部份時間花在圖書館或是電腦室裡頭。若有小團體討論的需要,只好央求他們把時間安排在晚上或是週末。這大概是給我最大壓力的一件事。

在小兒子放學之前,我基本上可以在書房好好專心做事。主要是文書之類的,例如撰寫傳真文件,或部份電郵聯繫(當時即時聯繫主要還是傳真和電話)。須要使用長途電話討論的事,全集中到三點半之後。

兩個兒子回家後,每個房間就全都是他們的遊樂場,吵雜和嬉鬧聲就差沒掀翻屋頂。這時候,我只好自己待在後院走動,手持電話,專心的和遠在亞洲不同國家的同事和客戶談我的生意。

取材自維基百科

取材自維基百科

我家小孩不太喜歡傍晚時分在後院草地上活動,因為那個時候戶外的沙蠅(Sand Fly)最猖狂。我曾有過一次被咬上百次的經驗,也因此很快就免疫了。因此,後院成了我的工作場域,不會受到干擾。

因為五個鐘頭的時差,我只工作半天的下班時間之後,就是專心陪孩子玩耍。不論是到附近公園,還是在他們的房間,我都必須完全的陪伴。尤其,大兒子須要做功課時,我更須要想盡辦法纏住小的,以免他干擾他哥哥。

最大的挑戰要算是飯後的時間了,小兒子把他喜歡的卡通錄影帶全都搬出來,就得陪他一片片的播放,一路陪他觀賞到上床時間到。

那麼,我的學校功課怎麼辦呢?

我只好配合孩子的睡覺時間,一起就寢。然後,隔天清晨趁他們還在沉睡時,自己起床到客廳看書,做功課。秋冬時分,氣溫降到接近零度,實在冷得可以。我只好點燃壁爐,靠近爐邊取暖,努力K書。想起小學課本讀過的夜半‘’鑿壁引光‘’,我這清晨‘’爐邊苦讀‘’的記憶,也是永難磨滅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麋鹿林-avatar-img
2024/07/15
能在人生盛年時就願意花時間多多陪伴小孩的父親實在不多,你的孩子很幸福😀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麋鹿林 也是為人父母的福氣,畢竟孩子最可愛的年齡段,稍縱即逝,能不好好把握嗎?
荻夢依-avatar-img
2024/07/15
好辛苦,努力讀書,又努力工作的爸爸。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荻夢依 當時主要是離開忙碌的職場,想要多陪小孩。結果,把自己也搭進去唸書的行列😁😁😄😄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7/15
謝謝安大分享,您真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一家之主啊!👍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 莊小昕 事業和生活的適度平衡,藉以獲得較理想的人生進程。
好酷哦!一家都在學習耶😆👍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林燃(創作小說家) 那個時段是那麼安排的。但是,很大的部份是到處玩,才是當年旅居紐西蘭的重頭戲😊
雅米-avatar-img
2024/07/15
好棒的有自律,效率,及學習規畫,👍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雅米 年輕時的衝勁總該附加一些規劃,而不是拼命三郎的衝撞,不是嗎?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03會員
22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0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人格發展,其影響的深遠,是難以想像的。 還記得自己在鄉村小學一、二年級時,曾有一次因為剛換新制服帽子的帽徽,竟然被同學誤會是偷來的。而我竟沒有辯白,還被那昏庸的代課老師指責。那是一個創傷性的記憶,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真相是這樣。當年那所小學男生的帽子很像日本小學生的黑色小
Thumbnail
2024/09/10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人格發展,其影響的深遠,是難以想像的。 還記得自己在鄉村小學一、二年級時,曾有一次因為剛換新制服帽子的帽徽,竟然被同學誤會是偷來的。而我竟沒有辯白,還被那昏庸的代課老師指責。那是一個創傷性的記憶,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真相是這樣。當年那所小學男生的帽子很像日本小學生的黑色小
Thumbnail
2024/09/06
襁褓期到學齡前之間的小孩,都是在努力學習階段,他們會慢慢懂很多人世間的事物,但本質上,對於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大部份他們還是不太懂的。 也因為如此,他們是否乖巧,安靜,不亂哭,不胡鬧?很多情況,多少都會給大人帶來困擾。大人除了愛心,還得有耐心和信心,慢慢陪他們學習,一天一天成長。 話說我們家的
Thumbnail
2024/09/06
襁褓期到學齡前之間的小孩,都是在努力學習階段,他們會慢慢懂很多人世間的事物,但本質上,對於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大部份他們還是不太懂的。 也因為如此,他們是否乖巧,安靜,不亂哭,不胡鬧?很多情況,多少都會給大人帶來困擾。大人除了愛心,還得有耐心和信心,慢慢陪他們學習,一天一天成長。 話說我們家的
Thumbnail
2024/08/31
學校假期結束前,家人在台灣的悠哉日子也該告一段落。由於旅途上,兩個孩子都須要照顧,岳父岳母也是愛女心切,就一起飛來紐西蘭。 一趟十幾個小時,對孩子,對老人家都不輕鬆,就留他們住下來一段時間,遠離一下台北的塵囂也好。 兩老都才六十開外,狀況也不錯,我們就可以盡可能的帶他們到處轉轉,體驗一下完全不一
Thumbnail
2024/08/31
學校假期結束前,家人在台灣的悠哉日子也該告一段落。由於旅途上,兩個孩子都須要照顧,岳父岳母也是愛女心切,就一起飛來紐西蘭。 一趟十幾個小時,對孩子,對老人家都不輕鬆,就留他們住下來一段時間,遠離一下台北的塵囂也好。 兩老都才六十開外,狀況也不錯,我們就可以盡可能的帶他們到處轉轉,體驗一下完全不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雖然紐西蘭的生活,一開始就定位成遊玩的生活模式,但作息仍然是有個主軸來貫穿,那就是‘’上學‘’。 首先,大兒子入讀了附近的公立小學。由於他很快就適應了,我們接著也想把小兒子送去學校。他還不到三歲,只能送去類似幼稚園的學校,當地叫做“Pre-school Centre”, 一般的上學日,他可以在學校
Thumbnail
雖然紐西蘭的生活,一開始就定位成遊玩的生活模式,但作息仍然是有個主軸來貫穿,那就是‘’上學‘’。 首先,大兒子入讀了附近的公立小學。由於他很快就適應了,我們接著也想把小兒子送去學校。他還不到三歲,只能送去類似幼稚園的學校,當地叫做“Pre-school Centre”, 一般的上學日,他可以在學校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大家許願的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來啦! 雖然說是小學生的習慣養成,但其實如果能夠在幼兒園就可以早點建立雛形當然進化到小學,會更加事半功倍。但是,提到的小學生習慣建立,其實也不只是單一學習的習慣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制訂所有的學習習慣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Thumbnail
大家許願的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來啦! 雖然說是小學生的習慣養成,但其實如果能夠在幼兒園就可以早點建立雛形當然進化到小學,會更加事半功倍。但是,提到的小學生習慣建立,其實也不只是單一學習的習慣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制訂所有的學習習慣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紐西蘭的孩子;滿五歲那一天就必須進小學讀一年級,所以:九歲的大兒子唸的是小學五年級。再一年就會升上去唸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 )。 學校慢慢加重數理和自然有關的課程,尤其數學方面,洋人小孩還在比手指做加法時,我們已經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了。所以,課堂的學習當然非常輕鬆。可以想像
Thumbnail
紐西蘭的孩子;滿五歲那一天就必須進小學讀一年級,所以:九歲的大兒子唸的是小學五年級。再一年就會升上去唸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 )。 學校慢慢加重數理和自然有關的課程,尤其數學方面,洋人小孩還在比手指做加法時,我們已經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了。所以,課堂的學習當然非常輕鬆。可以想像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