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公司 (Uber) 終於轉虧為盈,等了那麼久媳婦終於熬成婆。
也讓我想起上半年看到 LinkedIn 的一篇文章,介紹荷蘭有哪些幸福企業,我們公司榜上有名。
現在回頭來看,蠻開心多年前做了對的選擇。
但是到底幸福企業是什麼?而我們在職涯路上又該如何選擇?
今天就從比較實際的角度分享,分享如何從薪資,成長機會,和公司文化挑選公司。
通常我只會考慮薪水而不太考慮一些小額的福利。
你說外商不是都有供早午餐、零食吃到飽、健身房 allowance 嗎?
我覺得這些員工福利雖然是屬於薪水的一環,但是這些福利其實某種程度上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我也是有聽過公司為了節省開支,所以午餐開始變得比較陽春。
所以通常還是優先考慮絕對薪水。
至於怎麼選高薪的公司?
如果你不是在美國,當然就無法享受薪資透明的優惠,但是還是有其他管道可以知道薪水的分佈。
如果是科技業,那麼通常會看 level.fyi 。在這個平台上面會有其他人分享薪水,以軟體工程師為例,Uber 在荷蘭是數一數二高薪的公司。
荷蘭還有其他像是 Booking.com,Amazon,Miro,Adyen 也是不錯的選擇。
訣竅就是多做市場調查,去查查看哪些公司開出來的薪水比較高,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我在選擇公司的時候,除了考慮絕對薪資以外,還會考慮相對薪資。
因為考慮相對薪資,才有辦法讓自己的天花板再成長。
假設今天有一份工作是每週工時 50 個小時,月薪 20 萬。
和另外一份工作每週工時 40 個小時,月薪 18 萬。
我大概率會選擇月薪 18 萬的工作。
不單是因為相對薪資比較高 (時薪 1,125 > 1,000),而是省下來的十個小時我可以拿來更自主的應用。
把這多出來的十個小時拿來投資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時間賣給公司,長期下來成長比較可觀。
因為大多數的公司都有一套升遷系統,然後這套升遷系統綁著年資和一堆有得沒有的規定。
所以想要快速的把薪水墊高,三升不如一跳。
如果沒有把時間花在跳出框架思考,很難達到快速的成長 (每年薪水漲幅 > 20%)。
當然這也一定程度綁著公司本身發展速度的因素,像是在新創公司裡頭如果表現的好,幾乎是每年都在升遷,而傳統產業的大公司可能就是久久升遷一次。
—
另外一個考量相對薪資的方向是國家的選擇。
從下面的圖表來看可以得知,有些國家工時超級超級長,但是薪水受限於市場。
像美國,薪水很高,但是工時也比較長。
而荷蘭和澳洲相比,雖然領的差不多,但是相對來說工時就短很多。
所以除了考慮公司以外,還可以從宏觀的角度選擇國家。
以前很嚮往那些跳去 FANG 的同事,因為這些大公司抬頭聽起來就是好聽。
但是隨著同事跳出去,選擇光鮮亮麗的招牌後,才知道有一好沒兩好。
像是有同事跳去比較血汗的公司,文化上比較一板一眼,所以非常不喜歡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被交代事情。
有些公司還有 keeper test,主管必須要想出值得為他的下屬力爭留任的原因。
有同事跳去每個人都是天才的公司,反而覺得自己的貢獻度很低,每天工作就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所以後來在考慮的時候都會加入文化的考量,確保自己能夠融入公司的文化,不然錢再多,也賺不久。
—
「如果你在比賽的前半段已經落後,那下半場就更應該策略性的規劃自己的職涯」
其實通常在思考自己的職涯不用想那麼細,直接上去 Glassdoor 或 Blind 看懶人包就好。
上面都會比較薪資,職涯發展,文化的綜合成績。
但是我覺得,如果自己天生不是讀理工科的料,沒辦法去挑戰 Netflix 年薪近三千萬的 AI 產品經理,那麼還是乖乖的做足功課比較好,有策略總比沒策略來得強。
像我在自己職涯的前半段就落後很多,所以才拼了命的想辦法,
Think big:去看看其他人怎麼打造他的 career portfolio,領高薪的都是哪些人,放寬眼界
Think for cost efficiency:不要執著於絕對薪水,而是最大化自己時間的價值
Think of what if:從文化的角度想自己是否適任,不要緣木求魚,找到適合自己的池子才能找到伯樂
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不要從每個決定都是絕對的角度看事情。
退一步,用宏觀一點的視角看,找一些相對來說簡單一點,相對來說薪水高一點,相對來說成長快一點的方法,會在這個職場的遊戲中玩得比較開心,自然就會覺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