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追求完美這個課題,我花了很多時間,探討研究、親身體悟。
最終我領會,雙手一攤的你,可以什麼都不要,這種感覺挺好。
因為不完美的你才最美,而且更可愛了。
活在他人期望裡很累吧?是的,真的挺累的。
因為在我小時候,我活在高標準的期望與充滿嚴苛的眼神裡度過每一天,我每次都很害怕,害怕我不是模範生、害怕我考不好、害怕我又要被打了。我沒有一個完善童年,童年教育都是補習、安親班度過。在我的腦海裡,只有生不如死能形容。
在我小時候我好需要有個人能夠跟我說:孩子,你已經很棒了,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擁有100分,即便你0分我一樣愛你。因為那才是最困難的。如今這句話,假使未來我有小孩,我會深深的留給他。
家庭教育環境在形成個人追求完美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父母、監護人對孩子要求過高、對表現要求苛刻,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完美主義傾向,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達到完美才能獲得他人認可和接受。不要對他人期望太高,他不僅會有壓力,也會造成雙方都太失落。
許多人對於被拋棄恐懼源於過去經歷和情感創傷。這種恐懼導致他們試圖通過“完美化”自己來獲得他人認可和愛。當自我價值完全依賴於他人評價時,任何負面反饋都可能引發強烈不安感。最常見的劈腿、婚變、外遇等等。
在一段關係中,若雙方都努力追求完美,會產生不必要的壓力。接受不完美可以減輕這種壓力,讓彼此在相處中更加輕鬆。
彼此之間建立一種自在舒適相處氛圍,能夠展現自己缺點和脆弱時,這種真實性會吸引彼此靠近。這樣互動讓雙方感受彼此是安全的,願意分享更多內心世界。
真的愛你的人輪不到你擔心那麼多,而愛是正向語言。好的關係是在自律、自重、自愛、自知之明中相處中同行。在關係中,彼此缺陷、不完美可以成為共同成長基礎,而不是分離原因。
接受不完美使我們能夠以真誠態度與他人互動,這樣關係更具穩定性、持久性。不完美的鬆弛感是兩個人相處自在、舒適最好穩定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