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一席話,談你該具備哪些遠距工作力?》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就在前幾日(2024年8月中旬)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一場於史丹佛(Stanford)大學的演講引起了各界關注,其中有許多讓人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

但今日,我只針對遠距工作這個主題來跟大家談談。

首先,為什麼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在這場史丹佛(Stanford)大學有關遠距工作的一席話,引起各方討論呢?

在這場演講中,有人問施密特為什麼Google會失去AI的領先地位,拱手讓給OpenAI 和 Anthropic呢?

施密特將原因歸責於Google過於講求工作生活平衡、讓大部分員工進行遠距工作,並且直言只讓員工進辦公室1天無法與新創公司競爭。同時還跟學生說,如果你們大學畢業創業後,要跟其他企業競爭,就不要允許讓員工遠距工作。

 

遠距工作真的會讓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削弱嗎?

我先來說說,遠距工作的源頭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呢?

遠距工作的概念起源,其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源頭或者指定是哪一年,應該說它是逐步成形的。

我們只能說遠距工作這個概念的進程有明顯前進且讓大家開始想嘗試的時間點,大概落在1970年代左右。

由於1970年代石油能源危機發生,曾在美國NASA工作的杰克·尼爾斯(Jack Nilles)在1976年他出版的書籍「The Telecommunications-Transportation Tradeoff」一書中,提出了遠距工作的可能性及其對交通和通信的影響。這本書被認為是遠距工作領域的重要理論基礎。

可是話說回來,為什麼石油能源危機會推動及影響遠距工作這個概念的進程呢?

由於石油價格飆升,許多國家和企業都相當憂心石油供應的不確定性,因此開始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能源消耗,來應對石油能源短缺及使成本降低。而遠距工作它確實能減少通勤成本,能降低水電等運營成本,再加上環保意識亦逐步抬頭,尤其當時技術已能支持這種作法,因此在當時才會被正視及提出。

杰克·尼爾斯後來離開NASA後,轉向學術和顧問領域,尤其在南加州大學(USC)進行與遠距工作有關的相關研究,而他的研究可說極具開創性,雖在當時並未被大量採行,但的確讓某些企業和城市開始在一些地點,嘗試進行遠端工作的試點推動。

 

那麼遠距工作會讓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削弱嗎?也就是,它對企業究竟好?還是不好呢?

其實,這並非是是非題,而是一道申論題。

一項制度本身就會有優點及缺點,不可能執行下去就全部都只有好處。

企業不能單純只為了提升員工職場環境或福利,就貿然推動遠距工作制度,這樣很容易讓遠距工作這個美意變成企業的噩夢。

施密特在史丹佛大學的一席話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主要是企業早就發現遠距工作的確為他們帶來當初沒有預期到的壞處,例如團體歸屬感下降、助長個人主義抬頭、工作績效沒有提升反而下降……等等。但因為員工都已習慣遠距上班的模式,而不願意配合調整,這讓許多企業開始回過頭檢討與修正遠距工作制度。

 

如果有企業正想要規劃遠距工作,如何讓遠距工作制度成功呢?

我認為,企業最先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員工逐步了解與熟悉遠距工作可能會形成的企業文化與氛圍,及員工應該要遵守的事項有哪些?尤其一旦啟動,企業所做出的任何承諾,就真的要說到做到,不能無故反悔,所以不得不謹慎思考。

也就是說,企業首先要做的不是規劃制度就執行,反而先要考慮如何形塑遠距工作的企業文化與氛圍。

在此目的下,建議可以先成立一個遠距工作推動團隊或者確定一個專責單位,由他們定期向員工說明遠距工作可能的模式或狀況,甚至推動的進度,只要是公司對於遠距工作的規劃與想法都可以逐步讓員工知道,使員工對遠距工作的認知在公司內部是有共識的,這樣才能避免屆時制度上路,員工認為的遠距工作就是單純在家上班,卻搞不清楚對應要負起的責任是哪些?企業必須了解,只要雙方認知有落差,就非常可能讓狀況失控而導致制度失敗,所以需要事先形塑遠距工作所可能帶來的企業文化與氛圍。

以上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來思考,那麼如果今天你是一位員工,對於遠距工作你又要做甚麼準備呢?

就我的觀點看來,遠距工作這種上班模式已是一種不會回頭的趨勢,所以我們反而要問的是自己應該要先具備甚麼認知與能力?

為什麼我說遠距工作已無法回頭呢?

因為,身處在多變的這個時代,新的技術與概念不斷推出,例如元宇宙、AI、機器人科技等等,難保還有一些我們無法想像的因素,1970年代是石油能源危機,2020年代則是新冠肺炎這類全球性疾病,讓我們被迫留在家,而不得不啟動遠距上班的狀況。

既然是無可避免的趨勢,那麼,我們自己應該要做甚麼準備或具備甚麼能力,才能應對這樣的上班模式呢?

1.認知對頻:即,與任職企業在遠距上班的認知上要一致。每家企業文化不同,所規劃出的遠距上班制度或多或少都不同,要求我們承擔的責任與交付的成果也一定不同。因此,對於遠距上班的認知,絕對要與公司對頻。尤其,這幾年執行遠距上班後發生的好處與壞處,企業大概都已能掌握,也多少有些應對的措施逐步成形或執行,透過制度不斷的修改,公司一定能找到他們想要的遠距上班模式,而你只要選擇接受或不接受,接受就配合,不接受就找下一家與你認知對頻的公司,上班起來也才不會覺得委屈。

2.成果導向:做好你的工作將會是以最終成果判定績效的心理準備,也就是以成果論英雄。坦白說,遠距上班就一定會讓你的工作壓力減少嗎?答案是不一定。相反地,公司主管與你無法面對面共事,他絕對不會去要求過程,因為這只是為難他自己,他只會針對你提交的成果來檢視你的工作績效,因此,為了達成設定的成果目標,你的工時不一定減少,甚至可能增加,壓力也就不一定減少。所以對於遠距工作千萬別抱持太美好的想像,反而讓自己無法調適。

3.溝通能力:因為遠距工作,有些企業或許是一週進公司1~2天、其他時間在家上班;有些企業可能全面遠距工作,只在年度或重大時間點才要求進公司。無論何種模式,還是需要溝通,包括同事間的合作、與主管確認工作任務、各項會議、簡報、成果展示,或主管領導、指導部屬、績效面談、對外取得客戶訂單等等,但是因為不同於以往的面對面溝通模式,溝通難度提高,也就更需要提升溝通能力來因應不同溝通工具的溝通模式。

4.工具使用能力:遠距上班勢必需要使用一些網路、通訊軟體或設備等工具,這些工具的使用能力,當然就變得非常重要。那麼自己需要哪些工具使用能力呢?目前的趨勢主要著眼在例如雲端使用、線上會議軟體、通訊軟體、檔案協作功能操作與管理等等都是你必須學習的。另外,如果面試時,公司簡介中或面試官告知公司有遠距工作模式,就可趁機詢問公司是利用哪些與遠距工作有關的軟體或工具?總之,先自問看看自己會哪幾種?不足的,就請現在開始自我學習,跟上趨勢潮流,以免被淘汰。

 

最後,還有一點小叮嚀,其實台灣對於遠距工作適用的法規,目前並未有完整的規範與配套,端看企業如何規定,所以當你所處的這家企業有遠距工作制度時,那麼你就要多多去留意針對遠距工作,他們在工時上如何認定?請假制度的規定如何?上班打卡的規定又是如何?……等等,以免影響自己的權益喔!

當然,如果你的公司在相關規定上都符合法規,甚至優於法規,那麼多多配合公司、該回去辦公室的時候就回去報到露臉一下又何妨,也可以避免讓公司回過頭去思考取消遠距上班制度,那就得不償失了。

 

以上觀點,供大家參考。

15會員
16內容數
20幾年人資主管經驗。分享我在職場中的觀察、想法與心得,希望透過相互交流,讓大家能有所收穫。分享主題包括書籍、職涯發展、成功習慣、人際關係、人力資源、領導管理......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佐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如何讓自己在求職市場中看起來很有價值? 第一步當然是履歷,因為這是所有公司對你的第一印象! 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如何讓自己在求職市場中看起來很有價值? 第一步當然是履歷,因為這是所有公司對你的第一印象! 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最近跟一位管理兩個世代製程的經理聊天 我詢問對方 作為科技業產線的管理者是否私生活會充滿工作 例如半夜也需要接電話? 他跟我說偶爾需要 並跟我分享如何培養團隊的人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真上班,努力下班」 「請問這份工作能提供什麼樣的學習呢?」 身為企業老闆/面試者的人們可能多多少少都會聽到這句話
近期參加Google Conference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想和大家分享幾個我學到的重要觀點 跨出自己的舒適圈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跨出自己的舒適圈顯得尤為重要。待在舒適圈內固然輕鬆,但也限制了我們的成長。不斷嘗試新事物,勇於接受挑戰,才能在職涯上創造真正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與你分享 AI工程師 Frank 運用薩提爾教練模式來進行自我探索,在職業生涯、情感生活和自我實現上的心得。希望透過 Frank 的分享,能鼓勵更多人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Google 模式》一書,本書由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及產品部副總 Jonathan Rosenberg 合著。該書以 Google 內部觀點,探討公司文化、商業策略、人才、部門決策、部門溝通、創新等主題。本文分享了推薦閱讀理由、書籍介紹以及個人讀後感想。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最近跟一位管理兩個世代製程的經理聊天 我詢問對方 作為科技業產線的管理者是否私生活會充滿工作 例如半夜也需要接電話? 他跟我說偶爾需要 並跟我分享如何培養團隊的人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真上班,努力下班」 「請問這份工作能提供什麼樣的學習呢?」 身為企業老闆/面試者的人們可能多多少少都會聽到這句話
近期參加Google Conference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想和大家分享幾個我學到的重要觀點 跨出自己的舒適圈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跨出自己的舒適圈顯得尤為重要。待在舒適圈內固然輕鬆,但也限制了我們的成長。不斷嘗試新事物,勇於接受挑戰,才能在職涯上創造真正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與你分享 AI工程師 Frank 運用薩提爾教練模式來進行自我探索,在職業生涯、情感生活和自我實現上的心得。希望透過 Frank 的分享,能鼓勵更多人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Google 模式》一書,本書由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及產品部副總 Jonathan Rosenberg 合著。該書以 Google 內部觀點,探討公司文化、商業策略、人才、部門決策、部門溝通、創新等主題。本文分享了推薦閱讀理由、書籍介紹以及個人讀後感想。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