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上高中後,我越來越感覺到周遭的同學對「才能」越來越重視,不管是會考成績,還是還是每次的校內考試。如果是自己考的好,就會一直說嘴,反之則是默默不語,或者宣傳他人的榮譽。我發現其實我自己也會有這種現象,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會考怎樣就可以去xx高中了,一兩次的好排名也會讓我膨脹,覺得自己好像高人一等。漸漸的,我成了一個完美主義者,迷失在分數中,有時候考差了就會覺得自己很糟。但當我回看這段期間,我發覺我已經將「才德至上」的思想內化了。
現在的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平等,每件事情都可以用你的「能力」來決定。好像已經比古代的封建社會由貴族專制的社會更加公平了。但《成功的反思》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故事。我們通常認為才德至上是一種獎勵最優秀和最聰明人的制度,它使得有才能者得以配上其該有的獎勵。例如我們常常稱頌的科技鋼鐵人馬斯克,特斯拉、SpaceX和PayPal的發明,讓其獲得了名聲,甚至許多人都將他視為自己的效仿對象。就如同馬斯克弟弟所言:「他的決心就像鐵打的,百折不摧,有時挺嚇人的,現在還是這樣。」我們認為這個系統給了所有人機會,而菁英能夠成功都是因為他們足夠努力。這種才德至上主義的思想是另人嚮往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決定了你能爬多高。這變相讓這個系統裡的成功者認為自己的一切成就就是來自自己的努力及才能,可是他們只是剛好生長在獎勵他所擁有的才德的世界裡。比如我們喜歡看NBA,所以LeBron James才得以成名,但如果今天的社會喜歡的是鬥蟋蟀的話,也會出現鬥蟋蟀界的Michael Jordan。
這樣的制度更使得體制裡的成功者開始認為失敗者都是咎由自取,都是因爲他們的懶惰。我自己在學校也會看到這種狀況,因為我們學校有分普通班跟資優班,明顯可以感覺到有些人會看不起成績較差的人。當時去看學長姐做的公民探究成果,有一個就是在探討這個議題,問卷調查下來的結果也確實是這樣。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表示:一項針對耶魯法學院學生的調查顯示,大約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覺得有必要使用和諮詢心理健康服務。 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類似資料也顯示,精英學生們並不快樂。我覺得這可以用近年來中國流行的「內卷」一詞很像,內卷就是說付出大量努力卻得不到等價的回報,必須在競爭中超過他人的社會文化。久了之後就形成了職業倦怠,有些則產生一種停滯和空虛的感覺。就像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也這種現象有一個名字:萎靡。當「努力就能夠成功」這樣的話術不再能夠說服這些失敗者,他們會產生兩種心態:1.認為現有體制未能實現才德至上理想,即使努力工作依然無法出頭的挫折感。2.認為才德體制已經被落實,而他們因為已經失去競爭力而感到絕望。
才德思想認為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負責,人人都會得到自己應得的分。這種思想的反面就是認為命運不受個人掌控,成敗都涉及外在因素。如果看回我自身目前的高中,可以發現從老師到同學,無一例外都將考上頂大作為高中的重要目標,所以我會看到很多老師為了幫學生準備學測,出了很多的考題;學校也叫學生多留晚輔、晚自習。我覺得有點可惜的是,下課時間常常被拿來趕作業、準備考試或滑手機,高中生活好像有點單調。作者認為要減少才德霸權的方式之一是抽籤招生,設立合理門檻,然後讓機運決定。這種方式如果放到台灣來看或許就是取消學習歷程系統,不要再讓學生弄得身心俱疲,只要達到升任大學能力即可。另一個重要的事就是重新重視技職教育,事實上,台灣以前也確實是重視技職教育的,於是我們形成了黃金年代,但近年種種政策使得高職不再重要。藉由增加技職的重要性,才能抑制目前對知名大學不必要的光環。光是如此還不夠,我們必須重新看待工作的價值,醫生跟清潔工都是為社會努力貢獻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平等的看待每個工作,給予其應有的尊嚴。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化和才德至上聯手斬斷了我們之間的連結,讓我們不再相信身邊的同胞、感謝他們的工作,我們必須擁有歸屬感,才能明白其他人對群體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