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空白屏幕等等人物和概念,那可真是家喻戶曉。佛洛伊德被許多人奉為現代心理治療與諮商的開山祖師,創立了精神分析這個學派/理論,空白屏幕(blank-screen)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個概念。空白屏幕指一位治療者盡可能維持「中性」:包含避免談論個人想法與感受、避免分享個人經歷、避免與案主不必要的接觸、維持固定的晤談時間與形式等。治療者如同一面空白的屏幕,讓案主的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投射(projection)、移情(transference)等內容得以顯現,以做為進一步心理治療/諮商的素材。
我常常暴言批判許多心理治療/諮商中的空白屏幕做法,可能會誤導大家以為精神分析是過時的、空白屏幕是錯誤的觀念等等,我想藉這個機會澄清我對於空白屏幕的批判與看法,也稍微做些觀念上的說明。有許多人認為所謂的空白屏幕是要求治療者保持絕對的中立客觀,在心理治療/諮商的過程中完全不發表個人的看法或感受、只使用「嗯哼」之類的回應;或者維持絕對的諮商架構,嚴格的維持固定的晤談時間與地點、治療者的穿著、場地中的擺設等。這樣的觀念形成和古典精神分析所處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聯。佛洛伊德所處的年代為1856年-1939年,而精神分析的創立大致可算是在1902年開始的週三聚會起算。在當時,維也納是世界知識的前沿與核心,科學蓬勃的發展,並逐漸形成現今被稱為邏輯實證論(positivism)的典範:認為事物本質有一個根本實在,並可以透過觀察、感知等可經驗的工具與方法來驗證,排除錯誤的假設與證據。這樣的思潮逐漸成為了當時的時代哲學,先進的專家們普遍認為探究真理不需要個人「主觀的意見」,因為主觀的意見是有可能存在錯誤的,唯有操作客觀的工具與方法得出的數據才能驗證真理。至此,大家不難看出精神分析的「早年經驗」是在這樣的時代哲學之下成長的,治療者被認為需要維持純粹(naive)的客觀中立、和專家們被要求客觀中立是類似的概念。
從2024年的現代往回看,這100年間邏輯實證論的典範遭到了諸多的批判。如奠基於經驗上的客觀中立,最終導致了一個既尋不到根本實在、甚至失去了自我的虛無窘境(自我的否定);以及千古未解的對觀察、感知等可經驗的工具與方法的懷疑論:這些工具與方法是否真的可能存在、以及如此獲取的資訊是否有實質的意義等。這些對於邏輯實證論的批判當然也是對於其他類似觀點(空白屏幕)的批判:畢竟一個人如果連自我的實在都否定了,那他要如何說話呢?如果一個人懷疑自己的雙眼、雙耳所觀察到的經驗是否可靠,那他要如何去理解他人與環境呢?這樣的視角下人與人之間的諮商晤談自然也就無從成立了。
因此,在100年後的現代,期待一位心理師能保持絕對的中立客觀,化為一片純粹的空白屏幕是很難成立的、甚至是不現實的。回頭來看,我認為在諮商之中,空白屏幕的概念應是在於維持一定的架構,以創造一個安全可靠、有利於覺察探索的環境;以及邀請心理師能時刻對自己保持覺察(awareness),減少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與價值強加(value imposition)造成的影響與傷害;而非墨守成規反倒失去了晤談中的自發與創造力、難以促發案主改變的動力與安全感。
佛洛伊德在書信中也時常談到治療者持續投入個人精神分析的重要,我想這才是精神分析諸多概念的本意:一段好的晤談,總會是建立在充足的覺察與真誠一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