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機世代出現的源由與解析(05-1):微型共同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其實我們看看現在歐美大談和平的左翼執政者,在手段上是越來越帝國,邱吉爾是說胡蘿蔔加大棒,現在的左翼執政者不給蘿蔔只講要給。類似「有說就是有做,有做就是做到」。但帝國手段帶來的不是福利,是秩序的重整,無論是哪一種,都得要付出巨大代價。也就是後現代的想像家,創造出大量的想像政治,並讓許多投機政客依靠包牌當選,實際上對社會沒有任何助益,反倒是不想社會為此崩解者要付帳。當整個社會的投機世代太多,多到付帳的人不甘願,那麼不勞而獲者就得要付出代價。

最後一章,要來替投機世代做個註解,而這個答案可以用三個字囊括:「共同體」。

先來講歷史,共同體的誕生,為有相同處境,基於共同利益、記憶、習慣的人結合為一群「自己人」。工會組織是,現代網路社群也是,要說過去與現在的共同體差異,不在組織大小,在共同點多少。

傳統共同體分裂,網路製造出大量微型共同體

沒有公共媒體的年代,每個人生活區域小,可以說周遭的人相似度高,出了自家區域,可能與鄰鎮的人就差很多了。所以在很久以前,想要讓一個國家變成共同體,幾乎只有強制力可行。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則以語言為基礎,共同習俗為紐帶,將千萬里內的人擰成一團。

而教育是必須的,義務教育教導同樣的語言,於是各地方言變成特色,官方語言的通用性很有力量。各地風俗遵守著某個秩序,形成法律制度,在教育機關內讓每一代學生都習得,於是全國有了最基礎的共通點。然後媒體的流通,讓同國家的人擁有共通記憶,大型賽事的聚焦,關稅利益的保護,以國家的形式塑造圍牆,牆內牆外即使有相同記憶,敘事角度也不一樣。

在那個年代成型的各類國內組織,是遵守一套共通規範,並在範圍內,聚集對不同利益、理念的人,結合成各類社團組織。那跟現在差在哪?差在以前即便有這種組織方式,會參與的人同質性很高,為了要擴大基礎,像有些國家的工會組織是強迫參加,並以內規塑造強制力。

現在不需要這麼麻煩,網路要找到同質性極高的人很容易,這形成了各種微型團體,高度相似的人對利益的看法趨近,埋下了民族國家分裂的種子。因為,過去需要妥協,是因為要組成龐大的共同體,在每個人的想法皆不同下,需要有所犧牲。現在的網路團體,大家都一樣,沒有需要內部妥協,感覺就不需要做出犧牲,那何必與其他人打交道?

票多的贏票少的,輾過去就好了啊。當然,實際上做不到,一個網路上有千人的龐大社群,即便參與度極高,也就一千票。所以,出現另一種形式的共同體,也就是單純針對一個議題,其他都不管的組織,所謂的倡議團體大抵如此。

raw-image

媒體放大「少數即弱勢」形象,投機政客乘勢而起

倡議一個議題,可以只提想法,像是「我覺得大學生需要生活補貼每個月五萬,才能專心讀書,日後回饋社會」。這句話是沒問題的,就只是一個想法,一群大學生組社團去倡議「政府應該發放每月五萬生活費」,於情於理都可以。

只是不見得有人要理你。

在公共媒體興起後,這種只管單一議題、小範圍議題的社團就多了,畢竟人類的能力有限,一般人很難把社區事務連結到國家上。好比說你家的社區位於解放軍登陸台灣的最佳海灘附近,無論進攻跟防守的完美地點,所以國防部要求你們社區要納管,並在必要時被軍方接手,你得要聽話乖乖遷移到其他地方暫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所以想像力超越行動力的理論被廣為支持,並不是沒有客觀理由。我們可以看成,太過重視自己,缺乏對其他人的認知,並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認同這套自私理論。故,投機世代在表現上,俗稱巨嬰。唯有從這邊出發,我們方能看穿,根本性原因在於對勞動價值的不理解,與不知道怎麼估算不同勞動的剩餘價值。所以才會對現代出現的時間空
Thumbnail
2025/07/15
所以想像力超越行動力的理論被廣為支持,並不是沒有客觀理由。我們可以看成,太過重視自己,缺乏對其他人的認知,並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認同這套自私理論。故,投機世代在表現上,俗稱巨嬰。唯有從這邊出發,我們方能看穿,根本性原因在於對勞動價值的不理解,與不知道怎麼估算不同勞動的剩餘價值。所以才會對現代出現的時間空
Thumbnail
2025/07/08
我們可以把時間與空間連續性的問題,拉回到最原始的討論,什麼是「勞動」?勞動的行為自古以來都有,但勞動的概念被發明出來還不到300年,農業時代的人對於勞動的想法,是不會被現代人認知為「勞動」的,更接近於「求生」。求生是最高價值,勞動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手段,所謂的勞動剩餘,只有極少數的上層才存在。
Thumbnail
2025/07/08
我們可以把時間與空間連續性的問題,拉回到最原始的討論,什麼是「勞動」?勞動的行為自古以來都有,但勞動的概念被發明出來還不到300年,農業時代的人對於勞動的想法,是不會被現代人認知為「勞動」的,更接近於「求生」。求生是最高價值,勞動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手段,所謂的勞動剩餘,只有極少數的上層才存在。
Thumbnail
2025/07/06
迷惘可以經由人生歷練慢慢釐清,幻想也能透過社會現實修正,但若心中那名為恨的種子發芽,後患無窮。
Thumbnail
2025/07/06
迷惘可以經由人生歷練慢慢釐清,幻想也能透過社會現實修正,但若心中那名為恨的種子發芽,後患無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一個全球正在面臨的威脅,那就是共產主義在各先進民主國家的潛伏與侵蝕,你可能會認為共產主義不是早就失敗了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篇Hank將以歷史脈絡來為大家剖析,共產主義誕生的原因與背景,並闡述統治者如何利用變種的「新型共產主義」瓦解全世界中產階級的陰謀。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一個全球正在面臨的威脅,那就是共產主義在各先進民主國家的潛伏與侵蝕,你可能會認為共產主義不是早就失敗了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篇Hank將以歷史脈絡來為大家剖析,共產主義誕生的原因與背景,並闡述統治者如何利用變種的「新型共產主義」瓦解全世界中產階級的陰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