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中期末忙,想先準備的難處!四個建議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到接近期中和期末那幾週,在課業上面忙碌程度,真的跟其他週差很大,會有比以前國高中時差更大的感覺

(以前國高中後面進度可以先讀,但現在要有些課程內容要先準備可能有難度)

特別是現在開學第前幾週,就能感覺到,是有想把一些作業給先完成,讓未來期中和期末輕鬆一些,但結果發現沒這麼理想

例如

有些報告第一週雖然有說大略,但又會說詳細要求,會到期中或期末一次說明,有遇到很多課城在考前一週說明考試方向的

或者有些課想先看課程簡報和準備,但簡報不是每個都會在課程網上;

如果有報告要求和考試大略方向,才會比較知道要讀哪些,但考古題也不是全部都可拿到;

或是小組報告要先做很難,做之前就要跟大家確認分工,和過程中也要考慮每人的進度;

有些題目可能放在課程網上(例如每週討論),但可能因為是去年的,後面幾週的討論主題跟今年的會有不同,有些報告也可能和去年不同

所以

就是如果先準備的話,可能會因為方向不明,採用路途錯誤,結果導致花掉過多時間,後來還發現做出來或準備的不是所要的…

例如可能看到一份報告說明了,那份報告要用到上課簡報的內容,那如果先做但不上課簡報內容做,就很可能導致做了但是不是課程規定所要的

raw-image

四個方向

那有什麼辦法呢?

結合一些自己和同學經驗,下面列幾點說明

1 先把明確的做&參考課程屬性

還是會有一些作業,是比較有明確規範的,期初時說明版本就很明確,就可以先提前先寫,稍微減輕一下期中期末負擔

以及參考一下課程屬性,例如看看這門課給分如何或對作業要求程度

例如有些課,會說要產出電影心得,基本上是有寫有分數,要有要求字數,這類型就很適合提前來做

不過這類型期初就很明確的,可能還是不會太多

2 考古&經驗分享

看看有沒有比較多年次的考古或是修課同學經驗分享

會說多年是因為如果有比較多年,就有比較多內容參考,看那些是高頻率會出題,還是其實每年差異都很大

以及看看有無修課同學分享經驗

例如就有聽過一些曾修課同學,會說老師會考前一週說考試重點方向的

當然這方法也是要先有先前同學分享才可行

3 提前問問看

可以鼓起勇氣,先去問問看老師或助教關於課程的規範

就如果有些東西享先寫,發現報告要求有問題或還不明確,通常可以就可以先去確認,比較能確保這方向是正確的,減少做了後卻因為方向錯要改改改的情況,不太敢問老師的話,就問問TA吧

4 彌補時間差

很多作業還是規範不明確,怕說準備的到後來方向會差很多

那這段時間,可用來做更多關於興趣和成長的事情,這方法主要就是彌補這時間差,因為期中期末,用在其他事情時間就會變少,所以就先趁這段時間做做其他

就是可以想想看這學期想完成哪些課內外目標,然後用彌補時間差做法來應對期中期末曲線,稍微在沒忙課業時候推自己一下,讓自己完成一些課外目標

例如我現在就可以趁著偏不忙時,先寫多一些文章,畢竟這些文章相對來說目標比較明確,就是要完成文章,那到時候課業忙碌時,如果要繼續發文就還是可以有東西發

或者是一些對未來有幫助課外學習,例如關於紓壓方法和關於幸福感的知識和方法,這很高機率能用到,就都可以先看看幾本書或文章,然後做個統整和應用

或我有些同學,他們會先處理好一些可能跟社團活動或每週解說有關的教材;把這段時間培養更多興趣,例如音樂、藝術、影音等;嘗試些科技工具和軟體;學一些有興趣學的課外學習等等,都是可參考的方向

其實最後這點也是我後來比較有體會的,也算是我寫這文的動機,例如我以前大一比較少發展課外興趣,結果導致期初想完成一些作業但整個很難下手,後來培養興趣後,發現這種彌補時間差做法是很不錯用的,讓自己能在課外有些目標前進

幾個方向可供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接近期中和期末那幾週,在課業上面忙碌程度,真的跟其他週差很大,會有比以前國高中時差更大的感覺 (以前國高中後面進度可以先讀,但現在要有些課程內容要先準備可能有難度) 特別是現在開學第前幾週,就能感覺到,是有想把一些作業給先完成,讓未來期中和期末輕鬆一些,但結果發現沒這麼理想 例如 有些報告
Thumbnail
到接近期中和期末那幾週,在課業上面忙碌程度,真的跟其他週差很大,會有比以前國高中時差更大的感覺 (以前國高中後面進度可以先讀,但現在要有些課程內容要先準備可能有難度) 特別是現在開學第前幾週,就能感覺到,是有想把一些作業給先完成,讓未來期中和期末輕鬆一些,但結果發現沒這麼理想 例如 有些報告
Thumbnail
最近剛開學,可能小朋友也不太熟考試時間,快到了考試時,又忘了複習,所以這次幫爸爸媽媽們,整理112 學年上半年國小、國中、高中的行事曆
Thumbnail
最近剛開學,可能小朋友也不太熟考試時間,快到了考試時,又忘了複習,所以這次幫爸爸媽媽們,整理112 學年上半年國小、國中、高中的行事曆
Thumbnail
    暑假轉眼過了一半,開始有即將開學的感覺!對於迎在眼前的嶄新學習階段,應該都會有一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吧!其實只要做好「上課認真聽」、「作業自己寫並準時交」、「固定讀書時間」三個基本功,一定能很快適應新階段的學校生活。     首先,要做到上課認真聽,可以先提醒自己從老師課堂中所講的內
Thumbnail
    暑假轉眼過了一半,開始有即將開學的感覺!對於迎在眼前的嶄新學習階段,應該都會有一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吧!其實只要做好「上課認真聽」、「作業自己寫並準時交」、「固定讀書時間」三個基本功,一定能很快適應新階段的學校生活。     首先,要做到上課認真聽,可以先提醒自己從老師課堂中所講的內
Thumbnail
學測快要到了,但是學校進度也一直在趕火車,不知道要怎麼分配讀書的時間跟心力嗎?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些建議
Thumbnail
學測快要到了,但是學校進度也一直在趕火車,不知道要怎麼分配讀書的時間跟心力嗎?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最近常被敲碗問到, 老師,能不能趕快教我們開始「寫」備審資料 就好像請老師趕快教我們怎麼「寫作文」一樣 這當中其實忽略了一個盲點, 其實備審資料並不是打開word檔案「寫」出來的 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策略性思維去設計及規劃出來的。
Thumbnail
最近常被敲碗問到, 老師,能不能趕快教我們開始「寫」備審資料 就好像請老師趕快教我們怎麼「寫作文」一樣 這當中其實忽略了一個盲點, 其實備審資料並不是打開word檔案「寫」出來的 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策略性思維去設計及規劃出來的。
Thumbnail
  繼一月十五號,終於考完令(大部分)高中生緊張兩年半的學測後,一坨事務向準備灑脫地奔向彼方逍遙的我,來個迎面痛擊。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已經脫離學校太久、或至少不是108課綱下的受害者,那我先由衷地祝福你平安喜樂——我是第二屆108課綱的學生,所以目前正在放最後一個寒假,which已經徹底被學習
Thumbnail
  繼一月十五號,終於考完令(大部分)高中生緊張兩年半的學測後,一坨事務向準備灑脫地奔向彼方逍遙的我,來個迎面痛擊。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已經脫離學校太久、或至少不是108課綱下的受害者,那我先由衷地祝福你平安喜樂——我是第二屆108課綱的學生,所以目前正在放最後一個寒假,which已經徹底被學習
Thumbnail
距離112學測(1/16)只剩下不到三個月,恭喜你在這場馬拉松已經跑了一半的距離,接下來的後半段路程,還請你繼續堅持下去! 我們都知道:理財不能把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當然也不能把考大學的籌碼,都放在名為學測的籃子裡!
Thumbnail
距離112學測(1/16)只剩下不到三個月,恭喜你在這場馬拉松已經跑了一半的距離,接下來的後半段路程,還請你繼續堅持下去! 我們都知道:理財不能把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當然也不能把考大學的籌碼,都放在名為學測的籃子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