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能會聽到一些說法,說要按部就班
而大學後,我有個體會,就是不再能像高中以前那樣按部就班
以前高中,高二下和高三時,一切都圍繞著大考打轉,準備方式就是把書讀熟、做歷屆試題
因為那時候大考,即使有歷屆參考,但每年考題也都有些變化,所以就會多準備一些,加上大家就都花滿多時間準備的,也就會盡量多讀一些,把大考分數拿到拿高嘛
但大學後,完全不同,例如課程考試,主要就是一個學期的,除了考試,還有口頭或書面報告之類的
這時後採用那種按部就班,就是把課程內容都準備的非常齊全,這樣去準備考試和報告,基本上會花費滿多時間
加上現在大學,大家也都會有些課外活動、發展興趣、各方面成長。
對這些變化,就會漸漸發現,已經沒辦法像以前一樣的方式了,所以策略變得很重要
比如說,選一些課程時候,就會去先看看評價,去看看一下甜涼度,例如有些通識課很多人修的話,可能就和甜涼有關,也就選課時候可以優先考慮
而像是課程報告,有時候把上課的東西都完全聽了,甚至筆記都寫下來,可是這些內容真的報告裡面都有用到嗎?有些課程的內容,就真的沒有用到
更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行動,如果報告已經明確的話,就先去行動為先,去看看報告需要什麼內容,然後再去看看自己哪些部分著重去學來應用
或者是說對於考試,也就常常會先看看有沒有考古題,看看幾年來的考古或出題方向,有時也會聽到有同學會說老師會在前一兩週說說考題重點,然後再去看看如何準備,有個方向也比較知道如何準備
(PS 這部分可以參考前面文章)
當然,就看看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真的有興趣,當然多學一些是很好,阿如果面對考試和報告,這時候一些策略就是可用的,就每個人興趣不同會有差異
或例如,有些報告不用每次都從頭開始,有時候可以利用自己之前做過的東西來加速完成任務,像是以前做過的報告、寫過的文章,這些都是很好的靈感來源,會比起從完全空白開始寫還好
上課,也就評估一下,如果聽課帶來價值較高,就可以聽,但如果聽課無法帶來更大效果,就看看要不要自行做報告、準備考試、處理各種事情等等,就看看那個價值比較高(其實這方法應該滿多人高中就有用過,就按照個人情況調整)
例如之前我有些過一些通識課,算我有興趣的,同時那堂比算較好拿分數的課,大概交心得幾百字就有固定分數,但課程內容也很值得聽
但期末時候當的超忙,這時還是先把心力多花在一些必修和選修課程,這時通識課可能就只能先看看自己
特別是,好像有一派說法,就很喜歡提倡那種「吃苦文化」,就覺得很像是你吃越多苦越有價值,好像一定是要犧牲和花費很多力氣
然而,吃多一些苦,不一定表示成效最好
如果這個苦能夠帶領自己前往目標,這苦才是值得的,以及在過程中,也需要找到策略
就以我寫文章作為舉例,可能過程中會稍微一些辛苦,但有些東西我可能想把它寫出來,因為當前沒有這類主題,這時候這辛苦才是有價值的
反過來說,如果今天有一份報告,屬於有寫1500字數就有固定分數,看字數給分那種,如果再加上這對主題自己根本沒興趣也沒有益處,那在上面花費過多時間心力,就真的不太值得
課外事情也是如此,也不是說按部就班,也需要發揮一些策略
課外事情,真的有很多很多,但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每像事情都做 到做好,就要有個捨取,當事情很多的時候,就要有個優先順序,而不是神麼都做到100分
或者有些事情,也可以參考所謂的八二法則,20%的因素影響80%的結果,也就可以去看看自己在做的那些事情裡面,哪些少數部分能夠佔比較大的效益
以及,也可以根據目標用不同方式去進行,或者考慮有沒有更有效方式方式達成目標,去看看要在各個項目上面花費多少時間和心力
例如有些家中長輩,會想要約自己到很遠的地方出遊,但如果這活動無法帶給自己成長或樂趣,就可以考慮拒絕,或者考慮一下換個方式
例如目的是想有個交流的方式,那或就可以用例如電話或視訊等方式來達成,不一定說一定要去到很遠的地方,不然硬逼著自己跟他們出去,過程中只會一直忍氣吞聲,就覺得時間被犧牲掉,然後壓抑久了可能就會爆發
我例如我寫文章這個興趣,就會是目前在課外事情裡面比較優先考慮的事情,也可以去訓練自己管理資料和寫作的能力,那在上面呢就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和心力
然後其實按照創作類型,也可以思考看看這個目的是什麼
例如我有些ACG興趣圈的文章,目的是為了豐富社群,那藉由寫文章可以整理一些ACG作品中的細節或故事,而除此之外,也可以藉由推薦資源的方式,當看到一些他人很讚的作品,可能在YT或B站,這時也都可以分享出去,就都是在豐富這社群
上面幾個部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