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不一定跟工作有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明白世俗的規則,並選擇活得不世故。」——《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最近的我,又開始容易覺得煩躁了。不管是面對朋友想找我談話,還是昨天在助人機構服務,我都感覺到自己的不耐。一開始覺察時,我的慣性自責又出現了。


「為什麼這麼沒有同理心,我的同理心去哪了?」

『你的同理心只會在你有照顧好自己,心理空間夠的時候才會出來。』


明德聽完,立刻給我一記當頭棒喝。自從成為自由工作者後,雖然好處是時間都自己安排,但缺點就是,如果沒有時時覺察並適時調整,很容易過度工作。我昨天中午去買便當時才剛被阿北問:「你怎麼那麼晚吃飯?」因為我一忙起來都沒在注意時間的(掩面)。


我想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我雖然喜歡跟人工作,但顯然最近的量已經超過我能負荷,又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刻。不過很感謝的是,目前身邊互動的人,對於我的調整或需要,皆能表示理解並體諒,跟以前在職場的氛圍很不同。以前當我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能只會被貼上「爛草莓」的標籤。


過去在公職的環境,往往只會關注「事情」的層次,卻忽略我坐在那個位置,需負擔多少情緒勞動。每當主管選在月初最忙碌的時期,還要我幫他處理私人團購的收款與發放事宜,我的不拒絕,並不是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是我的「應該」。而是我知道,當我讓他心情不美麗,遭殃的不只是我,影響到的是整體機關同仁,於是,我犧牲中午休息的時間處理這些事項。但即便做到這樣,我還是需要承擔背後被主管批評到一文不值的罵名。


這就是一種情緒勞動,我的工作不僅涵蓋了原本的工作事項,還要把情緒化主管的情緒照顧一併考量進去,時間久了我自然感到耗竭、不堪負荷。不過這些並不一定會被任何人看見,其他人依然有可能只會以你負責的工作量來認定,你就是過太爽,才會做一點事情就無法負擔(攤手)。


因此此刻的你,若感覺到職業倦怠,很有可能與工作內容無關,而與工作的人有關。不過不管是因為人、還是因為事,我想解法都是一樣的,先回到自己身上,多關照自己的需要。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其他的事或人。


拿我自己為例,我最近的調整就是,試著再為自己排列工作事項的優先次序,有意義、非做不可的擺在最前面,其他可以拖(?)、可以放的先擺著。刪減掉一些目前能量無法負擔的事情,才有機會好好休息並照顧自己。


休息或照顧自己絕不是自私與擺爛,而是為了負責,也為了好好走接下來的路。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以下地方找我互動聊天喔!

您的任何互動都是我創作的原動力~>

臉書PM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自我照顧,邁向幸福~⁣
我喜歡把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去活出來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當初為什麼那麼有勇氣,可以離開公職?」 這個大概是這四天團體,我被成員們問到最多的問題。
「我真的到退休前,都要過這樣的人生嗎?我的餘生,是想活在愛裡還是恐懼當中呢?」這是離職前,我最後問自己的問題。而可以順利離職,是因為我做到下面三件事~
「YearCompass」不僅幫我復盤2022年,更預測我的2023,截至目前為止,我年初許的願大多都實現了~
追夢之旅最大的挑戰與困難,就是那些遇到挫折時的自責與自我懷疑。⁣
年初從公職離職,目前我的收入也已經達到我當初離職前自己設定的收入期待,完全實現我當初想要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同時能帶來收入」。回顧離職這一年,我唯一做的只有這件事而已...
興趣,是有機會帶來收入的,只不過,你有耐心與堅持,去等待那天的到來嗎? 「你真的很厲害欸,為什麼隨時都可以聽別人說話?」這句話,我不只一次聽到,而且是從不同的朋友口中說出。我想原因很單純,就只是我單純喜歡而已吧! 我非常喜歡跟人深度的連結
「你當初為什麼那麼有勇氣,可以離開公職?」 這個大概是這四天團體,我被成員們問到最多的問題。
「我真的到退休前,都要過這樣的人生嗎?我的餘生,是想活在愛裡還是恐懼當中呢?」這是離職前,我最後問自己的問題。而可以順利離職,是因為我做到下面三件事~
「YearCompass」不僅幫我復盤2022年,更預測我的2023,截至目前為止,我年初許的願大多都實現了~
追夢之旅最大的挑戰與困難,就是那些遇到挫折時的自責與自我懷疑。⁣
年初從公職離職,目前我的收入也已經達到我當初離職前自己設定的收入期待,完全實現我當初想要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同時能帶來收入」。回顧離職這一年,我唯一做的只有這件事而已...
興趣,是有機會帶來收入的,只不過,你有耐心與堅持,去等待那天的到來嗎? 「你真的很厲害欸,為什麼隨時都可以聽別人說話?」這句話,我不只一次聽到,而且是從不同的朋友口中說出。我想原因很單純,就只是我單純喜歡而已吧! 我非常喜歡跟人深度的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   當我們處於抱怨,陷入窮忙,有著以下的反應時,「每天工作忙慘了,哪來的心思想其他的。」「拜託,下班後還要忙孩子,家事一堆,沒有時間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很煩ㄟ,是嫌日子過太清閒喔。」在同一個空間,卻有另一波人主動積極擔起事情做,扛起壓力,就怕辛苦的事沒輪到他,就怕吃苦的事
Thumbnail
不否認,近期明顯感到疲倦,主因是工作和家人的雙重壓力。如果你有讀我之前的文章會知道,我年初從行銷顧問轉職到課程顧問,已花不少精力適應其工作強度和壓力,而當我看似適應時,生命竟又塞給我另一份壓力。 事發突然,7 月請了幾天假,陪母親穿梭於醫院診間,所幸全家動員,讓我得以在女兒和顧問的角色間切換。也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當工作帶給你煩惱時,不妨設法探索一下內心深處的聲音,找出讓自己不開心的原因,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尋找新工作還是調整工作方式,都應首先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
Thumbnail
如何避免再次陷入職業倦怠的泥沼?透過分析現況、注意小技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   當我們處於抱怨,陷入窮忙,有著以下的反應時,「每天工作忙慘了,哪來的心思想其他的。」「拜託,下班後還要忙孩子,家事一堆,沒有時間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很煩ㄟ,是嫌日子過太清閒喔。」在同一個空間,卻有另一波人主動積極擔起事情做,扛起壓力,就怕辛苦的事沒輪到他,就怕吃苦的事
Thumbnail
不否認,近期明顯感到疲倦,主因是工作和家人的雙重壓力。如果你有讀我之前的文章會知道,我年初從行銷顧問轉職到課程顧問,已花不少精力適應其工作強度和壓力,而當我看似適應時,生命竟又塞給我另一份壓力。 事發突然,7 月請了幾天假,陪母親穿梭於醫院診間,所幸全家動員,讓我得以在女兒和顧問的角色間切換。也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當工作帶給你煩惱時,不妨設法探索一下內心深處的聲音,找出讓自己不開心的原因,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尋找新工作還是調整工作方式,都應首先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
Thumbnail
如何避免再次陷入職業倦怠的泥沼?透過分析現況、注意小技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