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_個案:出國出差半個月後恢復運動

#0004_個案:出國出差半個月後恢復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訓練個案多數都是規律的上課,所以我也會一起經歷他們生活的大大小小安排與變化,也會從這段時間中發掘他們的生活習慣,如果有天他們突然想要做些行為改變,使身體的變得更好用或更舒適,那麼就會進行有目標的訓練,大比例都還是均衡的訓練。

生活的品質不只是透過運動,更多時候是向外探索,多數學生他們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兼顧工作及享樂,甚至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環遊世界各地,將金錢投注在體驗而非物質。

出國可能是工作需要,但他們通常會趁機玩一下,2週的時間完全沒有運動是多數個案會有的結果,這很正常,只要平安回來就好。


恢復的重要性:

訓練是在有限時間中發揮最大效益,概括的也有個人意願,你可以想像一下放完連假需要恢復上班的心情,運動的安排也非常類似這種心情,設計出一個緩緩推進的進行節奏,直到心情與專注力一起達到高點趁機把較吃力的動作課表完成。

一部分是心理準備,一部分是考慮身體的適應性,不僅能降低運動傷害,這還能提高下一次上課的期待和信心,這感覺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痛苦並且快樂著!』


體適能

  • 以流動的動作為暖身,例如馬克操。
  • 或墊上訓練的脊椎活動,延伸至對側手腳的平衡等動作。
  • 將動作的質感提高,低次數的安排上肢、下肢、軀幹肌力訓練。
  • 不以時間作為主要控制要素,而是不斷地引導動作的專注目標肌肉。
  • 後半段為活動度的練習為主,也能降低運動時的辛苦感,並且轉移注意力。
  • 大約也是2-3次課程後,逐漸增加主要訓練的強度,恢復到正常體能水平。


器械普拉提

  • 暖身多為Footwork開啟,接著到Supine arm work、百次呼吸、Feet in straps等學生熟悉的動作。
  • 或者,以更具伸展的Mermai或Lunge開始,先提升身體舒適度也是不錯的選擇。
  • 接著從核心出發,因為身體本體感可能有所減弱,焦點放在持續進行動作的流暢性,並且注意動作範圍和安全,選擇較大肌群的訓練,如:Knee stretch、kneeling abdominals facing back\front這些。
  • 胸椎伸展動作是一個主軸之一,不僅能喚醒背部肌肉,也能有效放鬆緊繃的胸、腹側的肌肉。
  • 當身體活動度增加,情緒也會變得平靜,這時候開始加入一些細緻的動作控制練習。


最後,再次了解個案對於短期內的運動,或者在下次出國前,協助他們再將體能和身體素質提升至更好的水平。訓練的過程中,個案會通過動作察覺到自己與出國前的差距,這可能會讓他們感到煩躁或挫折。這時候,只要耐心傾聽就好。已經長期上課的個案通常了解運動需要規律進行,也知道需要時間恢復。他們願意開口碎念,對我來說是一種信任的表現,也是發洩心中的鬱悶,因爲他們知道『又要重新開始了!



avatar-img
崎心動念Lift mindful of motion
0會員
7內容數
動在日常,平衡在身 Move in life, balance in the body 崎心動念 (Lift Mindful of Motion) 的理念源自於: 在崎嶇的路途上,通過專注與心靈的覺知,在動作中提升自我,實現身心的協調與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一起因車禍導致的膝關節受傷個案,詳細敘述了傷患在醫療診斷後的訓練安排和心理支持。個案需穿著護具,並經醫師評估後重新回歸訓練。文章強調了以動作訓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心理支持對於恢復過程的影響,並提供針對性的運動建議,如單腳蹲、上半身訓練等,幫助傷者逐步恢復信心與功能。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在星巴克閱讀的啟發,探討了工作的真正意義及人們追求自由的動力。通過教練的角色,作者幫助學生面對身體和心理的挑戰,強調運動和生活中情感的交織。文章還提到關於身體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透過運動來釋放內心壓力的重要性,最終得出結論:自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質和自由感。
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和個案之間的溝通至關重要。本篇文章探討如何瞭解個案的需求,進行身體動作能力分析,並確認訓練的可行性。提到如何適應個案的學習速度和狀況,以建立有效的教學流程,並提供個性化的運動訓練。透過對個案不同背景及心理層面的瞭解,來幫助提升其運動動機與日常生活品質。
本文探討一起因車禍導致的膝關節受傷個案,詳細敘述了傷患在醫療診斷後的訓練安排和心理支持。個案需穿著護具,並經醫師評估後重新回歸訓練。文章強調了以動作訓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心理支持對於恢復過程的影響,並提供針對性的運動建議,如單腳蹲、上半身訓練等,幫助傷者逐步恢復信心與功能。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在星巴克閱讀的啟發,探討了工作的真正意義及人們追求自由的動力。通過教練的角色,作者幫助學生面對身體和心理的挑戰,強調運動和生活中情感的交織。文章還提到關於身體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透過運動來釋放內心壓力的重要性,最終得出結論:自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質和自由感。
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和個案之間的溝通至關重要。本篇文章探討如何瞭解個案的需求,進行身體動作能力分析,並確認訓練的可行性。提到如何適應個案的學習速度和狀況,以建立有效的教學流程,並提供個性化的運動訓練。透過對個案不同背景及心理層面的瞭解,來幫助提升其運動動機與日常生活品質。